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primary infantile glaucoma)是一種先天遺傳性小梁網虹膜角膜角發育不良,阻礙了房水排出而形成新生兒、嬰幼兒青光眼

目錄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雖然目前普遍認為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眼壓升高的機制是由於先天性因素導致虹膜角膜角發育異常,從而導致房水外流受阻,但迄今為止,關於虹膜角膜角分裂發育、分化異常、小梁發育異常以及如何產生此種異常等病理和發病機制的精確過程,仍未完全明了,還存在許多有爭論的問題。事實上,虹膜角膜角的形成、房角網狀組織的分化和Schlemm管的出現,經歷了十分複雜的生物發育過程,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發生房水外流不暢。

(二)發病機制

關於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發病機制的有關理論。雖然目前人們已經普遍接受虹膜角膜角發育異常導致房水外流受阻是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眼壓升高這種觀點,但是由於對正常房角發育、分化、分裂、特化的精確過程還沒有完全清楚,因此長期以來對確切的發病機制尚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理論。較有代表性的理論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1.Barkan膜理論 Barkan於1955年首先提出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的發生是由於胚胎在發育的過程中中胚層細胞重吸收不完全,殘留一層無滲透性的薄膜覆蓋在房角的表面,阻礙了房水的外流,導致眼壓升高。隨後有人用掃描電鏡觀察也發現小梁網有一層連續的內皮層,正常的情況下胎兒在發育的最後幾周形成孔穴狀空腔,而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則殘留而成為無滲透性膜。因此他們支持Barkan膜的存在是導致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發病的原因這一理論。房角切開治療先天性青光眼這種手術方式就是根據這種理論而設計。

目前對Barkan膜這種理論也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它不能完全解釋所有的現象。有的檢查未發現該膜的存在。另外,部分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對房角切開的療效差。因此Barkan膜理論可能不是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發病的惟一機制。

2.虹膜角膜角的中胚層萎縮不完全 Mann認為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是因為虹膜角膜角的中胚層萎縮不完全導致異常組織殘留,阻礙房水的外流從而引起眼壓升高。

3.虹膜角膜角的中胚層分裂不完全 Allen、Burian、Braley等人指出虹膜角膜角的中胚層分裂不完全造成了房角的先天缺損。

4.虹膜角膜角的小梁組織細胞重排失敗 Smalser和Ozanics對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發病機制的解釋是,胚胎早期虹膜角膜角細胞在重新排列的過程中,中胚層錯誤地進入正常的小梁網,從而影響了房水的流出。隨後光鏡和電鏡的檢查發現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葡萄膜小梁的結構發生改變且部分嬰幼兒和青年性青光眼患者Schlemm管的內皮細胞下有較厚的一層不定型物質,這些現象也支持這一觀點。

5.神經嵴細胞發育受阻 Johnston的研究表明,角膜間質層、內皮層、虹膜睫狀體鞏膜、小梁網和葡萄膜內層都來源於神經嵴細胞。一旦起源於神經嵴細胞的虹膜角膜角發育受阻,其結構就發生異常改變。

6.綜合理論 由於上述任何單一種理論都不能完滿的解釋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的發病機制。於是目前有人提出一種綜合的理論: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的發生是由於起源於神經嵴細胞的虹膜角膜角發育受阻,通過一種或多種的機制導致房水外流受阻塞;睫狀體和虹膜的高位附止到達小梁網上,造成對小梁網網孔的壓縮;另外小梁網的不同平面發育異常,如Schlemm管的異常也可能是其中的原因。

總之,到目前為止關於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的發病機制仍存在不同的觀點,其確切的原因將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症状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primary infantile glaucoma)是一種先天遺傳性小梁網虹膜角膜角發育不良,阻礙了房水排出而形成新生兒、嬰幼兒青光眼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臨床過程各異,有人統計30%存在於出生時,88%發生於出生後第1個月。Becker和Shaffer發現60%的病例在頭6個月內診斷,80%以上的病例在1歲內得到診斷。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雖然也是以高眼壓造成視神經的損害為特徵,但由於嬰幼兒時期的眼球及其嬰幼兒自身仍處於發育活躍階段,因此不同於其他年齡的青光眼患眼和患者,常具有其獨特的臨床症状體征

1.畏光流淚眼瞼痙攣 常常是這類患兒首先表現出的症状,因高眼壓引起角膜上皮水腫刺激所致。早期可以是較強光線下有畏光表現,隨著病情進展,逐步出現流淚、眼瞼痙攣。由於嬰幼兒不會主訴,常常表現為用手揉眼、煩躁、喜歡埋頭等行為。嚴重者在一般光線下即表現畏光,強光下患兒面部隱藏在母親懷中,表現為典型的畏光、流淚及眼瞼痙攣三聯征。尤其是眼壓升高導致Descemet膜破裂(Haab紋)時,角膜水腫、畏光、流淚均突然加重,患兒煩鬧哭吵,不願睜眼,常常埋頭以避免畏光的疼痛刺激。

