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已恢复行医对话)的编辑至Liwenfeng的最后一个修订版本)
 
(5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1行: 第1行:
-
[[ 心力衰竭]] 又称“[[ 心肌衰竭]] ”,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
''' 心力衰竭''' 又称“''' 心肌衰竭''' ”,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和(或)[[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节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心房肥大]]和扩大(心室重塑(remodel-ing),继以心室舒缩功能低下,逐渐发展而成。[[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和(或)[[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节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心房肥大]]和扩大(心室重塑(remodel-ing),继以心室舒缩功能低下,逐渐发展而成。[[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
== 临床症状==
+
== 病因[[病理]]==
-
  [[ 体循环静脉]][[ 血]]的 表现为主
+
  一、心力衰竭是指[[ 原发性]] 心肌[[肌原纤维]]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原发的。心肌因种种原因收缩无力,有能喷射足够的血液到外周的[[血 ]] 中去以全身组织代谢 需要时,就发生心力衰竭
-
1 症状 :[[ 腹胀]] [[ 食欲不振]] [[ 心]] 、[[呕吐]]、肝区胀痛、[[ 少尿]] 及呼吸困难等
+
,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 [[ 心脏瓣膜病]] 时,由于心肌负荷过重而发生[[ 心肌肥大]] [[心 脏扩大]] ,继则心肌收缩性相对不足而导致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继发的,在除去[[ 瓣膜]] 障碍时较易逆转
-
2 体征:除原有 脏病体征 ,右 心衰 时若[[右心室]]显著扩大形成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可有收缩期杂音;体循环静脉淤血体征如[[颈静脉]]怒张和(或)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垂部位凹陷性水肿;[[胸水]]和(或)[[腹水]];肝肿大,有[[压痛]],[[ 晚期]]可 [[黄疸]]、腹水等
+
肌以 的原因引起的 晚期 往往也伴 心肌损害
-
 本病 在祖国医学中属“[[心 悸怔忡]] “水肿”,“[[ 喘证]] [[ 痰饮]] 范畴。一般分为 肾气虚、[[ 阳虚]] 、气阳两虚或心肾阴虚 、[[ 阴阳]] 两虚等。[[ 心主 ]] 的功能失常,以致心失所养而心悸怔忡,或阳虚[[ 水饮]] 不化,致水饮凌心射肺的惊喘而现[[ 咯血]] 症, 或水饮泛溢而水肿 。[[ 气虚]] 阳微 致血行[[ 无力]] 而成痰滞 见有[[ 紫绀]] 、肝肿大   
+
  四、除了心脏 身的疾 ,如[[ 先天性 脏病]]、 心肌炎、[[ 心肌病]]、 严重的心律失常、[[ 心内膜炎]]等 脏以外的疾病,如[[ 急性肾炎]]、[[ 中毒性肺炎]] [[ 重度贫 血]] 、溶血、大量[[ 静脉]] 补液以及[[ 外科手术]] 后的并发 等等 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
==常见诱发因素==
 +
1.[[ 感染]] 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 心脏功能]], 如呼吸道感染,[[ 风湿活动]] 。  
-
== 力衰竭的危害==
+
2.严重 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
心力衰竭 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3.[[贫血]]、妊娠、分娩、过多过快 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可增加心脏负荷。
-
一、心 衰竭可引起并发症,如低钾血症:多见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连续应用或大量利尿后。要注意的是,出现低钾血症时 ,可 改用保钾利尿剂,每日观察血钾变化,血钾恢复正常后停用
+
4.过度的体 活动和情绪激动 ,可 增加心脏负荷
-
二、引起低钠血症:多见于大量利尿并严格限制Na+摄入的患者,可并发失水和酸 中毒。
+
5.[[洋地黄 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
三、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要忍受呼吸困难、足踝[[肿胀]]、精疲力竭等临床症状带来的极大痛苦,而且因反复住院,给 人及家属带来诸多的不便和沉重的负担。
+
6.其他疾 病, 如肺栓塞等 。  
-
 
+
-
四、心力衰竭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有人称心衰是“生命的拌脚石” 。  
+
-
===[[并发症]]===
+
==[[并发症]]==
(1)[[呼吸道感染]]
(1)[[呼吸道感染]]
第43行: 第43行:
 常发生于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尤其多见于多次或长期应用[[利尿剂]]后,其中[[低血钾]]和失盐性低钠[[综合征]]最为多见。
 常发生于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尤其多见于多次或长期应用[[利尿剂]]后,其中[[低血钾]]和失盐性低钠[[综合征]]最为多见。
-
 ①低血钾症
+
 ①[[ 低血钾症]]
 轻者[[全身乏力]],重者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加重[[洋地黄]][[毒性]],必须及时补充钾盐,轻症可口服[[氯化钾]]3-6g/日,重者可用氯化钾1-1.5g溶于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给予。
 轻者[[全身乏力]],重者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加重[[洋地黄]][[毒性]],必须及时补充钾盐,轻症可口服[[氯化钾]]3-6g/日,重者可用氯化钾1-1.5g溶于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给予。
 ②失盐性低钠综合征是由于大量利尿和限制钠盐摄入所引起,多发生在大量利尿之后。发病较急,出现软弱无力,[[肌肉]][[抽搐]],[[口渴]]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头痛]]、[[烦躁不安]]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低钠性[[脑病]]表现。患者[[皮肤干燥]],脉细速,[[尿量]]减少,甚至血压降低。化验:血钠、氯化物、[[二氧化碳]]结合力皆低,[[红细胞]]压积增高。治疗,应不限制[[食盐]],并可用3%[[氯化钠]]液100-500ml缓慢[[静脉滴入]]。  
 ②失盐性低钠综合征是由于大量利尿和限制钠盐摄入所引起,多发生在大量利尿之后。发病较急,出现软弱无力,[[肌肉]][[抽搐]],[[口渴]]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头痛]]、[[烦躁不安]]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低钠性[[脑病]]表现。患者[[皮肤干燥]],脉细速,[[尿量]]减少,甚至血压降低。化验:血钠、氯化物、[[二氧化碳]]结合力皆低,[[红细胞]]压积增高。治疗,应不限制[[食盐]],并可用3%[[氯化钠]]液100-500ml缓慢[[静脉滴入]]。  
-
==病因[[病理]]==
+
  
