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隋唐五代醫學著作
醫學電子書 >> 《中國醫學通史》 >> 隋唐五代醫學(公元581-960年) >> 隋唐五代醫學著作 |
中國醫學通史 |
|
隋唐時期國家的統一,經濟文化的繁榮,為醫學的總結和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祖國醫學在醫學理論、藥物學、方劑學以及臨床各科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出現了總結編纂整理的趨勢。歷史上空前巨大的綜合性醫經方書相集大成的醫方著作多出現在這一時期,文獻整理編著、藥物學著作及臨床各科的總結性專著均有很大進步,對後世醫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諸病源候論》
《諸病源候論》,簡稱《巢氏病源》,又名《巢氏諸病源候論》、《諸病源候總論》。隋大業年間,隋太醫博士巢元方奉詔與吳景賢等編撰。隋大業六年(610)成書。全書共五十卷,六十七門。此書是我國第一部由朝庭敕編,集體撰作的醫學理論著作。該書現存最早版本為元刻本,常見版本系195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
《諸病源候論》對1739種證候的病因、病機、病變作了具體闡述。收羅病證之全前所未見,對各病之病因病理闡析以及症候的分類描述也具較高水平。書中以病為綱,每類疾病之下,分述備種病證概念、病因、病機和證候包括:內科疾病、五官病證、外科、傷科諸疾,及皮膚、肛腸疾病;並婦科、產科各證、小兒疾病。其論詳於病因證候,涉及預防、攝生、導引、外治及若干手術手法,基本未載方藥。
該書對祖國醫學有多方面的貢獻,在病因病理學上發展了前人的理論。如山區癭病是飲用了缺碘的「沙水」等,並對多種疾病的病變、轉歸有詳細觀察和系統準確的描述,突出了各病的持殊證候,在臨床鑒別診斷上有重要意義。
在證候分類學方面,對隋以前病證詳加記載,分門別類,使之系統化。書中還介紹了腹部外科手術。如:腸吻合術、創面縫合術、血管結紮止血術等,反映了我國古代外科手術所達到的較高水平。
《諸病源候論》引錄保存了我國古代許多珍貴醫學資料,後世醫家對此書甚為推祟,對國外醫學亦有一定影響。
然而《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第一部病因症候學專著,學術價值很高。
二、《四海類聚方》
《四海類聚方》,簡體《類聚方》:系隋煬帝敕編,成書於隋大業年間(605~618),全書共2600卷。
此書首見於《隋書.經籍志》,在《舊唐書.經籍志》和《新房書.藝文志》中,續有著錄。唐代《新修本草》及宋.《證類本草》中曾有引述,至唐開元九年(721)時,此書尚存完帙。天寶十一年(752)王燾在弘文館也曾見閱此書,但因隋唐時期印刷術尚未廣泛應用,加之卷帙龐大,以及保管、傳播和兵燹戰亂等影響,該書唐代以後亡佚。
三、《黃帝內經太素》
《黃帝內經太素》,簡體《太素》,又名《黃帝太素》。隋唐間醫學家楊上善編撰。《黃帝內經太素》是《黃帝內經》18卷的一種傳本,全書共20篇,其篇目分別為攝生、陰陽、人合、藏府、經脈、腧穴、營衛氣、身度、診候、證候、設方、九針、補瀉;傷寒、寒熱、邪論、風論、氣論、雜病。唐初政府令楊上善主持整理校定古代醫書,楊氏將《太素》一書在原20篇的基礎上,增補擴充為30卷,南宋後國內一度亡佚。然《太素》一書問世不久,很快傳入日本。19世紀初日本仁和寺等古本《太素》陸續被發現後,引起我國學者的重視。光緒六年至十年(1880~1884)我國學者楊守敬(惺吾)在日本訪書時影錄而歸,並對此書進行了考證、注釋、校勘工作。現存《太素》已有部分內容殘缺,1987年日本東洋善本醫學叢書影印本為最好版本。我國常見版本為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據肖延平蘭陵堂本影印本。
《太素》是分類注釋、校勘《黃帝內經》的早期著作。書中所引《內經》原文,在現存醫書中最接近古貌,並保存了許多古典醫籍佚文,可用來校今之《素問》、《靈樞》,對研讀《黃帝內經》有較高參考價值。
四、《備急千金要方》
《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方》(《千金方》為《備急千金要方》之簡稱,亦有人把《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稱為《千金方》的),又名《千金要方》。唐.孫思邈約撰成於永徽三年(652)。