2.眼球和角膜擴大 臨床上不少患兒就診是因家長發現眼球增大。單眼患兒容易被發現異常,就診較早,而雙眼患病的則常常易忽略,以至於發展到一定嚴重程度時才被察覺。兒童眼球的膠原纖維富於彈性,3歲以前發生眼壓升高常導致眼球增大,尤其是角膜和角鞏膜緣組織。由於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眼壓升高是逐步的病理過程,眼壓升高的初始階段,眼球被動擴張以緩解眼內壓力,患眼的角膜和角鞏膜緣逐漸增大。當眼壓升高的速率或程度超過了眼球的擴張代償時,角膜發生雲霧狀水腫混濁。隨著病情進展,角膜和角鞏膜緣進一步增大,角膜的後彈力膜層(Descemet膜)和內皮細胞層被伸展,最終導致破裂,房水進入角膜內,角膜水腫混濁加重(並與眼壓升高所致的瀰漫性水腫混合),但眼壓可暫時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角膜內皮細胞很快移行修復,角膜水腫逐步消退。後彈力膜層的斷裂邊緣捲縮,當內皮細胞層形成新的基底膜時,產生透明狀邊緣,留下永久性的後彈力膜層破裂紋,即形成嬰幼兒型青光眼特徵性的Haab紋(Haab於1863年首次描述)。Haab紋位於角膜近中央部分呈典型的水平方向線紋,如發生在周邊部,則線紋與角膜緣平行或呈曲線狀。在角膜直徑小於12.5mm時一般不會出現後彈力膜層破裂,3歲以後也很少發生因眼壓增高而造成的後彈力膜層破裂。該病理過程可以反覆發生。當角膜後彈力膜層破裂時,患兒的畏光、流淚及眼瞼痙攣三聯征均明顯加重。長期持續的眼壓升高將導致角膜薄翳樣瘢痕上皮缺損甚至潰瘍

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發生常常因眼前部的特殊表現而不易觀察到眼球的整體變化。通常由於高眼壓的影響,整個患眼被動擴張,眼球的縱徑和橫徑都增大。眼球擴大的病理變化包括角膜、角鞏膜緣(虹膜角膜角)、鞏膜視盤(鞏膜管、篩板)等組織的延伸。晚期病例常常出現角膜或角鞏膜緣葡萄腫,也常因角鞏膜緣的擴大導致晶狀體懸韌帶伸展、斷裂而發生晶狀體半脫位。鞏膜也可因眼壓增高而緩慢擴張,由於鞏膜變薄在一些患兒可顯露下面葡萄膜的顏色,呈現「藍鞏膜」的外觀。眼壓升高所致的角膜擴展主要發生在3歲以前,而鞏膜的改變可延續較晚,有的甚至到10歲左右,因細胞外的結締組織隨著生長發育不斷增加,鞏膜不再擴張。因此,3歲以後眼壓仍繼續升高的患兒,可有進行性近視的表現。嬰幼兒型青光眼即使眼壓控制到正常,已擴大的眼球,在早期病例可有部分回縮,尤其是角膜和角鞏膜緣,但不會完全恢復到原來正常大小。

3.屈光不正 由於眼壓升高造成的眼球和角膜擴大引起患眼明顯的屈光不正,是嬰幼兒型青光眼的又一臨床特點。較早期或較輕的病例,有時是以視力不好就診,擬為屈光不正治療的。更多的情況是往往這類青光眼的嚴重性轉移了臨床醫生的注意力,忽略了其屈光不正的特殊表現。Robin等報導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59例102隻眼,有2/3為3.0D以上近視,屈光參差大於2.0D(球鏡或柱鏡)者佔31%,單眼或不對稱性近視散光的屈光參差更為普遍。國內有單位長期隨訪一組手術後眼壓已穩定控制了的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38例眼,屈光不正以近視為主,在小於6歲年齡組病例中佔80%,平均-3.7D;在6~13歲年齡組病例中佔69%,平均-7.0D。但其近視屈光度與患眼的眼軸增長不完全符合:小於6歲年齡組病例平均增加2.84mm(約相當-8.0D),6~13歲年齡組病例平均增加3.46mm(約-10.0D)。散光在小於6歲年齡組病例中佔50%(其中一半為循規散光),而6~13歲年齡組病例中則佔83.3%(角膜地形圖檢查顯示多為不規則散光),屈光度(等效球鏡)平均為2.75D。兩年齡組病例的屈光參差分別61.5%和61.9%,屈光度兩眼最大相差8.75D。這組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屈光狀態特點是:近視和散光多,屈光度數高,有不規則散光,與眼球不均勻擴大、角膜損傷變形有關,屈光參差多見單眼患者或雙眼發病但程度不同的患者。