-
  一、心力衰竭是指[[原发性]]心肌[[肌原纤维]]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原发的。心肌因种种原因收缩无力,有能喷射足够的血液到外周的[[血管]]中去以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时,就发生心力衰竭。
+
==分 ==
-
 
+
===按其发病缓急分===
-
二、,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如[[心脏瓣膜病]]时,由于心肌负荷过重而发生[[心肌肥大]]和[[心脏扩大]],继则心肌收缩性相对不足而导致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继发的,在除去[[瓣膜]]障碍时较易逆转。
+
-
 
+
-
三、由心肌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在晚期往往也伴有心肌损害。
+
-
 
+
-
四、除了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内膜炎]]等,心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肾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贫血]]、溶血、大量[[静脉]]补液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等等,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
-
===常见诱发因素===
+
-
1.[[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
-
 
+
-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
-
 
+
-
3.[[贫血]]、妊娠、 娩、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可增加心脏负荷。
+
-
 
+
-
4.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可增加心脏负荷。
+
-
 
+
-
5.[[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
-
 
+
-
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等。  
+
-
==[[临床诊断]]==
+
-
 
+
-
=== 分类===
+
-
<b> 按其发病缓急分 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b>
+
-
<b> 慢性心力衰竭</b>
+
<b> [[ 慢性心力衰竭]]</b>
 一、基本病因  
 一、基本病因  
第87行: 第66行:
 临床上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肺循环]]静脉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临床上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肺循环]]静脉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
 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疲劳]]、[[发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
 症状:[[ 呼吸困难]] 、[[咳嗽]]、[[咳痰]]、[[咯血]]、[[疲劳]]、[[发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体征:两[[肺底]]闻及[[湿性啰音]],随病情加重可遍及全肺;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体征:两[[肺底]]闻及[[湿性啰音]],随病情加重可遍及全肺;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
 (2)右心衰竭
+
 (2)[[ 右心衰竭]]
 单纯右心衰竭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
 单纯右心衰竭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
第103行: 第82行:
 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的临床表现。
 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的临床表现。
-
<b>急性心力衰竭</b>
+
<b>[[ 急性心力衰竭]]</b>
 一、基本病因
 一、基本病因
-
1.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 常见于急性广泛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引起心肌收缩无力,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
1.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 常见于急性广泛[[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炎]]等引起心肌收缩无力,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2.急性心脏[[后负荷]]增加 常见于[[高血压危象]]、严重瓣膜狭窄、[[心室流出道]]梗阻等。
2.急性心脏[[后负荷]]增加 常见于[[高血压危象]]、严重瓣膜狭窄、[[心室流出道]]梗阻等。
第113行: 第92行:
3.急性心脏[[前负荷]]增加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损害、[[腱索]]断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以及[[静脉输血]]、输液过多或过快。
3.急性心脏[[前负荷]]增加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损害、[[腱索]]断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以及[[静脉输血]]、输液过多或过快。
-
4.心律失常 常见于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出项快速性(心率>180次/分)或缓慢性(心率<35次/分)心律失常。
+
4.[[ 心律失常]] 常见于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出项快速性(心率>180次/分)或缓慢性(心率<35次/分)心律失常。
 二、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第119行: 第98行:
 急性左心衰主要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40次/分,[[端坐呼吸]],面色灰白、[[发绀]]、极度烦躁、大汗淋漓,同时可频发咳嗽,咳出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极重者可因脑部缺氧而致神志模糊。
 急性左心衰主要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40次/分,[[端坐呼吸]],面色灰白、[[发绀]]、极度烦躁、大汗淋漓,同时可频发咳嗽,咳出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极重者可因脑部缺氧而致神志模糊。
-
<b> 按其发生部位 为</b><b>左心衰</b><b>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b>
+
=== 按其发生部位分===
 (1)左心衰竭
 (1)左心衰竭
-
 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初起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终而演变为休息时呼吸困难,只能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多于[[ 熟睡]] 之中发作,有[[胸闷]]、气急、咳嗽、哮鸣,特别严重的可演变为[[急性肺水肿]]而表现剧烈的[[气喘]]、端坐呼吸、极度[[焦虑]]和咳吐含泡沫的粘液痰(典型为粉红色泡沫样痰)、紫绀等肺部淤血症状。
+
 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初起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终而演变为休息时呼吸困难,只能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多于熟睡之中发作,有[[胸闷]]、气急、咳嗽、哮鸣,特别严重的可演变为[[急性肺水肿]]而表现剧烈的[[气喘]]、端坐呼吸、极度[[焦虑]]和咳吐含泡沫的粘液痰(典型为粉红色泡沫样痰)、紫绀等肺部淤血症状。
 (2)右心衰竭
 (2)右心衰竭
第131行: 第110行:
[[实验室检查]]则左心衰竭有臂舌时间延长,飘浮[[导管]]测定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嵌压增高;右心衰竭有臂肺时间延长、静脉压明显增高。
[[实验室检查]]则左心衰竭有臂舌时间延长,飘浮[[导管]]测定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嵌压增高;右心衰竭有臂肺时间延长、静脉压明显增高。
-
<b> 根据发病机制分 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
=== 根据发病机制分===
-
</b>
+
-
 
