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7wm.jpg

   靜脈輸液治療是一種高度專業技術,其治療層面涵蓋腸道外輸液、營養支持、用藥與輸液的治療,回顧其歷史,始於17世紀,但巨大進步主要發生於20世紀,在此期間有那些重大的發明呢?我們可以輸液、導管敷料的歷史回顧,了解到這些發明是如何改善病患的生存空間與照護品質。  

目錄

早期實驗

血液治療疾病的最早記錄是1492年,當時將3名男童的血液給予教宗三世,但直到1615年,才由Libavious重新提出將血液從一個人輸給另一個人的輸血概念,但當時還不能實際操作。輸血概念是靜脈治療的開端,經過幾個世紀之後,人與人之間的輸血才成為可能,又經過了更長的時間才出現安全的輸血技術。  

輸液的進步

象現代這樣的靜脈內治療是起源於19世紀,19世紀是醫學大發展的世紀。第一個大的成就是在1818年,當時James Blundell在倫敦進行了第一次人與人之間的輸血.1834年Blundell再次進行了人與人之間的輸血,接受輸血的是一名因出血而生命垂危的產婦,由此, Blundell進一步認為出血造成的失血和低血容量有關.

1831年蘇格蘭發生了霍亂流行,這也是靜脈內治療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在這次流行中,Thomas Latta實驗性地給一個病人輸入了鹽水溶液,該患者當時"奄奄一息,任何東西也不會刺痛他,實際上,他已經消瘦得不成樣子,我恐怕還沒準備好用具,他就會斷了氣"。但Latta的治療成功了,病人最後康復並活了下來。鹽水注射的成功使這種療法在霍亂流行中得到廣泛使用,但其成功率有限。以後又進行了更多的工作。

1900年Landsteiner發現人體不同血液混合時,會起反應,此重大發現,終於導致人類ABO血型系統確認。在輸血治療的歷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戰爭期間輸血的應用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普遍,出於需要,必須給受傷的士兵輸血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也因此造就今天,輸血治療是通用的醫療技術,血液可以分離成各種不同的成分,可以根據病人缺少的具體成分,單獨輸入病人需要的相應血液成分。

在二十世紀中,腸道外營養(TPN)支持也取得重大的發展。腸道外營養之父,Dr.Stanley Dudrick於1967年成功的由鎖骨上腔靜脈輸入高濃度的葡萄糖蛋白質。由於此突破,應用中央靜脈治療(CVC,俗稱CVP)的概念如春筍般的蓬勃發展,造就各式中央導管與敷料的發明與革命。  

何謂靜脈輸液法

簡介

將大量的液體、電解質或血液由靜脈注入稱之為靜脈輸液法。因注射的部位與輸液的不同,可分為外周靜脈輸液、中心靜脈輸液、高營養輸液(TPN)與輸血等。

Bk7wn.jpg

  

靜脈輸液的優點

1、易將藥物達致療效濃度,並可持續維持療效所需的恆定濃度。

2、對肌肉皮下組織有刺激的藥物可經靜脈給予。

3、可迅速地補充身體所喪失的液體或血液。

4、靜脈營養品的輸注。  

靜脈輸液的缺點

1、處理不當易產生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感染

2、藥物過量或滴注過快,易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3、持續性的過量輸注,易造成循環負荷過重,或電解質失衡。

4、醫源性疾病的增多。

不能讓輸液成為習慣

兒科門診室內,一方是40多歲的中年男子,一方是69歲退休後被返聘的主任女醫生。男子堅持要求醫生為女兒打點滴,醫生則堅稱小孩只有3歲9個月,口服藥物即可痊癒,完全不需用抗生素。隨後雙方發生爭執,爭執中男子推了下辦公桌上的電腦,電腦飛起後,直接砸到女醫生的右眼眉角,後者被砸傷住院。事發昨日上午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詳情請參閱詞條:不能讓輸液成為習慣

參看

關於「靜脈輸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