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防治/心力衰竭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老年百病防治》 >> 心血管系統疾病 >> 心力衰竭
老年百病防治

老年百病防治目錄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心臟代償能力顯著減退,不能有效地將靜脈迴流血液排出,以致心輸出量減少,不能滿足人體組織代謝的需要。嚴格地說,心力衰竭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多種疾病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病徵,臨床上以肺循環和(或)體循環靜脈瘀血為特徵,所以又稱「充血性心力衰竭」。按發病的急緩可分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按症状體征可分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的心臟儲備功能減退,因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成為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

[發病原因]

1.基本病因。老年人心衰大多有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心肌病心肌炎,風心瓣膜病,老年期特發的瓣膜變性、鈣化原發性傳導束支退行性變,竇房結纖維化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其中以冠心病,高血壓病,肺源性心臟病最常見。

2.誘發因素。心功能不全常由一些因素所誘發。老年心衰常見的誘因有:①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占誘因首位(20%以上),患肺炎的老年人9%死於心衰;②心律失常,尤其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撲動等;③心臟負擔過重,體力過勞,情緒激動,鈉鹽攝入過多及輸液過多或過速等;④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肺栓塞等疾病;⑤藥物,如洋地黃用量不足或中毒心得安利血平阿黴素等。

中醫認為,「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邪上客也」,「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充血性心力衰竭屬中醫的「心水」證,多為年老體衰,臟氣虧虛,氣不化水所致。

臨床表現

心衰早期常常是一側心臟發生衰竭,因此臨床上可分為左側心衰和右側心衰,隨病情發展最後導致全心衰竭。

1.左心衰竭。左心衰竭是心衰中最主要的類型,疲乏無力呼吸困難,是左心衰中最常見和最嚴重的症状。這一組症状往往逐漸加重而顯示出來,剛開始僅感體力不如以前,在一般的活動時容易疲勞,倦怠,或在進行以往能勝任的工作時即感咳嗽氣喘心悸,後來從事輕體力活動,或在急走,上樓等情況下也感氣喘,心悸;部分病人可表現為白天活動無明顯不適,但夜間睡眠常須高枕,不然就感到憋氣,甚至熟睡中突然憋醒,需要坐起來幾分鐘才覺緩解,或者不明原因的乾咳,而且睡下去明顯,臨床易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

2.右心衰竭症状。自覺右上腹飽脹,便秘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夜尿增多或尿少,雙下肢浮腫且下午明顯,睡一晚上至次晨水腫消失或減輕,嚴重者可出現全身性浮腫,並可有胸水腹水

3.全心衰竭。隨著病情的發展,左、右心衰最後均可導致全心衰竭,而出現左、右心衰的綜合臨床表現。

[預防措施]

1.避免誘發因素。誘因對老年心衰的影響大於原有的心臟病,故控制、消除和避免誘因對心衰的防治起著重要的作用,如心臟病患者應注意防治上呼吸道感染,避免過度勞累及過快過量的輸血、輸液,應積極治療控制心律失常、風濕病活動等,以避免誘發心衰。

2.基本病因的治療。針對病因進行積極的治療是預防心衰的根本措施,冠心病、高血壓病、心肌病、瓣膜病變、嚴重貧血等若能及時診治可防止心衰的發生。

[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包括強心藥,如地高辛,每日~0.5毫克,利尿劑,如雙氫氯噻嗪25毫克,每日~2次及針對基本病因,誘發因素的藥物,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由於老年人腎功能隨年齡增長而減退,肝功能下降,藥物代謝排泄緩慢,而易出現嚴重副作用或中毒,故在用藥方法、劑量及毒副作用等方面應特別謹慎。此外,老年人記憶力差,易誤服、多服藥而引起毒副作用,又易忘服而不能取得預期療效,故患者家屬最好確定專人給病者用藥。

2.適當休息。休息可減少機體氧耗量,減輕心臟負荷,休息的程度和時間之長短視心衰的程度和病情而定。但應避免不必要的長期休息,以免引起血栓栓塞疾病及關節肌肉萎縮、僵硬,排尿困難合併症的發生;再者,長期的休息易造成心臟神經官能症,不利於本病的康復