+
 通常后者发生在先,进而发生收缩功能障碍。
 通常后者发生在先,进而发生收缩功能障碍。
-
 (1)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特点是心脏增大,收缩末期心室容积增加和[[射血分数]]下降,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力衰竭。
+
 (1)[[ 收缩性心力衰竭]]: 的特点是心脏增大,收缩末期心室容积增加和[[射血分数]]下降,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力衰竭。
-
 (2)舒张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松弛性降低。僵硬度增加,使[[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和心搏出量减少,心肌常显著肥厚,心脏大小正常、射血分数无明显减少,患者心力衰竭症状也不太明显,可见于高血压、[[冠心病]]的某一阶段,严重者见于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原发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
 (2)[[ 舒张性心力衰竭]]: 是由于心室松弛性降低。僵硬度增加,使[[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和心搏出量减少,心肌常显著肥厚,心脏大小正常、射血分数无明显减少,患者心力衰竭症状也不太明显,可见于高血压、[[冠心病]]的某一阶段,严重者见于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原发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
<b> 按症状的有无可分为无症状性(asymptomatic)心力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b>   
+
===按症状的有无分===
-
===辅助检查===
+
按症状的有无可分为无症状性(asymptomatic)心力衰竭和[[ 充血性心力衰竭]] 。  
 +
 
 +
==心力衰竭分级、分期==
 +
心力衰竭分为四级(NYHA分级):
 +
*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乏力、心悸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静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如果从事一定的体力活动,就会加重不适感。
 +
 
 +
心力衰竭的分期(AHA/ACC分期):
 +
*A期:心力衰竭高危期,尚无器质性心脏(心肌)病或心力衰竭症状,如患者有[[高血压]]、[[心绞痛]]、代谢综合征,使用心肌毒性药物等,可发展为心脏病的高危因素。
 +
*B期:已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如左室肥厚,LVEF降低,但无心力衰竭症状。
 +
*C期:器质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有心力衰竭症状。
 +
*D期: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
 
 +
心力衰竭的分期对每一个患者而言只能是停留在某一期或向前进展而不可能逆转。如B期患者,心肌已有结构性异常,其进展可导致3种后果:患者在发生心衰症状前死亡;进入到C期,治疗可控制症状;进入D期,死于心力衰竭,而在整个过程中猝死可在任何时间发生。为此,只有在A期对各种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治疗,在B期进行有效干预,才能有效减少或延缓进入到有症状的临床心力衰竭。
 +
 
 +
==辅助检查==
1.注意心力衰竭的原因和有无肺或(和)[[体循环]]淤血的症状体征,并按心脏血管病一般常规进行检查。
1.注意心力衰竭的原因和有无肺或(和)[[体循环]]淤血的症状体征,并按心脏血管病一般常规进行检查。
第148行: 第142行:
3.拟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区分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并判定心衰级别。  
3.拟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区分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并判定心衰级别。  
==治疗==
==治疗==
-
 
-
===现场急救===
 
-
 
-
首先要让病人安静,减少恐惧躁动。有条件的马上吸氧([[急性肺水肿]]时吸氧可通过75%[[酒精]]溶液),松开领扣、裤带。
 
-
 
-
让病人取坐位,两下肢随床沿下垂,必要时可用胶带轮流[[结扎]]四肢,每一肢体结扎5分钟,然后放松5分钟,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口服[[氨茶碱]]、双氢克脲噻各2片,限制饮水量,同时立即送病人去[[医院]]救治。
 
-
 
-
===治疗方案===
 
 心力衰竭病因治疗包括基本心脏疾病的治疗及其诱发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心力衰竭本身症状的一般治疗要从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控制体内的钠和水等方面考虑。
 心力衰竭病因治疗包括基本心脏疾病的治疗及其诱发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心力衰竭本身症状的一般治疗要从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控制体内的钠和水等方面考虑。
-
<b>1.[[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
+
<b>1.[[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b>
-
</b>
+
* 坐位,双腿下垂。
-
 
+
* 吸氧。氧气宜通过50%[[乙醇]],或用1%[[二甲基硅油]][[气雾剂]],以利去除肺内泡沫,并可用面罩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
-
(1) 坐位,双腿下垂。
+
*[[吗啡]]10mg[[皮下注射]]或[[哌替啶]]50~100mg肌注,必要时亦可静注。有昏迷、休克、严重[[肺部感染]]、[[呼吸抑制]]者禁用,老年患者慎用,可先予半量观察后调整。
-
 
