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中,絕大多數為周圍型,近一半患者無臨床症状,其中淋巴瘤佔41%,癌肉瘤佔20%,黏液表皮癌佔15%,肉瘤佔18%,其餘是惡性黑色素瘤

目錄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二)發病機制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的症状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中,絕大多數為周圍型,近一半患者無臨床症状,其中淋巴瘤佔41%,癌肉瘤佔20%,黏液表皮癌佔15%,肉瘤佔18%,其餘是惡性黑色素瘤

肺淋巴瘤:分為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別占肺部腫瘤的0.5%或0.33%。原發肺淋巴瘤罕見,多為轉移瘤,大多為原發縱隔霍奇金淋巴瘤的轉移瘤。肺原發淋巴瘤的預後好於繼發。

1.肺繼發淋巴瘤 淋巴瘤累及肺佔44%~70%,為前縱隔氣管旁到鄰近的縱隔淋巴結,再到肺門淋巴結,最後到肺,肺受累可為直接擴散或分離的結節,只有當大塊病變(指前縱隔或氣管旁包塊>30%胸直徑時)時才累及胸膜心包或胸壁,以上主要是指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屍檢中約50%累及肺,最常見的是大細胞型。也可見於治療後複發或繼發於肺者。

CT可見以下表現 ①肺結節<1cm;②>1cm的腫塊或腫塊樣融合體,伴或不伴空洞;③肺泡或間質滲出;④胸膜包塊;⑤支氣管周圍或血管周圍增厚,有或無肺不張;⑥胸腔積液;⑦肺門或縱隔淋巴結增生。超過68%的患者同時可見以上3個或更多CT異常徵象,可用於鑒別其他疾病

2.肺原發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罕見的原發肺淋巴瘤可發生在肺內任何正常存在淋巴組織的部位,如支氣管相關淋巴組織和黏膜相關淋巴組織,肺間質或肺內、胸膜下淋巴結。肺內及胸膜下淋巴結較常見,特別是>25歲者。淋巴管造影證實18%的正常人有肺實質內的肺內淋巴結。肺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期(表1)。

原發肺淋巴瘤主要源於B淋巴細胞,有人報導可源於中心細胞,其由濾泡旁B淋巴細胞轉化而來,這些B淋巴細胞表達κ-或λ-免疫球蛋白輕鏈,提示為源於單一B細胞克隆增生,要鑒別良性淋巴病變(包括淋巴細胞間質性肺炎假性淋巴瘤)與肺原發淋巴細胞淋巴瘤很困難。

鑒別良、惡性淋巴樣病變的3個指標:①未成熟淋巴細胞;②無胚發中心;③累及肺門淋巴結。但有人認為第3項不能用於診斷一定是良性病。總之,良性淋巴瘤的主要臨床問題是鑒別各型及明確診斷。

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Carrington及Lebowl966年首先報導,Liebow和Carrington在1973年進一步定義LIP為淋巴細胞漿細胞及組織細胞廣泛肺間質滲出,部分病例可有胚發中心,稱之為「廣泛淋巴樣組織增生」。有人認為LIP與免疫功能缺陷有關,如:異常丙種球蛋白血症,絕大多數患者為成年女性(50~70歲),無特異性症状,典型胸部X線特徵為瀰漫雙下肺葉網狀滲出,小的1cm,大的在約3cm的結節或斑片,此瘤可伴免疫疾病,如:Sjoogren症候群(佔1/3)、結締組織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包括AIDS)。

假性淋巴瘤:Saltzstein在1963年在區分良、惡性淋巴細胞肺滲出時,定名了良性淋巴細胞增生性假瘤,後成為肺的結節性淋巴增生,也有人稱為分化好的淋巴細胞淋巴瘤。該瘤為反應性淋巴增生,可見肺內1個或多個結節或局部滲出,無症状,見於30~80歲,平均51歲,症状為發熱,切除包塊可診斷和治療,手術區複發率低,預後佳。

小淋巴細胞淋巴瘤:當非霍奇金病累及肺時,50%~60%的病人是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樣淋巴細胞的增生,發病年齡20~90歲,峰值為60歲,男女相等,1/3無症状,症状包括:咳嗽憋氣胸痛咯血等。手術切除或加化療放療。預後佳,70%~83%可5年存活,存活中值4~9.75年。