《備急千金要方》自唐代到現代,中外翻刻版本有四十餘種,大致可分為兩類。原文本有未經北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校刊的版本,或經校刊者,均為30卷本。另有93卷本,系明代中期道教徒據早期《道藏》本及北宋校刊本等析編而成。現存較早版本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小丘山房喬世寧刻本;日本嘉永二年(1849)江戶醫學影宋本亦為佳本。1955年和1982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江戶醫學本曾兩次出版影印本。第二類為詳註本和節選本。
此書30卷本內容,卷1為醫學總論,包括醫學倫理、本草、製藥等;卷2~4系婦科病;卷5為兒科病;卷6為七竅病;卷7~8論諸風腳氣;卷9~10為傷寒;卷11~20為臟腑病論;卷21論消渴淋閉諸症;卷22為瘡腫痛疽;卷23系痔漏;卷24論解毒並雜治;卷25為備急諸術;卷26~27系食治並養性;卷28平脈;卷29~30針灸孔穴主治,總計233門,含方論5300餘首,創分證列方的編寫體例。書中系統總結了唐代以前的醫學成就,取材廣泛,內容豐富,遍涉臨床各科及針灸、食療、藥物、預防、衛生保健等。該書有述有作,驗方經方兼備,是我國第一部理法方藥俱全的醫學巨著,是繼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後,我國醫學的又一次總結,被譽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
五、《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簡稱《唐本草》,又名《英公本草》,唐顯慶二年(657)蘇敬奏請編修本草,唐政府乃詔蘇敬等23人撰修,顯慶四年(659)正月十七完成了全部編撰任務。全書共54卷,分為三部分。《正文》即通稱《新修本草》20卷,目錄1卷;藥圖25卷,目錄1卷;《圖經》7卷,該書修成之後,由唐政府頒行全國,以為藥用之根據,流傳400餘年。
書中《藥圖》7卷北宋時就已亡佚無存。《圖經》部分也已久佚,但部分內容收載於《蜀本草》佚文及《千金翼方》二書中,《正文》部分原書雖佚,但文字通過歷代本草引錄收載基本得到保留。
《新修本草》正文部分包括序例和850種藥,比陶弘景《本草經集注》新增藥物114種,分玉石、草、木、禽獸、蟲魚、果、菜、米、有名無用等九類。介紹藥物味、性、良毒、主治、用法、別名、產地等,下以小字略述形態。對古書未載之內容加以補充,內容有誤者,重加修訂,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藥圖》是根據各地繪製的生藥彩圖編集的,這是我國唐代以前卷帙最多,藥物來源最豐富的彩色藥物圖譜。《圖經》是《藥圖》的文字說明,介紹了藥物形態、產地、採藥等,以辨異同。《新修本草》以較多的藥物考證和豐富的藥學知識贏得了中外醫藥者的尊崇,並對後世藥物學發展有深刻影響。
六、《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唐孫思邈撰,約成書於永淳二年(682)。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經驗,以補早塞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
此書共30卷,北宋時期校正醫書局對其傳本予以校正,並刊行全國。我國自宋迄今刻印、影印近二十版次。日本除珍藏有中國六種刊本外,尚有日本翻刻的兩種較好版本,現存版本中,以萬曆三十三年(1605)王肯堂刻本最佳。195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江戶醫學本出轉的影印本較為常見。
《千金翼方》全書30卷,計189門。合方、論、法共2900餘首。卷1~4論藥物,引錄《唐本草》的大部分內容,卷5~6系婦人疾病;卷9~10論述傷寒;卷11為小兒病;卷12~15闡述養生長壽。集中體現了古代延年益壽學說同防病、治病相結合之特色。卷16~25論述中風、雜病、高分子癰等;卷26~28系針灸;卷29~30為禁經,其中雖有禁咒之術,但亦不乏心理療法內容。
《千金翼方》系統論述了傷寒六經辨證,內科雜病、外科瘡腫、診病察色,辮別陰陽表裡虛實以及治療技術等方面都提供了寶貴經驗。
該書與《備急千金要方》被譽為我國臨床醫學百科全書,在我國醫學史上有深遠影響。