+
*[[ 强心剂]] :目前多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2~0.4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心律、心率(宜在70~80/min)、[[绌脉]]、尿量,有无[[毒性反应]](如呕吐、[[黄视]]、频发早搏、[[二联律]]及心动过缓等)。在心[[肌炎]]、心肌缺氧(如心肌极度肥厚、[[冠状动脉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电解质紊乱时易产生毒性反应,剂量宜酌情减少。对疑有毒性反应者,可测定[[血清]]地高辛浓度。如有毒性反应发生,除立即停用[[洋地黄类]]制剂及利尿剂外,要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应注意纠正低钾和[[低镁血症]]),对早搏及快速心律失常可用氯化钾([[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忌用)静滴,或用[[苯妥英钠]]100~200m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注;或用[[利多卡因]]50mg稀释后缓慢静注,继而以1~4mg/min静滴维持。若上述药物无效可试用[[硫酸镁]]2g稀释后静脉缓注,继而用2%硫酸镁500ml,6~12h内静滴。如[[中毒]]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室率<50/min时,可用阿托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可安装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重度地高辛中毒者,有条件时可用地高辛[[抗体]]对抗治疗。
-
(2) 吸氧。氧气宜通过50%[[乙醇]],或用1%[[二甲基硅油]][[气雾剂]],以利去除肺内泡沫,并可用面罩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
+
*快速 利尿:[[ 静脉推注]][[ 呋塞米]]([[ 速尿]])20~40mg,以期迅速减少有效循环 量,减轻心脏前负荷和肺淤 及水肿。
-
 
+
*[[血管扩张剂]]: 经上述处理 心衰 仍未能得到控制时 可采 用[[ 酚妥拉明]] [[ 硝普钠]] [[ 血管扩张]] 药治疗 。用 药前后必须严 密观察血压、心率 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硝酸甘油]] [[ 硝酸异山梨醇酯]]([[ 消心痛]])舌下含化于病情早 应用亦
-
(3)[[吗啡]]10mg[[皮下注射]]或[[哌替啶]]50~100mg肌注,必要时亦可静注。有昏迷、休克、严重[[肺部感染]]、[[呼吸抑制]]者禁用,老年患者慎用,可先予半量观察后调整。
+
*[[ 氨茶碱]]0.25g加入10 %葡萄糖 液20ml中缓慢 静注
-
 
+
*[[ 地塞米松]]5 ~10mg 注, 增强 肌收缩、 扩张周围血管 、解除[[ 支气管 ]] 利尿, 并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
(4) 强心剂:目前多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2~0.4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注。
+
*[[ 肺水肿]] 出现严重发绀者 [[ 微循环]] 明显障碍者 可酌情选用[[ 阿托品]] [[ 东莨菪碱]] [[ 山莨菪碱]](654-2)等静脉缓注,以改善微循环灌注
-
 
+
*治疗病因 除去诱 ,以防复发
-
(5)快速利尿:[[静脉推注]][[呋塞米]]([[速尿]])20~40mg,以期迅速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和肺淤血及水肿。
+
-
 
+
-
(6)[[血管扩张剂]]:经上述处理心衰仍未能得到控制时,可采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等[[血管扩张]]药治疗。用药前后必须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舌下含化于病情早期应用亦有效。
+
-
 
+
-
(7)[[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注。
+
-
 
+
-
(8)[[地塞米松]]5~10mg静注,可增强心肌收缩、扩张周围血管、解除[[支气管痉挛]]、利尿,并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
-
 
+
-
(9)[[肺水肿]]出现严重发绀者,或[[微循环]]明显障碍者,可酌情选用[[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654-2)等静脉缓注,以改善微循环灌注。
+
-
 
+
-
(10)治疗病因,除去诱因,以防复发。
+
-
 
+
-
<b>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
-
</b>
+
-
 
+
-
(1)按心脏病护理常规。低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休息、吸氧,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
+
-
 
+
-
(2)治疗病因,除去诱因。
+
-
 
+
-
(3)洋地黄制剂:给药方法一般分两阶段,即先在短期内服负荷量,而后给维持量保持疗效。根据病情及洋地黄在体内蓄积情况,负荷量有两种给药法。①速给法:凡病情危急,从未用过洋地黄制剂或停药已2周以上者,首次可用洋地黄的l/2负荷量,即毛花甙丙0.4mg,加10%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注,2~4h后可再注射0.2~0.4mg,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或用[[毒毛花甙K]]0.125~0.25mg,以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注,必要时1~2h后重复1次(总剂量0.5mg),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或立即口服地高辛0.5mg,而后0.25mg/6~8h,共2~3次,后续用维持量。②缓给法:适用于一般心力衰竭患者。可用地高辛0.25mg/6~8h口服,或3/d;或用[[洋地黄毒甙]]0.1mg,3/d,一般用药2d后改为维持量。在易中毒或病情不很急的患者,可采用地高辛0.25mg/d,2~6d后亦能达到负荷量。地高辛维持量一般为0.125~0.25mg/d,老年患者、[[肾功能衰竭]]患者要减量。
+
-
 
+
-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心律、心率(宜在70~80/min)、[[绌脉]]、尿量,有无[[毒性反应]](如呕吐、[[黄视]]、频发早搏、[[二联律]]及心动过缓等)。在心[[肌炎]]、心肌缺氧(如心肌极度肥厚、[[冠状动脉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电解质紊乱时易产生毒性反应,剂量宜酌情减少。对疑有毒性反应者,可测定[[血清]]地高辛浓度。如有毒性反应发生,除立即停用[[洋地黄类]]制剂及利尿剂外,要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应注意纠正低钾和[[低镁血症]]),对早搏及快速心律失常可用氯化钾([[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忌用)静滴,或用[[苯妥英钠]]100~200m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注;或用[[利多卡因]]50mg稀释后缓慢静注,继而以1~4mg/min静滴维持。若上述药物无效可试用[[硫酸镁]]2g稀释后静脉缓注,继而用2%硫酸镁500ml,6~12h内静滴。如[[中毒]]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室率<50/min时,可用阿托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可安装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重度地高辛中毒者,有条件时可用地高辛[[抗体]]对抗治疗。
+
-
 
