痛風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第212行: 第212行:
<b>痛风饮食:</b>
<b>痛风饮食:</b>
-
 饮食是痛风患者外源性嘌呤和尿酸的主要来源,尿酸主要是从饮食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对高尿酸血症而言,内源性代谢紊乱比外源性因素更重要。如果血尿酸高,嘌呤高,痛风就形成了一个反应链。因此得了痛风不能吃什么和能吃什么就相当重要,患者必须在痛风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痛风饮食的问题。  
+
 饮食是痛风患者外源性嘌呤和尿酸的主要来源,尿酸主要是从饮食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对高尿酸血症而言,内源性代谢紊乱比外源性因素更重要。如果血尿酸高,嘌呤高,痛风就形成了一个反应链。因此得了痛风不能吃什么和能吃什么就相当重要,患者必须在痛风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痛风饮食的问题。  
-
 
+
-
  下面提供的是我们日常饮食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值,供读者关于痛风饮食的参考
+
-
 
+
-
(每100克中/毫克 )<table><tr><td>食物名称</td><td>嘌呤</td><td>食物名称</td><td>嘌呤</td><td>食物名称</td><td>嘌呤</td></tr><tr><td>面粉</td><td>2.3</td><td>小米</td><td>6.1</td><td>大米</td><td>18.1</td></tr><tr><td>[[大豆]]</td><td>27.0</td><td>[[核桃]]</td><td>8.4</td><td>[[栗子]]</td><td>16.4</td></tr><tr><td>花生</td><td>33.4</td><td>洋葱</td><td>1.4</td><td>[[南瓜]]</td><td>2.8</td></tr><tr><td>[[黄瓜]]</td><td>3.3</td><td>番茄</td><td>4.2</td><td>青葱</td><td>4.7</td></tr><tr><td>白菜</td><td>5.0</td><td>[[菠菜]]</td><td>23.0</td><td>土豆</td><td>5.6</td></tr><tr><td>[[胡萝卜]]</td><td>8.0</td><td>[[芹菜]]</td><td>10.3</td><td>青菜叶</td><td>14.5</td></tr><tr><td>菜花</td><td>20.0</td><td>杏子</td><td>0.1</td><td>[[葡萄]]</td><td>0.5</td></tr><tr><td>梨</td><td>0.9</td><td>[[苹果]]</td><td>0.9</td><td>橙</td><td>1.9</td></tr><tr><td>果酱</td><td>1.9</td><td>牛奶</td><td>1.4</td><td>鸡蛋</td><td>0.4</td></tr><tr><td>[[牛肉]]</td><td>40.0</td><td>[[羊肉]]</td><td>27.0</td><td>母鸡</td><td>25~31</td></tr><tr><td>鹅</td><td>33.0</td><td>[[猪肉]]</td><td>48.0</td><td>小牛肉</td><td>48</td></tr><tr><td>肺</td><td>70.0</td><td>肾</td><td>80.0</td><td>肝</td><td>95.0</td></tr><tr><td>桂鱼肉</td><td>24.0</td><td>枪鱼</td><td>45.0</td><td>[[沙丁鱼]]</td><td>295</td></tr><tr><td>[[蜂蜜]]</td><td>3.2</td><td>胰</td><td>825.0</td><td>凤尾鱼</td><td>363</td></tr></table> 1、嘌呤含量少或不含嘌呤的食品:精白米、玉米、精白面包、馒头、面条、通心粉、[[苏打]]饼干、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甘蓝]]、[[莴苣]]、南瓜、西红柿、[[萝卜]]、山芋、土豆、泡菜、咸菜、[[龙眼]]、卷心菜、各种蛋类、牛奶、炼乳、酸奶、麦乳精、各种水果及干果类、糖果、各种饮料包括汽水、茶、巧克力、[[咖啡]]、可可等,各种油脂、花生酱、花生、[[杏仁]]、核桃、果酱等。
+
-
 
+
-
2、略
+
-
 
+
-
3、略
+
-
 
+
-
4、每100克中嘌呤含量150毫克~1000毫克的食品:胰脏825mg、凤尾鱼363mg、沙丁鱼295mg、[[牛肝]]233mg、[[牛肾]]200mg、脑195mg、肉汁160~400mg 。  
+
<b> 痛风不能吃什么?</b>
<b> 痛风不能吃什么?</b>
第233行: 第223行:
<b>特别注解:</b>[[龙虾]]、蟹、[[牡蛎]]等海鲜、贝壳类水产,绿藻类不能吃的原因:因为这些食物富含[[多糖]],高蛋白质等,这些会加重肾脏分解的负担,尿酸增高,所以不宜多吃。但这些食物中有的富含自然界最强[[抗氧化剂]][[虾青素]],可以减少80%的尿酸来源,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最好的办法就是痛风患者用虾青素的纯品来补充,而不宜用“拼死吃[[河豚]]”进食以上食物的办法补充虾青素了
<b>特别注解:</b>[[龙虾]]、蟹、[[牡蛎]]等海鲜、贝壳类水产,绿藻类不能吃的原因:因为这些食物富含[[多糖]],高蛋白质等,这些会加重肾脏分解的负担,尿酸增高,所以不宜多吃。但这些食物中有的富含自然界最强[[抗氧化剂]][[虾青素]],可以减少80%的尿酸来源,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最好的办法就是痛风患者用虾青素的纯品来补充,而不宜用“拼死吃[[河豚]]”进食以上食物的办法补充虾青素了
-
 
-
<b> 3、略 </b>见参考资料:
 
 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绝对卧床,抬高患肢。
 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绝对卧床,抬高患肢。
第271行: 第259行:
 辅助疗法 所有痛风患者都需要摄入大量液体,每日至少3L,尤其是以前患有慢性尿酸结石患者更应如此.服用[[碳酸氢钠]]或[[柠檬酸]]三钠5g,每日3次,使尿液[[碱化]].临睡前服用[[乙酰唑胺]]50mg,能有效碱化晨尿.注意避免尿液过碱化,因为这可能促进草酸钙结晶沉积.因为药物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所以通常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中嘌呤含量.在痛风静止期应设法减轻[[肥胖病]]人的体重.正常[[皮肤]]区域的巨大痛风石可以手术切除,其他的痛风石均应通过适当的降低血尿酸治疗缓慢地解决.为使肾结石崩解可考虑使用体外[[超声波]]碎石术.  
 辅助疗法 所有痛风患者都需要摄入大量液体,每日至少3L,尤其是以前患有慢性尿酸结石患者更应如此.服用[[碳酸氢钠]]或[[柠檬酸]]三钠5g,每日3次,使尿液[[碱化]].临睡前服用[[乙酰唑胺]]50mg,能有效碱化晨尿.注意避免尿液过碱化,因为这可能促进草酸钙结晶沉积.因为药物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所以通常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中嘌呤含量.在痛风静止期应设法减轻[[肥胖病]]人的体重.正常[[皮肤]]区域的巨大痛风石可以手术切除,其他的痛风石均应通过适当的降低血尿酸治疗缓慢地解决.为使肾结石崩解可考虑使用体外[[超声波]]碎石术.  
-
==预防==
 
-
痛风主要可以通过控制饮食来调节。平时尽量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及同时饮用过量酒精饮料。当你觉得关节开始有点不适便要马上看医生和检验,不要等到发痛才处理,已经太迟了。  
 
-
===早期发现===
 
-
早期发现痛风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检测血尿酸浓度。对人群进行大规模的血尿酸普查可及时发现高尿酸血症,这对早期发现及早期防治痛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尚无条件进行大规模血尿酸检测的情况下,至少应对下列人员进行血尿酸的常规检测:
 