4.視盤杯凹擴大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視神經改變與青少年和成年人的青光眼不同。視盤凹陷在嬰幼兒患者中發生較迅速,往往短時期的眼壓升高就可以造成明顯的視杯擴大。這種視盤凹陷是均勻性的擴大且較深,與嬰幼兒眼球壁易於受眼壓升高而擴展有關。在早期病例的大杯凹並不代表視神經纖維的喪失,只是視盤部的鞏膜管和篩板隨著眼球增大而相應地擴張的結果。但長期的持續眼壓升高如同對角膜的影響作用一樣,就會造成視神經的損害,但臨床上嚴重的患眼往往因水腫混濁的角膜而不能或難以視見眼底的形態結構改變。嬰幼兒青光眼患者眼壓控制正常後視盤的凹陷可能會縮小,早期病例(尤其是1歲以內的嬰兒)可以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這種視盤凹陷的逆轉要比增大的角膜回縮來得明顯,可能與其局部的解剖結構特徵有關。嬰幼兒時期眼球壁的結締組織尚未成熟且富有彈性,解剖薄弱區鞏膜篩板及鞏膜管易受高眼壓作用後移、擴大,同樣眼壓正常後也易於回彈。成年人則不然,眼壓下降後,視盤凹陷很難縮小。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視盤凹陷的可逆變化與病情和病程密切相關。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呈現典型表現,如角膜增大、混濁、Haab紋,眼壓升高,視盤的杯凹擴大等,易於做出診斷。但這些病例或多或少已經發生了視功能的直接損害,並且還會因眼球解剖結構的改變影響視功能的健康發育而間接地造成進一步的損害。因此,早期診斷非常必要,應根據家長親屬的觀察、患兒的臨床表現特徵及細緻的眼科檢查做出綜合判斷。臨床上有不少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患兒因畏光、流淚、角膜水腫混濁就診而誤為角膜炎症的。在嬰幼兒出現畏光、流淚、眼瞼痙攣、眼球和角膜擴大等其中的任一表現,就應警惕青光眼的可能,並作如下的檢查:大多數病例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全面檢查後依據上述的表現特徵不難做出正確的診斷。如所測眼壓正常,但其他嬰幼兒型青光眼的臨床體征存在,亦可診斷為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眼壓在正常範圍可能受前述的多因素影響而使測得眼壓偏低。Hoskins等對1組正常嬰幼兒(74隻眼)和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159隻眼)在全身麻醉下測量眼壓結果是:正常嬰幼兒有12%≥21mmHg,而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21mmHg的佔91%。如果缺乏角膜擴大和視盤杯凹不明顯,即使眼壓有所偏高,也暫不下診斷。在上述檢查不能明確時,應告訴家長密切觀察患兒的症状表現,定期隨訪,可以經過4~6周後再複查,觀察角膜、眼壓和眼底的變化以獲取更多的診斷支持證據。

大多數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患者呈單個發病。大約10%的患者有明顯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通常只是雜合子攜帶者而沒有發病。簡單地根據孟德爾的遺傳原理,如果雜合子攜帶的父母有4個孩子,在統計學上,這4個孩子將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孩子攜帶有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的雜合子並且發病:2個孩子只是雜合子的攜帶者;另一個孩子則正常。但實際情況頗為複雜,雖然在某些家庭外顯率高達99%~100%,但多數調查者發現外顯率的變異性為40%~80%。在外顯率低的家庭,受影響的孩子數量比預期的25%要少。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診斷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檢查化驗

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房角組織改變有虹膜附著靠前,虹膜突存在。鞏膜嵴未發育,睫狀肌縱形纖維直接附著於小梁網上。小梁網粗細、長短不等,構成小梁網的「小梁束」異常變粗,排列緊密或相互融合,小梁板壓縮,網眼變窄,內有蛋白細胞碎片等沉積物。在小梁網眼內破碎的細胞器變性的蛋白沉積物中,有不同程度的纖維化Schlemm管裂隙或線狀狹窄,表面覆以原始間葉組織,在Schlemm管區內皮下存在一種無定形物質,內皮細胞有變性和壞死,細胞器稀少,核糖體增多,內質網擴張或溶解,胞質內有空泡形成並見大量微絲粒線體腫脹。多數未見無滲透性薄膜,但見到小梁形成的緻密物,在光鏡下不能分辨為單個細胞或薄的板片,給人以連續膜的錯覺。小梁板片處於拉緊狀態,當周邊虹膜後退時尤為明顯。因睫狀肌縱形纖維異常附著於小梁,肌肉收縮時使小梁板片緊密,小梁間隙封閉,造成房水流出阻力增加。有人發現紅細胞可穿過內側的小梁間隙,而在受壓縮的外側小梁間隙及鄰近Schlemm管區則未見紅細胞,表明病變發生於該部。

