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診療/痛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骨骼、關節和肌肉疾病 >> 痛風和假性痛風 >> 痛風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目錄

痛風是一種突然發作且極易複發並伴有劇烈疼痛的關節炎疾病,因血中尿酸含量過高(高尿酸血症)而導致單鈉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內。

關節炎症常可轉為慢性,且在本病反覆發作後出現關節畸形。約20%的痛風患者有腎結石。在正常情況下,尿酸是細胞新陳代射的副產品,食物中因含有尿酸的前體物質,所以尿酸會出現在正常人的血中。當腎臟發生病變或某些藥物妨礙了腎臟清除尿酸的能力,以及因酶異常的遺傳性疾病或血癌等疾病使細胞複製和破壞速度加快,造成血中尿酸水平異常增高,從而導致痛風。

目錄

症状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一般沒有先兆,微小的損傷、手術、過量飲酒、過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疲勞、情緒緊張或各種疾病均可誘發。典型的症状是在夜間發作的單個或數個關節的劇烈疼痛,且疼痛會逐漸加重,令人難以忍受,還會出現關節紅腫發熱和觸痛等症状。

本病最常累及踇趾基底部,這種情況稱之為足痛風。另外還可累及足弓、踝、膝、腕和肘關節等處。因這些部位血循環較差且尿酸鹽易在溫度較低處結晶,所以晶體可在這些部位的關節周圍沉積。晶體也可在外耳或其他體溫相對較低處沉積,但痛風卻很少波及脊柱、髖或肩等部位。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症状還包括畏寒、發熱、全身不適和心率加快。痛風多發生在中年男性和絕經後婦女,如果症状在30歲以前出現,痛風一般會趨向惡化。

首發症状常出現在一個關節並持續數天,然後症状逐漸消失,關節功能恢復。在下一次痛風發作前一般沒有症状。但如果病情加重且在發作後不積極治療,將會導致更頻繁的發作並可波及多個關節,病變關節將產生永久性損害。

引起畸形的嚴重慢性痛風也會不斷惡化,尿酸鹽結晶不斷在關節和肌腱周圍沉積造成損害以至關節活動逐步受限。在關節周圍的皮下常會形成堅硬的尿酸鹽結晶(痛風石)。痛風石也可發生在腎臟和其他器官,如外耳的皮下和肘關節附近。如果不治療,在手和足部的痛風石會破裂並釋放出像石灰樣的結晶塊。

診斷

通過明顯的症状和關節的檢查,以及高尿酸血症等可確定痛風的診斷。用偏振光顯微鏡檢查關節穿刺液中存在針尖樣尿酸結晶時,痛風即可確診。

治療

首先應控制炎症,緩解症状。秋水仙鹼是傳統治療藥物,一般在使用12~24小時後可明顯緩解關節痛症状,在48~72小時後症状可完全消失。秋水仙鹼多採用口服,但如果出現胃腸不適可改用靜脈給藥。該藥常引起腹瀉甚至骨髓損害等嚴重副作用

目前多採用布洛芬消炎痛等非類固醇抗炎藥,且往往比秋水仙鹼更能有效地緩解關節的腫痛。有時也使用強的松激素。如果僅一兩個關節受累,在關節穿刺抽液後直接注入強的松,可有效阻止因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而引起的炎症。另外,偶爾也使用可待因鹽酸哌替啶止痛劑來減輕關節痛。炎性關節的適當制動休息可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其次應防止痛風的複發。患者應多飲水、避免喝含酒精的飲料及少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痛風患者一般體重過重,當其體重下降時,血中尿酸水平會自動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對於有反覆、嚴重發作的痛風患者,應在症状消失後或兩次發作之間繼續服藥治療。每日口服小劑量秋水仙鹼可防止發作或減少發作頻率。常規服用非類固醇抗炎藥或與秋水仙鹼聯合使用可有效防止痛風的複發,但這種治療卻不能阻止或治癒由結晶堆積引起的進行性關節損害,並且長期服用這種藥會造成患者的肝臟腎臟損害

丙磺舒苯磺唑酮等藥物可以通過增加尿酸的排泄來降低血尿酸的水平。阿司匹林會影響上述兩種藥物的效果,所以不能同時使用。醋氨酚或非類固醇抗炎藥布洛芬可緩解疼痛且使用安全。患者每天應飲用大量液體(至少3L),可減少關節和腎臟損害的風險。

別嘌呤醇,能阻斷尿酸在體內的形成。該藥對有高尿酸血症和腎臟有痛風石或有腎臟損害的患者尤其有幫助。但是,該藥也會產生胃腸不適、皮疹白細胞減少和肝臟損害等副作用。

當血尿酸水平下降時,大多數在外耳、手或足等處的痛風石會慢慢縮小,但很大的痛風石必須手術摘除。

對於那些無痛風症状但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採用藥物治療可降低血中尿酸水平。但是,藥物本身及不恰當的服用方法會產生各種副作用。當患者尿中尿酸排出量很大時,使用秋水仙鹼可防止形成腎臟結石

參考

32 痛風和假性痛風 | 假性痛風 32
關於「家庭診療/痛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