-
(1)60岁以上的老年人,无论男、女及是否肥胖。
 
-
 
-
(2)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绝经期后的女性。
 
-
 
-
(3)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病人。
 
-
 
-
(4)糖尿病(主要是II型糖尿病)。
 
-
 
-
(5)原因未明的关节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病人,以单关节炎发作为特征。
 
-
 
-
(6)肾结石,尤其是[[多发性肾结石]]及双侧肾结石病人。
 
-
 
-
(7)有痛风家族史的成员。
 
-
 
-
(8)长期嗜肉类,并有饮酒习惯的中年以上的人。凡属于以上所列情况中任何一项的人,均应主动去医院做有关痛风的实验室检查,以及早发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不要等到已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皮下痛风结石)后才去求医。如果首次检查血尿酸正常,也不能轻易排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以后应定期复查,至少应每年健康检查一次。这样可使痛风的早期[[发现率]]大大提高。
 
-
 
-
<b />  
 
===痛风预防===
===痛风预防===
 如果能够早期诊断,且病人能够按医嘱治疗,现代治疗方法能使大多数病人过正常生活.对晚期病人,痛风石可以溶解,关节功能可以改善,肾功能障碍也可以改善.30岁以前出现初发症状的痛风患者,其病情更为严重.大体上20%痛风病人发生尿酸或[[草酸钙结石]].并发症有[[尿路梗阻]]和[[感染]],并有继发性肾小管间质病变.未经治疗的进行性肾功能障碍常常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一些肾病有关,可进一步导致尿酸盐排泄障碍,这不仅能加速关节内的病理进程,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最大威胁.  
 如果能够早期诊断,且病人能够按医嘱治疗,现代治疗方法能使大多数病人过正常生活.对晚期病人,痛风石可以溶解,关节功能可以改善,肾功能障碍也可以改善.30岁以前出现初发症状的痛风患者,其病情更为严重.大体上20%痛风病人发生尿酸或[[草酸钙结石]].并发症有[[尿路梗阻]]和[[感染]],并有继发性肾小管间质病变.未经治疗的进行性肾功能障碍常常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一些肾病有关,可进一步导致尿酸盐排泄障碍,这不仅能加速关节内的病理进程,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最大威胁.  
-
==保健==
+
  
-
<b />  
+
-
===自身的心态===
+
-
 
+
-
  不论痛风患者是否听说过人体自愈,但是心态决定痛风患者的命运,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绝对是关键。
+
-
 
+
-
切记5点:1多喝水(增加新陈代谢的速度),2多做运动(肌肉、关节处会更稳定,发病后疼痛感较为减少)注意避免剧烈的腿部运动,如登山、长跑等。3营养跟上(骨质要保持好,少或适量吃高嘌呤食物),4别吃嘌呤醇(降尿酸),5心态好。做到5点至少痛风患者基本上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如果痛风疼痛复发频率高,请参考5点。
+
-
 
+
-
<b />  
+
-
===相关疑问===
+
-
痛风可引起腹泻
+
-
 
+
-
据统计大约 5%~20% 的慢性痛风病人常出现腹泻。可能原因包括代谢紊乱后胰脏分泌[[消化酶]]减少、过量服用含镁的抗酸剂、[[上消化道]]内细菌过多(正常情况下是没有的)等,虽然解释很多,但确切原因还不清楚。早期患者服用秋水仙碱可引起腹泻。也有人认为,痛风性腹泻是由于调控肠道[[蠕动]]的[[神经]]受到损害引起的,所以要治疗腹泻还是请医生帮你拿个主意。因为对不同的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是不一样的。比如,若腹泻是由于消化酶过少引起的,只需在吃饭的时候服用酶片就能解决问题。如果腹泻的原因不明,仍然可以采用一些办法,像增加大便硬度和减少肠道蠕动等。总之,无论导致腹泻的原因是什么,都应该认真对待这一问题,也值得花一点时间去做一下检查,因为治愈腹泻还是比较容易的。
+
-
 
+
-
<b>
+
-
</b>
+
-
 
+
-
痛风会遗传吗
+
-
 
+
-
痛风发病与遗传有关,但明确属于遗传性疾病者罕见,仅占1%~2%。例如自毁容貌综合征和[[糖原]]积累病I型等。常见的遗传类型是X[[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多基因]]遗传等,其中极大多数属多基因遗传。痛风有家属性高发的可能,但这并不等于说父辈有痛风[[子代]]一定会得痛风,痛风患者完全有生育的权利,也不影响正常的夫妻生活。但[[一级亲属]]关系中,若有两例痛风的家系,那么这个家系中痛风患者的儿子到一定年龄时患病的概率可达50%,需定期检查。
+
-
 
+
-
<b>
+
-
</b>
+
-
 
+
-
痛风后寿命是否会缩短
+
-
 
+
-
得了痛风后如果能认真进行治疗调整,并加强自我保健,使血尿酸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并避免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不出现痛风石和肾脏损害,则完全可以带病延年,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寿限和生活。如果痛风病人出现下列情况,则会使寿命缩短。
+
-
 
+
-
( 1 ) 长期血尿酸高于正常,并出现痛风石,尤其是多个痛风石及发生破溃,引起肾脏损害及肾功能减退
+
-
 
+
-
( 2 ) 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关节已发生畸形及功能障碍,影响正常活动,病人长期卧床。
+
-
 
+
-
( 3 ) 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等情况。
+
-
 
+
-
( 4 ) 长期吃药引起的肝肾损害和功能衰退。  
+
-
===食疗偏方===
+
-
<b>【东北雌性红萝卜】</b>
+
-
 
+
-
东北雌性红萝卜属碱性高钾食品,是含钾量极高的特殊品种,是一种基本上不含嘌呤的蔬菜。唐•孟诜说:萝卜“甚利关节”;《食性本草》认为萝卜能“行风气,去邪热,利大小便”;《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它能“御风寒”;《本草经疏》中说:“[[莱菔]]根下气消谷,去痰癖及温中、补不足,[[宽胸]]膈,利大小便,[[化痰]][[消导]]者,煮熟之用也;止[[消渴]],制面毒,行风气去邪热气,治肺痿[[吐血]],肺热痰嗽[[下痢]]者,生食之用也”;《本草经疏》记载:“莱菔根利大小便”、“制面毒”;《食疗本草》则谓其“利[[五脏]]、轻身、令人白净肌细”。
+
-
 
+
-
东北雌性红萝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酶,生食可有效地促进嘌呤代谢;同时还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腺素、失水[[戊糖]]、[[气化]]黏液素、组织[[氨基酸]]、[[胆碱]]等成分,能有效协助人体将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出体外。
+
-
 
+
-
东北雌性红萝卜所含有的钾、磷、钙、硒等物质的含量是普通萝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钾、磷、钙都是参与人体[[酸碱平衡]]的重要物质,可有效地平衡血尿酸的浓度。众所周知钾可以调节细胞内适宜的[[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这对痛风及糖尿病患者十分有利。东北雌性红萝卜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K]]、Vc、Ve、铁等物质,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液质量、碱化血液并有利尿、溶石作用。
+
-
 
+
-
东北雌性红萝卜具有超强的促进肝、肾代谢的功能,它能快速协调五脏平衡,在[[肽]]核酸PNA的作用下将长期沉积在体内各部位的痛风结石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可溶性的钠盐。长期食用东北雌性红萝卜可补充肝脏内的转移酶,有效纠正嘌呤代谢紊乱,调节尿酸,平衡血尿酸的浓度,缓解并消除痛风发作处的炎症,防止再次形成结石,从而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东北雌性红萝卜富含维生素K,这种[[维生素]]能抗尿酸盐结晶,有效防止骨头粗大。东北雌性红萝卜对胆结石、肾结石也有很好的预防和食疗效果。自然界中有这样的规律:雌性[[物种]]在青春期为繁育后代,必须大量吸收储存营养物质,无论口感、营养均优于雄性物种。进入“青春期”的东北雌性红萝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更多的活性营养成份,食疗效果突出,更[[益健]]康。
+
-
 
+
-
痛风患者男女发病比例为20比1,女性痛风发病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女性体内雌性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进入青春期的东北雌性红萝卜中含有丰富的天然雌性激素,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对痛风患者大有裨益。这也是东北雌性红萝卜在痛风食疗方面要优于普通萝卜的原因之一。
+
-
 