3.保持樂觀情緒。精神上的安靜休息在心衰治療中不可忽視。緊張、焦慮、恐懼、悲觀等不良情緒可誘發或加重心衰,故老年心衰患者應保持平穩的心態,以樂觀的情緒對待疾病。

4.合理安排飲食。心衰患者膳食應注意以下四點:①一次進食不易過飽,應少食多餐,以減輕心臟負擔;②限制鈉鹽攝入,以減輕水腫,不宜食鹹菜、鹹魚、豆腐乳、香腸、海味、松花蛋等;③保證足量的蛋白質攝入,但應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脹氣的食品,如豆類、生蘿卜等;④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鉀、鎂及維生素的缺乏。

5.保健食療。心衰水腫明顯者,可自制玉米扁豆粥服用(玉米須60克、大棗60枚、白扁豆25克、粳米30克),製作方法為:將諸物洗淨,按常法煮作粥,每日1次;或自製苡仁海帶雞蛋湯服用(苡仁20克、海帶20克、雞蛋2個)。製作方法為:將海帶洗淨切條,苡仁洗淨,共放入高壓鍋內,加水炖至極爛,鐵鍋置旺火上,放入食油,將打勻的雞蛋炒熟,立即將海帶、苡仁連湯倒入,加鹽、胡椒粉適量,炖煮片刻,即可服食。如心衰心悸明顯,夜寐欠佳者,可自制琥珀豬心湯(豬心一個、琥珀粉5克、党參粉5克)。製作方法為:將豬心心腔的血液洗淨,放入琥珀粉、党參粉,置於砂鍋內加水文火炖熟,經調味後,即可食肉喝湯。

6.中醫辨證論治心氣虛,表現為心悸氣短自汗,活動或勞累後加重,全身乏力,面色白者,可用紅參12克、龍眼肉15克、黃芪15克,生龍牡各30克、遠志12克、雲苓15克、水煎服以益心氣;心陽虛兼瘀血,除上述心氣虛的表現外,還有畏寒肢冷,心胸憋悶,可用制附子12~15克(先煎1~2小時)、紅參12克(打碎先煎)、黃芪20克、茯苓30克,川芎10克、蘇木12克、當歸12克、柏子仁12克、遠志12克、肉桂5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10克、炒棗仁12克,水煎服以溫補心陽,活血養心;心脾陽虛血瘀水蓄,表現為心悸怔忡氣短懶言,易汗出,身倦乏力納呆,脘腹作脹,畏寒肢冷,下肢浮腫,可用制附子20克(先煎2小時),紅參15克(打碎先煎),蘇木15克,茯苓30克,肉桂5克,白朮15克,炙甘草10克,丹參30克、車前子30克(包煎)、白茅根30克、水煎服以溫補心脾,活血利水;心肺腎氣虛,心陽驟損,主要表現為胸悶氣短,心慌自汗,活動尤甚,畏風,倦怠懶言,夜間入睡後突然憋醒,氣喘,或咳吐稀痰,起坐後輕者數分鐘即可緩解,重者1~2小時方能逐漸緩解,可用紅參(打碎先煎)15克、制附子12克(先煎)、蘇木15克、炙甘草10克、黃芪15克、茯苓30克、葶藶子12克、大棗6枚、川芎10克、桂枝12克、柏子仁12克、遠志10克、五味子12克、炒棗仁12克,水煎服以溫陽益氣,活血瀉肺利水。

7.單方驗方。有報導心衰患者臨床用葶藶子口服,每日用量3~6克,分三次飯後服,一般於服藥後第四天尿量增加,浮腫減輕,心衰其他症状在2~3周內顯著減輕或消失;心衰水腫明顯,小便不利者,可用新鮮車前草或白茅根30~50克,煎水代茶飲;北五加皮粉,每服1~2克,日服3次;鮮萬年青葉50~100克水煎服;枸杞10克,鎖陽15克,水煎服,每日劑。

參看

32 心律失常 | 老年高血壓病 32
關於「老年病防治/心力衰竭」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