七、《月王藥診》
《月王藥診》梵文名《索瑪拉扎》(《Somaratsa》)藏文名《門傑代維給布》(《sMan-dpvad ZLa-ba'I rGyal-po》),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藏醫學古典名著。
關於《月王藥診》的來源,說法不一。其一,由漢族僧醫瑪哈亞納從漢地伯紀巷瑪哈處帶來吐蕃,後譯成藏文。(德格版《月王藥診》後序);其二,第司.桑傑嘉措據《月王藥診》第一百一十三章記載認為該書來源於五台山,其三,來源於中醫學書籍說。《吐蕃王統世系明鑒》中記載:公元七一O年,公主帶來各種工伎書籍。這些書籍中的醫藥書籍由漢族僧醫馬哈金達(Mahagyinda)、藏族醫生瓊布孜孜(Khyun-Po Tsetse)、瓊布通朱(Khyun-po Dam-tshugs)、角拉門巴(RCog-la sMan-pa)等人譯為藏文。《月王藥診》就是這些譯本中最重要的一本。
據此,《月王藥診》來源於中醫藥書籍是無疑的。從內容分析,它是以中醫藥學為藍本,把藏醫的經驗和藏醫的理論增編進去,同時又吸收了天竺醫藥學的內容和理論。
據推算,《月王藥診》可能是公元八世紀上半葉編譯而成。《月王藥診》有三種譯本,因譯本不同而有一百二十章、一百一十五章、一百一十三章別。
《月王藥診》在人體生理構造方面,講述了腦髓的構造、形狀、大小及骨骼、四肢、脊椎、肌肉和五臟六腑;在生理機能方面突出講述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對生理、病理起著主要協調作用,而氣血是生命活動的動力;在疾病起因方面,闡明了內在因素是三大因素的失調。外因是起居不適、生活不當、邪魔作祟;在疾病分類上,歸納為寒性病與熱性病兩大類;在病的診斷上提出瞭望、聞、切的診斷法;在治療方法上總結了內外兩治法。
在藥學方面,記載了一千種單藥、方劑,歸為寒性與熱性兩大類,並與臨床的寒性病與熱性病而成對治。對散劑、膏劑、湯劑、瀉下劑、催吐劑、舒脈劑、酥油藥劑等十餘種劑型作了記述。此外,對食物的營養療法作了評述;對食物和藥物的中毒和預防也作了記載。
此書還有些糟粕,有待揚棄。
《月王藥診》是藏醫學的奠基之作,是現存最早的古代藏醫藥著作。它對於研究藏醫學起源,早期歷史,對研究藏醫學與中醫藥學、天竺(今印度)醫學的相互關係,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八、《本草拾遺》
《本草拾遺》,簡稱《拾遺》,又名《陳藏器本草》。唐.陳藏器撰於唐開元二十七年(739)。
此書系本草著作,序例1卷,拾遺6卷,解紛3卷。由於此書以拾綴唐《新修本草》遺漏的藥物為主旨,故以「拾遺」為名。該書現已亡佚。但曾被多種醫藥書籍引用。日本《醫心方》、宋代《證類本草》明代《本草綱目》等書多所採錄,其主要內容保存在《政類本草》中尚忠鈞輯校本《本草拾遺》於1983年由皖南醫學院科研科油印本流傳各地收藏。
全書分為三部分,序例部分相當於部論,記載了「十劑」的內容。謂藥有宣、通、補、泄、輕、重、澀、滑、燥、濕十劑。拾遺部分共收載藥物692種。分為石、草、木、獸禽、果菜米等部,各藥內容分藥名、性味、毒性、藥效、主治、產地、藥物形態、採制等項。《本草拾遺》在唐代是僅次於《新修本草》的一部重要本草著作。
九、《食療本草》
《食療本草》,唐.孟詵撰成於唐長安年間(701~704)張鼎又於唐開元年間(721~739)予以增補而成(據《嘉祐本草》所引引書傳達室載,此書系孟詵所撰《補養方》後經張鼎於開元九~二十七年間補訂而成,因此食物藥治病為主,改名為《食療本草》,孟氏原書收載本草138種,張氏補入89條,合為227條)。
《食療本草》全書三卷,原帙今已無存,其佚文散見於《證類本草》和《醫心方》等書中,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英國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中發現該書古抄本殘卷,收有從石榴至芋共26種藥物的條文,現存英國倫敦博物館。1930年日本中尾萬三考察、校定了該書,以《食療本草考察》為名。全書分兩編,載藥241種,是近代最早的一種輯本。茲後謝海洲等重新考求了《食療本草》流傳的佚文,輯復此書。全書分卷,共收錄260種藥物,並歸併同類條文,校注疑誤,1984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此書系本草學著作,內容豐富,藥物多切合實用,是我國唐代較全面的營養學和食治專著,收錄了許多唐初本草書中未載的食藥。書中按物類為序排列,並分析食性,論述功用,記載禁忌,鑒別異同,附載單方。所列食治藥物,多系人們常用的食物、醬菜、果品、肉類等,反映了以食養臟、臟器療法的思想。