+
-
(4) 利尿 可选用[[ 氢氯噻嗪]] 呋塞米 、丁脲胺、[[利尿酸]]钠、[[氨苯喋啶]]、[[螺内酯]]([[ 安替]] 舒通) 等交替使用。用时注意毒性反应及[[副作用]](如[[低钠 症]]、[[低氯 症]]、[[ 低钾血症]]等)。
+
-
 
+
-
(5) 血管扩张 剂:常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5mg,3/d;或硝酸甘油0.3~0.6mg,3/d;[[肼屈嗪]]([[肼苯达嗪]])10~50mg,3/d。静脉常用酚妥拉明10~20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或硝普钠25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1/d。用药过程中注意血压变化。
+
-
 
+
-
(6)[[转换酶]][[抑制 剂]]: 常用[[卡托普利]]6.25~25mg,3/d;或依拉普利5~10mg,1/d。
+
-
 
+
-
(7) 心衰 伴心率增快或快速型心律失常者 用[[ 阿替洛尔]]([[ 氨酰心安]])可降低心率,有助于改善[[ 心功能]]。用 法为12.5~25mg,3/d。
+
-
 
+
-
<b>3.[[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处理</b>
+
-
 
+
-
(1)进一步周 密观察 和检查,寻找各种影响疗效的因素,给予正确处理。①去除病因,如贫血、甲亢、风湿活动、高 血压 等,均须积极治疗。②必须控制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并须寻找隐匿性感染灶,如[[泌尿系感染]]等;瓣膜病者尚应注意有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存在。③洋地黄应用欠妥(用量不足或过量)者,应予调整。④有电解质紊乱者,应予纠正。⑤治疗并发症:如有心律 、心率 失常者应予抗心律、心率失常治疗
+
-
 
+
-
(2)[[ 肾上腺皮质激素]] 治疗:经一般治疗病情仍危重者,可用[[ 泼尼松]]10~20mg/d,分次服用,出现疗效后逐渐减量,达到治疗目的后停药,一般用药1~2个月。
+
-
 
+
-
(3)[[ 肾上腺素]] 能正性肌力药短 静脉内滴注 助控制心衰症状 如用[[ 多巴酚丁胺]]20~60mg+10 %葡萄糖 液500ml,以7.5~10μg/min 脉滴 ,或用[[ 多巴胺]]20~40mg+10%葡萄糖液500ml,以2.5~5μg/min的速度 滴。
+
-
 
+
-
(4)血管扩张药和转换酶抑制剂也 选用。
+
-
 
+
-
<b>4.[[妊娠合并 力衰竭]]的处理</b>
+
-
 
+
-
(1)妊高症并发心力衰竭:以 扩张周围血管 为主,可考虑使用酚妥拉明及硝普钠,但前者易增加心肌耗氧,后者作用过强,不易控制,因此使用酚妥拉明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注意,强心,[[ 痉]] 利尿,[[ 镇静]], 利尿,给养仅为辅助治疗。
+
-
 
+
-
(2)其他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1,低钠饮食。2,缓慢[[ 静脉输液]] 。3,强心,利尿同时给予血管扩张药物。4 ,[[ 分娩]] 过程应在[[ 麻醉科]] [[ 心内科]] 医生监护下进行
+
-
 
