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皮膚薄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新生兒膿皰瘡皮膚屏障,由於新生兒皮膚薄嫩,分泌功能尚未充分發育,表皮寄生的「常駐菌群」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局部的免疫功能低下而易於感染,感染後通過自家接種易泛發全身,或互相傳染而造成在新生兒室內的流行。

目錄

新生兒皮膚薄的原因

(一)發病原因

凝固酶陽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或)溶血性鏈球菌接觸傳染所致。由於新生兒皮膚嬌嫩及免疫功能不健全,故對細菌特別敏感。特別是營養不良、氣候濕熱、過度保暖、皮膚多汗浸漬等因素可誘發本病。多由帶菌醫護人員或患兒母親所傳染。

(二)發病機制

1.薄弱的皮膚屏障 新生兒皮膚薄嫩,分泌功能尚未充分發育,表皮寄生的「常駐菌群」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局部的免疫功能低下而易於感染,感染後通過自家接種易泛發全身,或互相傳染而造成在新生兒室內的流行。

2.微弱的體液免疫 新生兒血清IgG低於正常,而且通過胎盤的母體IgG也缺乏天然的免疫力,因此,患兒難以抵擋細菌的感染和再感染,尤其見於早產兒和營養不良的新生兒。

3.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各種毒素 其中表皮剝脫解毒素先行其道,它能松解表皮細胞間的連接,使其他毒素更易入侵。部分毒素進入血液循環後可引起畏寒發熱,甚至金葡菌燙傷樣皮膚症候群(SSSS)的發生。

4.異常的變態反應

(1)Ⅱ型變態反應:從繼發急性腎炎膿皰瘡患兒中,分離到的致病菌株和腎小球基底膜間具有共同抗原,機體所產生的相應抗體與腎小球基底膜結合,引起Ⅱ型變態反應造成腎臟免疫損傷。

(2)Ⅲ型變態反應:致病菌株的M蛋白所形成的抗原抗體複合物,沉積於腎小球基底膜引起免疫損傷。為角層下水皰,皰內含有大量中性粒細胞球菌纖維蛋白。皰底棘細胞海綿形成,或見少量棘層松解細胞中性白細胞滲入棘細胞之間。真皮上部血管擴張充血,有中度中性白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

新生兒皮膚薄的診斷

多於生後4~10天發病。在面、軀幹和四肢突然發生大皰,由豌豆大到核桃大,大小不等,皰液初呈淡黃色而清澈,1~2天後,部分皰液變混濁,皰底先有半月形積膿現象,以後膿液逐漸增多,但整個大皰不全化膿,因而出現水膿皰的特徵。皰周圍無紅暈,壁較薄,易於破裂,破後露出鮮紅色濕潤的糜爛面,上附薄的黃痂,痂皮脫落後遺留暫時的棕色斑疹,消退後不留痕迹。病變發展迅速,數小時、1~2天即波及大部分皮面,黏膜亦可受損。

開始無全身症状,以後可有發熱腹瀉

根據膿皰的特點、部位、接觸傳染、蔓延迅速等,較易診斷。

新生兒皮膚薄的鑒別診斷

1.水痘 基本損害為散在、向心分布的綠豆至黃豆大水皰,繞以紅暈,部分水皰可有臍凹化膿結痂現象甚輕,可侵及黏膜,部分患兒有發熱全身症状

2.急性全身發疹膿皰病 為一過性的無菌性膿皰病,患兒多有服藥或感染史。基本損害為全身紅斑基礎上出現密集的表淺小膿皰,皰液稀,成批出現,後期似剝脫性皮炎表現,可有發熱38~39℃,但病程短,病情有自限性,經對症處理後可自然痊癒。

本病應注意和大皰性表皮鬆解症新生兒剝脫性皮炎鑒別。

多於生後4~10天發病。在面、軀幹和四肢突然發生大皰,由豌豆大到核桃大,大小不等,皰液初呈淡黃色而清澈,1~2天後,部分皰液變混濁,皰底先有半月形積膿現象,以後膿液逐漸增多,但整個大皰不全化膿,因而出現水膿皰的特徵。皰周圍無紅暈,壁較薄,易於破裂,破後露出鮮紅色濕潤的糜爛面,上附薄的黃痂,痂皮脫落後遺留暫時的棕色斑疹,消退後不留痕迹。病變發展迅速,數小時、1~2天即波及大部分皮面,黏膜亦可受損。

開始無全身症状,以後可有發熱和腹瀉

根據膿皰的特點、部位、接觸傳染、蔓延迅速等,較易診斷。

新生兒皮膚薄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嬰兒室中,加強檢查嬰兒是否有膿皰瘡皮損,一經發現患本病的嬰兒,應及時隔離治療

2.嬰兒室中,加強檢查工作人員,一旦發現有帶菌者,應立即調離並治療,以杜絕傳染源

3.應對患兒的衣服、尿布、玩具、臥具、換藥用具、敷料等進行徹底消毒,必要時關閉該嬰兒室,待重新消毒後再予開放。

參看

關於「新生兒皮膚薄」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