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細胞減少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全血細胞減少症又名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導致的一種全血減少症候群

目錄

全血細胞減少的原因

(一)發病原因

再障病因分類見表1。約50%~75%的病例原因不明為特發性,而繼發性主要與藥物及其他化學物質、感染放射線有關。現擇要分述於下:

1.藥物 藥物是最常見的發病因素。藥物性再障有兩種類型:①和劑量有關,系藥物毒性作用,達到一定劑量就會引起骨髓抑制,一般是可逆的,如各種抗腫瘤藥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如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等主要作用於容易分裂的較成熟的多能幹細胞,因此發生全血細胞減少時,骨髓仍保留一定量的多能幹細胞,停藥後再障可以恢復;白消安和亞硝脲類不僅作用於進入增殖周期的幹細胞,並且也作用於非增殖周期的幹細胞,因此常導致長期骨髓抑制難以恢復。此外,苯妥英鈉吩噻嗪硫尿嘧啶氯黴素等也可以引起與劑量有關的骨髓抑制。②和劑量關係不大,僅個別患者發生造血障礙,多系藥物的過敏反應,常導致持續性再障。這類藥物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氯(合)黴素、有機砷、阿的平、三甲雙酮保泰松、金製劑、氨基比林吡羅昔康(炎痛喜康)、磺胺甲碸黴素卡比馬唑(甲亢平)、甲巰咪唑(他巴唑)、氯磺丙脲等。藥物性再障最常見是由氯黴素引起的。據國內調查,半年內有服用氯黴素者發生再障的危險性為對照組的33倍,並且有劑量-反應關係。氯黴素可發生上述二種類型的藥物性再障,氯(合)黴素的化學結構含有一個硝基苯環,其骨髓毒性作用與亞硝基-氯黴素有關,它可抑制骨髓細胞內粒線體DNA聚合酶,導致DNA及蛋白質合成減少,也可抑制血紅素的合成,幼紅細胞漿內可出現空泡及鐵粒幼細胞增多。這種抑制作用是可逆性的,一旦藥物停用,血象即恢復。氯黴素也可引起和劑量關係不大的過敏反應,引起骨髓抑制多發生於服用氯黴素後數周或數月,也可在治療過程中突然發生。其機理可能是通過自身免疫直接抑制造血幹細胞或直接損傷幹細胞的染色體所致。這類作用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藥物停用。凡幹細胞有遺傳性缺陷者,對氯黴素的敏感性增加。

氯黴素 是一種具有二氯醯基支鏈的硝基苯化合物。氯黴素與再障發病有密切的相關性,其實際危險性為l/2萬~1/3萬,比未接觸者高l0~20倍。國內多因素分析研究資料表明,發病前1年或半年內有服用氯(合)黴素史者,發生再障的危險性分別為對照組的6倍或33倍。美國醫學會藥物副反應登記處的資料顯示,50%的人用該藥後38天內發病。臨床有兩種類型:

Gxq1y7bm.jpg

(1)可逆性骨髓抑制:主要是紅系造血受抑,可出現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減少,血清鐵增高,幼稚紅細胞漿及核中出現空泡,粒線體中可染鐵積聚。鐵動力學研究顯示,血漿鐵半衰期清除時間延長,骨髓放射性鐵攝入減少,肝臟攝取量增加,8天後循環中紅細胞放射性鐵仍未出現,證明患者存在血紅素及血紅蛋白合成受抑。

(2)不可逆性再障:1950年報導首例氯黴素所致再障。該病起病隱襲,於接觸氯黴素後數周至數月發生再障且與藥物劑量、用藥時間及給藥途徑無關。氯黴素可能影響了骨髓造血祖細胞的增殖和成熟,對mRNA形成有競爭性抑制作用,可使粒線體內蛋白合成受損,特別是鐵絡合酶合成受損,並可抑制CFU-GM生長。更為確切的解釋是氯黴素可引起染色體的空泡化,損傷幹細胞的基因結構而導致再障。也有人提出氯黴素相關性再障患者或家屬骨髓細胞對該藥的抑制作用異常敏感。

2.苯 在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人們與苯(C6H6)及其衍生物有廣泛的接觸機會。苯具有揮發性,易被吸入人體,在接觸苯的人員中血液學異常者較常見。其中:貧血佔48%,巨大紅細胞增多佔47%,血小板減少佔33%,白細胞減少佔15%。在工作環境較差的製鞋工人中,全血細胞減少佔2.7%。嚴重苯中毒可致再障,近年來國內報導較多。上述中毒表現可在接觸苯數周至數年後發生,說明個體間苯中毒的易感性差異較大。有關專家建議,苯作業中蒸氣濃度的合理限量應為8h內接觸量低於10ppm。20世紀初已發現苯及其衍生物(如三硝基甲苯六氯化苯等)對骨髓具有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主要由各種分解產物所引起,尤其是P-苯基奎寧可顯著抑制較分化祖細胞RNA及DNA的合成,並導致染色體異常