+
-
<b>【[[樱桃]]】</b>
+
-
 
+
-
<b />{{百科小图片|bkbt0.jpg|}}桃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色素]]及[[维生素E]]等,均是很有效的抗氧化剂,它们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尿酸的排泄,能缓解因痛风、关节炎所引起的不适。特别是樱桃中的花青素,对消除[[肌肉酸痛]]和发炎十分有效。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发现,樱桃中的花青素,能降低发炎的几率,吃20粒樱桃比吃阿司斯匹林更有效。一般痛风或关节炎病人,食用樱桃几天之内能起到[[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常常会有[[头痛]]、肌肉酸痛等毛病,多吃些樱桃也可以缓解或消除这些症状。
+
-
 
+
-
新鲜樱桃上市时间短,无法常食鲜果。不过,患者选择用樱桃泡酒服用,仍能起到[[活血止痛]]的效果。樱桃泡酒,宜选择低度的粮食发酵酒,像米酒、黄酒、[[高粱]]酒(40度左右)等。樱桃酒放在避光、阴凉地方贮存,一般可存放8个月至1年不会变质。每年出产樱桃时,患者可适量选择樱桃泡酒。
+
-
 
+
-
方法:樱桃与酒的比例一般为1∶10,即100克樱桃用1000毫升酒。樱桃入酒中泡1周即可饮用,可以早晚各饮20毫升;疼痛不太剧烈时,可以只在晚间饮25毫升。酒将饮完时,可适量添加酒再泡。
+
-
 
+
-
注意:樱桃酒虽对缓解[[关节痛]]有良效,但决不能代替必要的药物治疗。高血压者应慎用。
+
-
 
+
-
【西红柿】
+
-
 
+
-
味甘、酸,性凉。能[[清热]]止渴,[[养阴]],[[凉血]]。
+
-
 
+
-
含糖类(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脂肪、苹果酸、柠檬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钙、磷、锌、铁、硼、锰、铜、碘、腺嘌呤、[[胡芦巴碱]]、胆碱、番茄碱等成分。
+
-
 
+
-
能降低[[血压]]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有一定抗炎、利尿作用。
+
-
 
+
-
痛风发作时生吃3-5个,可以减轻疼痛与浮肿。多数患者有效。  
+
-
===5个小妙招===
+
-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失常造成的疾病,其特点是出现复发性的尿酸代谢失调,并伴有严重的局部关节炎,即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最终在人体组织中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造成关节畸形、僵硬、尿路结石、肾功能减退等并发症。
+
-
 
+
-
嘌呤有两个来源:一是体内的代谢,二是食物中摄入。通过饮食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来源,可控制急性痛风的发生,减少发作次数,防止并发症发生。所以控制饮食是痛风病饮食治疗的关键。
+
-
 
+
-
<b>第一招:限制嘌呤摄入量</b>
+
-
 
+
-
每日应控制在150毫克以下。[[急性发作期]]的2~3天内选用嘌呤含量很少或者不含嘌呤的食物,禁用含嘌呤极高的食物。慢性期每周至少两天完全选用嘌呤含量很少的或者不含嘌呤的食物,其余几天可选用低嘌呤膳食(选用一种嘌呤含量较少的食物,其他为基本不含嘌呤的食物;或者选用一种嘌呤含量较高的食品,其他用不含嘌呤的食物)。
+
-
 
+
-
<b>第二招:限制每日总热能</b>
+
-
 
+
-
痛风病人应该控制体重,每日总热量应比正常人减少10%~15%,不可过多吃零食,也不可每餐吃得过多、过饱。但热能应该逐渐减少,过度减重会引起[[酮症酸中毒]],从而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病情较重时应以植物蛋白为主,碳水化合物应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
-
 
+
-
<b>第三招:以碱性食物为主</b>
+
-
 
+
-
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容易溶解,所以应多食用蔬菜、水果、坚果、牛奶等碱性食物。急性发作期每日可食用蔬菜1~1.5公斤,或者水果适量。可采用[[周期性]]植物性饮食,如黄瓜日、[[西瓜]]日、苹果日等,每周2次间隔3天。还应增加[[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摄入,大量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淤积的尿酸盐溶解。
+
-
 
+
-
<b>第四招:勤饮水绝不沾酒</b>
+
-
 
+
-
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尿酸的排出,建议每日饮水3000毫升以上,还要注意夜间的补水。酒精会使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降低,啤酒还含有大量的嘌呤,要绝对禁用。还要禁用能使神经[[兴奋]]的其他食物,如浓茶、咖啡及辛辣性调味品。
+
-
 
+
-
<b>第五招:促进血液循环</b>
+
-
 
+
-
还可以经常洗热水浴或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尿酸排泄。   
+
===10大饮食原则===
===10大饮食原则===
 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应遵守饮食原则如下:  
 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应遵守饮食原则如下:  
第407行: 第284行:
9. 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  
9. 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  
-
10. 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
10. 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
===营养分配===
+
   
-
在限制总热量前提下,三大营养素的分配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和低脂肪。①碳水化合物:米面、包括蔬菜和水果,应占总热量的55%~60%。这也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如此,可以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有利于尿酸盐排泄。但应尽量少食[[蔗糖]]或甜菜。②蛋白质: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1%~15%,通常每日为0.8~1.0g/kg体重。③脂肪:总热量的其余部分,则以[[脂类]]补充,通常为40~50g/日。由于脂肪氧化产生热量,约为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二倍,为降低病人体重,无疑应该限制。    
+
-
===错误认识===
+
-
每个痛风患者,都认为自己很了解痛风,其实很多痛风患者所持的观点非常的错误。看看所有互联网上关于治疗痛风的产品,不管是丸散膏丹、蔬菜水果、萝卜樱桃...等任何方法,那些知名的或不知名的网站在宣传中都是自相矛盾的。
+
-
 
+
-
事实西医医生会告诉患者痛风治不好的,[[西药]]对痛风只能缓解疼痛、排出尿酸!但中医医生根据[[辩证]]疗法,从未否认痛风不能治!
+
-
 
+
-
在过去几十年,痛风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几乎社会各阶层都会发病,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中国是治好痛风最多的国家,没有人否认中药对治疗痛风做出巨大贡献!
+
-
 
+
-
下边是对痛风常见的6个错误认识:
+
-
 
+
-
错误认识1:
+
-
 
+
-
控制饮食优于所有药物。非常的错误,常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是秋水仙碱,尽管秋水仙碱是一种巨毒物质,多有报道致人死亡,最常见的是导致恶心,呕吐和几乎100%的腹泻。但是自然疗法也有可能使情况更糟,例如,[[维生素C]]已被证明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但他们还可以增加肾结石的风险。事实是,用于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虽有很大的副作用,但如果采取适当措施,他们还是比较安全的,也十分有效的,这些作用只是缓解,对治疗一点意义都没有。还有很多朋友认为只要饮食上控制好,痛风就不发作,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就算你控制好饮食,天天喝水,也保不准痛风何时发作!
+
-
 
+
-
中国是报道痛风[[康复]]最多的国家,事实上已证明单纯用一种食材或药材是不可能治疗痛风的, 你只有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饮食方式来管理好你的痛风病,防止发作,而这些你可以到网上免费下载《痛风防治手册》就可以了解的清楚一些。
+
-
 
+
-
错误认识2:
+
-
 
+
-
痛风药物会使你马上停止发作。其实,突然降低尿酸的反而会加重你的疼痛,这就是为什么[[别嘌醇]]不能在发作期服用一样,很多人发作时,他们马上就开始服用药物,等尿酸降下去,然后停止了服用,并且侥幸的认为他们不会发作,事实上,突然变化的尿酸水平,即使在尿酸水平下降,也可能引发的突然大发作。中药在方面治疗时显得更加重要,记住,不能让你的尿酸大起大落,因为尿酸的突然降低,使关节内微小痛风石的表面溶解,释放成不溶性的针状结晶,增加关节损害,尽管很多痛风患者说在服中药痛风排酸胶囊来治疗时,中药见效稍慢,有的30分钟后才感觉到疼痛减轻,但当天感觉[[尿量]]增加,身体有劲,这些都是好的作用,仍然必须连续的疗程治疗,这都是最安全的方法,保护你的尿酸不会大起大落,利于你痛风的康复而不仅仅是缓解症状。
+
-
 