大細胞組織細胞淋巴瘤:極少見,可合併AIDS,無AIDS者更多見於女性,非AIDS者在50~60歲,肺門淋巴結易受累,病變易發於上肺,也可全肺受累,可侵及胸壁或胸膜,空洞可見於混合型(即大、小細胞型),儘可能手術切除,肺門淋巴結陽性時需放療;播散時需化療。大細胞型比小細胞型更具侵襲性,預後更差。在初次治療幾個月至幾年間,53%可複發。

淋巴肉芽腫病:Liebow 1972年首次報告,其非典型的淋巴細胞滲出累及肺和其他器官(皮膚及腦)的血管。中年成人多見,男性稍多。可出現咳嗽、憋氣、胸痛、發熱、疲乏體重減輕。胸部X線:多發肺小結節,0.6~0.8cm,邊界不清,位於下葉,環磷醯胺潑尼松可能有益,2/3的中位存活期為14個月,38%的病人1年內死亡,平均存活23.8個月。此病可能為周圍T細胞淋巴瘤,原發可在肺,預後差。

漿細胞病變:巨球蛋白血症漿細胞瘤多發性骨髓瘤在肺內罕見,Noach 1956年首次報告巨球蛋白血症累及肺,全身症状可有淋巴結腫大脾大、減重等。以上幾種應儘可能手術切除,但絕大多數隻能化療。多發骨髓瘤可作為單發或全身病的一部分累及肺。

原發肺霍奇金病:肺原發霍奇金不常見,平均年齡42.5歲(12~82歲),峰值年齡為雙峰型,首峰在21~30歲。二次高峰在60~80歲,男女比例為1∶4,最常見症状為咳嗽、減重、胸痛、憋氣、咯血、乏力及紅疹。胸部查體見肺實變徵象,也可基本正常,其他體征有:胸廓反常呼吸運動皮疹水腫及淋巴結腫大。放射學:絕大多數為肺內結節影,有空洞、滲出、肺不張及胸腔積液。支氣管鏡檢查多正常,幾乎所有均需開胸活檢確診,組織學最多見結節性硬化或霍奇金的混合細胞型。

治療包括:手術、化療和放療。受累肺組織超過1葉者預後差,其他預後差的因素是:發熱、盜汗、減重10%以上、胸腔積液、空洞等。

3.軟組織肉瘤 原始間質細胞存在於人體的某一臟器,其增生及成熟為脂肪纖維組織、肌肉軟骨或骨。間質來源的腫瘤源於支氣管或血管壁的基質成分或肺實質的間質,其長入肺實質,偶可突出至支氣管腔,侵犯及突破支氣管上皮,因此無表皮脫落細胞,細胞學檢查無益。

大體腫瘤呈邊界清,有包膜的肺實質內包塊,通常為局部侵犯播散,可能侵犯胸膜及胸壁,罕見空洞。

可在任何年齡發病,男女相等,左右肺發病率相等。常見症状為:咳嗽、胸痛、憋氣、咯血、發熱、乏力、畏食等,體重減輕常是晚期症状。常為單發,限於一肺,其直徑1~15cm或更大,一般直徑6~7cm,侵犯胸壁後可有胸腔積液,15%腫瘤阻塞支氣管致遠端肺改變。多血行轉移,淋巴轉移罕見。有人將其分為3類:①肺實質及支氣管(內)肉瘤;②大血管源肉瘤;③小血管源肉瘤。

4.肺實質及支氣管(內)肉瘤:原發性腫瘤罕見,常見類型有:

(1)原發肺滑膜肉瘤:滑膜肉瘤是一種獨特而罕見的軟組織惡性腫瘤,約佔軟組織肉瘤的12%。2002年以前的英文文獻僅有3l例原發肺滑膜肉瘤報導。

1934年Sabrazes認為其是起源於關節滑膜或向滑膜方向分化的惡性腫瘤而將其命名為滑膜肉瘤。目前普遍認為滑膜肉瘤是由間葉細胞發生的具有滑膜分化特點的惡性腫瘤,分為單相型和雙向型。部分病例細胞分化很差,形態及預後不同於以上兩型,稱為低分化型。滑膜肉瘤多發生於四肢大關節的鄰近的部位,與肌腱腱鞘、滑膜結構密切相關,常位於關節囊處,也可發生於無滑膜結構的部位,佔5%~15%。