1.家系分析,是否具有遺傳學因素。

2.角膜檢查 包括角膜直徑、水腫混濁程度及後彈力層破裂情況等。

(1)角膜直徑:通常用測徑器(或圓規)作角膜橫徑測量,結果以mm記錄,精確到0.5。正常新生兒的角膜橫徑為10~10.5mm,生後第1年增加0.5~1.0mm。生後第1年角膜直徑超過12.0mm應高度懷疑為嬰幼兒型青光眼

(2)角膜水腫混濁:早期病例因上皮下及上皮層水腫而呈輕度淡乳色角膜混濁。如果實質層也發生水腫,混濁就很明顯。急性角膜水腫見於角膜後彈力層破裂的患眼,其角膜成為灰白色,如同輕度化學傷的角膜外觀。長期、嚴重的角膜水腫會造成永久性的瘢痕,更加重了角膜的混濁,即使眼壓得到控制也不能恢復透明。

(3)角膜後彈力層破裂:觀察患眼角膜深部是否存在Haab紋,不同部位的表現各有特點:近角膜中央區為水平方向線紋,周邊部則呈曲線狀或與角膜緣平行狀。

3.眼壓測量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眼壓一般在30~50mmHg,也有高達80mmHg以上者。與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診斷治療評價一樣,眼壓值雖然重要和必需,但不是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惟一診斷和治療評價指標。眼壓描記對這類青光眼診斷價值不大。眼壓測量的影響因素較多,如嬰幼兒麻醉的深淺、測量的眼壓計和手法以及病變的大眼球等。

(1)全身麻醉的影響:與麻醉程度及藥物本身的作用有關。在麻醉興奮期可使眼壓升高,而在深麻醉期則可使眼壓降低。所有的麻醉劑均可影響眼壓,但程度不一。目前對嬰幼兒型青光眼的常規檢查大多採用氯氨酮(ketamine)基礎麻醉,且具有鎮痛作用,一般不需麻醉前用藥。氯氨酮小兒肌內注射4~8mg/kg,注射後在10min內生效,作用僅延續30min左右,清醒後還可再繼續睡眠數小時。氯氨酮有興奮交感神經作用,可使血壓增高和心率增快,因而也可使眼壓輕度升高。但在應用中並未發現有臨床意義的眼壓變化。近年來,也有採用起效迅速(約30s)、短效的靜脈全身麻醉藥丙泊酚(2,6-二異丙基苯酚)進行兒童麻醉,靜脈麻醉誘導在>8歲的患兒需要約2.5mg/kg,低於這個年齡所需的藥量更大。通過持續輸注或重複單次注射能夠維持麻醉所要求的深度,通常9~15mg/(kg.h)的給藥速率或每次給予25mg(2.5ml)至50mg(5.0ml)的量能夠獲得滿意的麻醉。目前未發現丙泊酚對眼壓有影響,但該藥沒有止痛作用,檢查或手術時都需要加用局部麻醉藥

(2)眼壓計及測量手法:眼壓計本身可以導致眼壓的測量誤差。Schiötz眼壓計測眼壓時可因角膜水腫、角膜表面變形及彎曲度的改變以及球壁硬度等多種因素影響。手持式壓平眼壓計避免了嬰幼兒眼球壁硬度帶來的誤差,但受到眼球結構改變所致的角膜曲率半徑扁平、角膜混濁等的影響,還需要熒光素。Tono-pen眼壓計(筆式)其測壓頭面積小(直徑僅1.5mm),並用消毒的一次性乳膠套與角膜接觸,可避免患眼微生物感染,操作簡單方便,不受角膜整體形態和曲率的影響,是目前理想的嬰幼兒型青光眼眼壓測量方法。由於患眼眼球增大,無論用哪一種眼壓計測量眼壓,都應注意避免眼瞼的影響,拉開眼瞼時不要壓迫眼球,可以用彈簧開瞼器或眼瞼拉鉤輕輕上提幫助開瞼。

(3)病變大眼球的影響:患眼的解剖結構改變對眼壓的測量存在2方面的影響。一是眼球增大使得眼眶內容物飽滿,眼瞼呈緊繃狀,如果測量眼壓時未注意到眼瞼的影響,往往可使測得的眼壓偏高。二是眼球增大使得自身球壁變薄、角膜曲率變平,加之角膜水腫,常常可使測得的眼壓偏低。

