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脫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髖關節脫位多為直接暴力所致,常見為後脫位,偶有前脫位和中心脫位。後脫位,前脫位也可合併髖臼骨折。不作X線攝片必會漏診。治療不當、必會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嚴重影響關節功能。

目錄

概述

髖關節結構穩固,必須有強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脫位。是一種嚴重損傷。在脫位的同時軟組織損傷亦較嚴重。且常合併其它部位或多發損傷。因此患者多為活動很強的青壯年。一般分為前、後及中心脫位3種類型。脫位後股骨頭位於Nelaton線(髂骨前上棘與坐骨結節連線)之前者為前脫位。脫位於該線之後者為後脫位。股骨頭被擠向中線,衝破髖臼而進入骨盆者為中心脫位。三種類型中以後脫位最為常見。這種損傷應按急診處理,複位越早效果越好。

髖關節脫位

  

病理病因

脫位分為前、後脫位和中心脫位三種類型,以後脫位最常見。後脫位是由於髖關節在屈曲、內收,受到來自股骨長軸方向的暴力,可使韌帶撕裂,股骨頭向後突破關節囊而造成後脫位。若髖關節在屈曲和輕度內收位,同樣外力可使髖臼頂部後緣骨折,股骨頭向後脫位。如髖關節在中位或輕度外展位,暴力可引起髖臼骨折,股骨頭沿骨折處向盆腔方向移位,叫作中心脫位,很少見。如髖關節處於外展位,股骨大粗隆與髖臼上緣相頂撞,以此為支點繼續外展,暴力沿股骨頭長軸衝擊,可發生前脫位。股骨頭可停留在閉孔恥骨嵴處。如在下蹲位,兩腿外展,窯洞倒塌時,也可發生前脫位。

髖關節脫位

  

常見病

原發腸道疾病

憩室炎佔50%-60%;結腸癌20%-25%,克隆氏病10%;  

原發的婦科疾病

難產引起的壓迫性壞死,進展期宮頸癌

髖關節脫位--X片

  

子宮切除術

低位剖腹產或腫瘤放療術後;  

損傷

結腸小腸陰道和宮頸的惡性腫瘤壞死糜爛膀胱重度損傷引致膀胱周圍膿腫的形成,可向會陰或腹腔破潰。在婦產科陰道手術時可能意外損傷膀胱。另外膀胱切開取石術前列腺摘除術後也可致經久不愈的瘺管形成。  

併發症

良性疾病或手術創傷引起的膀胱瘺外科修復成功率非常高。由於放療後引起的組織壞死,往往預後較差。繼發於浸潤性癌腫的瘺口處理比較困難。  

診斷

有明顯外傷史,患處疼痛明顯,活動受限。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可在臀部摸到脫出的股骨頭,大粗隆上移明顯。X線檢查可確診。  

依據

1.有明顯外傷史。

2.患髖腫、痛,活動受限。

3.患髖屈曲內收、內旋畸形,或外展外旋畸形。

4.X線拍片:可見脫位,或合併髖臼骨折。  

鑒別

臨床上應注意膀胱陰道瘺輸尿管陰道瘺相鑒別。

口服吡啶姆使尿呈橙黃色,一小時後置3個棉球於陰道內,然後將甲基美藍注入膀胱,囑患者稍散步後檢查棉球,若最外側棉球被濕染成橙黃色,即提示為輸尿管陰道瘺,若最內側棉球被染成藍色,則可診斷為膀胱陰道瘺,若僅為最外側棉球呈藍色,患者可能為尿失禁。  

治療措施

新鮮脫位的治療

(1)後脫位的複位方法

髖關節脫位--X片

①問號法(Bigelow's法)

在腰麻下,病員仰臥,助手固定骨盆,髖、膝屈曲至90度,術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前臂放在膕窩處向上牽引,開始先使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使股骨頭離開髂骨),然後一面持續牽引,一面將關節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頭滑入髖臼而複位(助手可協助將股骨頭推入髖臼)。因為複位時股部的連續動作呈「?」形,似一問號,故稱「問號法」複位,左側後脫複位時,股部的連續動作如一個正「問號」,反之,右側後脫位為一反「問號」。

②提拉法(Allis法)

患者仰臥,助手的動作和術者的位置同上法,複位時術者先將患側髖和膝關節屈至90°,使髂股韌帶和膝屈肌鬆弛,然後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壓,另一前臂套住膝後部向上牽拉,使股骨頭向前移位接近關節囊後壁破口,同時向內外旋轉股骨幹,使股骨頭滑入髖臼,助手可同時將股骨頭向髖臼推擠複位。複位時常可聽到或感到一明顯響聲。此法比較安全。

③複位後的處理

固定:複位後可用單側髖人字石膏固定4~5周(或平臥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輕度外展內旋位),以後可架拐早期活動,但患側不能負重,待6~8周後,進行X線檢查,顯示無股骨頭壞死時再負重走路。

④手術複位的適應症

手法不能複位,應考慮及時手術複位。髖臼上緣大塊骨折,須手術複位並作內固定

(2)前脫位治療原則同前,僅手法方向相反,複位後處理亦同。

(3)中心脫位宜用骨牽引複位,牽引4~6周。如晚期發生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可考慮人工關節置換術或關節融合術。  