發生於肺的滑膜肉瘤主要臨床表現是胸痛、咯血、氣短和咳嗽。發生於肺外的滑膜肉瘤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包塊和疼痛,而滑膜肉瘤的大體標本檢查是腫塊邊界較清,但無包膜,呈灰或棕褐色。切面為魚肉色,質脆,可見黏液變性出血壞死區。鏡檢腫瘤細胞具有向上皮樣細胞及間質細胞雙向分化功能。超微結構顯示腫瘤細胞胞質含有豐富的核糖體,偶有粒線體擴張,粗面內質網大量成節分布,並有發育良好的橋粒型細胞相連接。滑膜肉瘤由於其組織結構複雜,易誤診為其他軟組織肉瘤或炎症

原發性肺滑膜肉瘤在鑒別診斷上首先要與肺轉移性滑膜肉瘤相區別,次型肉瘤須與肺原發性其他肉瘤(纖維肉瘤平滑肌肉瘤、血管外皮瘤、神經鞘瘤)鑒別,免疫組化染色可幫助區別二者。

滑膜肉瘤在治療上一般應對原發腫瘤行廣泛切除,根據臨床分期,可採用手術前後放、化療。放療有效劑量不應小於40cGy,放療野應包括瘤床及周圍2~5cm正常組織。化療在肉瘤的治療中很重要,最常用的是VAC方案。近年來ADM、DPP、Vp-16、IFD、DTIC和紫杉類等藥物用於軟組織肉瘤並取得了較好的療效。與滑膜肉瘤預後有關的因素依次為患者的年齡、病變部位、病變大小、病程長短,而具體到每個患者早期診斷和治療是至關重要的。Enzinger報導滑膜肉瘤5年生存率為25.2%。若腫瘤直徑<4cm或有廣泛鈣化預後較好,5年生存率可達82%。複發多在治療後2年,有1/3~1/2的病例有轉移。近些年對滑膜肉瘤的遺傳學研究發現滑膜肉瘤的預後與腫瘤的細胞核有絲分裂率有明顯相關性。異倍體DNA含量尤其是s期,可以作為制定滑膜肉瘤惡性度的客觀指標。一般認為核分裂率>10/10HPF則預後不良。

(2)纖維肉瘤及平滑肌肉瘤:可發生在氣管內及肺實質內,支氣管內的此類肉瘤多見於青少年,可有咳嗽及咯血等症状,多局限在支氣管內,並不侵犯肺實質,切除術預後好。由於其易引起症状,故多在早期診斷並手術。周圍病變多為實性,偶見空洞,預後較支氣管內纖維肉瘤差。有人認為瘤體大的較小的預後好,因其生長慢,5年存活率45%,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率、大小及累及周圍組織(包括胸壁、膈、縱隔)等都是預後的影響因素。

(3)肺橫紋肌肉瘤:罕見,絕大多數橫紋肌肉瘤佔據1個或多個肺葉,侵犯局部組織,特別是支氣管和肺靜脈,可伴先天性腺樣畸形,肺胚細胞瘤也偶見伴先天性腺樣畸形。多見於兒童。

(4)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常見於成人的四肢及腹膜後,少見於肺,且少於纖維肉瘤等,年齡見於18~80歲,平均55歲,常見呼吸道症状,各葉分布均勻。治療:選擇完全切除,術後放、化療。預後:較差,與分期、切除徹底性、是否侵犯胸壁及轉移有關。

(5)肺軟骨肉瘤:年齡23~73歲,平均46歲,男女均等,有呼吸道症状,左肺多見。X線胸片可見鈣化或骨化。大體見切面呈灰色,有包膜,邊界清。鏡下見鈣化或骨化的惡性軟骨,預後較差。

(6)肺骨肉瘤:罕見,定義骨外骨肉瘤:①腫瘤必須由單一的肉瘤組織構成,除外惡性混合間質瘤的可能;②骨樣或骨成分必須由肉瘤構成;③原發的骨腫瘤能除外。患者在35~83歲,平均61歲。男女均等,最常見症状為胸痛,左右發病等,治療為切除術,預後較差。

