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角膜結膜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流行性角膜結膜炎 |
流行性角膜結膜炎(epidenmickerato-conjunctivitis)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傳染性眼病,其臨床特點是發病急
驟,結膜充血、水腫、有較多濾泡,角膜上皮細胞下點狀浸潤。本病的致病病原體是腺病毒,以腺病毒Ⅷ型最常見,常造成暴發流行。
診斷依據
1、系腺病毒Ⅷ型感染,潛伏期5~12天,多為雙眼發病,有時為大流行。
2、病程早期極似急性細菌性結膜炎,但分泌物少,下瞼結膜有很多濾泡。
4、發病l~2周後,急性結膜炎症状逐漸消退,但出現怕光、流淚、刺痛及視力下降等症状。角膜中央區可見淺層點狀熒光素著色,爾後,前彈力層下出現點狀浸潤,臨床上稱淺層點狀角膜炎。
5、2~3周後,炎症消退,數月后角膜混濁逐漸被吸收,但亦有長期不退者。對視力影響不大。
治癒標準
1、炎症消退,症状消失,角膜上皮熒光素不著色。
2、角膜混濁吸收或遺留薄翳。
症状體征
1、EKC 潛伏期5~12 天,多為8 天。常雙眼發病,開始為單眼,2~7 天后另眼受累,患者有異物感、燒灼感,怕光、流淚及輕度視力障礙。
(1) 全身表現:有發熱、咽痛、腹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此種情況多見於兒童,成年人則較少有全身症状。多見有耳前、頜下淋巴結腫大並壓痛。
(2) 結膜病變:有大量濾泡形成,以上、下穹隆部最多。結膜充血、水腫明顯,下瞼結膜有假膜形成。水樣分泌物。上瞼結膜有點狀出血。有時瞼結膜可出現扁平瘢痕或瞼球粘連。
(3) 角膜病變:
① 周邊部表層點狀角膜炎:結膜炎發病後1 天,部分患者角膜緣出現局限性充血,相應角膜周邊部出現散在表層點狀角膜炎。
② 中央部表層點狀角膜炎:發病1 周左右,角膜中央部也出現表層點狀角膜炎,裂隙燈下熒光素染色檢查,點狀病變微隆起於角膜表面,數量多少不等,有的呈散在分布、有的呈簇狀排列。角膜知覺減退。
③ 上皮下浸潤(subepithelial infiltration):發病2~3 周后,結膜炎及表層點狀角膜炎的體徵逐漸消失;另一種角膜病變上皮下浸潤同時或相繼出現,位於前彈力層和基質淺層之間的灰白色圓形或半圓形浸潤病灶,直徑為0.2~0.5mm(很少超過1mm 以上)。數目不等,可數個到百餘個,熒光素染色陰性,無新生血管生長。常歷經數月、數年才可吸收,不形成潰瘍。若發生於瞳孔區,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視力損害。
④多發性角膜上皮糜爛:部分患者在2~3 周結膜炎症消退後發生瀰漫性上皮糜爛或絲狀角膜病變。發病機制不清楚,可能與EKC 的淚液分泌減少有關。此外Ad8、19 型尚可引起輕度的前部葡萄膜炎。
2、PCF 潛伏期5~6 天,常為雙眼發病,可先後或同時發病。典型的表現為結膜炎、發熱、咽炎三聯征。
(1) 結膜、角膜炎:急性濾泡性結膜炎是最突出的也是病程最長的臨床表現,可見眼瞼及結膜水腫,濾泡形成,下瞼結膜較上瞼結膜多。部分患兒角膜可出現細點狀上皮浸潤、卷絲,一般隨結膜炎好轉而痊癒,不留痕迹,也不發生上皮下浸潤。
(2) 發熱:一般表現為驟起性高熱,持續4~7 天。發熱程度與年齡有關,兒童體溫升高較明顯,常伴有畏寒,頭痛,肌肉酸痛,腹瀉等症状。
(3) 咽炎:表現為咽痛及咽部充血,出現率不如結膜炎和發熱高。
|
|
關於「流行性角膜結膜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