4.前房虹膜角膜角 患眼的角膜和角鞏膜緣擴張較明顯,前房一般都很深。虹膜角膜角的檢查目的主要是尋找確定青光眼原發性繼發性類型的證據。該項檢查只要角膜不是明顯水腫混濁,就應該進行。直接在手術顯微鏡下用Goldman房角鏡查看患眼的房角,方便易行。典型的原發性嬰幼兒青光眼房角形態,常見厚實的深棕色帶覆蓋在從整個小梁網到周邊虹膜的區域,虹膜根部累及的寬窄不一。顯微鏡放大倍數可見該深棕色帶即為條索狀中胚葉組織,即為臨床上所稱的虹膜突或梳狀韌帶。有的區域稀疏呈髮絲樣,有的區域密集呈樹根樣,向前分布覆蓋於鞏膜突和小梁網上。未見棕色帶的房角,看不到小梁網結構,為緻密的無結構樣區帶,與虹膜根部附著處直接相連。缺乏經驗的醫生常常將這些改變誤認為是虹膜周邊前粘連。病情較輕的原發性嬰幼兒青光眼,其房角發育在某些區域可以較好,能見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小梁網結構。同一患眼中發育正常與發育障礙的房角區域可以交替存在於不同象限。

5.眼底檢查 主要是觀察視盤是否存在青光眼性改變。原發性嬰幼兒青光眼的視盤凹陷有其特徵:擴大的杯凹位於視盤中心,既圓又深,與嬰幼兒眼球的發育密切相關。國內有人對200例生兒視盤形態的特點進行了研究,發現正常新生兒杯盤比值(C/D)頻數分布呈明顯偏態,C/D值偏小的占多數。400隻眼中無視盤杯凹者佔31.25%;C/D≤0.3者佔95.75%;>0.3者佔4.25%;≥0.6者僅0.05%。兩眼C/D相等者74.5%,相差≤0.1者97%,表明在正常新生兒中兩眼C/D基本相符。國外有人報告正常小兒中C/D>0.3者為2.7%(26/936),兩眼視盤杯凹不對稱者為0.6%(3/468),而青光眼中C/D大於0.3者為61%(52/85),單眼青光眼患者兩眼視盤杯凹不對稱者為89%(24/27)。上述資料表明C/D大於0.3雖非病理標準,但在1歲以內的小兒應引起高度懷疑,兩眼視盤杯凹不對稱也具有較大的診斷參考價值。

6.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 20世紀90年代,超聲生物顯微鏡(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檢查應用於臨床。應用UBM可檢測活體狀態下眼前節組織結構之特點,是一種無創傷、無痛苦的研究眼前節斷面圖像的超聲診斷新方法。國外報告了應用UBM檢查6例嬰幼兒青光眼患者11隻眼,並進行了解剖特徵和眼前節結構的評估。UBM可將虹膜角膜角、虹膜、晶狀體睫狀體及後房角的影像詳細地顯示出來。在8隻小梁網發育不全的眼中,全部有睫狀突的伸長和前移,小梁網及前房未見異常。角膜有濃厚混濁的3隻眼,則顯示嚴重的眼前節結構被破壞及中央區角膜變薄,並有角膜後極的凹陷。說明用UBM評估伴有角膜混濁的先天性嬰幼兒青光眼的結構,檢查結果對於治療方式的決定可有幫助。國內有作者應用UBM,以50MHz的超高頻超聲探頭對38例(58眼)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眼前節結構進行了測量和動態學檢查,結果為患兒不論發病早晚、病情輕重或年齡大小,其最主要的病變特徵是鞏膜突和房角頂點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3/4患眼的鞏膜突位於房角頂點外側或後外方,1/4患眼的鞏膜突與虹膜附著處平行。睫狀突長度和厚度均大於同齡正常兒童。睫狀突向前、向內移位,部分與虹膜相貼。由此可以認為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患者鞏膜突與房角頂點相對位置的改變,提示了鞏膜突發育不良或虹膜附著靠前為發病的病理基礎。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鑒別診斷

有幾種需與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鑒別的常見眼病,主要是因為這些疾病的某些症状或表現與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相似,但不會同時出現畏光流淚眼瞼痙攣角膜擴大和Haab紋、視盤杯凹擴大等全部特徵。其他重要的病史包括家族史(特別是同胞)、妊娠期間母親感染(風疹)史及出生史(是否產鉗助產),對懷疑青光眼和其他疾病相鑒別非常有用。

1.大角膜(magalocornea) 是一種少見的先天異常,雙眼發病,90%見於男性,屬性連鎖隱性遺傳。角膜透明,直徑常為14~16mm。大角膜可伴深前房虹膜震顫以及屈光度異常。房角正常或小梁色素較多,也可有明顯的虹膜突。但大角膜無後彈力層破裂、眼壓增高及視盤杯凹擴大等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徵象,視功能無損害。有報告某些家系中有一部分患者為大角膜而另一些則是發生了青光眼,因此有人認為它是與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具有相關基因疾病的一種不同表現型。臨床上,對任何大角膜病例均應加強隨訪,特別注意有無眼壓和視盤變化。大角膜也可因眼前段增大,晶狀體懸韌帶脆弱斷裂,發生半脫位,以致引起繼發性青光眼。可根據大角膜本身的特點及其相應表現不難與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區分。

