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診療/鼻竇炎
醫學電子書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耳鼻咽喉疾病 >> 鼻及鼻竇疾病 >> 鼻竇炎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
鼻竇的位置鼻竇是在鼻周圍的骨組織內形成的一些空腔。兩側額竇位於眉上方;兩側上頜竇在頜骨內;兩組篩竇在鼻腔的兩側。兩側蝶竇(圖上未標出)位於篩竇後面。
目錄 |
病因
鼻竇炎分為急性、慢性兩類。急性鼻竇炎可由各種細菌感染所致。常繼發於感冒之後的病毒感染。有時慢性上頜竇炎可由牙齒感染引起。感冒期間,鼻腔粘膜腫脹阻塞鼻竇竇口,竇腔內的空氣吸收入血,竇腔形成負壓,負壓產生疼痛。這種鼻竇炎稱為真空性鼻竇炎。若真空狀態持續存在,竇腔內有液體滲出,為細菌感染提供營養。繼而白細胞及更多的液體進入鼻竇,殺死細菌,竇腔壓力增加,產生更嚴重的疼痛。
症状和診斷
急性和慢性鼻竇炎可產生相同的症状。感染的鼻竇區有腫脹、壓痛。各鼻竇有自身的症状,如上頜竇炎可產生面頰部疼痛、牙痛和頭痛;額竇炎有前額部疼痛;篩竇炎在兩眼內眥或球後疼痛,常牽引至前額部;蝶竇炎所致頭痛無固定區域,常感到前額或枕後疼痛。可能有全身症状。發熱或寒戰提示感染已擴散至鼻竇以外。鼻腔粘膜常充血、紅腫,黃綠色膿性分泌物多。X線攝片可見竇腔模糊。所以,CT檢查可以了解鼻竇感染的程度和範圍。若有上頜竇炎應行牙齒攝片。
治療
急性鼻竇炎治療的目的是改善鼻竇引流,控制感染。蒸氣吸入有助於鼻腔粘膜血管收縮,改善鼻竇引流。含有血管收縮劑的藥物如腎上腺素可鼻內噴霧,但使用時間不宜過長。口服麻黃素藥物常無明顯效果。
急性、慢性鼻竇炎均可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如羥氨苄青黴素等,但慢性鼻竇炎服用時間應較長。當藥物治療無效時,可採用手術改善鼻竇引流及去除感染組織。
鼻竇炎與免疫功能低下
在無法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或免疫系統受損的患者,可產生嚴重的甚至致命的真菌感染。
毛霉病是發生於嚴重糖尿病患者的真菌感染。鼻腔內有黑色壞死組織,並可阻塞供應大腦的血管,產生神經症狀,如頭痛、失明等。醫生應取感染組織在顯微鏡下檢查,作出診斷。可採用控制糖尿病、靜脈給予抗真菌藥物兩性黴素B治療。
在因應用抗癌藥或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愛滋病等疾病使免疫系統受損者,麴黴菌和白色念珠菌常是其致病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在麴黴菌感染時,在鼻腔和鼻竇內可產生息肉,醫生應摘除息肉並作病理檢查,以便作出診斷。可採用鼻竇手術或靜脈給予兩性黴素B等措施治療。
參考
鼻息肉 | 咽喉疾病 |
|
|
關於「家庭診療/鼻竇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