+
-
(3)ACEI和ARB禁用于孕妇 ,因 对[[胎儿]]有致畸性   
+
-
<b>5.术后 心力衰竭的处理<b>
+
<b>2.[[顽固性 心力衰竭]] 的处理</b>
 +
*进一步周密观察和检查,寻找各种影响疗效的因素,给予正确处理。①去除病因,如贫血、甲亢、风湿活动、高血压等,均须积极治疗。②必须控制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并须寻找隐匿性感染灶,如[[泌尿系感染]]等;瓣膜病者尚应注意有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存在。③洋地黄应用欠妥(用量不足或过量)者,应予调整。④有电解质紊乱者,应予纠正。⑤治疗并发症:如有心律、心率失常者应予抗心律、心率失常治疗。
 +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经一般治疗病情仍危重者,可用[[泼尼松]]10~20mg/d,分次服用,出现疗效后逐渐减量,达到治疗目的后停药,一般用药1~2个月。
 +
*[[肾上腺素]]能正性肌力药短期静脉内滴注有助控制心衰症状。如用[[多巴酚丁胺]]20~60mg+10%葡萄糖液500ml,以7.5~10μg/min静脉滴注,或用[[多巴胺]]20~40mg+10%葡萄糖液500ml,以2.5~5μg/min的速度静滴。
 +
*血管扩张药和转换酶抑制剂也可选用。
-
(1)镇静。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恐惧 心理, 同时选 用[[ 安定]] [[ 鲁米那]] [[ ]] 如合并支气管痉挛 可应用吗啡、氨茶碱等 药物, 但对老年和儿童、呼吸功能较差的病人,吗啡使用 谨慎或减量,[[ ]] 患者 禁用。  
+
<b>3.[[妊娠合并 力衰竭]]的处 </b>
 +
*妊高症并发心力衰竭:以扩张周围血管为主 可考虑使 酚妥拉明及硝普钠,但前者易增加心肌耗氧,后者作用过强,不易控制,因此使用酚妥拉明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注意,强心,[[ 解痉]] ,利尿,[[ 镇静]] ,利尿,给养仅为辅助治疗。
 +
*其他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1,低钠饮食。2,缓慢[[静 脉输液]] 。3 强心 利尿同时给予血管扩张 药物 。4 [[分娩]]过程 在[[麻醉科]]及[[心 内科]] 医生监护下进行。
 +
*ACEI和ARB 禁用 于孕妇,因对[[胎儿]]有致畸性   
-
(2)吸氧。合理氧疗是治疗心衰,纠正呼吸困难的重要手段,一般以鼻导管吸氧,流量为3~5L./分,如严惩肺水肿,二肺广泛湿性罗音,哮噜音者可给30~50%[[ 酒精]] 过滤吸氧,或应用祛泡剂以利[[肺泡]]表面张力吸收,改善肺水肿。
+
<b>4.[[ 慢性心力衰竭]] 的处理</b>
-
(3)[[ 强心药]]物的应用,洋地黄是治疗、抢救 心力衰竭 的首选取药物,[[地戈辛]]0.125mg,每日2次或西地兰以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注,首次剂量0.2~0.4mg.以后每次mg,每日成人剂量不超过1.2mg 。由于洋地黄 治疗剂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 易引起毒性反应,特别是老年病人,其心脏较大、[[肾功能]]不佳、电解质紊乱、反复心衰、[[酸中毒]]病人更易引起洋地黄中毒,故必须根据病情,慎重选用洋地黄的制剂、剂量、给药方法和途径,加强护理观察,服药反应,如伴有低血[[外因]]及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不宜用,每次服药前须听心率,低于60次/分停用,静注西地半时须注意心率与心律变化。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视觉障碍]]、黄视、绿视、晕眩、头痛、[[失眠]],特别是出现各种心律失 常, 如室早“二联律、[[ 三联律]]、[[传导阻滞]]、ST段呈鱼钩状压低、心率缓 等均须警惕洋地黄中毒的发生,可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地戈辛浓度,有助于诊断。正常成人为1.3±0.6m7890-g/ml,如>2mg/ml时,视为洋地黄中毒,需要立即停药,迅速排除诱发因素,补充钾盐,因钾能与洋地黄竞争Na+—K+--ATP酶[[受体]],降低[[强心甙]]与酶的[[结合常数]],钾本身又能降低心肌自律 ,又可使已经结合的强 甙从Na+-K+ATP酶中[[解离]] 出来,减轻中毒.地戈辛与[[特异抗体]][[抗原]]结合,对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传导阻滞效果甚好   
+
[[ 慢性 心力衰竭]]的 处理内 繁多 请参看[[慢性心 力衰竭]] 词条
==预防保健==
==预防保健==
<b>1.预防[[感冒]]</b>
<b>1.预防[[感冒]]</b>
第265行: 第210行:
<b />  
<b />  
-
===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
==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首先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整齐,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氧疗可改善机体缺氧,促进组织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是心功能不全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给氧应从小流量开始,待病人适应后根据需要调节流量。
 首先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整齐,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氧疗可改善机体缺氧,促进组织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是心功能不全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给氧应从小流量开始,待病人适应后根据需要调节流量。
第291行: 第236行:
*[[医疗康复/心力衰竭|《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心力衰竭]]
*[[医疗康复/心力衰竭|《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心力衰竭]]
*[[家庭诊疗/心力衰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心力衰竭]]
*[[家庭诊疗/心力衰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心力衰竭]]
 +
*[[左心衰竭]]
 +
*[[右心衰竭]]
 +
*[[急性心力衰竭]]
 +
*[[慢性心力衰竭]]
 +
*[[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高血压]]
 +
*[[心肌病]]
 +
*[[心肌炎]]
 +
*[[肺源性心脏病]]
{{急救常识专题}}
{{急救常识专题}}

在2014年7月4日 (五) 19:18的最新修訂版本

心力衰竭又稱「心肌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迴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並由此產生一系列症状體征

心力衰竭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指各種病因致心臟病的嚴重階段。發病率高,五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於初始的心肌損害和應力作用:包括收縮期或舒張心室負荷過重和(或)心肌細胞數量和質量的變化(節段性如心肌梗死,瀰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心房肥大和擴大(心室重塑(remodel-ing),繼以心室舒縮功能低下,逐漸發展而成。心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內分泌疾患、細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氣腫或其他慢性肺臟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臟病而產生心力衰竭的表現。妊娠、勞累、靜脈內迅速大量補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臟的負擔,而誘發心力衰竭。 

目錄

病因病理

一、心力衰竭是指原發性心肌肌原纖維收縮功能障礙所致的心力衰竭,此時泵功能障礙是原發的。心肌因種種原因收縮無力,有能噴射足夠的血液到外周的血管中去以全身組織代謝的需要時,就發生心力衰竭。

二、,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如心臟瓣膜病時,由於心肌負荷過重而發生心肌肥大心臟擴大,繼則心肌收縮性相對不足而導致心力衰竭,此時泵功能障礙是繼發的,在除去瓣膜障礙時較易逆轉。

三、由心肌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在晚期往往也伴有心肌損害。

四、除了心臟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嚴重的心律失常、心內膜炎等,心臟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腎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貧血、溶血、大量靜脈補液以及外科手術後的併發症等等,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常見誘發因素