十、《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簡體《外台》,又名《外台秘要方》。唐.王燾撰成於天寶十一年(752)。
此書雖系醫方書,但為重要醫學典籍。作者長期管理弘文館,廣泛接觸大量古代醫籍,歷經十個寒暑,撰成這部巨著。北宋治平二年(1065)經校正醫書局校正刊行。至今翻刻多次,現有十餘鍾版本。建國後人民衛生出版社曾兩次影印。
《外台秘要》收集了唐代以及唐以前數十種醫學著作,全書40卷,分門,收載醫方6000餘首。卷1~2為傷寒;卷3~6論述天行、溫病、瘧疾、霍亂等;卷7~20系內科疾病;卷21~22為眼、耳、鼻、齒諸科疾病;卷23~24論癭瘤、癰疽;卷25~27為痢疾諸疾;卷28~30系中惡、金瘡、惡瘡等,卷31~32論述採藥、丸散及面部諸疾;卷33~34論述婦人病;卷35~36為小兒病;卷37~38論乳石;卷39~40載明堂灸法。全書皆先論後方,其論多引自《諸病源候論》醫方輯自《千金方》頗多,所選各書,每條之下必詳原書書名和卷數。這種引書註明卷第的治學方法,在醫學文獻整理上為王氏首創,書中博採各家方論,於保存古代醫學文獻方面功效卓著。如《近效方》、《古今錄驗方》、《刪繁方》、《深師方》、《小品方》、《骨蒸病灸方》等,今多散佚無傳,賴此書得以保存。雖為一部纂輯之作,但其保存古比醫方的功績於祖國醫學有很大貢獻。
十一、《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布內經素問》,簡稱《素問》,又名《黃帝內經素問》、《次注黃帝內經素問》,唐.王冰注於寶應元年(762)。
《素問》系王冰重新整理編次並注釋《黃帝內經》素問部分而成。《素問》原書九卷,81篇。自漢至唐,屢經增改、傳抄,至唐代已「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易難」。(王冰《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年)王氏遂以南朝全元起《內經訓解》為依據,對《素問》進行了編次注釋,並故曰次注,將其師舊藏之卷的七篇大論補入,並對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之處搜求經論,遷移補之;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旨趣,加以闡明。歷時十二年,於唐寶應元年(762)完成此一巨著,王氏在增改經文時,態度嚴謹。「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親揉」(王洋《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P7,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年版)。在注釋方面,廣泛引證多種古籍,對原文詳細注釋。北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於嘉祐二年(1057)對該書進行校勘。此後各種刊本雖經或分或合的演變,然均以此本為依據。
《素問》一書流傳甚廣,反覆刊刻,較全善本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武陵顧從德翻宋刻本。1956年和196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兩次據顧從德本校勘出版影印本。
十二、《四部醫典》
《四部醫典》又稱《醫方四續》藏名簡稱《據悉》(《rGyud-bzhi》),是中國醫學藏醫學寶庫中的一部經典著作,是著名藏醫學家陀寧瑪.元丹貢布等著。約成書於人世紀,《四部醫典》全書共分部,計一百五十六章,約二十四萬字。第一部《根本醫典》(《rTsa-rgyud》)共六章,總論人體生理、病理、診斷及治療;第二部《論述醫典》(《Shad-rgyud》)共三十一章,介紹人體生理解剖、病症分類和治療原則;第三部《秘訣醫典》(《Man-ngag-rgyud》)共九十二章,闡述臨床各科疾病之診斷和治療;第四部《後續醫典》(《Phyi-ma-rgyud》)共二十七章,主要論述脈診和尿診、各種方劑藥物的配伍、藥物的炮製、功能、給藥途徑及外治法(放血、艾灸、火灸、外敷、撥罐)等。