+
-
错误认识3:
+
-
 
+
-
如果您远离海鲜和啤酒,痛风将会消失。海鲜和啤酒都被证明是最强大制造高尿酸的伙伴,一个是制造嘌呤,一个是阻止尿酸排泄,真是一对坏透了搭档!但我要告诉你,就算你不吃这些东西,那怕你按照我说的,进行严格的“低嘌呤饮食”,这只会减少发作次数,因为你没有完全消除它们。要知道痛风90%的原因是遗传和饮食,但饮食绝不能压倒遗传。
+
-
 
+
-
错误认识4:
+
-
 
+
-
如果你有痛风,你应该远离所有的酒精。啤酒是最能让尿酸增高的酒。痛风病人不能喝啤酒,几乎痛风患者人人知道,还有酒精度越高,导致痛风越严重。难道痛风患者真的一点酒都不能喝吗?答案:不是的。葡萄酒反而有某种程度稍微减少痛风的风险,如果你每天喝不超过10克葡萄酒的话,反而还能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希望你在喝的时候,注意你是有痛风的,并且必须限量。
+
-
 
+
-
错误认识5:
+
-
 
+
-
痛风发作时非常疼痛,除此痛风不会导致任何其他问题。大错特错了,处理不当,会引起死亡,因为肾衰,频繁发病的痛风会造成[[瘫痪]],这是痛风引起痛风关节损坏的明证。另外,痛风的根本原因,就是高尿酸血症,但心脏病,高血压,肾病,[[肝病]],糖尿病,[[中风]]和肥胖症的患者更应该担心,在很多时候,引起的结果致命的结果。因为血液中的尿酸过高,伴发的[[血脂]]、血粘、[[血糖]]高,血液流速慢,太容易造成尿酸若沉积[[心包]]处(尿酸盐喜欢沉积在人体的[[结缔组织]],像关节软骨),结果可想而知。
+
-
 
+
-
错误认识6:
+
-
 
+
-
  我超重,但我没有痛风。绝对错误的!体重过重往往检查结果就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如果你的确超重,去检查一下血清尿酸值吧,以防万一,记住要经常锻炼,保持一个好的饮食习惯吧。当然,我说这个,没有人愿意听到,“忠言逆耳利于行”,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但是如果你明显超重,你都增加了获得痛风这个玩意的风险。   
+
===区别===
===区别===
(一)[[急性期]]的鉴别诊断
(一)[[急性期]]的鉴别诊断
第472行: 第314行:
 当然,血尿酸值越高,出现痛风症状的可能性越大。其实,有部分病人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可能由于[[应激反应]],内源性[[激素]]使尿酸由尿排出增多,从而使血尿酸值在正常范围内,反而在急性发作缓解后才出现血尿酸值增高。所以,测出的血尿酸应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X线检查、关节滑液检查尿酸盐结晶等加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是否痛风的诊断。  
 当然,血尿酸值越高,出现痛风症状的可能性越大。其实,有部分病人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可能由于[[应激反应]],内源性[[激素]]使尿酸由尿排出增多,从而使血尿酸值在正常范围内,反而在急性发作缓解后才出现血尿酸值增高。所以,测出的血尿酸应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X线检查、关节滑液检查尿酸盐结晶等加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是否痛风的诊断。  
-
==痛风病治疗突破==
+
  
-
  临床已证实富含胜肽的鲣鱼萃取物能帮助减轻[[疲劳]]、因运动后所导致的酸痛、因肉类、豆类、海鲜等造成的尿酸和痛风问题及转化酸性体质等功效。
+
-
 
+
-
<b>简述假性痛风及其病因</b>
+
-
 
+
-
假性痛风是一种由于焦磷酸钙晶体沉积于关节软骨及其周围组织引起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因症状类似痛风而得名,又称焦磷酸钙沉着病或软骨钙化症。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递增而增加,男女之比为1.4:1。
+
-
 
+
-
病因: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外伤和代谢障碍等坚固耐用素有关。基本病因为焦磷酸钙沉积。   
+
===痛风的注意事项===
===痛风的注意事项===
 痛风病人除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适当药物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痛风病人除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适当药物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2012年7月16日 (一) 21:45所做的修訂版本

痛風(英語:gout,學名:metabolic arthritis)又稱「高尿酸血症」, 是一種由於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覆發作性炎性疾病。本病以關節液和痛風石中可找到有雙摺光性的單水尿酸鈉結晶為其特點。其臨床特徵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鹽結晶、沉積所致的特徵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間質性腎炎,嚴重者見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常伴尿酸性尿路結石。多見於體形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絕經期後婦女。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改變,其患病率逐漸上升。


目錄

中醫解釋

痛風,病名。古籍另有歷節白虎歷節、白虎風等名,或認為痛風屬痹證範疇,與痛痹風痹關係密切。

關於此病病因。《明醫指掌》卷六:「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或涉冷受濕取涼,熱血得寒則污濁凝泣,不得運行,所以作痛。」或因內傷、氣血虧損、外感風寒濕痰陰火流滯經絡

症見四肢,或腰背劇痛,又以指趾關節腫痛畸形為多見。《張氏醫通》:「痛風一證,《靈樞》謂之賊風,《素問》謂之痹,《金匱》名曰歷節,後世更名白虎歷節。……」

醫略六書.痛風》闡述此病證治謂:「輕則骨節疼痛,走注四肢,難以轉側,肢節或紅或腫;甚則遍體瘰塊,或腫如匏,或痛如掣,晝靜夜劇。……主以四物湯秦艽威靈仙。在上加桂枝羌活;在下加牛膝防己;濕痰加南星半夏血瘀桃仁、紅花;濕熱蒼朮黃柏氣虛人蔘黃芪血虛阿膠黃明膠陰虛生地龜板陽虛虎骨鹿茸。」寒甚者,用烏頭湯倉公當歸湯;化熱者,可用《千金》犀角湯、桂枝芍藥知母湯或清熱定痛湯(林開燧《雜症會心錄》方)。參見歷節風白虎歷節風、風痹、寒痹等條。   

症状

由於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里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母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於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於下肢

Bkbsw.jpg

痛風可引起腎臟損害痛風可以出現腎臟損害。據統計,痛風病人 20 % —25 %有尿酸性腎病,而經屍檢證實,有腎臟病變者幾乎為 100 %。它包括痛風性腎病、急性梗阻性腎病和尿路結石。

(1) 痛風性腎病 持續性高尿酸血症, 20 %在臨床上有腎病變表現,經過數年或更長時間可先後出現腎小管腎小球受損,少部分發展至尿毒症尿酸鹽腎病的發生率僅次於痛風性關節損害,並且與病程和治療有密切關係。研究表明,尿酸鹽腎病與痛風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無關,即輕度的關節炎病人也可有腎病變,而嚴重的關節炎病人不一定有腎臟異常。早期有輕度單側或雙側腰痛,嗣後出現輕度浮腫和中度血壓升高。尿呈酸性,有間歇或持續蛋白尿,一般不超過 ++ 。幾乎均有腎小管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多尿、尿相對密度偏低。約 5-10 年後腎病加重,進而發展為尿毒症,約 17 % —25 %死於腎功能衰竭

(2) 尿路結石 痛風病人的尿呈酸性,因而尿中尿酸濃度增加,較小的結石隨尿排出,但常無感覺,尿沉澱物中可見細小褐色砂粒;較大的結石可梗阻輸尿管而引起血尿及腎絞痛,因尿流不暢繼發感染成為腎盂腎炎。巨大結石可造成腎盂腎盞變形、腎盂積水。單純尿酸結石 X 線上不顯影,當尿酸鈉並有鈣鹽時 X 線上可見結石陰影。

(3) 急性梗阻性腎病 見於血尿酸和尿中尿酸明顯升高,那是由於大量尿酸結晶廣泛性梗阻腎小管所致。 痛風常並有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冠心病及 2 型糖尿病。在年長者痛風死亡原因中,心血管因素遠超過腎功能不全。但痛風與心血管疾病之間並無直接因果聯繫,只是兩者均與肥胖、飲食因素有關。