2.角膜產鉗傷 分娩難產時用產鉗助產不當可損傷新生兒眼球,造成角膜後彈力層破裂而致角膜水腫。這種後彈力層破裂常為多發性、呈垂直或斜行條紋,與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所致的水平性或與角膜緣同心的後彈力層破裂不同。角膜產鉗損傷常為單眼,左眼多於右眼,因為出生時的胎兒多為左枕前位。相應眼瞼皮膚及眼眶周圍組織常同時有外傷徵象。角膜後彈力層破裂紋可終身存在,角膜水腫可持續1個月或以上,但角膜不擴大,眼壓正常或偏低,視盤正常。根據其特徵性表現和產鉗助產史,易於與青光眼鑒別。

3.先天性遺傳性角膜內皮營養不良 為出生時的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臨床表現畏光、流淚及視力下降,其特點是雙眼角膜水腫混濁,但角膜大小正常,無眼壓升高。初起時角膜霧樣水腫實質層呈毛玻璃樣混濁,角膜中央較重,逐漸向周邊擴展,最後全角膜瀰漫性極度增厚。後期角膜可有帶狀變性瘢痕及新生血管。系角膜內皮細胞明顯減少或缺乏所致。

4.淚道阻塞 可有淚溢,但無畏光,通常見於新生兒淚道發育不全。在正常發育眼,淚鼻管下端的開口處有一半月形瓣膜稱Hasner瓣,有閥門作用。淚溢的新生兒常因鼻淚管下端殘膜而致阻塞,檢查見眼球正常。如果發生新生兒淚囊炎,常常伴有黏膿性分泌物,累及角膜時可有畏光和眼瞼痙攣。但角膜無擴大,壓迫淚囊常有較多膿性分泌物。必要時可在全身麻醉下檢查並做淚道沖洗,甚至探通以證實有無淚道阻塞存在。

5.高度近視 與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易混淆的是其大眼球表現,尤其是單眼患者。缺乏畏光、流淚、眼瞼痙攣、角膜擴大和Haab紋等表現,眼底視盤入口傾斜,周圍的有鞏膜環(近視弧)以及脈絡膜萎縮斑等病理性近視眼的特徵,眼軸明顯增長。隨著年齡增大,近視度數和眼軸可逐步增加,但眼壓正常。

6.視盤先天性小凹(Optic pits) 是視盤上的一種發育異常。表現為視盤上邊界清晰的圓形或橢圓形凹陷,多位於顳側(約3/4)、中央視盤上,常常是眼底檢查時偶爾發現。先天性小凹多為單眼,大小為1/6~ 1/3的視盤直徑,深度為2~7D不等,多數為1個。先天性小凹的壁陡峭,色灰白或黃白,邊緣有神經纖維血管及膠質組織。患者無自覺症状,但視野檢查可表現為各種不同形態的視野缺損。與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區別在於視盤先天性小凹是靜止的,且沒有角膜擴大、水腫混濁及眼壓升高等表現。

7.視盤生理性大視杯 也是一種視盤的發育異常,有認為是胚胎髮育過程中原始上皮乳頭(Bergmeister papilla)過度萎縮所致。除了視杯凹陷大以外,不伴有其他的與青光眼相關的臨床表現。生理性大視杯在人群中有報導C/D≥0.5佔6%,可有家族傾向性。在同一家系中,可有幾個或幾代成員具有形態相似的視盤大視杯。國內通過生理性大視杯家系調查發現,生理性大視杯的發生與遺傳有關,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這種生理性大視杯的盤沿正常,杯凹均勻,沒有視網膜視神經的任何損害,視功能正常,更沒有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特徵性臨床表現。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併發症

繼發性青光眼合併其他發育異常者,如Axenfeld-Rieger症候群、Sturge-Weber症候群及母體風疹症候群(maternal rubellesyndrome)等均可存在。此類異常多數致病原因與先天性嬰幼兒型青光眼根本不同。且對用於治療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房角切開術、外路小梁切開術等反應很差。偶有小梁發育不良(trabecular dysgenesis)與其他發育不良同時存在,可以用受損組織為同一神經嵴細胞來源解釋。有些病例如青光眼合併Sturge-Weber症候群,其虹膜角膜角在組織學上與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相同。在青光眼的病因上,上鞏膜靜脈壓的增高可能是附加原因。母體風疹症候群的虹膜角膜角在臨床上和組織病理學上均與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相似。有些關於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報導,實際上是不明顯的或臨床症状不明顯的母體風疹症候群。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注意孕期保健,防止病毒性感染。有家族史的病人注意做好產前診斷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原則上一旦診斷應儘早手術治療。抗青光眼藥物在嬰幼兒的安全性難以評價,且如有不良反應患兒通常也不會自訴。因此,僅用作短期的過渡治療,或適用於不能手術的患兒。

