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意

(重定向自仓公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淳于意,(約前205-?年)西漢醫學家。齊臨菑(今山東臨淄)人。曾任齊太倉公,故稱倉公或太倉公。少喜醫方術,聞同郡唐里公孫光善為傳古方,遂師事之,公孫公授以秘方調理陰陽、傳語法,皆錄之為用。高後八年(前180年),公孫光薦之於同郡元里公乘陽慶,時慶年70餘,無子,願將術盡授之,更傳秘藏之《脈書》、《五色診》、《奇咳術》、《上下經》、《揆度陰陽外變》、《藥論》、《石神》、《接陰陽禁書》,受讀解驗之,事之三年許,為人治病,多良效。文帝四年(前174年),中人上書誣告,傳至長安,少女緹瑩隨父至長安,上書帝廷,願以身為婢,代父贖罪,文帝感其至誠,郝其父。後文帝詔見意,詢問其治病始末,所診者皆有「診籍」,乃列舉診籍所載病例二十五例,所治之上至王侯,下至奴僕。有肺消、不乳、沓風、曉等二十三種疾患。治法多重藥物,兼施刺法灸法、敷法等。並如實記錄其治療成功之經驗,亦載其失敗之教訓。弟子宋邑、高期、王禹、馮倍、杜信唐安等,亦以醫名於世。

Bklcf.jpg

淳于意 (約公元前205—?)臨淄人,西漢初期著名醫學家,因曾任齊太倉長,故人們尊稱他為「倉公」或「太倉公」。

淳于意自幼熱愛醫學,曾拜公孫光、公乘陽慶為師,學黃帝、扁鵲的脈書、藥論等書,精於望、聞、問、切四診,尤以望診切脈著稱。

淳于意為使自己專志醫術,辭去官職,不營家產,長期行醫民間,對封建王侯卻不肯趨承。趙王、膠西王、濟南王、吳王都曾召他做宮廷醫生,他都一一謝絕了。因常拒絕對朱門高第出診行醫,被富豪權貴羅織罪名,送京都長安受肉刑。其幼女淳于緹縈毅然隨父西去京師,上書漢文帝,痛切陳述父親廉平無罪,自己願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動,寬免了淳于意,且廢除了肉刑。

淳于意診斷疾病,注意詳細記錄病案。他將典型病例進行整理,寫出了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醫案—《診籍》。

針灸技術,在《診籍》中已見有效地應用。

淳于意不但是一個著名的醫學家,而且是一位熱心傳播醫學的教育家。他廣收弟子,精心傳授。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就有宋邑(臨淄人)、馮信(臨淄人)、唐安(臨淄人)、高期、王禹、杜信等6人。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文中說:「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中古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淳于意(公元前205?~前150年),西漢臨淄(今山東淄博)人,因曾任齊國的太倉長(一說太倉令),人稱倉公。年輕時喜鑽研醫術,拜公孫光為師,學習古典醫籍和治病經驗。高後八年時(公元前180),公孫光又將倉公推薦給臨淄的公乘陽慶。當時公乘陽慶已年過六十,收下淳于意為徒,讓淳于意把過去所學的醫方都丟棄,將自己珍藏的黃帝、扁鵲脈書、根據五色診斷疾病、判斷病人預後的方法、以及藥物方劑等書傳給他。三年後倉公出師四處行醫,足跡遍及山東,曾為齊國的侍御史、齊王的孫子、齊國的中御府長、郎中令、中尉、中大夫、齊王的侍醫遂等診治過疾病。當齊王劉將閭為陽虛侯是(公元前176~前164年),淳于意曾為其治癒了關節炎一類疾病,還隨從將閭來過長安(今陝西西安),並為安陵(今咸陽東北)阪里的項處診治牡疝病。

淳于意像

齊文王(公元前178~前167年在位)患肥胖病氣喘頭痛、目不明、懶於行動。淳于意聽說後,認為文王形氣俱實,應當調節飲食,運動筋骨肌肉,開闊情懷,疏通血脈,以瀉有餘。可是有一庸醫施以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於是王公貴族誣滔倉公「不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加之同時趙王、膠西王、濟南王請倉公為其治病而未至。官府聽信誣告,把淳于意傳到長安受刑。淳于意生有五女,當皇帝詔書進京問罪時,他感傷無男隨行。於是小女兒堅持隨父進京、並上書朝廷,申述父親無罪,並願意為奴以換取父親的自由。經漢文帝詔問,遂使淳于意被赦免而回故里。淳于意在應詔回答漢文帝詢問時敘述了自己學醫、行醫的經過,業務專長、師承、診療效果、病例等,史稱:「診籍」(即診病的簿記)共計25個病案。他所答詔的病案格式一般均涉及病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籍里、病狀、病名,診斷、病因、治療、療效、預後等,從中反映了淳于意的醫療學術思想與醫案記錄上的創造性貢獻。「診籍」中還真實地報告了治療效果:25例患者有10例醫治無效而死亡。反映了中國古代醫家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