其他併發症:

(4) 缺血性心臟病:所謂缺血性心臟病,是指輸送氧氣及營養給心臟肌肉冠狀動脈硬化或阻塞,以致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礙,因而引起胸痛心肌壞死,主要有狹心症心肌梗塞,這就好像自來水管一樣,由於污垢阻塞的關係,水管口徑愈來愈小,終致水流量減少或完全不通。嚴格來說這種情況所有人均會發生,所不同的是有些人會受到特殊因素的影響而加速進行而已,目前美國心臟病協會就把痛風列為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素及動脈硬化的促進因子。因為痛風如未好好治療,持續的高尿酸血症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沈澱在冠狀動脈內,加上血小板凝集亢進,均加速了動脈硬化的進展。

(5)肥胖症:我國由於經濟快速成長,糧食充足,因此肥胖的人越來越多;肥胖不但會使尿酸合成亢進,造成高尿酸血症,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泄,易引起痛風、合併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其主要原因為經常暴飲暴食,因此肥胖者應減肥

(6)高血脂症:痛風的人較常暴飲暴食,且多有肥胖現象,因此合併高血脂症的很多,這與發生動脈硬化有很密切的關係。

(7)糖尿病:對痛風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負荷試驗,結果發現有30-40%合併「輕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那是肥胖及暴飲暴食引起胰島素感受性低所致,如能早期就用飲食療法,並控制體重,胰島素的感受性很快即可復原。

(8)高血壓:痛風病人大約一半合併高血壓,除了上述因腎機能障礙引起的腎性高血壓之外,痛風病人合併肥胖也是原因之一。由於高血壓治療藥常使用降壓利尿劑,會抑制尿酸排泄,而使尿酸值升高,此點必須注意。 


分類

痛風

女性一般在50歲前不會發生痛風,因為雌激素對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後會增加發作比率。

痛風的起因是血尿酸過多(hyperuricemia),按高尿酸血症形成的原因,可將痛風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兩類。在此基礎上,根據尿酸生成和代謝情況,又可進一步分為生成過多型和排泄減少型。

(1)尿酸生成過多型:屬於高排泄型。主要是因為核酸代謝增強所致,即各種原因引起嘌呤鹼基合成過多或降解過快,嘌呤代謝產物過多,導致血尿酸增多。

(2)排泄減少型:體內游離尿酸約2/3由腎臟排泄,1/3由消化道隨著腸液被動排出,在結腸中尿酸被細菌降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低排泄型患者體核心酸代謝並不增強,主要為腎臟排泄功能減退,尿酸排泄過緩而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判斷尿酸生成過多和排泄減少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

1.24小时尿中尿酸定量测定 正常尿中尿酸排泄量<800mg/天(普食)或<600mg/天(低嘌呤饮食)属排泄不良型。正常尿中尿酸排泄量<800mg/天(普食)或>600mg/天(低嘌呤饮食)属生成过多型。 

2.尿酸清除率(Cua)測定 尿尿酸(Uua)測定方法是準確收集60分鐘尿,留中段尿。同時采血測血尿酸,計算每分鐘尿酸排泄量與血清尿酸值之比,正常範圍在6.6~12.6 ml/分。Cua>12.6 ml/分屬生成過多型,<6.6ml/分可判斷為排泄減少型。

3.Cua與肌酐清除率(Ccr)比值測定 即Cua/Ccr× 100%,若>10%屬生成過多型,<5%屬排泄減少型。隨意尿與24小時尿的Cua/Ccr呈顯著正相關,故在門診可採用簡便的一次尿計演算法。

4.隨意尿中尿酸/肌酐比值 測定隨意尿中尿酸/肌酐比值是最簡便的方法,若>1.O屬生成過多型,<0.5可判斷為排泄減少型。

病因

嘌呤,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它在能量供應、新陳代謝的調節及組成輔酶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嘌呤(包括腺嘌呤C、鳥嘌呤G)是構成核苷酸的物質基礎,核酸(即我們熟知的DNA,RNA)為生命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質之一,核酸則是由許多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嘌呤是核酸氧化分解的產物,而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2,6,8--三氧嘌呤)。

因此並非是嘌呤、尿酸導致的痛風,準確地說是核酸氧化分解出--嘌呤-氧化成(2,6,8--三氧嘌呤)-即尿酸等物質的代謝紊亂才是痛風的病理實質。

1、引起尿酸的原因

核酸的氧化分解占內源性嘌呤的80%,食物等外源性嘌呤佔總嘌呤的20%。

進食含有過多嘌呤成份的食品,而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身體未能將嘌呤進一步代謝成為可以從腎臟中經尿液排出之排泄物。血中尿酸濃度如果達到飽和的話,這些物質最終形成結晶體,積存於軟組織中。如果有誘因引起沉積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里的尿酸結晶釋出,那便導致身體免疫系統出現過敏而造成炎症。

如果血中尿酸濃度長期高於這個飽和點,醫學上稱為「高尿酸血症」。

2、高嘌呤成份的食品

(1)動物類

內臟如腦、肝、腎、心、肚。和顏色深的肉類、西式濃肉湯、牛素、雞精等。

海產類;沙甸魚、倉魚,鯡魚(Herring)、牙帶魚、多春魚、帶子、海參、瑤柱、蚝、青口、司鲶、蝦米,小魚乾、魚皮、魚卵等。

鵝肉野生動物等。

(2)硬殼果

如花生腰果之類全麥製品、乳酸飲品、酵母菌、酒(過量)

(3)植物幼芽部分

一般含中度成份,不可多食,菜花類,豆苗,筍類,豆類。

3、 引起痛風的誘因

痛風可以由飲食,天氣變化如溫度氣壓突變外傷等多方面引發。

飲酒容易引發痛風,因為酒精在肝組織代謝時,大量吹收水份,使血濃度加強,使到原來已經接近飽和的尿酸,加速進入軟組織形成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炎症,痛風古稱「王者之疾」,因此症好發在達官貴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飲酒過量而飽受痛風之苦。

一些食品經過代謝後,其中部分衍生物可以引發原來積蓄在軟組織的尿酸結晶重新溶解,這時可誘發並加重關節炎。  

痛風病理生理學

當血尿酸超過7mg/dl或0.41mmol/L血漿就呈飽和狀態(在pH7.4,溫度37℃及血清鈉正常情況下).在30℃時,尿酸鹽的溶解度為4mg/dl,因此針形單鈉尿酸鹽(MSU)就會在無血供(如軟骨)或血供相對少的組織(如肌腱,韌帶)沉積,這些部位包括遠端的周圍關節及像耳朵等溫度較低的組織.嚴重及患病時間長的病人,單鈉尿酸鹽結晶可在中央大關節及實質器官如腎臟中沉積.

痛風石是MSU結晶聚集物,最初大到可以在關節的X線片中出現時,為"穿鑿樣"病變,較後期表現為皮下結節,可肉眼觀察到或手感覺到.由於尿液pH呈酸性,尿酸易形成晶體,並聚集成結石,可導致阻塞性泌尿系疾病.

持續高尿酸血症常見的原因是由於腎臟尿酸鹽清除率下降,尤其在接受長期利尿劑治療的病人及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原發性腎臟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程度越高病程越長,發生晶體沉積和急性痛風發作的機會就越大.然而,仍有很多高尿酸血症的人並未發生痛風.

嘌呤合成增加可為原發病的異常狀態,也可由於血液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溶血性貧血等引起的核酸蛋白周轉加速,或如銀屑病等引起白細胞增殖,死亡速率增快所致.引起大多數痛風病人尿酸合成增加的原因不清,少數病人是由於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基轉移酶缺乏或由於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升高引起.前一酶異常可在幼年階段引起腎結石,腎病及嚴重的痛風,如完全缺乏此酶,可引起神經系統異常,手足徐動症,痙攣狀態,智力發育遲緩及強迫性自殘(Lesch-Nyhan症候群),飲食中的嘌呤也影響血清尿酸水平.不加節制的暴食嘌呤富含食物,尤其同時飲酒可顯著使尿酸水平增高.乙醇既可促進核苷肝臟分解代謝,又可抑制腎小管尿酸鹽的分泌,但是嚴格低嘌呤飲食僅能降低血尿酸約1mg/dl(0.06mmol/L).