3.病毒性肝炎 1955年Lorenz報導首例病毒性肝炎相關性再障(HAAA)。一般認為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AAA的發生率為0.05%~0.9%,在再障患者中的構成比為3.2%~23.9%,80%的HAAA由C型肝炎病毒引起,少數為B型肝炎病毒(HBV)所致。Hagler將HAAA分為兩型:

(1)A型:起病急,病情重,平均年齡20歲,肝炎和再障發病間期平均10周左右,生存期11周左右,HBsAg(-),約佔90%。

(2)B型:起病緩,病情輕,多在慢性肝炎基礎上發病,肝炎和再障發病間期平均6.4年,生存期2.9年,HBsAg可(+),約佔10%。

HAAA的發生與肝炎病毒對造血幹細胞的直接抑制作用有關,病毒介導的自身免疫異常或產生抗幹細胞抗體、病毒損傷骨髓微環境、肝臟解毒功能減退等,在HAAA發病過程中也起一定作用。

4.放射線 放射線誘發的骨髓衰竭是非隨機的,具有劑量依賴性,並與組織特異的敏感性有關。造血組織對放射線較敏感,致死或亞致死劑量(4.5~10Gy)的全身照射可發生致死性的急性再障,而極少引起慢性再障。在日本原子彈爆炸倖存者中僅幾例發展為遲發的再障。大劑量局部照射也可引起骨髓微環境嚴重損傷,這種照射劑量大大超過了祖細胞的致死劑量。長期接觸小劑量外部照射,如放射科醫師或體內留置鐳或釷的患者可發生慢性再障。有報導指出,在短期接觸放射線後數月至數年可發生再障。放射線主要作用於細胞內的大分子,影響DNA的合成,其生物效應是抑制或延緩細胞增殖。無論全身照射或局部照射均可損傷造血幹細胞及微環境而導致骨髓衰竭。能引起再障的藥物見表2。

Gxq1xslw.jpg
Gxq1ydqm.jpg
Gxq1y0li.jpg

5.免疫因素 再障可繼發於胸腺瘤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血清中可找到抑製造血幹細胞的抗體。部分原因不明的再障可能也存在免疫因素。

6.遺傳因素 Fanconi 貧血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有家族性。貧血多發現在5~10歲,多數病例伴有先天性畸形,特別是骨骼系統,如拇指短小或缺如、多指、橈骨縮短、體格矮小、小頭、眼裂小、斜視耳聾腎畸形心血管畸形等,皮膚色素沉著也很常見。本病HBF常增高,染色體異常發生率高,DNA修復機制有缺陷,因此惡性腫瘤,特別是白血病的發生率顯著增高。10%患兒雙親有近親婚配史。

7.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PNH)PNH和再障關係相當密切,20%~30%FNH可伴有再障,15%再障可發生顯性PNH,兩者都是造血幹細胞的疾病。明確地從再障轉為PNH,而再障表現已不明顯;或明確地從PNH轉為再障,而PNH表現已不明顯;或PNH伴再障及再障伴PNH紅細胞,都可稱謂再障-PNH症候群

8.其他因素 罕有病例報告,再障在妊娠期發病,分娩人工流產後緩解,第二次妊娠時再發,但多數學者認為可能是巧合。此外,再障尚可繼發於慢性腎功能衰竭、嚴重的甲狀腺或前(腺)腦垂體功能減退症等。

(二)發病機制

再障發病機制極為複雜,目前認為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1.造血幹細胞內在增殖缺陷 是再障主要發病機制,依據如下:

(1)再障骨髓中造血幹細胞明顯減少:幹細胞集落形成能力顯著降低,異常幹細胞可抑制正常幹細胞功能。Scope等應用抗CD34及抗CD33單株抗體對15例不同嚴重程度AA患者及11例正常人骨髓單個核細胞(BMMNC)進行雙色免疫熒光染色,通過熒光活化細胞分選術(FACS)檢測了AA患者及正常人骨髓中造血干/祖細胞數量,發現AA患者CD34 細胞較正常人減少68%(p<0.01),CD33 細胞減少47%,CD34 /CD33-,CD34 /CD33 及CD34-/CD33 細胞分別減少67%、80%及44%。應用FACS方法從正常人及AA患者骨髓中分選出CD34+細胞,並將其分別接種到照射過的正常基質細胞上行LTBMC,結果發現AA患者CD34 細胞粒-巨噬細胞集落(CFU-GM)產率為(3.1±1.9)集落/105 CD34 細胞[正常對照為(74±22)集落/105CD34 細胞];爆式紅系集落(BFU-E)為(7±8)集落/105 CD34 細胞[正常對照211±65集落/105CD34 細胞],p均<0.01。

(2)SAA患者DNA修復能力明顯降低:用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治療後仍不能糾正。

(3)部分經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的病例:在長期隨訪過程中演變為克隆性疾病,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Tichelli等認為SAA經ATG/ALG治療後8年,上述晚期克隆性疾病的發生率高達57%。