(7)其他肉瘤:脂肪、神經源肉瘤及惡性間質瘤同樣罕見。預後:所有以上梭狀細胞肉瘤,除平滑肌肉瘤及支氣管內纖維肉瘤外,預後很差,極少活過1年。

5.大血管起源的肉瘤 肺動脈干肉瘤是原發於肺動脈心臟肺動脈瓣的腫瘤,多依腫瘤的主要細胞類型分為:未分化、平滑肌及纖維肉瘤,在血管內向遠側或向血管外侵入肺內播散。

可見於20~81歲,平均50歲,女性稍多見,症状為胸痛、憋氣、咳嗽、咯血及心悸,可有心臟收縮期雜音,伴近端血管擴張肺動脈高壓是特定指征,晚期有右心失代償表現。

X線胸片:見分葉狀肺門旁腫物;血管造影見肺動脈內多發缺損;CT及MRI有助診斷。治療:應行切除術,術後可輔助其他治療,但預後差。

6.小血管起源的肉瘤 惡性或低度惡性的肺內該類腫瘤有:血管肉瘤、上皮樣血管內皮瘤、血管外皮瘤及血管內皮瘤Kaposi肉瘤不在此討論,因其無肺內原發。Enzinger及Weiss(1983)定義的「血管內皮瘤」通常認為是血管腫瘤,但不能確定其準確的組織學分類作為其最終的生物行為。

血管肉瘤:肺內極罕見,最可能為肺動脈干或胸外的右心室的轉移癌,可伴血胸肥大性肺性骨關節病,預後差。

上皮樣血管內皮瘤:Dail及Liebow 1975年首次報導,最初稱血管內支氣管肺泡瘤,後稱為硬化內皮瘤,最後定名為上皮樣血管內皮瘤。可見於軟組織、肺、肝、骨。年齡4~70歲,1/3為30歲以下,女性是男性的4倍。無症状或有乾咳。X線胸片及CT見:雙肺許多小結節,直徑1cm左右,診斷後平均成活4.6年,也有報導反覆外科切除後存活24年者。多因肺功能不全死亡。

血管外皮細胞瘤:源於無處不在的毛細血管外皮細胞,常位於下肢軟組織及腹膜後。發生於肺的男女相等,平均46歲,1/3無症状,可有胸痛、咯血、憋氣及咳嗽,偶伴肺性骨關節病。X線胸片示:分葉-界清、密度均勻的軟組織影。

治療為手術切除。預後不同,依胸部症状、大小(超過8cm)、有胸膜及胸壁侵犯、腫瘤壞死及巨大細胞(>3個有絲分裂/10高倍野)而定。>5cm者有33%轉移,>10cm者66%有轉移。診斷後2年內多複發,對放、化療無效。

7.癌肉瘤 此類腫瘤主要由上皮成分和間質成分構成。上皮成分常為鱗癌,間質成分常為纖維肉瘤。相對於單一的肉瘤及鱗癌,癌肉瘤的分化程度及預後明顯差。

50歲以上病人多見,男性發病約為女性的5倍,最常見於遠端支氣管,瘤體常生長較慢,更多為腔內生長,浸潤氣管壁生長較少見,但也可見侵及周圍肺組織,局部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特別是腦轉移最常見。症状為咳嗽、咯血,胸痛不適也可見。可有肺性骨關節病。周圍者可無症状。肺癌肉瘤有以下特點:①多見於老年男性;②大支氣管腔內息肉樣包塊;③組織學:惡性上皮細胞簇可見非典型紡錘狀或多形性肉瘤細胞組成的基質;④免疫組化:細胞角蛋白抗體顯示上皮成分,而基質對波形蛋白(vimentin)起反應。

應儘可能手術切除,1年生存率不足20%,少數病人存活可超過5年或更長,也有活10~20年者。

8.肺母細胞瘤 為兩種惡性間質及上皮成分腫瘤構成,其成分近似癌肉瘤,似肺在3個月的胚胎狀態,故稱為肺胚細胞瘤。在1952年,Bamard以胚胎瘤的名詞首先報導該病;1961年,Spencer定名為母細胞瘤,