《四部醫典》收載方劑四百,單藥一干零二種,根據藥物來源、質地、生境、入藥部位的不同,分為貴重藥類、寶石類、土類、木類、精華類、平地產類(指作物類)、草類、動物藥等八大類。並對藥物的性味、炮製作了記載。作者認為藥物的生長與五行(土、水、火、風、空)有密切關係;並將藥物分為熱性與寒性兩類,熱症用寒性藥治之,寒症用熱性藥治之,這與中醫用藥理論類同。
全書從生理到病理,都貫串著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五臟六腑,寒熱氣血等理論,具有藏族的民族特色,其中有一些疾病是高原所特有的,有些病名至今未能找到中醫或西醫學中相匹的病名,藏醫中關於胚胎學的認識,認為是由父精母血的結合,逐漸發展起來,並且由簡單到複雜,最後形成胎兒。藏醫在胚胎學方面的認識在世界生物學史上是很先進的。
《四部醫典》在成書過程中,作者在總結本民族醫學經驗並吸收和借鑒了漢族醫學、古印度和大食醫學的部分理論和醫藥成果。成書後,歷經各代藏醫學家的修定、補充、注釋、整理而愈趨詳細完善。直至公元十二世紀,經老宇陀的十三世後代小宇陀.元丹貢布(宇陀.薩瑪元丹貢布)全面的修訂,成為後世的通行本。
《四部醫典》是一部對藏醫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奠基之作,歷代醫家都把它作為行醫指南,是藏醫的必修教科書,其學術地位相當於漢族之《黃帝內經》。
《四部醫典》最早刻本是1573年版的《扎當居悉》,1687年、1688年曾兩次重刊,今流傳者系1892年「藥王山版本」,十八世紀即有蒙文譯本,其後在國外曾被部分或片斷地釋成俄、日、英、德等多種文字、1983年、1987年先後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和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另出版社譯本。
十三、《理傷續斷方》
《理傷續斷方》,又名《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藺道人仙授理傷續斷方》。唐.藺道人撰。
此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骨傷科專著。今流傳最早版本為明洪武年間(1368~1398)刻本。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洪武本、道藏本予以合校出版排印本。該版系《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仙授外科驗方》、《仙傳外科方》三書之台刊本。
《理傷續斷方》較科學地總結了唐代以前在傷科方面的主要成就,集中論述了骨折與關節脫位的治療原則和方法。還收藏醫方40餘首,包括湯、散、丹、丸、貼藥、洗劑和內服藥,多有較好療效,切合臨床施治規律。後世治療骨折早期宜活血化瘀之說,亦受此書影響。該書在整復骨關節脫位方面多有創造,對肩關節髖關節脫位的整復,創肩關節脫位的」椅背複位法」,對後世影響很大。元代危亦林「架梯複位法」及目前臨床用於陳舊性關節脫臼的「改良危氏法」也是由此發展而來。
十四、《經效產寶》
《經效產寶》,又名《產寶》。唐.昝殷撰於大中年間(847~852)。此書為我國現存最早的產科專著。《崇文總目》著錄於目,作三卷。宋代刊本至元明間已散佚無存,後日人船橋氏由《醫萬類聚》輯得320餘方,刻本流傳於世。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緒三年(1877)影宋刻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據光緒年間影北宋本出版影印本。
《產寶》3卷,分篇,371方。上卷論述養胎、保胎、安胎、食忌、惡阻、胎動不安、漏胞下血、身腫腹脹以及難產諸疾。特別對橫產、倒產作重點介紹。中下卷論述產科各種疾病的治療與方劑共25篇。書末續編錄周頲的《傳授濟急方論》和李師中、郭稽中的「論二十一證」。另有「產後十八論方」,這些都是宋代以前產科名著,有重要參考價值。
十五、《顱囟經》
《顱囟經》系兒科著作,不著撰人。《宋史.方伎傳》及《藝文志》始載《師巫顱囟經》。一般認為該書系唐末宋初人託名師巫的作品。明代以後散佚。現所見《顱囟經》多以清代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輯出本為祖本。現存版本主要有《四庫全書》輯本2卷,195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全書分為二卷,上卷論述小兒脈法、病證、治療以及小兒疾病的特殊診斷和鑒別方法,並對小兒驚、癇、癲、疳、痢、火丹等證詳加論述;下卷載火丹(丹毒)15候,治療多以秘方,計16證19方。書中祝由法等保留了早期醫書的內容。