(4)這些患者體內均有一定數量的補體敏感細胞:體外實驗也證明再障造血干/祖細胞對補體敏感性增強。

(5)應用3種X-連鎖基因(磷酸葡萄糖激酶基因、次黃嘌呤核糖磷酸轉移酶基因、用M27β探針檢測的DXS255):檢測再障發現11.1%~77%的病例為單克隆造血;Josten等用M27β探針測36例女性AA患者,僅l例其全血細胞表現為單克隆型。Kamp等聯合應用PGK、H β RT及M27H 3個探針檢測了19例AA,18例可進行克隆性分析,其中13例(72.2%)患者為單克隆型。進一步對其中4例進行了研究,分離純化其髓細胞及淋巴細胞,二者均為單克隆起源,表明累及了早期幹細胞。Tsuae等亦聯合應用PGK、MBPRT及M27H 3個探針檢測了20例兒童AA患者,18例可進行克隆性分析,其中2例(11.1%)粒細胞成纖維細胞均為單克隆起源。AA克隆性造血並不意味著克隆性增殖,可能反映造血幹細胞池的耗竭,出現嚴重骨髓衰竭。

(6)未經預處理孿生子之間的骨髓移植(BMT)獲得成功。

2.異常免疫反應損傷造血幹細胞 再障患者經免疫抑制治療後其自身造血功能可能得到改善,此為異常免疫反應損傷造血幹細胞最直接的證據。異基因BMT治療SAA需用免疫抑制劑作預處理才能植活。大量體外實驗證明,再障患者T淋巴細胞(主要是CD8 T細胞亞群)與造血功能衰竭密切相關,在急性再障T淋巴細胞常被激活,可抑制自身及異體祖細胞集落形成。Zoumbos等證明,再障患者T4/T8比例倒置,T8細胞活性增加,這種細胞在體外有抑製造血和釋放抑制因子的作用。Gascon測定15例再障Tac 細胞,其中11例增高,Tac抗原表達增高提示患者淋巴細胞亞群處於「預激活狀態」。Mentzel等分析9例再障患者,發現γδ-T細胞亞群表達δTCSl表型明顯增加。Blustone等認為γδ-T細胞尤其是δTCSl-T細胞增高可能對造血起抑制作用。再障患者血清干擾素(IFN-γ)、腫瘤壞死因子(TNF-α)及白細胞介素-2(IL-2)等造血負調控因子水平多增高。患者骨髓細胞中IFN-γ基因表達增強,個別再障患者體內可檢測到抑制自身造血祖細胞生長的抗體,幹細胞抑制因子(SCI)RNA轉錄水平顯著增高。Plantanias等發現,對免疫治療有效的再障患者,體內IFN-γ明顯減少,體外以抗體中和內源性IFN-γ或IFN-α後可使患者骨髓CFU-GM產率成倍恢復。登革熱病毒感染後釋放IFN-γ,引起淋巴毒反應,使幹細胞受損而出現再障。Shinjinakai等用PCR檢測23例再障單個核細胞中細胞抑制因子的基因表達,發現IFN-γmRNA在再障患者中有明顯表達,且與輸血無關。轉化生長因子(TGF-β)是生理性造血負調節的核心因子,對造血前體細胞起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其特點是選擇性地抑制依賴IL-3、GM-CSF、IL-6和IL-9等造血因子的造血前體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近年來認識到許多白細胞介素參與造血過程,有的起CSF輔助因子的作用,有的則本身有集落刺激因子活性。Nakao等檢測17例再障,發現10例IL-1顯著減少,其中9例為SAA。部分再障患者IL-2顯著增加,部分患者IL-3(SCF)明顯減少。近來國外有用IL-1和IL-3以及用抗IL-2受體單抗治療再障的報導。自然殺傷細胞(NK)可以抑制較成熟的造血祖細胞集落生長,人體NK細胞還具有產生IL-2/IFN-γ、IL-1及CSF等多種淋巴因子的能力。Yashhiro等檢測12例再障外周血NK細胞活性減低。上述結果說明再障發病與免疫機制有一定關係,但免疫抑制劑不能完全治癒再障這一事實,說明再障並非經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異常免疫反應只是再障發病因素之一。