根據組織學特性分為:①分化好的胚胎腺癌,為惡性上皮成分似胚胎的肺,但無惡性基質;②雙相母細胞瘤。平均年齡35歲(1~72歲),女稍多於男,41%無症状,可咳嗽、咯血、憋氣,體檢無異常,個別呼吸音減弱

X線胸片:單側肺包塊,可呈周圍型或中心型。化驗無特殊,纖支鏡和穿刺對診斷有益,54%為分化好的胚胎腺癌,46%為雙相胚細胞瘤,前者大小在1~10cm(平均4.5cm),後者2~27cm(平均10.2cm)。組織學為惡性腺體及成人肉瘤樣或胚胎間質成分。

治療採用手術切除,可輔以化療,瘤體<5cm者預後較好。分化好的胚胎腺癌預後好於雙相母細胞瘤,轉移與複發是預後差的原因。

9.惡性畸胎瘤 肺內畸胎瘤少見,絕大多數惡性發生在左上葉,原因不明,一半是惡性,易與胚細胞瘤混淆,預後差。

10.惡性室管膜瘤 病變原因不明,推測其為小細胞癌治療過程中的化生產物,Crotty 1992年首次報告1例小細胞癌治療後患者,單發周邊型室管膜瘤的超微及免疫學特徵與小細胞腫瘤明顯不同。

11.支氣管惡性黑色素瘤 29~80歲均可發病,男女無差異,多位於隆突及支氣管,氣管發病較少見。症状體檢及放射學與原發支氣管癌相同。診斷原發性支氣管惡性黑色素瘤,需首先除外其他原發部位,參考標準如下:①既往無皮膚病變(特別是黑色素瘤)手術史;②無眼腫瘤手術史;③單發肺腫瘤;④形態為原發腫瘤特徵;⑤切除時無其他器官的黑色素瘤;⑥屍檢無其他器官原發黑色素瘤。所有病例均須與黑色類癌鑒別,免疫及超微結構在兩者的差別如表2所示。

一旦確診原發腫瘤應盡量手術切除,預後中等,報導稱最長可存活11年。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誤區一: 低焦油香煙不會有太大危害

有研究表明,吸低焦油含量的香煙並不會降低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抽中等焦油含量香煙和低焦油含量香煙的人,死於肺癌的比例沒有明顯差異。因為,煙草中除了焦油外,還有其他多種致癌物質。所以,對於廣大煙民來說,保障健康、預防肺癌的最好方法就是遠離煙草。

此外,由於煙民改吸低焦油煙草,吸煙支數的增加和吸煙力度的加深也是導致低焦油煙草危害健康的重要原因。當煙民選擇低焦油香煙而非一般香煙時,往往會更深地抽每一口煙,這樣就會吸入更多的尼古丁和煙草中的有害物質。

誤區二: 忽視廚房油煙和裝修中的有害物質

由中醫藥大學「肺癌」課題組最新公布的一項長達5年的肺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女性長期在廚房做飯,接觸高溫油煙產生有毒煙霧,損傷呼吸系統細胞組織,使其患肺癌的危險性增加2-3倍。現在許多都市家庭的廚房都比較小,又沒有抽油煙機裝置,廚房油煙污染嚴重。特別是冬天天氣寒冷,很少打開窗戶燒菜,同時許多廚房和客廳臥室相連通,煎炸燒烤炒造成的高溫油煙久久不散,其中含有許多致癌物質,對健康形成了很大的威脅。

近年來,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讓越來越多的百姓喜遷新居。然而,綠色房屋裝修材料的使用率仍然不高,一些不健康的裝修材料產生很強的刺激性物質,刺激呼吸道黏膜,從而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和肺癌。有些房間裝修剛剛結束,刺激性味道尚未消除,全家人就搬進去居住,也對健康危害極大。

專家認為,要注意盡量避免室內油煙、廚煙和室內環境污染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因此在廚房安裝效果良好的抽風設備、選擇綠色裝修材料和改變不健康的烹調飲食方法都是有效的預防措施。