十六、敦煌文物中的醫學史料
敦煌藝術寶庫中,蘊藏著豐富珍貴的醫藥學壁畫和卷子遺書。
(一)敦蝗壁畫中的醫學內容
保存至今的四百九十二個洞窟,四萬五千平方米的壁畫,以隋唐五代的為最多。豐富多彩的敦煌壁畫,反映了當時的現實生活,醫藥衛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1、練功運動
西魏.第285窟西壁正面佛龕上方,畫有14幅菩薩禪定和外道的圖象,左側7幅禪坐修身,類似「內功」、「靜功」;右側7幅模仿動物姿態,頗似五禽我的功法,略近「外功」、「動功」,菩薩均穿印度人裝束,反映了中印功法的交融,北涼.第272窟畫有一幅40人類似導引的連續性動作圖象,每側20人,分為4組,以5人為一組,總體看來,給人以一套完整導引練功的形象畫面。
2、衛生保健
北周.第290窟人字披頂東披的清掃圖,畫著兩人清掃院落,另一人在有屋頂的廁所內大便,院落內滿載花木,環境幽靜清新。北周.第296窟和隋.第302窟以及唐代的一些《福田經變》畫中,都繪了加蓋的水井,水井四周還修建了圍欄,以保持飲水衛生。隋.第302窟的《福田經變》中,畫有兩人裸體在四周栽有樹林的浴池內洗澡。盛唐.第445窟《彌勒經變》中的剃度圖,描繪了比丘和比丘尼出家時剃頭的情景,理髮者肩披巾,落髮收集到專門的籮盤內,旁邊放著盛滿聖水的沫壺及精製的沫盆,以備理髮後洗頭,可見當時的理髮已十分講究衛生。中唐.第159窟南壁《彌勒經變》中畫有一幅揩齒圖,一和尚赤裸上身,脖子上圍著圍巾,左手持淨瓶,以右手食指揩齒,該圖的四周還有洗澡、洗頭、剃頭等畫面。此窟建於中唐吐蕃時期(781~847),此圖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早的揩齒面面。另在晚唐.第196窟(建於892~893)西壁《勞度叉斗聖變》中,繪有務度叉左手持淨瓶,右手拿齒木刷牙圖。我國關於揩齒的文字記載,首見於南北朝梁代劉峻撰《類苑》一書。敦煌壁畫中的刷牙圖,不僅說明我國在唐代刷牙已較普遍,而且以實物形象證明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牙刷和刷牙的國家之一。
3、診療疾病
北周.第296窟窟頂北披東段《福田經變》中,有一幅根據佛經「常施醫藥,療救眾病」而繪的施藥圖,兩位家屬扶著半躺的患者,給病人喂藥,身後一人正在用藥罐煎藥,醫生在一旁精心診察,確屬一幅難得的施藥療病畫面。盛唐.第217窟的得醫圖,是根據《妙法蓮花經》中「如病得醫」的經文描繪的。一患兒得了急病,母親焦急萬分,侍女請來一位快步趕來的老醫生,醫童抱著醫療用具緊跟在後,生動形象的再現了當時醫生出診的情況。
(二)敦煌遺書中的醫學文獻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內,發現了封存九百餘年的近五萬卷六朝和隋唐五代時期寫錄的卷子書籍,現稱為「敦煌遺書」,其內容涉及我國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面,是三十世紀人類文化史上的重要發現。這批珍貴文物在發現後不久即大量外流,其中以英人斯坦因和法人伯希和盜劫的卷子(今編號為S和P)最多,現藏英國倫敦博物院和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對於敦煌遺書醫學卷的整理研究,建國前有羅振玉影印的《開元寫本本草經集注序錄殘卷》,排印的《食療本草殘卷》,羅福頤影寫的《西陲古方技書殘卷彙編》,均為原卷的複製品,後有王國維、王重民、劉銘恕等人對部分殘卷的編目及寫題跋,一些中外學者發表了個別殘卷的研究論文。近有根據縮微膠片系統地整理研究敦煌遺書醫學卷的專著,《教授古醫籍考釋》和《敦煌醫粹》出版,迄今所見,敦煌遺書醫學殘卷至少在六十卷以上,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1、敦煌遺書醫學卷子概況
(1)醫經
醫經殘嘗有十餘卷,內容包括《內經》、《傷寒論》、《脈經》的片斷及《玄感脈經》、《明堂五臟論》、《五臟論》、和《平脈略》等。
P.3481卷,首尾殘缺,考為唐太宗之前寫本。內容為《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殘卷。