淳于意象秦越人一樣,並沒有把醫學經驗的傳授限定在神秘而狹小的範圍內,而是廣泛傳授醫術,他因材施教,培養宋邑、高期、王禹、馮信、杜信、唐安以及齊丞相府的宦者平等人,是秦漢時期文獻記載中帶徒最多的一位醫家。

淳于意 職業生涯

他謙虛好學,活學善用。淳于意家境貧寒,少時就喜讀醫書,可為人治病,卻沒有療效。於是拜淄川的名醫公孫光為師,公孫光非常喜歡淳于意的謙虛好學,很器重他,就把自己的精方、妙方全部傳授給他。不久,公孫光發現他已沒什麼可教淳于意的了,並預言淳于意將來一定是國醫。為了能讓他繼續深造,又推薦他去拜自己的胞兄公孫陽慶為師。70餘歲的公孫陽慶也非常欣賞淳于意的質樸上進,便將自己所藏的所有秘籍、古方一講解他。出師後的第二年,淳于意開始掛牌行醫,叄年後,成為著名的醫生。 淳于意苦讀經典醫書,可以隨意背誦,但診病時,則視病人的實際情況,不盲目地死搬硬套,斷章取義。齊王身邊一名叫遂的保健醫生,得病後服用自煉的五石散,病情加重了,於是請來淳于意。意仔細審察他的脈象,說:「你得的是內熱,藥石是藥中剛猛之品,服後會導致小便不通而加重病情,千萬不要再服。」遂不以為然,並舉例反駁說:「扁鵲曾言,『陰石以治陽病,陽石以治陰病。』」淳于意莞爾一笑:「你說的話,不無道理,扁鵲雖這樣說過,但治病必須詳細診察病情,醫理醫法,參考患者的質、嗜好病情用藥,才能藥到病除。」並預言,照此下去,不久就會發癰。果然,百餘天后,遂乳上發癰,不治而死。這充分現了淳于意讀書要活讀,臨證要變通的作風。

淳于意 個人榮譽

創立診籍 發展醫學診籍,即醫案,現在叫病歷。記病歷在今天的醫療中是為平常的事,是對一個合格醫生的起碼要求,但診籍的初創卻非易事。齊王詔問淳于意:「你給人治病,療效很好。你的病人都是哪裡人?得的什麼病?施藥之後。病情如何?」淳于意遵旨一回答。他記下了已愈患者的籍貫、姓名、職業、病名、病因、病性、診斷、治療和預後,形成了最初的醫案,為我們留下了研究漢代醫學的寶貴史料。淳于意的醫案中既有王公貴族,也有平民百姓。《史記倉公傳》記載了25例病例。治癒15例,不治10例,涉及現代醫學的消化、泌尿、呼吸心血管內分泌腦血管傳染病外科中毒以及婦產科兒科。病案中曾記載:齊國的黃長卿大宴賓客,淳于意也在座。他望見王后的弟弟宋健,急忙告訴他說:「你已病了四五天了,腰部疼痛不能俯仰,小便亦難。應趁其末傳人五臟,抓緊治療。這叫做『腎』。」宋健說:「實這樣。」他服用淳于意給他調製的「柔湯」,18天後病就痊癒了。此病類似現代的急性腰組織損傷。另有一例:齊王請淳于意為侍女們診病。輪到一個叫豎的,豎說沒有病。淳于意悄悄地告訴隊長說:「豎的毛髮色澤、脈象都無衰減,但病已傷及脾胃,不要讓她過度勞累。到了春天,她會吐血而亡。」及至春天,果真豎摔倒在廁所里,吐血而死。這大概相當於現代血液??給我們留下了各科早期病例,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

淳于意 個人影響

淳于意針對病人的病情,不僅僅採用藥物治療,還廣泛運用各物理療法及針灸術。淄川王病了,淳于意前去診豚。原來是因為洗頭髮未乾,即入睡受風而引起的頭痛、身熱、肢痛、煩悶,相當於今天的風寒感冒。淳于意立即用冰水敷淄川王的額頭,幫助降溫,並針刺足陽明經的厲兌陷谷豐隆叄穴,以散肌表之熱。病立刻就好了。物理降溫,用冰袋或冷毛巾敷額或用酒精擦浴,是現代高熱病人常用的降溫方法,但在二千年前的漢朝,不啻是一發明創造。

淳于意 人物評價

淳于意為使自己專志醫術,辭去官職,不營家產,長期行醫民間,對封建王侯卻不肯趨承。趙王、膠西王、濟南王、吳王都曾召他做宮廷醫生,他都一一謝絕了。因常拒絕對朱門高第出診行醫,被富豪權貴羅織罪名,送京都長安受肉刑。其幼女淳于緹縈毅然隨父西去京師,上書漢文帝,痛切陳述父親廉平無罪,自己願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動,寬免了淳于意,且廢除了肉刑。

淳于意診斷疾病,注意詳細記錄病案。他將典型病例進行整理,寫出了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醫案—《診籍》。

針灸技術,在《診籍》中已見有效地應用。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文中說:「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中古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關於「淳于意」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