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多動脈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結節性多動脈炎(polyarteritis nodosa)是一種累及中、小動脈壞死性血管炎,隨受累動脈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多樣,可僅局限於皮膚(皮膚型),也可波及多個器官或系統(系統型),以腎臟心臟神經及皮膚受累最常見。

目錄

流行病學

該病在美國的發病率為1.8/10萬人,中國尚無詳細記載。男性發病為女性的2.5~4.0倍,年齡幾乎均在40歲以上。起病可急驟或隱匿。

病因學

尚未闡明。許多資料發現病毒感染與結節性多動脈炎關係密切,30%~50%患者伴B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中檢出B型肝炎表面抗體(HTLV-1),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均可能與血管炎有關。病毒抗原抗體形成免疫複合物在血管壁沉積,引起壞死動脈炎

藥物如磺胺類,青黴素等以及注射血清後也可作為本病的病因,腫瘤抗體能誘發免疫複合物導致血管炎。毛細胞白血病患者少數在病後伴發本病,有報告皮膚結節性多動脈炎與節段性迴腸炎有關。

總之,本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其發病與免疫失調有關。以上因素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釋出大量趨化因子細胞因子,如白介素(IL-1)和腫瘤壞死因子(TNF)加重內皮細胞損傷,抗嗜中性粒細胞漿抗體(ANCA)也可損傷血管內皮,使失去調節血管能力,血管處於痙攣狀態,發生缺血性改變、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

病理改變

主要侵犯中、小動脈,病變為全層壞死性血管炎,好發於動脈分叉處,常呈節段性為特徵,間或可累及鄰近靜脈,各臟器均可受累,以腎、心、腦、胃腸道常見,較少累及肺及脾臟。病理演變過程可見:初期血管內膜下水腫,纖維素滲出,內壁細胞脫落、相繼中層可有纖維素樣壞死,肌纖維腫脹、變性、壞死。全層可有嗜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細胞浸潤引起內彈力層斷裂,可有小動脈瘤形成。由於內膜增厚,血栓形成,管腔狹窄致供血的組織缺血,隨著炎症逐漸吸收,纖維組織增生,血管壁增厚甚至閉塞,炎症逐漸消退,肌層及內彈力層斷裂部由纖維結締組織替代,形成機化。以上各種病理變化在同一患者常同時存在。

臨床表現

全身症状

結節性多動脈炎多有不規則發熱頭痛、乏力、周身不適、多汗、體重減輕、肌肉疼痛、肢端疼痛、腹痛關節痛等。

系統症状

可累及多個器官系統:腎臟骨骼肌肉神經系統、胃腸道、皮膚心臟生殖系統等,肺部受累少見。

⑴腎臟:按屍檢材料統計,結節性多動脈炎的腎臟受累最多見。以腎臟血管損害為主,急性腎功能衰竭多為腎臟多發梗塞的結果,可致腎性惡性高血壓。疾病的急性階段可有少尿尿閉,也可於數月或數年後發生。腎臟活檢如見腎小球腎炎應歸屬於顯微鏡下多血管炎,因為急性腎小球腎炎是微小血管炎的獨特表現。腎血管造影常顯示多發性小動脈瘤及梗塞,由於輸尿管周圍血管炎和繼發性纖維化可出現單側或雙側輸尿管狹窄。

⑵骨骼、肌肉:約半數患者有關節痛,少數有明顯的關節炎。約1/3患者骨骼肌血管受累而產生恆定的肌痛,以腓腸肌痛多見。

⑶神經系統:周圍神經受累較中樞神經受累多見,約佔60%,表現為多發性單神經炎或/和多神經炎,末梢神經炎。中樞者約佔40%,臨床表現取決於腦組織血管炎的部位和病變範圍,可表現為彌散性或局限性單側腦或多部位腦及腦幹的功能紊亂,出現抽搐意識障礙腦血管意外等。

⑷消化系統:約50%患者根據血管炎發生的部位和嚴重程度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状。若發生較大的腸系膜上動脈的急性損害可導致血管梗塞腸梗阻腸套疊、腸壁血腫,嚴重者致腸穿孔或全腹膜炎;中、小動脈受累可出現胃腸道的炎症、潰瘍、出血;發生在膽道、胰腺、肝臟損害則出現膽囊胰腺、肝臟的炎症和壞死,表現為腹部絞痛、噁心嘔吐脂肪瀉、腸道出血、腹膜炎休克

