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傳染與抗傳染免疫
醫學電子書 >> 《傳染病學》 >> 總論 >> 傳染與抗傳染免疫 |
傳染病學 |
|
目錄 |
(一)基本概念
關於傳染的概念:病原體侵入機體,消弱機體防禦機能,破壞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長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過程,稱為傳染(infection)。表現有臨床症状者為傳染病。傳染在機體內的發生、發展與轉歸的過程,稱為傳染過程。構成傳染過程需要三個條件,即病原體的致病性、機體的反應性,外界環境的影響。
(二)傳染過程的表現
在人出生後的一生中所發生無數次感性,每一次病原體侵入機體,都會引起機體不同程度的反應,在機體與病原體相互作用中,可出現五種不同程度的表現。
1.病原體被消滅或排出體外 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在入侵部位被消滅,如皮膚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殺菌作用,組織細胞的吞噬及體液的溶菌作用。或通過局部的免疫作用,病原體從呼吸道、腸道或泌尿道排出體外,不出現病理損害和疾病的臨床表現。
2.病原攜帶狀態(Carrier infection)包括帶菌、帶病毒及帶蟲狀態。這些病原體侵入機體後,存在於機體的一定部位,雖可有輕度的病理損害,但不出現疾病的臨床症状。病原攜帶有兩種狀態,一是無症状攜帶,即客觀上不易察覺的有或無輕微臨床表現的攜帶狀態;二是恢復期攜帶,亦稱病後攜帶,一般臨床症状已消失,症理損傷得到修復,而病原體仍暫時或持續寄生於體內。由於攜帶者向外排出病原體,成為具有傳染性的重要傳染源。
3.隱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亦稱亞臨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是指機體被病原侵襲後,僅出現輕微病理損害,而不出現或出現不明顯的臨床症状,只能通過免疫檢測方能發現的一種感染過程,流行性乙型腦炎、脊髓灰質炎、登革熱、B型肝炎等均有大量隱性感染的存在。
4.潛在性感染(lateneinfection)是指人體內保留病原體,潛伏一定部位,不出現臨床表現,病原體也不被向外排出,只有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時,病原體則乘機活躍增殖引起發病。瘧疾、結核有此等表現。麻疹後,病毒可長期潛伏於中樞神經系統,數年後發病,成為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5.顯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因免疫功能的改變,致使病原體不斷繁殖,併產生毒素,導致機體出現病理及病理生理改變,臨床出現傳染病特有的臨床表現,則為傳染病發作。
(三)病原體的致病性
傳染過程中,病原體起重要作用,它的致病
作用表現如下幾方面。
1.病原體的毒力(Virulence) 病原體的毒力是指病原體的侵襲力,即是病原體在機體內生長,繁殖,蔓延擴散的能力。有的通過細菌的酶如金葡球漿凝固酶,鏈球菌的透明質酸酶,產氣莢膜桿菌的膠原酶等起作用;有的通過莢膜阻止吞噬細胞的吞噬;有的通過菌毛粘附宿主組織。病原體產生內外兩種毒素,通過毒素產生殺傷作用。外毒素包括神經毒如破傷風毒素、肉毒素;細胞毒素如白喉毒素;腸毒素如霍亂毒素、葡萄球菌毒素。內毒素是菌體裂解後產生的脂多糖中類脂A,可致機體發熱反應,中毒性休克,播散性血管內凝血,施瓦茨曼反應(Shwartzmansreaction)。
2.病原體的數量 病原體入侵和數量是重要的致病條件。侵入的數量越多,引起的傳染性越大.潛伏期可能越短,病情也就越嚴重。
3.病原體的定位與擴散形式 病原體在人體內寄生有一定的特異的定居部位,特異的定位由特異的侵入門戶與傳入途徑所決定的,特異性定位又決定著病原體排出途徑。傷寒桿菌經口傳入,定位於腸道網狀內皮系統,藉助糞便排出體外。白喉桿菌經鼻咽部侵入,定位於鼻咽部,藉助鼻咽分泌物排出體外。不同病原體有其不同的特異性定位。
病原體在體內的擴散通過三種形式。直接擴散:病原由原入侵部位直接向近處或遠處組織細胞擴散。血流擴散:大部分病原體侵入機體後通過血液擴散,脊髓灰質炎病毒先進入血流再經外周神經到達中樞神經系統;麻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通過吸附在白細胞或細胞內擴散;布魯氏菌進入單核細胞擴散;流感病毒吸附於紅細胞表面;瘧原蟲侵入紅細胞內。淋巴管擴散:病原體侵入機體後藉助淋巴液到達局部淋巴結,再由淋巴結進入血流,擴散於各組織細胞。絕大部分病原體通過此種形式。
4.病原體的變異性 病原性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受各種環境的影響,當外環境改變影響遺傳信息時,引起一系列代謝上的變化,其結構形態,生理特性均發生改變。
(四)傳染性過程中機體的免疫反應
免疫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通過識別和排除病原體和抗原性異物,達到維護機體的生理平衡和內環境的穩定。傳染過程中,人體的免疫反應分為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兩種。
1.非特異性免疫 是先天就有的,非針對某一特定抗原物質的免疫反應應答。有種的差異,具有穩定性,可遺傳給子代。主要表現三方面的功能。
