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學/鞏膜炎
醫學電子書 >> 《眼科學》 >> 鞏膜病 >> 鞏膜炎 |
眼科學 |
|
鞏膜炎是鞏膜組織本身的炎症,比表層鞏膜炎嚴重。根據臨床表現,主要可分為下列幾種類型。
一、前鞏膜炎(Anterior Scleristis)
病變位於赤道前方的鞏膜。常見於青年人,女性多於男性。雙眼可先後發病。自覺眼部疼痛十分劇烈,有刺激症状。如病變發生在眼外肌附著處,眼球運動時疼痛更甚。鞏膜淺層和深層可呈瀰漫性或局限性紫紅色充血、隆起,有壓痛,結膜可以移動與鞏膜無粘連。鞏膜本身可由炎症浸潤、腫脹而形成結節 ,不能推動,但與上面的鞏膜表層組織分界清楚,約有半數以上僅為1個結節 ,嚴重者數個結節 互相融合,甚或沿角膜緣全周呈堤狀隆起,形成環狀鞏膜炎(annularscleritis)。有時球結膜高度水腫,無法看到鞏膜情況,此時可滴付腎素,使淺層血管充血消退後來幫助診斷。常見合併症為葡萄膜炎(luveitis)及角膜炎。在角膜附近的病灶可呈三角形或舌狀向角膜深層基質浸潤,其尖端向著角膜中央,可伴隨有深部新生血管侵入,不形成潰瘍,愈後留下的角膜混濁呈瓷白色外觀,故稱硬化性角膜炎(sclerosing keratitis)。事實上,角膜並沒有硬化改變。有時幾乎全角膜受累,僅留中央部分角膜透明。若反覆發作,前房角可廣泛粘連,引起繼發性青光眼。鞏膜炎病程長,可持續達數周、數月之久。炎症消退後,病變處鞏膜被顏痕組織代替而變薄,露出下面的葡萄膜顏色,呈現蘭色的瘢痕外觀,在眼內壓的影響下,瘢痕性的鞏膜逐漸擴張、膨出,形成鞏膜葡萄腫(scleral staphyloma)。
二、後鞏膜炎(posterior scleritis)
後鞏膜炎是指病變位於後方的鞏膜。因眼前部無明顯變化,故在診斷上有一定困難。此型少見,多為單眼發生。女性多於男性,亦常和前鞏膜炎聯合發生。患者常有類風濕性關節 炎。臨床表現為劇烈眼疼,眼瞼水腫,眼球輕度突出,球結膜水腫明顯。由於眼外肌受侵,眼球運動受限而發生復視。一般視力尚好,如合併脈絡膜炎、玻璃體混濁、球後視神經炎及滲出性視網膜脫離時,則視力減退。該病亦可並發白內障和青光眼。本病應與眼眶蜂窩組織炎鑒別,後者的表現是眼球突出明顯,球結膜水腫比後鞏膜炎輕。本病與眼球筋膜囊炎的鑒別困難,兩者可同時發生,稱為鞏膜筋膜囊炎(sclerotenonitis)。但眼球筋膜囊炎早期即出現眼外肌麻痹。
三、壞死性鞏膜炎(nacrotijing scleritis)
壞死性鞏膜炎是一種破壞性較大的鞏膜炎症。開始表現為局部病灶者,眼疼明顯。隨病情急劇發展,鞏膜外層血管可發生閉塞性脈管炎。在病灶上及其周圍出現無血管區。病灶可局限化或蔓延擴展,最終融合、壞死,暴露出脈絡膜。或在鞏膜上首先出現無血管區和灰黃色結節 。隨著病情的發展,鞏膜組織發生軟化、壞死和穿孔,故又名穿通性鞏膜軟化(scleromalacia periorans)。通過鞏膜缺損區,葡萄膜膨出;有時在缺損區邊緣可見粗大血管,其上覆蓋一薄層結締組織。有時通過結膜下注射而造成穿孔。常雙眼發病,病程不一。大多見於女性,特別是年逾50歲以上者。
治療見前節。對壞死性鞏膜炎的治療可參考內科對膠原性疾病的處理。對穿孔鞏膜可行鞏膜移植術。
參看
表層鞏膜炎 | 鞏膜色調異常 |
|
|
關於「眼科學/鞏膜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