髖關節陳舊性脫位

因髖臼內充滿纖維瘢痕,周圍軟組織攣縮,手法複位不易成功。可根據脫位時間、局部病變和傷員情況,決定處理方法。脫位未超過三個月者,或試行手法複位。先行骨牽引1~2周,將股骨頭拉下至髖臼緣,再在麻醉下試行輕緩手法活動髖關節,以松解粘連,獲得充分鬆動後再按新鮮脫位的手法進行整復。但切忌粗暴,以免發生骨折。手法複位不成功或脫位已超過三個月者應手術複位。對關節面破壞嚴重者,可根據患者職業決定做髖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

病因學

脫位分為前、後脫位和中心脫位三種類型,以後脫位最常見。後脫位是由於髖關節在屈曲、內收,受到來自股骨長軸方向的暴力,可使韌帶撕裂,股骨頭向後突破關節囊而造成後脫位。若髖關節在屈曲和輕度內收位,同樣外力可使髖臼頂部後緣骨折,股骨頭向後脫位。如髖關節在中位或輕度外展位,暴力可引起髖臼骨折,股骨頭沿骨折處向盆腔方向移位,叫作中心脫位,很少見。如髖關節處於外展位,股骨大粗隆與髖臼上緣相頂撞,以此為支點繼續外展,暴力沿股骨頭長軸衝擊,可發生前脫位。股骨頭可停留在閉孔或恥骨嵴處。如在下蹲位,兩腿外展,窯洞倒塌時,也可發生前脫位。

臨床表現

1. 後脫位

(1)髖關節在屈曲內收位受傷史。

(2)髖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等。

(3)脫位的特有體征 髖關節彈性固定於屈曲、內收、內旋位,足尖觸及健側足背,患肢外觀變短。腹溝部關節空虛,髂骨後可摸到隆起的股骨頭。大轉子上移,高出髂坐線(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之連線,即Nelaton's line)。

(4)有時並發坐骨神經損傷,髖臼後上緣骨折。晚期可並發股骨頭壞死。

(5)X線檢查可確定脫位類型及骨折情況,並與股骨頸骨折鑒別。

2.前脫位時,髖關節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患肢很少短縮,大粗隆亦突出,但不如後脫位時明顯,可位於髂坐線之下,在閉孔前可摸到股骨頭。  

中心脫位畸形

脫位嚴重者可出現患肢縮短,下肢旋內收,大轉子隱而不現,髖關節活動障礙。臨床上往往需經X線檢查後,方能確定診斷。常合併髖臼骨折,可有坐骨神經及盆腔內臟器損傷,晚期可並發創傷性關節炎。  

髖關節脫位的藥物治療

初期

【治法】 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髖關節脫位

【方藥】

1.主方肢傷一方(廣東中醫學院《外傷科學》)

處方:當歸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紅花6克,黃柏10克,防風10克,木通10克,甘草6克,生地黃12克,乳香5克。水煎服,每日l劑。

2.外用方消瘀膏(廣州中醫學院《中醫傷科學》)

處方:大黃1份,黃柏6份,梔子2份,木瓜4份,蒲公英4份,薑黃4份。共為細末,用水、蜜糖各半,調敷患處。  

中期

【治法】 和營續損,舒筋活絡

【方藥】

1.主方生血補髓湯(錢秀昌《傷科補要》)

處方:生地黃12克,白芍9克,川芎6克,黃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牛膝9克,紅花5克,當歸9克,續斷9克。水煎服,每日l劑。

2.外用方紫荊皮散(王肯堂證治準繩》)

處方:紫荊皮、膽南星半夏、黃柏、草烏川烏頭、當歸、川芎、烏藥補骨脂白芷劉寄奴、牛膝、桑白皮各等份。共研細末,飴糖調敷患處。  

後期

【治法】 補益氣血,強壯筋骨。

【方藥】

1.主方舒筋湯(廣州中醫學院《中醫傷科學》)加味

處方:當歸12克,陳皮9克,羌活9克,骨碎補9克,伸筋草15克,五加皮9克,桑寄生15克,木瓜9克,黃芪20克。水煎服,每日劑。

2.外用方海桐皮湯(吳謙等《醫宗金鑒》)

處方: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沒藥6克,當歸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紅花3克,威靈仙3克,甘草3克,防風3克,白芷2克。共為細末,裝入小布袋內,煎水熏洗患處。

髖關節脫位的練功活動 在牽引期間應進行股四頭肌踝關節功能鍛煉。解除牽引後,可扶雙拐患肢不負重下地行走,3個月後逐步負重鍛煉,以減少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和創傷性關節炎。  

預防常識

髖關節脫位,應及時診治。因為有少數脫位會合併髖臼骨折,必須有X線攝片確診。早期複位容易,效果也較好。陳舊者,多數要手術複位,效果相對不好。此外,治療不當會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嚴重地影響關節功能。

本病是由於外傷性因素引起注意生產生活安全避免受傷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另上需注意髖關節脫位應及時診治因為有少數脫位會合併髖臼骨折必須有X線攝片確診早期重定容易效果也較好陳舊者多數要手術重定效果相對不好此外治療不當會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嚴重地影響關節功能

參看

關於「髖關節脫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