血清尿酸鹽反映了細胞外可混合尿酸鹽池的容積,正常情況下每24小時周轉1次;1/3尿酸鹽從糞便中排泄,2/3從尿中排出.在3天低嘌呤飲食後正常24小時尿酸排出量為300~600mg,正常飲食情況下600~900mg.因此,攝入食物來源的尿酸每天約450mg.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是器官移植後接受環孢黴素治療患者常見的併發症.絕經前的婦女尿酸水平要比男性低1mg/dl(0.6mmol/L),但絕經後接近男性水平.  

痛風發病機理

痛風發病機理

血液中尿酸長期增高是痛風發生的關鍵原因。人體尿酸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

(1)人體細胞內蛋白質分解代謝產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類化合物,經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內源性尿酸。

(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類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經過消化與吸收後,經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

尿酸的生成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需要一些酶的參與。這些酶大致可分為兩類:促進尿酸合成的酶,主要為5-磷酸核酸-1-焦磷酸合成酶、腺嘌呤磷酸核苷轉移酶磷酸核糖焦磷酸醯胺轉移酶和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次黃嘌呤-鳥嘌呤核苷轉移酶。痛風就是由於各種因素導致這些酶的活性異常,例如促進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強,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減弱等,從而導致尿酸生成過多。或者由於各種因素導致腎臟排泌尿酸發生障礙,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積,產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如長期存在,尿酸將以尿酸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皮下組織及腎臟等部位,引起關節炎、皮下痛風結石、腎臟結石或痛風性腎病等一系列臨床表現

本病為外周關節的複發性急性或慢性關節炎,是因過飽和高尿酸血症體液中的單鈉尿酸鹽結晶在關節,肌腱內及其周圍沉積所致.

痛風患者男女發病比例為20比1,女性痛風發病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女性體內雌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泄,並有抑制關節炎發作的作用。

如果是遺傳之痛風病患者,因為代謝不全的關係,多數並有原發性高血壓症。  

男性易患痛風病的原因

痛風病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但最常見的是40歲以上的中年男人。根據最新統計,男女發病比例是20∶1。腦力勞動者,體胖者發病率較高。

痛風偏愛男性的原因是:女性體內雌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泄,並有抑制關節炎發作的作用。男性喜飲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質的食物,使體內尿酸增加,排出減少。有醫生統計,筵席不斷者,發病者佔30%,常吃火鍋者發病也多。

這是因為火鍋原料主要是動物內臟、蝦、貝類、海鮮,再飲啤酒,自然是火上添油了。調查證明:涮一次火鍋比一頓正餐攝入嘌呤高10倍,甚至數十倍。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高血壓病人患痛風可能性會增加10倍。痛風與糖尿病一樣是終生疾病。關鍵是自己控制飲食,多食含「嘌呤」低的鹼性食物,如瓜果、蔬菜,少食肉、魚等酸性食物,做到飲食清淡,低脂低糖,多飲水,以利體內尿酸排泄。

告誡痛風患者:男人不要酗酒,葷腥不要過量。一旦診斷為痛風病,肉、魚、海鮮都在限食之列。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宜多吃,還要下決心戒酒。  

假性痛風及其病因

假性痛風是一種由於焦磷酸鈣晶體沉積於關節軟骨及其周圍組織引起以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因症状類似痛風而得名,又稱焦磷酸鈣沉著病或軟骨鈣化症。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率隨年齡遞增而增加,男女之比為1.4:1。

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與遺傳、外傷和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基本病因為焦磷酸鈣沉積。  

臨床診斷

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檢測血液中含有尿酸的濃度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痛風在臨床上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高尿酸症期,病人除了血尿酸升高外,並未出現痛風的臨床症状;

第二階段為痛風早期,血尿酸持續性增高,導致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突然發作,絕大多數人是在睡夢中像被刀割般的疼痛所驚醒,首發部位常是腳的大拇趾,關節紅腫、灼熱發脹,不能蓋被子,腳伸在外邊,若有輕微的風吹過或稍有觸碰,活動一下腳趾頭,立馬疼痛得像鑽心一樣,但在幾天或數周內會自動消失,這種「來去如風」的現象,稱為「自限性」。一次疼痛之後,看起來關節的炎症消除了,和正常人一樣,實際上尿酸的結晶並沒有消失,繼續作怪,漸漸關節變得腫脹僵硬、屈伸不利;

第三階段為痛風中期,由剛開始發病時的一個腳趾關節,痛風性關節炎反覆急性發作,幾次急性發作以後,逐漸波及到指、趾、腕、踝、膝關節等全身關節,進而周圍的軟組織和骨質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功能障礙,尿酸結晶不斷沉積,慢慢地形成了結石一樣的「痛風石」,此時,腎功能正常或表現為輕度下降;

第四階段為痛風晚期患者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日益嚴重,痛風石增多,體積增大,易破潰流出白色尿酸鹽結晶,由於關節永久性畸形,影響了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給病人帶來極大地身心痛苦。尿酸鹽不斷沉積到腎臟里,形成腎結石等,臨床出現浮腫、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壓、貧血等提示腎功能受到損害,腎功能明顯減退。病情進一步發展,則出現不易逆轉的腎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痛風X線檢查

骨關節為痛風患者常見的受累部位。骨骼內還有大量鈣鹽,因而密度較高並與周圍軟組織形成良好對比。因此,病變易為X線檢查所顯示。普通X線攝片和X線數字攝影(CR或DR)簡單易行,費用較低,可顯示四肢骨關節較為明顯的骨質改變、關節間隙和骨性關節面異常及關節腫脹。X線平片通常作為了解痛風病人有無骨關節受累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

X線檢查包括常規檢查和特殊檢查。常規檢查應攝取檢查部位的正側位片,骨骼病變攝片範圍應包括一個相鄰的關節。特殊檢查主要有放大攝影、體層攝影和軟組織靶攝影。放大攝影系利用小焦點的X線束自焦點向遠處不斷擴大的原理,使檢查部位與膠片或X線感應板之間保持較大距離,從而獲得放大圖像,以便更好地觀察骨骼的細微結構。體層攝影和軟組織鉬靶攝影正逐漸為CT檢查所取代,現已很少應用。    

中醫對痛風的認識

Bkbsz.jpg

中醫學中亦有「痛風」病名,且歷代醫家有所論述。元.朱丹溪《格致餘論》就曾列痛風專篇,云:「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後或涉水或立濕地……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汗濁凝滯,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於陽也。」明.張景岳《景岳全書.腳氣》中認為,外是陰寒水濕,今濕邪襲人皮肉筋脈;內由平素肥甘過度,濕壅下焦;寒與濕邪相結郁而化熱,停留肌膚……病變部位紅腫潮熱,久則骨蝕。清.林佩琴《類症治裁》:「痛風,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風寒濕郁痹陰分,久則化熱致痛,至夜更劇。」同時現代醫學所講的痛風還相當於中醫的「痛痹」、「歷節」、「腳氣」等症。

中醫對痛風病因與發病機制的認識有以下幾方面:

1.素體陽盛臟腑蘊毒:臟腑積熱是形成毒邪攻入骨節的先決條件,積熱日久,熱郁為毒是發生本病的根本原因。

2.濕熱濁毒,留注關節:濕熱濁毒,根於脾胃,留滯經脈,壅閉經絡,流注關節,若正虛邪戀,濕毒不去,循經竄絡,附於骨節,形成痰核,堅硬如石。所以濕熱濁毒是形成痛風石的主要原因。

3.脾虛為本,濕濁為標:素體脾虛加之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運化失調,釀生濕濁,外注皮肉關節,內留臟腑,發為本病。