3.造血微環境支持功能缺陷 造血微環境包括基質細胞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起支持造血細胞增殖及促進各種細胞生長發育的作用。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表明再障患者骨髓基質缺陷,但發現再障骨髓成纖維細胞集落形成單位(CFU-F)和基質細胞產生的集落刺激活性(CSA)降低。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觀察到再障骨髓基質細胞萎縮、脂肪化、CFU-F減少,急性再障較慢性再障損傷更嚴重。多數體外試驗表明,再障骨髓基質細胞生成造血生長因子(HGF)並無異常,AA患者血及尿中紅細胞生成素(EPO),粒-巨噬細胞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細胞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巨噬細胞系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增高;但AA患者IL-1生成減少。有研究證實AA患者造血干/祖細胞,尤其是BFU-E對EPO、EPO+IL-3及EPO+SCF反應性明顯低於正常對照,甚至缺乏反應性。Wodnar-Filipowicz等檢測了32例SAA患者血清可溶性幹細胞因子(SCF)水平,發現SAA患者血清SCF水平低於正常對照者,但二者差異無顯著性,血清SCF、水平高者預後更好。如果AA是由於HGF缺乏所致,那麼理論上HGF就可以治癒AA。事實上,大量臨床治療結果表明,HGF(包括SCF)只能一過性升高患者外周血細胞水平,並不能改變疾病的自然病程,部分患者對HGF治療根本無效。雖然造血微環境不是引起AA的始因,但可加重病情。

4.遺傳傾向 再障常有HLA-DR2型抗原連鎖傾向,兒童再障HLA-DPW3型抗原顯著增高,患者家屬中常有造血祖細胞增殖能力明顯降低,並可見家族性再障。再障患者對氯黴素易感性受遺傳控制,對其他毒物或病毒易感性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上述現象說明,少部分再障存在「脆弱」骨髓造血功能遺傳傾向。

全血細胞減少的診斷

症状體征

分先天性和獲得性兩大類,以獲得性居絕大多數。先天性再障甚罕見,其主要類型為Fanconi貧血。獲得性再障可分原發和繼發性兩型,前者系原因不明者,約佔獲得性再障的50%;又可按臨床表現、血象和骨髓象不同綜合分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國外按嚴重度劃分出嚴重型再障,後者劃分標準須血象具備以下三項中之二項:①中性粒細胞絕對值<500/mm 3,②血小板數<2萬/mm 3,③網織紅細胞(紅細胞壓積糾正值)<1%;骨髓細胞增生程度低於正常的25%,如<50%,則造血細胞<30%。其中中性粒細胞絕對值<200/mm 3者稱極重型再障。1987年第四屆全國再障學術會議上將急性再障稱重型再障I型,慢性再障後期發生急變者稱重型再障Ⅱ型。

再障臨床表現主要為貧血出血感染。臨床表現的輕重取決於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的程度,也與臨床類型有關。

1.急性再障 急性再障的特點為起病急、進展迅速、病程短,發病初期貧血常不明顯,但隨著病程進展,貧血進行性加重,多有明顯乏力頭暈心悸等症状,雖經大量輸血貧血也難以改善。出血和感染常為起病時的主要症状,幾乎每例均有出血,出血部位廣泛,除皮膚、黏膜(口腔鼻腔齒齦球結膜)等體表出血外,常有深部臟器出血,如便血尿血陰道出血眼底出血顱內出血,後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半數以上病例起病時即有感染,以口咽部感染、肺炎皮膚癤腫、腸道感染尿路感染較常見。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症致病菌以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感染往往加重出血,常導致患者死亡。

2.慢性再障 慢性再障的特點為起病緩、病程進展較慢、病程較長。貧血為首起和主要表現,輸血可改善乏力、頭暈、心悸等貧血症状。出血一般較輕,多為皮膚、黏膜等體表出血,深部出血甚少見。病程中可有輕度感染、發熱,以呼吸道感染多見,較易得到控制;如感染重並持續高熱,往往導致骨髓衰竭加重而轉變為重型再障。

3.再障相關疾病

(1)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再障症候群:PNH與再障之間關聯很強,二種病常同時或先後發生在同一患者,臨床特點相似,都有全血細胞減少骨髓增生低下,發病有地域傾向,亞洲發病率高,對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PNH以血管溶血靜脈血栓和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為特點,許多病人死於血栓,而不是出血併發症

(2)肝炎/再障症候群:急性病毒性肝炎後再障並不罕見,至今已有數百例報導。在西方報導的再障患者中2%~9%以前有肝炎病史,亞洲比例可能更高。雖然病毒性肝炎有時可合併輕度血細胞減少,但出現嚴重全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增生低下並不常見,估計占兒童肝炎的比例<0.07%,占非甲非B肝炎的2%。在暴發性血清陰性肝炎導致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中,1/3會最終發生再障。肝炎後再障有下列幾個特點:①常發生在病毒性肝炎後1~2個月內,在炎症康復期出現嚴重全血細胞減少,在病毒性肝炎炎症期可有輕度血細胞減少,如粒細胞、血小板減少,大紅細胞增多,不典型淋巴細胞增多等,類似輕度再障表現。其預後極差,1年內死亡率可達90%;②引起肝炎後再障的病毒至今不甚明確,幾乎所有研究均表明其病毒為非甲、非乙、非丙、非庚型肝炎病毒。再障病人合併C肝和庚肝病毒性肝炎常見,多認為是反覆輸血所致,而非再障的原因;③血清陰性急性病毒性肝炎與C型肝炎在臨床上有明顯不同,即父母接觸不是一個危險因素,患者急性期肝功能異常非常嚴重,晚期併發症常見。肝炎/再障症候群,應首選異體骨髓移植,有明顯免疫激活標記的患者,強化免疫抑制治療常有效。