1.感染:可直接損害心肌或間接影響心臟功能,如呼吸道感染,風濕活動等。

2.嚴重心律失常:特別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顫動,陣發性心動過速等。

3.貧血、妊娠、分娩、過多過快的輸液、過多攝入鈉鹽等可增加心臟負荷。

4.過度的體力活動和情緒激動,可增加心臟負荷。

5.洋地黃中毒或不恰當的停用洋地黃。

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等。  

併發症

(1)呼吸道感染

較常見,由於心力衰竭時肺部瘀血,易繼發支氣管炎肺炎,必要時可給予抗菌素

(2)血栓形成栓塞

長期臥床可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脫落後可引起肺栓塞。肺栓塞的臨床表現栓子大小有密切關係。小的肺栓塞可無症状,大的肺栓塞可表現為突發呼吸急促胸痛心悸、咯血和血壓下降,同時肺動脈壓升高,右心衰竭加重。相應肺部呈現濁音,呼吸音降低伴有濕羅音,部分病人有胸膜摩擦音胸腔積液體征,鞏膜可有黃染,或有短陣心房顫動發作。起病後12-36小時或數天後在下肺野出現三角形或園形密度增深陰影。巨大的肺動脈栓塞可在數分鐘內導致心原性休克猝死。心力衰竭伴有心房顫動者,易發生心房內血栓,栓子脫落而引起腦、腎、四肢或腸系膜動脈栓塞

長期臥床的病人應注意及時翻身按摩肢體作被動活動,預防血栓形成,對有栓子脫落引起肢體動脈栓塞者,輕症者可用尿激酶鏈激酶進行溶血栓治療,肢體缺血嚴重者應作外科治療。

(3)心原性肝硬化

由於長期右心衰竭,肝臟長期淤血缺氧,小葉中央區肝細胞萎縮結締組織增生,晚期出現門脈高壓,表現為大量腹水、脾臟增大和肝硬化。處理:經強心利尿等治療,腹水仍不減退,大量腹水影響心肺功能者,可行穿刺適量放液。

(4)電解質紊亂

常發生於心力衰竭治療過程中,尤其多見於多次或長期應用利尿劑後,其中低血鉀和失鹽性低鈉症候群最為多見。

低血鉀症

輕者全身乏力,重者可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常加重洋地黃毒性,必須及時補充鉀鹽,輕症可口服氯化鉀3-6g/日,重者可用氯化鉀1-1.5g溶於5%葡萄糖液500ml內靜脈滴注,必要時可重複給予。

②失鹽性低鈉症候群是由於大量利尿和限制鈉鹽攝入所引起,多發生在大量利尿之後。發病較急,出現軟弱無力,肌肉抽搐口渴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嚴重者可有頭痛煩躁不安意識不清,甚至昏迷等低鈉性腦病表現。患者皮膚乾燥,脈細速,尿量減少,甚至血壓降低。化驗:血鈉、氯化物、二氧化碳結合力皆低,紅細胞壓積增高。治療,應不限制食鹽,並可用3%氯化鈉液100-500ml緩慢靜脈滴入。    

分類

按其發病緩急分

慢性心力衰竭

一、基本病因

1.原發性心肌損害(包括:1.缺血性心肌損害 2.心肌炎和心肌病 3.心肌代謝障礙性疾病 )

2.心臟負荷過重(1.壓力負荷過重 2.容量負荷過重 )。

二、臨床表現

(1)左心衰竭

臨床上最常見,主要表現為肺循環靜脈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症状: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咯血疲勞發力頭暈心悸、少尿及腎功能損害

體征:兩肺底聞及濕性囉音,隨病情加重可遍及全肺;心臟擴大,心率增快,心尖區可聞及舒張期奔馬律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

(2)右心衰竭

單純右心衰竭較少見,主要表現為體循環靜脈淤血。

症状:胃腸道肝淤血、呼吸困難

體征:水腫,是右心衰的典型體征,首先發生在身體下垂部位;頸靜脈征;肝大和壓痛;心臟體征:右心室和(或)右心房肥大 可聞及右室舒張期奔馬律

(3)全心衰竭

同時具有左右心衰的臨床表現。

急性心力衰竭

一、基本病因

1.急性瀰漫性心肌損害 常見於急性廣泛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引起心肌收縮無力,心排血量急劇下降。

2.急性心臟後負荷增加 常見於高血壓危象、嚴重瓣膜狹窄、心室流出道梗阻等。

3.急性心臟前負荷增加 常見於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內膜炎引起的瓣膜損害、腱索斷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以及靜脈輸血、輸液過多或過快。

4.心律失常 常見於原有心臟病的基礎上出項快速性(心率>180次/分)或緩慢性(心率<35次/分)心律失常。

二、臨床表現

急性左心衰主要表現為突發嚴重呼吸困難,呼吸頻率達30~40次/分,端坐呼吸,面色灰白、發紺、極度煩躁、大汗淋漓,同時可頻發咳嗽,咳出大量白色或粉紅色泡沫樣痰。極重者可因腦部缺氧而致神志模糊。

按其發生部位分

(1)左心衰竭

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呼吸困難,初起為勞力性呼吸困難,終而演變為休息時呼吸困難,只能端坐呼吸。陣發性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現,多於熟睡之中發作,有胸悶、氣急、咳嗽、哮鳴,特別嚴重的可演變為急性肺水腫而表現劇烈的氣喘、端坐呼吸、極度焦慮和咳吐含泡沫的粘液痰(典型為粉紅色泡沫樣痰)、紫紺等肺部淤血症状。

(2)右心衰竭

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尿少夜尿,飲水與排尿分離現象等。肺部單純右心衰無異常,並左心衰時候可有頸靜脈怒張(+),肝腫大,X線檢查以左心室左心房增大為主。