4.外邪侵襲:外邪留滯肌肉關節致氣血不暢,經絡不通,不通則痛,久則可致氣血虧損,血熱致瘀,絡道阻塞,引起關節腫大、畸形及僵硬。  

治療

控制嘌呤藥物

由於是代謝障礙性疾病,如果控制飲食也未見成效,必須要長期用藥物控制。 常用藥物分兩類:-

——減少尿酸合成

別嘌醇片(Allopurinol 100mg),亦作別嘌呤醇,在香港普遍用於治療減低血中尿酸濃度。這種可以與「嘌呤」衍生物複合的藥品,可以引發原來積蓄在軟組織的尿酸結晶重新溶解,這時可誘發並加重關節炎。故在發炎時,應該停止使用。

——增加排出尿酸

丙璜舒(probenecid)

尿酸排泄劑的作用機製為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增加尿酸從尿液中排出,從而減少血中尿酸的濃度,最終減少尿酸鹽沉積在軟組織里,減少痛風炎的發生。下列病患不宜使用;泌尿系統結石,血液失沖,化療及癌腫引起的尿酸症。

苯溴香豆酮(benzbromazone)。

常用消炎藥物

急性痛風可以服用

雙氯芬酸鈉,又名二克氯吩鈉(Diclofenac Sodium)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25mg每日至三次餐後,每次至二片。胃病者遵照醫生指示服用。

希樂葆(celecoxib)200mg

每日至二次餐後,每次粒。心臟病人及胃病者必須遵照醫生指示服用。

抑制尿酸合成的中藥

痛風排酸膠囊-是一個抑制尿酸合成的中藥,通過抑制引發痛風的嘌呤合成酶----肝腎素α小體,阻止尿酸的生成;對腎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防止痛風在腎、輸尿管結晶成結石。

秋水仙鹼為過時藥物,對肝臟損傷比較大,肝功能有缺陷者慎重使用。

在急性痛風期間,不應增加控制普林藥物的份量,否則增加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補充劑

鵝肌肽,又名胺(氨)肌肽 (Anserine)是人體二肽組胺酸,在腎臟中代謝,超過90%轉化為三甲基組胺酸(3-Methyl-Histidine)排出體外。可以幫助尿酸排泄。

痛風的具體治療

一,一般治療:

痛風飲食:

飲食是痛風患者外源性嘌呤和尿酸的主要來源,尿酸主要是從飲食中核苷酸分解而來。約佔體內總尿酸的20%。對高尿酸血症而言,內源性代謝紊亂比外源性因素更重要。如果血尿酸高,嘌呤高,痛風就形成了一個反應鏈。因此得了痛風不能吃什麼和能吃什麼就相當重要,患者必須在痛風治療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痛風飲食的問題。  

痛風不能吃什麼?

1、動物內臟:如胰臟、肝、腎、骨髓大腸(含嘌呤高)。蔬菜:菠菜、芹菜、小蘿卜等;

特別註解:因為菠菜等植物富含草酸,容易導致高草酸尿成倍增長,使得尿酸急增,加重腎臟負擔。

2、海鮮、貝殼類水產等。

特別註解:龍蝦、蟹、牡蠣等海鮮、貝殼類水產,綠藻類不能吃的原因:因為這些食物富含多糖,高蛋白質等,這些會加重腎臟分解的負擔,尿酸增高,所以不宜多吃。但這些食物中有的富含自然界最強抗氧化劑蝦青素,可以減少80%的尿酸來源,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最好的辦法就是痛風患者用蝦青素的純品來補充,而不宜用「拚死吃河豚」進食以上食物的辦法補充蝦青素了

二,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的治療:絕對臥床,抬高患肢。

1、早期運用秋水仙鹼。常用口服法:初始劑量為1mg,隨後每小時0.5mg或每2小時1mg,直到症状緩解或出現噁心嘔吐、水樣腹瀉胃腸道不良反應。第一日最大劑量6-8mg。若無效,立即停藥。90%的患者口服秋水仙鹼後48小時內疼痛緩解。症状緩解後可繼續給予每次mg每天2到3次。維持數天後停藥。

2、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吲哚美辛消炎痛)初始劑量75-100mg,隨後每次mg,6-8小時一次。

3、以上藥物無效或由於副作用強烈無法治療時,可考慮用糖皮質激素或ACTH治療。緩解率高,但易反跳。

三、發作間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療:

1、排尿酸藥物:如苯溴馬隆:25mg-100mg,每日一次,丙磺舒:0.25,每日二次。

2、抑制尿酸生成藥物:別嘌呤醇:每次mg,每日-4次,最大劑量每日mg。待血尿酸下降到360umol/L時可減量至維持該水平的維持量。

四、處理伴發病。痛風常與代謝症候群伴發,積極降壓,減肥,降脂,改善腎功能。

 治療目的在於:

(1)用抗炎藥物終止急性發作;

(2)每天預防性應用秋水仙鹼以防止反覆急性發作(慎用秋水仙鹼防止腎臟損傷);

(3)通過降低體液內尿酸鹽濃度,預防單鈉尿酸鹽結晶進一步沉積和消除已經存在的痛風石.預防性保護措施應針對兩個方面,即防止骨,關節軟骨侵蝕造成的殘疾和防止腎臟損傷.特殊療法應根據本病所處不同時期及病情輕重選用.應治療同時存在的高血壓,高脂血症及肥胖症.

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對已確診的痛風急性發作有效.通常與食物一起服用,連續服2~5天.NSAID可以引起許多併發症,包括胃腸道不適,高鉀血症(出現於那些依賴前列腺素E2 維持腎血流量的病人)和體液瀦留.用NSAID有特別危險的病人包括老年病人,脫水者,尤其有腎臟疾病史的病人.

除特殊療法外,還需要注意休息,大量攝入液體,防止脫水和減少尿酸鹽在腎臟內的沉積.病人宜進軟食.為了控制疼痛,有時需要可待因30~60mg.夾板固定炎症部位也有幫助.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的藥物,必須待急性症状完全控制之後應用.

靜止期,控制高尿酸血症開始時必須每日並用秋水仙鹼或NSAID治療,這是因為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各種療法在開始幾周或幾個月內易於引起痛風急性發作.定期檢查血清尿酸鹽濃度有助於評價藥效.根據能否有效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來調節藥物的種類與劑量.痛風石需要數月乃至數年才能溶解,應維持血清尿酸水平<4.5mg/dl(<0.26mmol/L).

促進尿酸排泄療法,口服丙磺舒(500mg片劑)或苯磺唑酮(100mg片劑)均可,調節用藥劑量以維持血清尿酸鹽濃度在正常範圍.開始給予半片每日2次逐漸增加藥量達到每日片.苯磺唑酮比丙磺舒作用強,但毒性也大.水楊酸鹽能對抗上述兩種藥物的促進尿酸鹽排泄作用,應避免作用.對乙醯氨基酚具有與水楊酸類似的鎮痛作用,卻不影響尿酸排泄.

用別嘌呤醇200~600mg/d(分次用)抑制尿酸合成,同樣也能控制血清尿酸鹽濃度.與促酸藥合用時,最初劑量宜小,逐漸加量直至尿酸水平接近4.5mg/dl(0.26mmol/L).該藥除能阻斷尿酸形成中酶的作用(黃嘌呤氧化酶)之外,還能糾正嘌呤的過度合成.這時處理反覆出現尿酸結石或有腎功能障礙的病人,特別有利.明確的尿酸結石能通過別嘌呤醇治療得到溶解.別嘌呤醇的副作用主要有輕度胃腸道不適,潛在危險性的皮疹,肝炎,血管炎白細胞減少.

輔助療法 所有痛風患者都需要攝入大量液體,每日至少3L,尤其是以前患有慢性尿酸結石患者更應如此.服用碳酸氫鈉檸檬酸三鈉5g,每日3次,使尿液鹼化.臨睡前服用乙醯唑胺50mg,能有效鹼化晨尿.注意避免尿液過鹼化,因為這可能促進草酸鈣結晶沉積.因為藥物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所以通常不需要嚴格限制飲食中嘌呤含量.在痛風靜止期應設法減輕肥胖病人的體重.正常皮膚區域的巨大痛風石可以手術切除,其他的痛風石均應通過適當的降低血尿酸治療緩慢地解決.為使腎結石崩解可考慮使用體外超聲波碎石術.  