⑸皮膚:約20~30%的患者出現皮膚損害。病變發生於皮下組織中小肌性動脈,表現為痛性紅斑性皮下結節,沿血管成群分布,大小約數毫米至數厘米。也可為網狀青斑、紫癜、潰瘍、遠端指(趾)缺血性改變。如不伴有內臟動脈損害,稱「皮膚型結節性多動脈炎」,預後較佳。

⑹心臟:心臟損害發生率約36~65%,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屍檢心肌梗塞的發生率6%。一般無明顯心絞痛症状和心電圖典型表現。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是心臟受累的主要表現。心包炎約佔4%,嚴重者可出現大量心包積液心包填塞

⑺生殖系統: 睾丸附睾受累發生率約30%,卵巢也可受累,以疼痛為主要特徵。

輔助檢查

⑴一般檢查:反映急性炎症的指標:輕度貧血白細胞增多血沉(ESR)和C反應蛋白(CRP)升高,可見輕度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血小板增多,腎臟損害者常有顯微鏡下血尿蛋白尿和腎功能異常,類風濕因子(RF)可呈陽性,但滴度較低,部分患者循環免疫複合物陽性,補體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降低,冷球蛋白陽性,約1/3患者B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可有肝功能異常。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 ANCA分為P-ANCA(細胞核周圍染色的ANCA)及C-ANCA(細胞漿染色的ANCA)兩種。本病中約20%患者ANCA陽性,主要是P-ANCA陽性。

⑶影像學檢查:

診斷標準

目前均採用1990年美國風濕病學學會(ACR)的分類標準作為診斷標準:

  1. 體重下降≥4kg;(無節食或其他原因所致);
  2. 網狀青斑(四肢和軀幹);
  3. 睾丸痛和/或壓痛;(並非感染、外傷或其他原因引起)
  4. 肌痛、乏力或下肢壓痛;
  5. 多發性單神經炎或多神經炎;
  6. 舒張壓≥90mmHg;
  7. 尿素氮>40mg/dl或肌酐>1.5mg/dl(非腎前因素);
  8. 血清HBV標記(HBs抗原或抗體)陽性;
  9. 動脈造影見動脈瘤或血管閉塞(除外動脈硬化,纖維肌性發育不良或其他非炎症性病變);
  10. 中小動脈壁活檢見有包括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浸潤。

上述10條中至少有3條陽性者可診斷為結節性多動脈炎。其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2.2%和86.6%。

在有不明原因發熱腹痛腎功能衰竭高血壓時,或當疑似腎炎或心臟病患者伴有嗜酸粒細胞增多或不能解釋的症状和關節痛、肌肉壓痛與肌無力、皮下結節、皮膚紫癜、腹部或四肢疼痛、或迅速發展的高血壓時,應考慮結節性多動脈炎的可能性。全身性疾病伴原因不明的對稱或不對稱地累及主要神經干,如橈神經腓神經坐骨神經的周圍神經炎(通常為多發性,即多發性單神經炎),亦應排除結節性多動脈炎。

因為結節性多動脈炎無特異性血清反應,所以只能根據典型的壞死性動脈炎的病理改變,或對中等血管作血管造影時顯示的典型動脈瘤作出診斷。對未受累的組織盲目進行活檢是無用的。另一方面,由於病變的局灶性,活檢有時可能得不到陽性結果。在缺乏臨床症状時,肌電圖神經傳導測定可有助於選擇肌肉或神經的活檢取材部位。因腓腸肌活檢有術後形成靜脈血栓的危險,除非其是唯一出現症状的肌肉,否則不宜作該部位活檢。如其他部位不能提供診斷所需的材料,應提倡作睾丸活檢(鏡下損害以此處多見)。對有腎炎者作腎臟活檢、對嚴重肝功能異常者作肝臟活檢是可取的。當沒有肯定的組織學診斷時,選擇性血管造影在腎、肝和腹腔血管見到小動脈瘤也可以決定診斷。