1.藥物治療 由於兒童身體狀況及嬰幼兒青光眼的特殊性,其藥物治療不僅要考慮降眼壓的效果,而且要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以及各種青光眼藥物的特性來選擇。此外,還要將嬰幼兒青光眼的表現及藥物治療的要求、注意事項告訴患兒家長,並取得其配合。藥物治療的原則是選擇低濃度和全身影響小的製劑,如0.25%噻嗎洛爾,0.25%的倍他洛爾,1%毛果芸香鹼,1%布林佐胺滴眼液,口服乙醯唑胺為5~10mg/kg體重,3~4次/d。滴藥時要避免患兒哭鬧,將藥液擠出眼外,影響療效;同時要壓迫淚囊區,防止藥液經鼻淚道和鼻腔黏膜吸收而產生全身的不良反應。對於手術未能完全控制眼壓者,或有其他病殘,預期壽命短或全身麻醉有危險而不適於手術的患兒,需要較長期藥物治療,尤其要注意全身的藥物不良反應,必要時應與兒科醫生共同處理。

2.手術治療 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早期手術治療是爭取較好預後的關鍵。對3歲以下患兒可選用外路小梁切開術(trabeculotomyab externo)或虹膜角膜角切開術(goniotomy),3歲以上及所有伴角膜混濁影響虹膜角膜角檢查的病例均適於外路小梁切開術。特點是術後不需濾過泡引流,其房水循環仍為生理性的外流途徑。從手術效果來看,首次手術成功率高,患兒在1~24個月齡,尤其1~12個月齡時手術成功率高,術後畏光流淚、瞼痙攣症状多數很快解除。外路小梁切開術和房角切開術可多次施行,如失敗則選擇小梁切除術等其他濾過性手術

(1)外路小梁切開術:此手術是經鞏膜切口,暴露Schlemm管,從管內鈍性切開Schlemm管內壁及小梁網,使房水進入Schlemm管而重新建立有效的房水外流途徑從而治療青光眼的一種顯微手術。該手術是公認的治療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理想手術,併發症少,其療效與虹膜角膜角切開術相同,不需要特製的房角鏡和訓練有素的助手,對手術器械和操作技術的要求也不如虹膜角膜角切開術高。對因角膜混濁而無法施行虹膜角膜角切開術的嬰幼兒型青光眼,外路小梁切開術更是首選的手術方式。萬一在手術中找不到Schlemm管不能完成小梁切開時,可以臨時改做小梁切除術。找到Schlemm管並準確切開小梁是該手術成功的關鍵。由於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眼球擴大,使得病理狀況下的角膜緣解剖標誌發生改變,可以變得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消失,Schlemm管難以確認。另外,Schlemm管發育不全或內壁存在隔膜,以及晚期病例的長時間眼壓升高擠壓Schlemm管可使其成為一潛在的腔隙等等,均是術中尋找Schlemm管困難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據患眼病理變異重新定位角膜緣解剖標誌很重要。這些眼球擴大的患眼,其Schlemm管會隨著角膜緣的擴大而相應地後退。在手術顯微鏡下用Goldmann房角鏡做虹膜角膜角結構的觀察和虹膜角膜角頂點的定位,對術中準確尋找和正確切開Schlemm管非常有用,可以大大提高小梁切開術的手術成功率。該手術術後處理有一特殊之處,即於手術結束時就給以1%毛果芸香鹼滴眼,術後3次/d,通常用藥持續3個月。目的是通過收縮瞳孔虹膜根部拉離小梁切開處,以保持小梁切開間隙與Schlemm管腔之間的暢通。與其他抗青光眼手術相比,外路小梁切開術的併發症少且多不嚴重。手術中前房積血最多見,達到81%,但嚴重出血僅3.6%,絕大部分(85.5%)於手術後3天內完全吸收。有觀點認為輕度前房積血是準確切至Schlemm管的特徵,上鞏膜靜脈內的血液能通過小梁切開處返流到前房。報導的其他併發症還有:睫狀體脈絡膜脫離虹膜脫出,虹膜根部斷離,晶狀體脫位、混濁,角膜血染虹膜周邊前粘連等,這些併發症大多系手術操作不當,誤傷周圍組織所致。