(1)免疫屏障 包括皮膚粘膜屏障、血腦屏障、胎盤屏障。健康皮膚粘膜除通過機械阻擋病原體的入侵外,還可通過分泌的汗腺液,乳酸,脂肪酸以及不同部位粘膜分泌的溶菌酶,粘多糖、胃酸、蛋白酶等對病原體發揮殺滅作用。病原體由血液進入腦組織時,血腦屏障可起阻擋與保護作用,嬰幼兒血腦屏障不健全,病原體可侵入腦組織。胎血屏障易阻擋母體內病原體侵入胎兒,妊娠三個月內,胎血屏障尚未健全,母體感染風疹病後,易通過尚未健全的胎血屏障引起胎兒感染。
(2)吞噬作用 在肝臟、脾臟、骨髓、淋巴結、肺泡及血管內皮有固定的吞噬細胞謂之巨噬細胞;在血液中遊動的細胞名為單核細胞,以及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均具有強大的吞噬作用,包括趨化、吞入、調理、殺滅等過程。結核桿菌、布氏桿菌、傷寒桿菌等被吞入後可不被殺滅,可在細胞內存活和繁殖。
(3)體液作用 血液、各種分泌液與組織液含有補體、溶菌酶、備解素、干擾素等殺傷物質。
①補體(Complement) 是存在於人體內血清中的一組球蛋白,在抗體存在下,參與滅活病毒,殺滅與溶解細菌,促進吞噬細胞吞噬與消化病原體。抗原體複合物能激活補體系統,加強對病原體的殺傷作用。過強時可起免疫病理損傷。
②溶菌酶(Lysozyme) 是一種低分子量不耐熱的蛋白質,存在於組織與體液中,主要對革氏陰性菌起溶菌作用。
③備解素(Properdin) 是一種糖蛋白,能激活C3,在鎂離子的參與下,能殺滅各種革氏陽性細菌,並可中和某些病毒。
④干擾素(interferon) 是由病毒作用於易感細胞產生的大分子糖蛋白。細菌、立克次體、真菌、原蟲、植物血凝素,人工合成的核苷酸多聚化合物,均可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對病毒性肝炎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以及流感、腺病毒均有抑制其複製作用。
⑤白細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 是具有生物功能的小分子蛋白,是在促有絲分裂素或特異性抗原刺激下,由輔助性T淋巴細胞分泌的一種淋巴因子,其功能是通過激活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LAK細胞、NK細胞、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從而殺傷病毒和腫瘤細胞以及細菌等。並能促進和誘導r干擾素產生。
2.特異性免疫 又稱獲得性免疫,具有特異性,有抵抗同一種微生物的重複感染,不能遺傳。分為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類。
(1)細胞免疫 T細胞是參與細胞免疫的淋巴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後,轉化為致敏淋巴細胞,並表現出特異性免疫應答,免疫應答只能通過致敏淋巴細胞傳遞,故稱細胞免疫。免疫過程通過感應、反應、效應三個階段,在反應階段致敏淋巴細胞再次與抗原接觸時,便釋放出多種淋巴因子(轉移因子、移動抑制因子,激活因子,皮膚反應因子,淋巴毒,干擾素),與巨噬細胞,殺傷性T細胞協同發揮免疫功能。細胞免疫主要通過抗感染;免疫監視;移植排斥;參與遲髮型變態反應起作用。其次輔助性T細胞與抑制性T細胞還參與體液免疫的調節。
(2)體液免疫 B細胞是參與體液免疫的致敏B細胞。在抗原刺激下轉化為漿細胞,合成免疫球蛋白,能與靶抗原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即為抗體。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分為五類。①IgG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唯一能通過胎盤的抗體,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特性,對毒性產物起中和、沉澱、補體結合作用,臨床上所用丙種球蛋白即為IgG。②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個體發育中最先合成的抗體,因為它是一種巨球蛋白,故不能通過胎盤。血清中檢出特異性IgM,作為傳染病早期診斷的標誌,揭示新近感染或持續感染,具有調理、殺菌、凝集作用。③IgA有兩型即分泌與血清型。分泌型IgA存在於鼻、支氣管分泌物、唾液、胃腸液及初乳中。其作用是將病原體粘附於粘膜表面,阻止擴散。血清型IgA,免疫功能尚不完全清楚。④IgE是出現最晚的免疫球蛋白,可致敏肥大細胞及嗜鹼性粒細胞,使之脫顆粒,釋放組織胺。寄生蟲感染,血清IgE含量增高。⑤IgD其免疫功能不清。
還有一類無T與B淋巴細胞標誌的細胞,具有抗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能殺傷特異性抗體結合的靶細胞,又稱殺傷細胞(Killer cell),簡稱K細胞,參與ADCC效應,在抗病毒,抗寄生蟲感染中起殺作用。
再一類具有自然殺傷作用的細胞,稱為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即NK細胞。在殺傷靶細胞時,不需要抗體與補體參與。
3.變態反應 子抗原抗體在體內的相互作用中,轉變為對人體不利表現,出現異常免疫反應,即過敏反應。變態反應分為四型。
(1)第Ⅰ型變態反應(速髮型) 如血清過敏性休克,青黴素過敏反應,寄生蟲感染時的過敏反應。
(2)第Ⅱ型變態反應(細胞溶解型)如輸血反應,藥物過敏性血細胞減少。
(3)第Ⅲ型變態反應(免疫複合物型)如出血熱,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
(4)第Ⅳ型變態反應(遲髮型)細胞內寄生的細菌性疾病如結核病,布氏桿菌病,某些真菌感染等。
學習傳染病的目的與任務 | 傳染病的流行過程 |
|
關於「傳染病學/傳染與抗傳染免疫」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