P.3287卷,首尾殘缺,考為唐高宗時寫本、內容主要是論述三部九候脈法,表裡兩感脈病治則,相類脈及四季主王各臟脈象,診脈法及寸口脈分部主病,論脈證治等。
S.202卷,首尾殘缺,考為初唐時寫本,內容與宋本《傷寒論.辨脈法》篇大致相同。
P.4733卷,首全尾缺,卷首題書名「《玄感脈經》一卷」。考為唐代蘇游所撰,抄於唐睿宗至五代時期。其內容第一篇缺目,主論診脈部位相時間。第二篇有書目「捻脈指下輕重脈名脈類形態」,主論診脈法、脈象變化及與預後的關係,24種病脈和6種死脈的應指形象。第三篇列書目「陰陽逆乘伏」,惜文僅存一行。
P.3655卷,基本完整,依次抄錄《明堂五臟論》、《七表八里部脈》、《青烏子脈訣》三書。考為初唐寫本。《明堂五臟論》首述總論,次按五臟分篇論臟象。卷中引有三國吳人呂廣《玉匱針經》佚文,推其撰年應在六朝。《七表八里部脈》主論七種表病、八種里病和寸、關、尺三部所見的脈象,《青烏子脈訣》主論診脈法,兩篇均為七言歌訣形式,與傳世的《王叔和脈訣》基本相同。
S.5614卷。首全尾缺,依次抄錄《五臟論》一卷、《平脈略例》一卷、《五班脈候陰陽相乘法》和《佔五臟聲色源候》為五代寫本。《五脈論》當為隋或初唐時的著作。其內容以臟象為中心,論及整體觀念、致病原因、臟腑辯證、地道藥材、藥物炮灸鑒定、常見病症的藥療,文字與《醫方類聚》卷四「五臟論」大致相同,但較其完整。《平脈略例》主要內容為診脈方法及定位,24種氣脈及19種脈象的主病。《五臟脈候陰陽相乘法》主論五髒的五行屬性、脈候、生理病理。各臟生克影響的病情及預後。《佔五臟聲色源候》主要內容是以五官、五志、五聲等方面的變化,來察知五臟病變之所在。
(2)針灸
針灸殘卷有六卷,包括《新集備急灸經》和灸療圖等。
P.2675卷。首全尾缺,抄錄於《陰陽書》卷的背面,據書末題「咸通二年……二人寫記」。說明此卷抄寫於公元861年。正文部分畫有正面人形穴位圖的上半身,用引線標註穴名、部位、主治及灸法,共存17個穴位,下半身圖形已缺損,後部分記載針灸人神禁忌,S.6168和S.6262兩卷,為一書斷裂數段,首尾殘缺。不知書名及撰年,似為唐人抄本,考此兩卷推知,原書為一部繪有人體穴位的灸療圖譜,各圖均系人形全身正面或背面墨線圖,每圖前記有主治病證、所用穴名及灸法壯數,人形圖內點記穴位,圖旁用引線標記穴名和部位。圖文多有缺損,尚能辨認者計18圖。
(3)本草
本草殘卷有七卷,包括《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食療本草》等。龍530卷,現藏日本龍谷大學圖書館。首殘尾全,基本完整。《本草經集注》卷一,內容包括弘景序,序例本文及陶注。抄寫時間,一說據卷末所記為唐開元六年(718);一說據不避唐諱及實物考證,為六朝寫本。
(4)醫方
醫方殘卷有三十餘卷,共錄方近千首。其中,有的題有書名,有的為唐人選錄署名醫家的醫方,大多則不知書名及撰者。
(5)藏醫卷
1983年,羅秉芬和黃布凡編譯出版了《敦煌本吐蕃醫學文獻選編》。經藏醫學家強巴赤列審訂,內收敦煌石窟出土的用藏文抄寫的四卷吐蕃時期的藏醫文獻。
2、敦煌遺書醫學卷子的學術價值
(1)豐富了隋唐前後的醫學典籍
從時代來看,敦煌醫學卷子主要是隋唐五代寫本,其編撰時間有的更早,不少是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原卷抄本。如P.3287卷中的《素問》內容,是王冰編次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之前的文字。P.3481卷,是現存最早的《靈樞經》殘段。S.202卷和P.3287卷中部分內容,是宋代校定前的《傷寒論》原文。P.3714卷,是《新修本草》最近古抄本,比以往認為最古的日本傳本還要早六十多年。
以內容而言,敦煌醫學卷子中有許多是首次發現而未見傳世的醫書,甚至大多數在隋唐史志中也無記載。如P.3477《玄感脈經》卷,P.3655《明堂五臟論》、《青烏子脈訣》卷。S.5614卷中的《平脈略例》和《五臟脈候陰陽相乘法》P.2675《新集備急灸經》卷,S.6168灸療圖卷,P.3378《雜療病藥方》卷,以及其他絕大部分的醫方殘卷。
(2)為校勘、輯佚、考證提供寶貴資料
敦煌醫學卷子近古而接近原貌,為多種傳世古醫籍的校勘提供了早期的依據。如P.3287卷和王冰次注的《素問.三部九候論》互校,王本「經月之病」,使眾注紛紜;敦煌卷作「經間之病」,豁照明了,P.3481《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互校,敦煌卷肺脈「微緩為痿、漏風」,可證《靈樞經》「微緩為諉、瘺、偏風」中的「瘺」字為衍文。