(3)妊娠合併再障:罕見,妊娠是否為誘發因素尚不清楚。妊娠時骨髓增生低下則相對較常見,常在妊娠開始時出現全血細胞減少,而在分娩或妊娠中止後恢復,但是少數妊娠合併再障可延續到產後。妊娠合併再障的生存率,母親為53%,嬰兒為75%,69%患者妊娠過程順利,故對堅持繼續妊娠的母親可採用間斷輸血治療,但病情惡化時應終止妊娠。

(4)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後再障:急性EB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常合併粒細胞減少和其他血液學異常,但是合併再障罕見。由於EB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病毒性疾病,很多人臨床症状不明顯,全血細胞減少可以是部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早期或恢復期的主要表現,部分患者症状消失後血象可自行恢復。有報導在特發性再障骨髓造血細胞中檢出EB病毒,因而EB病毒感染後的再障可能比以前預期的發生率要高。抗病毒治療對部分EB病毒感染後再障患者有效,皮質激素及ATG等免疫抑制劑治療亦對部分患者有效,應當在病程早期應用。

(5)嗜血細胞症候群/再障症候群:嗜血細胞症候群患者有骨髓增生低下,亦有可能從骨髓增生活躍轉為增生低下。74%患者出現三系細胞減少,均有貧血,9l%出現血小板減少,65%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與典型再障不同之處,為嗜血細胞症候群/再障症候群患者均有系統性免疫缺陷惡性腫瘤和感染。在感染中以病毒感染最常見,常為皰疹病毒、特別是EB病毒,其他如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B19微小病毒、HIV-1,其次為細菌原蟲感染,骨髓移植後排斥亦可並發嗜血細胞症候群。診斷依靠組織活檢和骨髓塗片。在病毒感染伴隨的嗜血細胞症候群中常見到免疫系統激活表現,如外周血IFN-γ、TNF-α、IL-6和IL-2可溶性受體水平增高,CD8 陰性細胞增多,T細胞體外培養產生IFN-γ也明顯增多。臨床應用環孢素A(CsA)有效也說明T細胞介導的免疫增強是造血功能衰竭的發病機制。

(6)輸血後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再障是輸血後所致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常見的致死性併發症。兒童先天免疫缺陷、化療癌症患者、近年來接受過繼免疫白血病患者,輸入少量的供者淋巴細胞就足以產生移植物抗宿主病,且對免疫抑制劑治療產生抵抗,其血液學共同表現是全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增生低下。

(7)結締組織病:再障可能是嗜酸細胞性筋膜炎的一種臨床表現。嗜酸細胞性筋膜炎是一種嚴重的、以皮膚硬化為主要表現的結締組織病,其病理為皮下和筋膜纖維化,臨床表現為皮膚硬化,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高γ球蛋白血症ESR增快,對皮質激素治療反應良好。此外,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均有合併再障的報告,但因常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易與藥物副作用相混淆。

【診斷】

1987年第四屆全國再障學術會議修訂的再障診斷標準如下:①全血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②一般無脾腫大。③骨髓檢查顯示至少一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如增生活躍,巨核細胞應明顯減少,骨髓小粒成份中應見非造血細胞增多。有條件者應作骨髓活檢等檢查)。④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中的難治性貧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滯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等。⑤一般抗貧血藥物治療無效。

196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提出的再障診斷依據,經國內20多年臨床實踐,並經過兩次修訂,於1987年確定為我國現行再障診斷標準,具體內容如下。

1.全血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

2.一般無脾大

3.骨髓檢查至少一個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

4.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急性造血功能停滯、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等。

5.一般抗貧血藥物治療無效

(1)急性再障(AAA),亦稱重型再障Ⅰ型(SAAⅠ):

①臨床表現:發病急,貧血呈進行性加劇,常伴嚴重感染,內臟出血

②血象:除血紅蛋白下降較快外,須具備以下3項中之2項:

A.網織紅細胞<1%,(經血細胞比容糾正)絕對值<0.015×1012/L。

B.白細胞明顯減少,中性粒細胞<0.5×109/L。

C.血小板<20×109/L。

③骨髓象:

A.多部位增生減低:三系造血細胞明顯減少,非造血細胞增多,如增生活躍須有淋巴細胞增多。

B.骨髓小粒非造血細胞及脂肪細胞增多。

(2)慢性再障(CAA):

①臨床表現:發病慢,貧血、感染、出血較輕。

②血象:血紅蛋白下降速度較慢,網織紅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值常較急性再障為高。

③骨髓象:

A.三系或二系減少:至少一個部位增生減低,如增生活躍紅系中常有炭核晚幼紅比例增多,巨核細胞明顯減少。

B.骨髓小粒脂肪細胞及非造血細胞增多。

(3)病程中如病情變化:臨床表現、血象及骨髓象與急性再障相同,稱重型再障Ⅱ型(SAAⅡ)。

目前國外沿用Camitta(1976)提出的重型再障(SAA)診斷標準:外周血中性粒細胞<0.5×109/L,血小板<20×109/L,貧血及網織紅細胞<1%。具備上述3項中之2項,並有骨髓增生重度減低(<正常的25%),或增生減低(為正常的25%~50%),其中非造血細胞>70%,即可診斷為SAA;未達到上述標準者為輕型再障(MAA)。近年來,不少學者將粒細胞<0.2×109/L的SAA定為極重型再障(VSAA)。

典型病例診斷並無困難,可根據臨床兼有貧血、出血、感染表現,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骨髓增生減低併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即可確定診斷。對少數不典型病例,可藉助於觀察病態造血、骨髓活檢、造血祖細胞培養、溶血試驗、染色體癌基因核素骨髓掃描等檢查加以鑒別。

全血細胞減少的鑒別診斷

1.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 與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不發作型鑒別較困難。但本病出血感染均較少、較輕,網織紅細胞絕對值大於正常,骨髓增生活躍,幼紅細胞增生較明顯,含鐵血黃素尿試驗(Ruos)可陽性,酸化血清溶血試驗(Ham)和蛇毒試驗(CoF)多陽性,紅細胞微量補體敏感試驗(mCLST),CD55、CD59等可檢出PNH紅細胞,N-ALP減少,血漿及紅細胞膽鹼酯酶明顯減少。

2.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 與MDS中的難治性貧血(RA)鑒別較困難。但本病以病態造血為特徵,外周血常顯示紅細胞大小不均,易見巨大紅細胞及有核紅細胞、單核細胞增多,可見幼稚粒細胞畸形血小板骨髓增生多活躍,有二系或三系病態造血,巨幼樣及多核紅細胞較常見,中幼粒增多,核漿發育不平衡,可見核異常或分葉過多。巨核細胞不少,淋巴樣小巨核多見,組化顯示有核紅細胞糖原(PAS)陽性,環狀鐵粒幼細胞增多,小巨核酶標陽性。進一步可依據骨髓活檢,白血病祖細胞培養(CFU-L)、染色體癌基因等檢查加以鑒別。

3.急性造血功能停滯常由感染和藥物引起,兒童與營養不良有關 起病多伴高熱貧血重,進展快,多誤診為急性再障。下列特點有助於鑒別:①貧血重,網織紅細胞可為0,伴粒細胞減少,但血小板減少多不明顯,出血較輕;②骨髓增生多活躍,二系或三系減少,但以紅系減少為著,片尾可見巨大原始紅細胞;③病情有自限性,不需特殊治療,2~6周可恢復;④血清銅顯著增高,紅細胞銅減低。

4.骨髓纖維化(MF) 慢性病例常有脾大,外周血可見幼稚粒細胞和有核紅細胞,骨髓穿刺多次干抽,骨髓活檢顯示膠原纖維和(或)網狀纖維明顯增生。

5.急性白血病(AL) 特別是低增生性AL可呈慢性過程,肝、脾、淋巴結腫大,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骨髓增生減低,易與再障混淆。應仔細觀察血象及多部位骨髓象,可發現原始粒、單、或原始淋巴細胞明顯增多。骨髓活檢也有助於明確診斷。

6.惡性組織細胞病(MH) 常伴有非感染性高熱,進行性衰竭,肝、脾、淋巴結腫大,黃疸、出血較重,外周血全血細胞明顯減少,可見異常組織細胞。多部位骨髓檢查可找到異常組織細胞,常有吞噬現象。

7.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 溶血性貧血的再障危象和急性造血停滯,可呈全血細胞減少,起病急,有明確誘因,去除後可自行緩解,後者骨髓象中可出現巨原紅細胞。慢性獲得性純紅再障如有白細胞和血小板輕度減少,需注意和慢性再障作鑒別。

8.其他 需除外的疾病有:純紅細胞再障、巨幼細胞貧血、骨髓轉移癌、腎性貧血脾功能亢進等。

症状體征

分先天性和獲得性兩大類,以獲得性居絕大多數。先天性再障甚罕見,其主要類型為Fanconi貧血。獲得性再障可分原發和繼發性兩型,前者系原因不明者,約佔獲得性再障的50%;又可按臨床表現、血象和骨髓象不同綜合分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國外按嚴重度劃分出嚴重型再障,後者劃分標準須血象具備以下三項中之二項:①中性粒細胞絕對值<500/mm 3,②血小板數<2萬/mm 3,③網織紅細胞(紅細胞壓積糾正值)<1%;骨髓細胞增生程度低於正常的25%,如<50%,則造血細胞<30%。其中中性粒細胞絕對值<200/mm 3者稱極重型再障。1987年第四屆全國再障學術會議上將急性再障稱重型再障I型,慢性再障後期發生急變者稱重型再障Ⅱ型。