痛風預防

如果能夠早期診斷,且病人能夠按醫囑治療,現代治療方法能使大多數病人過正常生活.對晚期病人,痛風石可以溶解,關節功能可以改善,腎功能障礙也可以改善.30歲以前出現初發症状的痛風患者,其病情更為嚴重.大體上20%痛風病人發生尿酸或草酸鈣結石.併發症有尿路梗阻感染,並有繼發性腎小管間質病變.未經治療的進行性腎功能障礙常常與合併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一些腎病有關,可進一步導致尿酸鹽排泄障礙,這不僅能加速關節內的病理進程,同時也是對生命的最大威脅.    

10大飲食原則

痛風常並發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脂血症,患者應遵守飲食原則如下:

1. 保持理想體重,超重或肥胖就應該減輕體重。不過,減輕體重應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導致酮症或痛風急性發作。

2. 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饅頭、麵食等。

3. 蛋白質可根據體重,按照比例來攝取,1公斤體重應攝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質,並以牛奶、雞蛋為主。如果是瘦肉、雞鴨肉等,應該煮沸後去湯食用,避免吃炖肉或鹵肉。

4. 少吃脂肪,因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痛風並發高脂血症者,脂肪攝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0%至25%以內。

5. 大量喝水,每日應該喝水2000ml至3000ml,促進尿酸排除。

6. 少吃鹽,每天應該限制在2克至5克以內。

7. 禁酒!酒精容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

8. 少用強烈刺激的調味品或香料。

9. 限制嘌呤攝入。嘌呤是細胞核中的一種成分,只要含有細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動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較多。患者禁食內臟、骨髓、海味、發酵食物、豆類等。

10. 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藥物。      

區別

(一)急性期的鑒別診斷

1.急性風濕性關節炎 病前有A族溶血性鏈狀菌感染史病變主要侵犯心臟和關節下述特點可資鑒別:①青少年多見;②起病前1~4周常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如咽類扁桃體炎病史;③常侵犯膝肩肘踝等關節並且具有遊走性對稱性;④常伴有心肌炎環形紅斑和皮下結節等表現;⑤抗溶血性鏈球菌抗體升高如ASO>500U抗鏈球菌激酶>80U抗透明質酸酶>128U;⑥水楊酸製劑治療有效;⑦血尿酸含量正常

2.假性痛風 由焦磷酸鈣沉積於關節軟骨引起尤以A型急性性發作時表現與痛風酷似但有下述特點:①老年人多見;②病變主要侵犯膝肩髖等大關節;③X線攝片見關節間隙變窄和軟骨鈣化灶呈密點狀或線狀無骨質破壞改變;④血清尿酸含量往往正常;⑤滑液中可查見焦磷酸鈣單斜或三斜晶體;⑥秋水仙鹼治療效果較差

3.化膿性關節炎 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鑒別要點為:①可發現原發感染或化膿病灶;②多發生歲重大關節如髖膝關節並伴有高熱寒顫等症状;③關節腔穿刺液為膿性滲出液塗片鏡檢可見革蘭陽性葡萄球菌和培養出金黃色葡萄球菌;④滑液中無尿酸鹽結晶;⑤抗前風藥物治療無效

4.外傷性關節炎 ①有關節外傷史;②受累關節固定無遊走性;③滑液中無尿酸鹽結晶;④血清尿酸不高

5.淋病性關節炎 急性發作侵犯趾關節與痛風相似但有下述特點:①有冶遊史或淋病表現;②滑液中可查見淋病雙球菌細菌培養陽性無尿酸結晶;③青黴素G環丙氟哌酸治療有效可資鑒別

(二)慢性期的鑒別診斷

1.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病常呈慢性經過約10%病例在關節附近有皮下結節易與不典型痛風混淆但本病:①指趾小關節常呈對稱性棱形腫脹與單側不對稱的痛風關節炎截然不同;②X線攝片顯示關節面粗糙關節間隙變窄有時部分關節面融合骨質普遍疏鬆但無骨皮質缺損性改變;③活動期類風濕因子陽性關節液無尿酸鹽結晶查見

2.銀屑病性關節炎 本病亦以男性多見常非對稱性地侵犯遠端指趾關節且0.5病人血甭尿酸含量升高故需與痛風鑒別其要點為:①多數病人關節病變發生於銀屑病之後;②病變多侵犯指趾關節遠端半數以上病人伴有指甲增厚凹陷成脊形隆起;③X線像可見嚴重的關節破壞關節間隙增寬指趾末節骨端骨質吸收縮短髮刀削狀;④關節症状隨皮損好轉而減輕或隨皮損惡化而加重

3.結核變態反應性關節炎 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變態反應所致①常先累及小關節逐漸波及大關節且有多發性遊走性特徵;②病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灶;③可有急性關節炎病史;也可僅表現為慢性關節痛但從無關節強直畸形;④關節周圍皮膚常有結節紅斑;⑤X線攝片顯示骨質疏鬆無骨皮質缺損性改變;⑥滑液可見較多單核細胞但無尿酸鹽結晶;⑦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抗癆治療有效

血尿酸增高與痛風的關係

一般認為,男性血尿酸值超過0.42毫摩爾/升以上,女性超過0.357毫摩爾/升以上時,稱為相對性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發病率因種族和地區不同而有差異,歐美地區2%-18%,南太平洋的土著人群則高達64%。痛風的發病率則遠低於高尿酸血症。歐美痛風的發病率佔總人口的0.13%—0.37%。

血中尿酸的增高,可以幫助痛風的診斷。但應注意到影響血尿酸增高的其他因素,如進食高熱量、高嘌呤的飲食、飢餓及飲酒、應用噻嗪類氨苯喋啶等利尿劑、小量阿司匹林藥物等,都能使血中尿酸增高,故不能「一次定終身」,僅因一次血尿酸值增高就戴上痛風的「帽子」。其實,即使血中尿酸增高,也可為無症状性高尿酸血症,這種情況在痛風出現以前,可以長期持續存在。有高尿酸血症者,不一定全都發展成為痛風。據研究,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病人最終發展為痛風,絕大多數病人終身不發作。無痛風發作的高尿酸血症病人,是由於高尿酸血症的程度和持續時間都不夠,這可能是各種藥物和飲食因素而造成暫時性高尿酸血症,只要除掉這些因素就可以恢復正常,但痛風病人在其病程中的某一階段必將有高尿酸血症的存在。

當然,血尿酸值越高,出現痛風症状的可能性越大。其實,有部分病人在痛風急性發作時,可能由於應激反應,內源性激素使尿酸由尿排出增多,從而使血尿酸值在正常範圍內,反而在急性發作緩解後才出現血尿酸值增高。所以,測出的血尿酸應結合病人的症状、體征、X線檢查、關節滑液檢查尿酸鹽結晶等加以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是否痛風的診斷。    

痛風的注意事項

痛風病人除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適當藥物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方面:①豬、牛、羊肉、火腿、香腸、雞、鴨、鵝、兔以及各種動物內臟(肝、腎、心、腦)、骨髓等含嘌呤量高,應盡量不吃;魚蝦類、菠菜、豆類、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等也有一定量嘌呤,要少吃;大多數蔬菜、各種水果、牛奶和奶製品、雞蛋、米飯、糖等可以吃。②多飲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結石的發生和小便尿酸濃度及小便的酸鹼度有關,必要時可服用鹼性藥物,以預防尿路結石的發生。③避免暴飲暴食或飢餓。④節制煙酒,尤其不能酗酒。⑤不喝濃茶、咖啡等飲料。

(2)妥善處理誘發因素,禁用或少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青黴素四環素、大劑量噻嗪類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劑、維生素B1和B2、胰島素及小劑量阿司匹林(每天小於2g)等。

(3)肥胖者要積極減肥,減輕體重,這對於防止痛風發生頗為重要。

(4)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勞、精神緊張、感染、手術,一般不主張痛風病人蔘加跑步等較強的體育鍛煉,或進行長途步行旅遊。

參看

關於「痛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