我國的一些重要醫籍,原書早佚,僅在後世著作中引有佚文,敦煌卷中保留的原書古抄本,為這些古籍的輯佚提供了可靠的資料,如唐政府在公元659年頒發的《新修本草》,是我國以及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原書自宋代以後早無傳本,僅在宋以後的本草著作中引有佚文,P.3714、S.4534和P.3822三卷,卻是該書早期傳寫本。
敦煌卷子抄寫年代的下限在公元1060年左右,大多則為唐寫本,從而給醫史考證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如以往對宋本《傷寒論》中,辨脈法」和「傷寒例」兩篇,有認為是仲景原文者,有認為是王叔和編寫的,也有認為是高繼仲或成無已所編著,S.202和P.3287卷的發現,證明高繼仲和成無己之說不確。
(3)反映了隋唐五代醫藥學術成就
敦煌醫經殘卷,反映出隋唐五代醫學理論和脈學的成就。如P.3655卷中,對習用的「明堂」一詞作出確當的解釋:「明者命也,堂者軀也」。意為「明堂」指活著的人體。P.3477卷提出治脈的兩種基本手法,其一是先重手沉取,後舉指浮取,以體會脈之有根無根;其二為初輕手浮取,再漸次中取、沉取,以診察五臟脈象,很切合臨床實用。
在針灸卷子方面,P.2675和S.6168、S.6262三卷是寫繪有穴位圖譜的唐代兩部灸療專著,也是目前保存最古的漢文針灸圖實物,P.2675卷中首次記載著灸耳尖陰會穴治眼赤瘡翳,灸住神治急黃故欲死,灸兩眉中和手、足心來治大風病。此書發明耳尖和兩眉中穴位,比現令通認的《針灸大成》(稱為耳尖穴、印堂穴)早七百多年。
在本草卷子方面,龍530《本草經集注》殘卷中,將中藥分為石、草、蟲、獸、果、米等類,首創了藥物自然屬性分類法,對藥物產地、採集、炮製、煎服法、真偽鑒別、諸病通用藥、藥物解毒、服藥食忌、七情畏惡均有詳細論述。文中可見十八反藥的最早記載。敦煌卷子還反映出唐代地道藥材的流行,如S.5614、P.2882,和P.3930三卷中提及河內牛膝、上蔡防風、泰山茯苓、江寧地黃、華山覆盆子等。也可見唐代外國藥物的輸入,如P.3378卷中的訶黎勒、毗黎勒、阿摩羅,P.3930卷中的龍腦香。S.4534卷中提及胡麻,本生大宛:S.76卷中提及石蜜。波斯者良,榆英,高昌人食用。
醫方殘卷,大多是六朝、隋唐五代醫家的經驗效方,涉及臨床各科。如P.2662卷中治熱病不退的柴胡湯(柴胡、黃芩、知母、石膏、大黃、芒硝、升麻、大青、桅子、芍藥),兼和解、清熱、瀉下於一方:P.3930卷中用桂心、牛膝、蒲黃、當歸治產後溶血腹痛,黃連、朴硝治眼熱赤,白礬、黃礬治耳流膿,人發灰、龍骨末治鼻衄,細辛綿裹外敷治牙痛,均有獨到之處。在急救方面,P.3596卷中,記載著用筆筒納口中吠氣的人工呼吸法搶救自縊「死」者,用伏頭、面向下使水從鼻口出的方法搶救溺水「死」。在治療技術方面,P.2882卷中記載著天寶七年(748)由張氏所傳的外治灌腸法:以羊皮製成盛藥的囊袋,其上口套以竹管,將竹管送入肛門而後灌藥;S.5435卷中記載用葦筒子作插入導管,以羊膽汁灌腸,治大便不通。
(4)極其珍貴的古藏醫文獻
敦煌遺書的藏醫卷,是迄今所見西藏最早的古文獻之一。從P.T.127卷中所記「結合象雄的療法而寫成」來看,象雄是古代吐蕃文化發源的中心地,也是藏醫最早的淵源地。從卷中藏文行文來看,強巴赤列認為是九世紀初第二次定藏文之前的文獻。
敦煌藏醫卷體現了吐蕃時斯藏醫的成就,對於研究和發展藏醫學,豐富祖國醫學寶庫,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史料。卷中論及眼黃,肉黃、衄血、腦炎,昏厥等瘟熱症,並用冰片、藏紅花、大黃等治療,說明西藏當時已有黃疸,腦炎等病流行,其用藥亦屬有效。卷中還記述了藏紅花、藏菖蒲、鈍裂銀蓮花、唐古特鐵線蓮花等西藏地道藥材的應用,以及用牛、羊、狗、熊、馬、魚、鷲、鷹等動物的毛、角、蹄、皮、肉、臟、脂、膽等來治療疾病,反映了藏醫的一些特色。
敦煌藏醫卷反映了唐代藏、漢醫學的交流和印度、波斯醫學的傳入。卷中在火灸療法測定穴位時,有一寸、兩分又五壯、七壯等記載,很明顯是受漢醫的影響。I.O.56、57卷中,治療寒顫和月經不調時,採用了「漢地酒」。P.T.1044卷尾,明確指出該卷是從印度搜集的療法;P.T.127卷尾,提及以「突厥地方的錐針割刺放血也可」。這不僅說明藏醫是在不斷吸收外來醫學成果,豐富著本民族的醫學,也反映出唐代各種醫學的廣泛交流。
隋唐五代少數民族醫學 | 兩宋時期醫學 |
關於「中國醫學通史/隋唐五代醫學著作」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