鑒別診斷

本病臨床表現複雜,變化多樣,需與各種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內膜炎原發性腹膜炎膽囊炎胰腺炎,內臟穿孔,消化性潰瘍、出血,腎小球腎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多發性神經炎,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病繼發的血管炎相鑒別。典型的結節性多動脈炎還應注意與顯微鏡下多血管炎變應性肉芽腫性血管炎冷球蛋白血症等相鑒別。

顯微鏡下多血管炎:①以小血管(毛細血管、小靜脈、小動脈)受累為主;②可出現急劇進行性腎炎和肺毛細血管炎、肺出血;③周圍神經受累較少,約佔10~20%;④pANCA陽性率較高,約佔50~80%;⑤與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無關;⑥治療後複發率較高;⑦血管造影無異常,依靠病理診斷。

變應性肉芽腫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①病變可累及小、中口徑的肌性動脈,也可累及小動脈、小靜脈;②肺血管受累多見;③血管內和血管外有肉芽腫形成;④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病變組織嗜酸性粒細胞浸潤;⑤既往有支氣管哮喘和(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史;⑥如有腎受累則以壞死性腎小球腎炎為特徵;⑦2/3患者ANCA陽性。

治療措施

應根據病情輕重,疾病的階段性,個體差異及有無合併症而決定治療方案。目前該病治療的主要用藥是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可參考其他血管炎治療原則和用藥)。治療前應尋找包括某些藥物在內的致病原因,並避免與之接觸。

1、糖皮質激素 是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及時用藥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緩解病情。一般口服潑尼松每日1mg/kg,3~4周後逐漸減量至原始劑量的半量(減量方法依患者病情而異,可每10~15天減總量的5~10%)伴隨劑量遞減,減量速度越加緩慢,至每日或隔日口服5~10mg時,長期維持一段時間(一般不短於1年)。病情嚴重如腎損害較重者,可用甲基潑尼松龍1.0g/日靜脈滴注3~5日,以後用潑尼鬆口服,服用糖皮質激素期間要注意糖皮質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

2、免疫抑制劑 通常首選環磷醯胺(CYC)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治療。CYC劑量為每日2~3mg/kg口服,也可用隔日200mg靜注或按0.5~1.0/m2體表面積靜脈衝擊治療,每3~4周一次,連用6~8個月,根據病情。以後每2~3個月一次至病情穩定1~2年後停藥。用藥期間注意藥物副作用,定期檢查血、尿常規和肝、腎功能。

除環磷醯胺外也可應用硫唑嘌呤甲氨蝶呤苯丁酸氮芥環孢素霉酚酸脂來氟米特等。服用中均應注意各類藥物的不良反應。

3、B肝病毒感染患者用藥 與B型肝炎病毒複製有關聯患者,可以應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盡量不用環磷醯胺,必要時可試用霉酚酸脂,每日1.5g分兩次口服。應強調加用抗病毒藥物,如干擾素α-2b、拉米夫丁等。

4、血管擴張劑、抗凝劑 如出現血管閉塞性病變,加用阿司匹林每日50~100mg;雙嘧達莫(潘生丁)25~50mg日三次;低分子肝素丹參等。對高血壓患者應積極控制血壓。

5、免疫球蛋白血漿置換 重癥結節性多動脈炎患者可用大劑量免疫球蛋白衝擊治療,常用每日200~400mg/kg靜脈注射,連續3~5天。必要時每3~4周重複治療1次。血漿置換能於短期內清除血液中大量免疫複合物,對重症患者有一定療效,需注意併發症如感染、凝血障礙和水及電解質紊亂。不論是採用血漿置換還是靜注大劑量免疫球蛋白,都應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

預後

不論是急性或慢性,本病如不治療通常是致死的,常因心、腎或其他重要器官的衰竭、胃腸道併發症或動脈瘤破裂而死亡。如不治療或不合理治療,僅有1/3左右的患者能存活1年,88%的患者在5年內死亡。腎小球腎炎合併腎功能衰竭者偶爾治療有效,但無尿與高血壓是不祥之兆,腎衰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療中潛在致命的機會性感染常可發生,應予注意。年齡大於50歲者預後差。及時診斷、儘早用藥,尤其是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已使存活率大大提高。


參看

參考文獻

關於「結節性多動脈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