實驗室檢查則左心衰竭有臂舌時間延長,飄浮導管測定肺動脈毛細血管楔嵌壓增高;右心衰竭有臂肺時間延長、靜脈壓明顯增高。

根據發病機制分

通常後者發生在先,進而發生收縮功能障礙。

(1)收縮性心力衰竭:的特點是心臟增大,收縮末期心室容積增加和射血分數下降,也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力衰竭。

(2)舒張性心力衰竭:是由於心室鬆弛性降低。僵硬度增加,使心室舒張期充盈受限,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升高和心搏出量減少,心肌常顯著肥厚,心臟大小正常、射血分數無明顯減少,患者心力衰竭症状也不太明顯,可見於高血壓、冠心病的某一階段,嚴重者見於原發性限制型心肌病、原發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按症状的有無分

按症状的有無可分為無症状性(asymptomatic)心力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分級、分期

心力衰竭分為四級(NYHA分級):

心力衰竭的分期(AHA/ACC分期):

心力衰竭的分期對每一個患者而言只能是停留在某一期或向前進展而不可能逆轉。如B期患者,心肌已有結構性異常,其進展可導致3種後果:患者在發生心衰症状前死亡;進入到C期,治療可控制症状;進入D期,死於心力衰竭,而在整個過程中猝死可在任何時間發生。為此,只有在A期對各種高危因素進行有效的治療,在B期進行有效干預,才能有效減少或延緩進入到有症状的臨床心力衰竭。

輔助檢查

1.注意心力衰竭的原因和有無肺或(和)體循環淤血的症状體征,並按心臟血管病一般常規進行檢查。

2.入院後2天內應完成靜脈壓、血沉肝腎功能檢查。長期進低鹽飲食或服利尿劑者,應定時查血鉀、鈉、氯、鎂。

3.擬根據臨床表現及檢查,區分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並判定心衰級別。  

治療

心力衰竭病因治療包括基本心臟疾病的治療及其誘發因素的預防和控制。心力衰竭本身症状的一般治療要從減輕心臟負荷、增加心排血量、控制體內的鈉和水等方面考慮。

1.急性左心衰竭的處理

2.頑固性心力衰竭的處理

3.妊娠合併心力衰竭的處理

4.慢性心力衰竭的處理

慢性心力衰竭的處理內容非常繁多,請參看慢性心力衰竭詞條。

預防保健

1.預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節或氣候驟變情況下,患者要減少外出,出門應戴口罩並適當增添衣服,患者還應少去人群密集之處。患者若發生呼吸道感染,則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劇惡化。

2.適量活動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但切忌活動過多、過猛,更不能參加較劇烈的活動,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飲食宜清淡少鹽

飲食應少油膩,多蔬菜水果。對於已經出現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鹽的攝入量。鹽攝入過多會加重體液瀦留,加重水腫,但也不必完全免鹽。

4.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煙、戒酒,保持心態平衡,不讓情緒過於興奮波動,同時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老年人心衰的早期徵象

①勞動或上樓梯時,發生呼吸困難;

②睡眠時突然呼吸困難,坐起時又有好轉;

下肢浮腫,尿量減少;

④沒患感冒卻咳嗽、痰多、心慌、憋氣

⑤失眠、疲乏、食慾減退

⑥病情加重,四肢抽搐,呼吸暫停,紫紺,但發作後,又馬上恢復正常;

⑦血壓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煩躁不安;

⑧呼吸極度困難,有窒息感,咳嗽、咯出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

對上述症状如有1-5項能對得上號者,為早期心衰的典型表現,應引起注意;如有6項能對得上號者,是由於腦缺血而引起的心性暈厥;若全部都有者則為急性肺水腫的表現。

  

日常護理注意事項

首先保持病室環境安靜、舒適整齊,空氣新鮮,冬天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氧療可改善機體缺氧,促進組織代謝,維持生命活動,是心功能不全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給氧應從小流量開始,待病人適應後根據需要調節流量。

心功能不全患者,應根據心動能不全程度,採取適當體位配合治療。一般病人應採取高枕位睡眠;較重者採取半臥位或坐位,可以減少夜間氣短、喘憋等呼吸困難症状。嚴重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竭者,應採取端坐位,同時雙下肢下垂,使回心血量減少,膈肌下降,胸腔容積擴大,肺活量增加,可緩解呼吸困難;對於輕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宜做重體力活動,如允許可限於日常生活活動。對於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增加臥床休息,避免激烈運動項目,較適於散步一類輕活動,出現心功能不全症状即止;對於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待心功能改善後,根據病情恢復情況儘早活動,以防止長期臥床而導致肌肉萎縮、消化功能減退、靜脈血栓形成等,活動應注意循序漸進。

一、輕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體力活動。較重心力衰竭病人以臥床休息為主;心功能改善後,應適當下床活動,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二、 減輕胃腸道負擔,宜少量多餐,適當控制每日進食總量。宜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不宜超過5克(1錢);忌食鹽腌制食品及含鹽炒貨。心力衰竭時,由於胃腸道充血,消化機能低下,容易引起腹脹,如再進食過多,胃部飽滿,易導致膈肌痙攣,影響心肺功能,因此,心力衰竭病人的飲食原則是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質或軟食為主,並少食多餐。

三、 嚴禁煙、酒,不喝濃茶或咖啡

四、嚴格按醫囑服藥,不得隨便改變藥物的用法和用量,特別在服用利尿劑和地高辛時更應如此,以免發生不良後果。

五、感冒、腹瀉、發熱或病情變化時要及早就診。

六、要注意的是育齡婦女要做好避孕工作。   

參看

關於「心力衰竭」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