再障臨床表現主要為貧血、出血、感染。臨床表現的輕重取決於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的程度,也與臨床類型有關。

1.急性再障 急性再障的特點為起病急、進展迅速、病程短,發病初期貧血常不明顯,但隨著病程進展,貧血進行性加重,多有明顯乏力頭暈心悸等症状,雖經大量輸血貧血也難以改善。出血和感染常為起病時的主要症状,幾乎每例均有出血,出血部位廣泛,除皮膚、黏膜(口腔鼻腔齒齦球結膜)等體表出血外,常有深部臟器出血,如便血尿血陰道出血眼底出血顱內出血,後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半數以上病例起病時即有感染,以口咽部感染、肺炎皮膚癤腫、腸道感染尿路感染較常見。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症致病菌以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感染往往加重出血,常導致患者死亡。

2.慢性再障 慢性再障的特點為起病緩、病程進展較慢、病程較長。貧血為首起和主要表現,輸血可改善乏力、頭暈、心悸等貧血症状。出血一般較輕,多為皮膚、黏膜等體表出血,深部出血甚少見。病程中可有輕度感染、發熱,以呼吸道感染多見,較易得到控制;如感染重並持續高熱,往往導致骨髓衰竭加重而轉變為重型再障。

3.再障相關疾病

(1)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再障症候群:PNH與再障之間關聯很強,二種病常同時或先後發生在同一患者,臨床特點相似,都有全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增生低下,發病有地域傾向,亞洲發病率高,對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PNH以血管內溶血、靜脈血栓和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為特點,許多病人死於血栓,而不是出血併發症

(2)肝炎/再障症候群:急性病毒性肝炎後再障並不罕見,至今已有數百例報導。在西方報導的再障患者中2%~9%以前有肝炎病史,亞洲比例可能更高。雖然病毒性肝炎有時可合併輕度血細胞減少,但出現嚴重全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增生低下並不常見,估計占兒童肝炎的比例<0.07%,占非甲非B肝炎的2%。在暴發性血清陰性肝炎導致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中,1/3會最終發生再障。肝炎後再障有下列幾個特點:①常發生在病毒性肝炎後1~2個月內,在炎症康復期出現嚴重全血細胞減少,在病毒性肝炎炎症期可有輕度血細胞減少,如粒細胞、血小板減少,大紅細胞增多,不典型淋巴細胞增多等,類似輕度再障表現。其預後極差,1年內死亡率可達90%;②引起肝炎後再障的病毒至今不甚明確,幾乎所有研究均表明其病毒為非甲、非乙、非丙、非庚型肝炎病毒。再障病人合併C肝和庚肝病毒性肝炎常見,多認為是反覆輸血所致,而非再障的原因;③血清陰性急性病毒性肝炎與C型肝炎在臨床上有明顯不同,即父母接觸不是一個危險因素,患者急性期肝功能異常非常嚴重,晚期併發症常見。肝炎/再障症候群,應首選異體骨髓移植,有明顯免疫激活標記的患者,強化免疫抑制治療常有效。

(3)妊娠合併再障:罕見,妊娠是否為誘發因素尚不清楚。妊娠時骨髓增生低下則相對較常見,常在妊娠開始時出現全血細胞減少,而在分娩或妊娠中止後恢復,但是少數妊娠合併再障可延續到產後。妊娠合併再障的生存率,母親為53%,嬰兒為75%,69%患者妊娠過程順利,故對堅持繼續妊娠的母親可採用間斷輸血治療,但病情惡化時應終止妊娠。

(4)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後再障:急性EB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常合併粒細胞減少和其他血液學異常,但是合併再障罕見。由於EB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病毒性疾病,很多人臨床症状不明顯,全血細胞減少可以是部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早期或恢復期的主要表現,部分患者症状消失後血象可自行恢復。有報導在特發性再障骨髓造血細胞中檢出EB病毒,因而EB病毒感染後的再障可能比以前預期的發生率要高。抗病毒治療對部分EB病毒感染後再障患者有效,皮質激素及ATG等免疫抑制劑治療亦對部分患者有效,應當在病程早期應用。

(5)嗜血細胞症候群/再障症候群:嗜血細胞症候群患者有骨髓增生低下,亦有可能從骨髓增生活躍轉為增生低下。74%患者出現三系細胞減少,均有貧血,9l%出現血小板減少,65%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與典型再障不同之處,為嗜血細胞症候群/再障症候群患者均有系統性免疫缺陷惡性腫瘤和感染。在感染中以病毒感染最常見,常為皰疹病毒、特別是EB病毒,其他如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B19微小病毒、HIV-1,其次為細菌原蟲感染,骨髓移植後排斥亦可並發嗜血細胞症候群。診斷依靠組織活檢和骨髓塗片。在病毒感染伴隨的嗜血細胞症候群中常見到免疫系統激活表現,如外周血IFN-γ、TNF-α、IL-6和IL-2可溶性受體水平增高,CD8 陰性細胞增多,T細胞體外培養產生IFN-γ也明顯增多。臨床應用環孢素A(CsA)有效也說明T細胞介導的免疫增強是造血功能衰竭的發病機制。