誤區三: 高危人群只做胸部透視

醫學界把每天吸煙的支數乘以吸煙的年數稱之為「吸煙指數」,如果每天吸煙大於20支、吸煙長於20年,吸煙支數就大於400了,這部分煙民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專家強調,每年的健康體檢並不能代替惡性腫瘤的篩查,體檢的檢查項目同惡性腫瘤的篩查項目是有區別的。臨床上經常碰到剛剛參加過單位組織的體檢認為健康的人,2-3個月後進行胸部CT檢查發現肺部陰影而確診肺癌的情況。

對於年齡大於55歲,「吸煙指數」大於400的煙民來說,每年體檢時單靠胸部透視或一張胸片是不夠的,至少應該進行胸片正、側位檢查,最好要作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才有可能發現早期的肺部病變。

對於中老年人和癌症高發地區居民來說,在常規健康體檢時也應該增加正、側位胸片檢查或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在出現刺激性乾咳等呼吸道臨床症状時,也應該到醫院做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這都有利於早期發現肺癌。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的中醫治療

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礎上結合中醫辨證論治。(1)痰熱郁肺型:治療以清熱化痰為主:擬加味瀉白散為基本方,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甘草10g,黃芩12g,瓜蔞20g,魚腥草30g,敗醬草15g,杏仁10g,竹瀝半夏10g,沙參12g,浙貝母12g,萊菔子10g,枳殼10g等;(2)痰濕蘊肺型治療以利濕化止咳二陳東加味。竹瀝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2g,甘草6g,白朮12g,蒼朮10g,厚朴10g,浙貝母15g,白芥子6g,膽星6g,竹黃10g,生薑7片等;(3)飲停胸脅型:治療以攻逐水飲,以葶藶大棗瀉肺湯小陷胸湯加減,注意中病即止;胸水量大,可以考慮外用甘遂冰片粉敷貼以逐水。(4)痰瘀互結型:治療宜祛瘀化痰,用貝母瓜蔞散酌加丹參三七地榆炭仙鶴草等;(5)陰虛毒熱型:治療以養陰清熱解毒,以沙參麥冬湯五味消毒飲加減;(6)氣陰兩虛型:治療以補益氣陰,同時不忘清熱解毒法則的運用。生脈散出入:太子參30g(或西洋參10g),麥冬15g,五味子6g,北沙參30g,浙貝母12g,茯苓15g,白朮12g,陳皮10g,竹瀝半夏10g,魚腥草30g,黃芩6g等。若氣虛陽脫,出現心衰症状時,可以用參附湯為主回陽救逆,強心利尿。每日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10d為1療程。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的西醫治療

在治療中注意早期採取聯合用藥,選用兩種抗菌譜廣的抗生素,根據臨床經驗哌拉西林克林黴素第三代頭孢菌素喹諾酮類、氨基糖甙類中選擇兩種藥物聯用,對初治效果不好者,可選用帶有酶抑制劑的抗生素,病情危重者,可直接選用泰能,力求儘快控制感染,然後根據藥敏試驗調整藥物,療程可適當延長。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的護理

肺癌惡性腫瘤發病率中占第三位,死亡率同樣排名第一。

早期診斷至關重要。肺癌在惡性腫瘤發病率中占第三位,死亡率同樣排名第一。將這一惡疾稱為「頭號殺手」並不為過。切不可對肺癌求救信號不能掉以輕心。衛生部腫瘤防治辦公室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肺癌的發病率在國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位居榜首,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排名中高居第二位,且男女惡性腫瘤死亡率最高的均為肺癌。早期診斷至關重要,遺憾的這一惡性腫瘤在較易被控制的早期階段常被患者忽略,等到查出來往往已是治療較為困難複雜的中晚期。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吃什麼好?

注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綠、黃、紅蔬菜以及黑木耳、杏仁露、荸薺蘆筍檸檬、紅棗、大蒜等,因果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抑癌物質,能夠阻斷癌細胞的生成;可選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助於藥物抑制癌細胞作用的食品,如甲魚、黃魚、甜杏仁核桃大棗香菇等;根據其症状表現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選用有止咳退熱止血、順氣、寬胸、止痛作用的食品,以減輕痛苦,並增強治療信心;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品,包括油炸食品;避免進食蝦、螃蟹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不吸煙和不飲酒。

參看

關於「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