(2)房角切開術:是治療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經典手術,根據Barkan膜理論設計,從虹膜角膜角切開覆蓋於小梁網上的Barkan膜,即打開一通道使房水流向Schlemm管。一旦靠近Schwable線處角鞏膜小梁前面的殘存中胚葉組織膜被切開,虹膜附著後退,睫狀肌對小梁纖維牽拉被中斷,即可減少小梁壓力,增加房水排出而降低眼壓。手術在Barkan虹膜角膜角鏡及手術顯微鏡下進行,助手用齒鑷固定上下直肌以便轉動眼球,術者用Barkan虹膜角膜角切開刀從周邊角膜入眼,穿過前房到對側房角,切開緊靠Schwable線下方的角鞏膜小梁網。房角切開時,即見虹膜後退,房角隱窩加寬。手術成功的關鍵在於角膜清晰,可清楚分辨房角的詳細結構,如角膜水腫混濁則難以施行。國內了報告14例19隻眼做了直視下虹膜角膜角切開術,有2隻眼做了二次手術,其餘均為一次手術成功。術後隨訪8個月以上(其中平均隨訪27個月以上者11例16隻眼),3~8個月的嬰兒眼壓控制率為90%,2~9歲者則為33.3%。

(3)濾過性手術:目前多數醫生對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早期患兒都主張採用外路小梁切開術或房角切開術。手術失敗者,甚至首次濾過性手術失敗者,也可重複施行上述手術。在無條件或無法施行上述手術術式時,才選用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方法與成年人相同。但要注意嬰幼兒型青光眼擴大的眼球這一特殊病理狀況,剝離鞏膜瓣時防止切穿眼球壁,切除小梁和周邊虹膜時謹防玻璃體脫出。有報導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施行濾過性手術併發症最多見的是玻璃體脫出。此外,該手術是一結膜下的濾過性手術,在生長發育非常旺盛的嬰幼兒常常難以建立持久的房水外濾過通道。

文獻報導外路小梁切開術的療效為71%~100%,一次手術成功率為80%~84%;房角切開術的療效為63%~92%,一次手術成功率為33%~75%。為最終控制眼壓,外路小梁切開術所施行手術次數較房角切開術的要少。二者比較,認為外路小梁切開術和房角切開術的療效相當,但前者的手術適應證更為廣泛,即使角膜混濁也適用。也有人認為外路小梁切開術優於房角切開術,尤其是一次手術成功率。

(二)預後

手術效果的最初體現是患兒畏光、流淚和眼瞼痙攣的緩解。對青光眼控制的評價除症状外,還有體征。角膜直徑和視盤C/D的變化是判斷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病情是否控制或進展的兩項重要指標。眼壓是一重要因素,但有時干擾因素較多,對比手術前後眼底C/D比值的變化更有意義,C/D比值不變或減小說明控制良好,如C/D比值增大則說明病情仍在進展。嬰兒角膜直徑的繼續增大與成人青光眼的視野進行性縮小一樣,都是眼壓未控制的明顯表現。手術後4周應在全身麻醉下再作患眼的全面檢查,除測量眼壓外,還要觀察角膜大小、混濁、水腫以及眼底視盤凹陷等狀況。1歲以內的早期患兒當眼壓控制後,視盤杯盤比可以在數天或數周內很快減小。因此,視盤改變為診斷和隨訪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提供了最可靠的參數。

手術後眼壓的控制與角膜橫徑的大小、術前眼壓升高的程度密切相關,角膜橫徑較小的患眼術後眼壓控制較好,而術前眼壓較高的患眼術後眼壓控制欠佳。患眼眼壓升高、角膜擴大反映了患者病程較長,病變較重。大多數患兒手術後眼壓很快得到控制,但也有部分患眼術後短期內眼壓偏高,可能與炎症反應手術創傷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眼壓自行降至正常範圍。如果術後眼壓在30mmHg以下,不應立即判斷為手術失敗,更不需要急於再次手術,應有3個月以上的繼續隨訪觀察。

對兒童青光眼的處理,還應注意到視功能的恢復治療。手術後眼壓控制的患眼,其視功能狀況不一定理想。除了直接的青光眼性視神經損害外,還有高眼壓造成患眼解剖結構改變的多因素影響。常見的有角膜損害(Haab紋、瘢翳),屈光不正(包括近視散光屈光參差),斜視弱視等。手術後隨訪中屈光不正的檢查須更為細緻,視功能狀況影響患者視力的主要因素是屈光不正性弱視遠視和高度散光對視力的影響也較大,屈光參差中近視度數較深者視力較差。由於屈光參差所致的或斜視所致的弱視可先行屈光矯正及試行弱視治療,最簡單的方法是遮蓋患眼的方法。用屈光矯正及遮蓋法治療弱視,可獲良好的視力。因此,對於手術後眼壓控制的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應注意其視功能的改善,才是完整的治療。

參看

關於「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