(6)輸血後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再障是輸血後所致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常見的致死性併發症。兒童先天免疫缺陷、化療癌症患者、近年來接受過繼免疫的白血病患者,輸入少量的供者淋巴細胞就足以產生移植物抗宿主病,且對免疫抑制劑治療產生抵抗,其血液學共同表現是全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增生低下。

(7)結締組織病:再障可能是嗜酸細胞性筋膜炎的一種臨床表現。嗜酸細胞性筋膜炎是一種嚴重的、以皮膚硬化為主要表現的結締組織病,其病理為皮下和筋膜纖維化,臨床表現為皮膚硬化,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高γ球蛋白血症ESR增快,對皮質激素治療反應良好。此外,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均有合併再障的報告,但因常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易與藥物副作用相混淆。

【診斷】

1987年第四屆全國再障學術會議修訂的再障診斷標準如下:①全血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②一般無脾腫大。③骨髓檢查顯示至少一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如增生活躍,巨核細胞應明顯減少,骨髓小粒成份中應見非造血細胞增多。有條件者應作骨髓活檢等檢查)。④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中的難治性貧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滯、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等。⑤一般抗貧血藥物治療無效。

196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提出的再障診斷依據,經國內20多年臨床實踐,並經過兩次修訂,於1987年確定為我國現行再障診斷標準,具體內容如下。

1.全血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

2.一般無脾大。

3.骨髓檢查至少一個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

4.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急性造血功能停滯、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等。

5.一般抗貧血藥物治療無效

(1)急性再障(AAA),亦稱重型再障Ⅰ型(SAAⅠ):

①臨床表現:發病急,貧血呈進行性加劇,常伴嚴重感染,內臟出血

②血象:除血紅蛋白下降較快外,須具備以下3項中之2項:

A.網織紅細胞<1%,(經血細胞比容糾正)絕對值<0.015×1012/L。

B.白細胞明顯減少,中性粒細胞<0.5×109/L。

C.血小板<20×109/L。

③骨髓象:

A.多部位增生減低:三系造血細胞明顯減少,非造血細胞增多,如增生活躍須有淋巴細胞增多。

B.骨髓小粒非造血細胞及脂肪細胞增多。

(2)慢性再障(CAA):

①臨床表現:發病慢,貧血、感染、出血較輕。

②血象:血紅蛋白下降速度較慢,網織紅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值常較急性再障為高。

③骨髓象:

A.三系或二系減少:至少一個部位增生減低,如增生活躍紅系中常有炭核晚幼紅比例增多,巨核細胞明顯減少。

B.骨髓小粒脂肪細胞及非造血細胞增多。

(3)病程中如病情變化:臨床表現、血象及骨髓象與急性再障相同,稱重型再障Ⅱ型(SAAⅡ)。

目前國外沿用Camitta(1976)提出的重型再障(SAA)診斷標準:外周血中性粒細胞<0.5×109/L,血小板<20×109/L,貧血及網織紅細胞<1%。具備上述3項中之2項,並有骨髓增生重度減低(<正常的25%),或增生減低(為正常的25%~50%),其中非造血細胞>70%,即可診斷為SAA;未達到上述標準者為輕型再障(MAA)。近年來,不少學者將粒細胞<0.2×109/L的SAA定為極重型再障(VSAA)。

典型病例診斷並無困難,可根據臨床兼有貧血、出血、感染表現,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骨髓增生減低併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即可確定診斷。對少數不典型病例,可藉助於觀察病態造血、骨髓活檢、造血祖細胞培養、溶血試驗、染色體、癌基因、核素骨髓掃描等檢查加以鑒別。

全血細胞減少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脾切除對感染下肢潰瘍以及粒細胞減少情況都有改善作用,但對關節炎無效。

術前準備

1.對門靜脈高壓患者,術前應改善肝功能,糾正出血傾向

2.對某些嚴重貧血者,應反覆多次輸血後,再行脾切除。

3.對長期使用激素者,應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4.按普外科腹部手術前準備。

麻醉要求:

氣管內插管麻醉。

術中注意點:

1.手術可取左側肋緣下或上腹正中「L」形切口,術野顯露充分。

2.切睥前宜先結紮脾動脈

3.脾切除後,脾窩應放置引流管。

4.血液病患者須將副脾一併切除。

5.切除脾臟時注意不要損傷胰尾部,以免術後發生胰瘺

術後處理:

1.按一般腹部手術後處理。

2.引流管一般於術後24~48h拔除。

3.術後每日查白細胞血小板。術後當血小板超過(0.8~1)×1012/L時,應行抗凝治療。

參看

關於「全血細胞減少」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