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外科/急性扁桃體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耳鼻咽喉外科學》 >> 咽疾病 >> 急性扁桃體炎
耳鼻咽喉外科學

耳鼻咽喉外科學目錄

急性扁桃體炎(acutetonsillitis)是齶扁桃體的一種非特異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咽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症中醫稱為「乳蛾」、「喉蛾」或「蓮房蛾」。常發生於兒童及青少年。

急性扁桃體炎


急性扁桃體炎

【病因】

主要致病菌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細菌病毒混合感染也不少見。細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系隱藏於扁桃體隱窩內的細菌,當機體抵抗力因寒冷,潮濕,過度勞累,體質虛弱,煙酒過度,有害氣體刺激等因素驟然降低時,細菌繁殖加強所致。有時則為急性傳染病的前驅症状,如麻疹及猩紅熱等。急性扁桃體炎往往是在慢性扁桃體基礎上反覆急性發作。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雖因其病理改變不同分為卡他性,隱窩性及濾泡扁桃體炎等三型,但就診斷和治療而言,可分為急性充血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兩種。

(一)全身症状:起病急、惡寒高熱、可達39~40°C,尤其是幼兒可因高熱而抽搐嘔吐昏睡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困等。

(二)局部症状:咽痛明顯,吞咽時尤甚,劇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兒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鬧不安。兒童若因扁桃體肥大影響呼吸時可妨礙其睡眠,夜間常驚醒不安。

【檢查】

急性病客,面頰赤紅,口有臭味,舌被厚苔頸部淋巴結,特別是下頜角處的淋巴結往往腫大,並且有觸痛。白細胞明顯增多。根據局部檢查可見到不同類型扁桃體炎有不同表現。急性充血性扁桃體炎亦稱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主要表現為扁桃體充血腫脹、表面無膿性分泌物。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含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和急性濾泡性扁桃體炎,表現為扁桃體及齶弓明顯充血,扁桃體腫大;隱窩型表現隱窩口有黃白色膿點,有時滲出物可融合成膜狀,不超出扁桃體範圍,易於拭去而不遺留出血創面;濾泡型主要表現為扁桃體實質之淋巴濾泡充血,腫脹、化膿,扁桃體形成蛋白色小隆起(咽部彩圖)。

【診斷及鑒別】

診斷急性扁桃體炎一般都具有典型之臨床表現,故不難診斷。血、尿常規檢查血小板計數咽拭子塗片檢查和細菌培養,對於與其他疾病的鑒別診斷有其重要意義。須注意與咽白喉、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潰瘍膜性咽峽炎單核白細胞增多症,粒性白細胞缺乏症及淋巴白血病等相鑒別。(表6-1)

併發症

(一)局部併發症:炎症可向周圍擴散,引起扁桃體周圍蜂窩織炎扁桃體周圍膿腫,也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頸淋巴結炎咽旁膿腫等。

(二)全身併發症:多認為系變態反應所引起,可並發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風濕熱,急性血管球腎炎心肌炎關節炎等,應特別警惕心肌炎病人的突然死亡

【治療】

注意休息,多飲水,通大便,進流食或軟食,止痛退熱,服磺胺類或抗生素控制感染。凡惡寒、高熱、脈浮無汗者可用甘桔湯(甘草桔梗銀花馬勃)或麻杏石甘湯。梵谷熱、無惡寒、口乾,舌燥、脈數而浮者可用甘露飲(天冬麥冬生地石斛茯苓、楷杷葉、茵陳、甘草、熟地枳殼)。

表6-1 急性扁桃體炎的鑒別診斷

急性扁桃體炎 咽白喉 潰瘍膜性咽峽炎 猩紅熱 流行性出血熱 血液
發病 突然 較緩 較緩 突然 突然 較緩
體溫 驟然升高39~40°C 略高 略高 最高40~41°C 升高38~40°C 略高或高熱
全身症状 惡寒、高熱、頭痛背痛及四肢酸痛、面色紅潤、脈搏快而有力 精神萎糜,面色蒼白,常嘔吐,尿有蛋白 一般全身症状不明顯,有時較重 很重,可有嘔吐,12~48小時出現皮疹,3~5天出現楊梅舌 全身酸痛,面及上胸部潮紅,結合膜充血水腫皮膚出血點WBC↑異常淋巴、尿蛋白(+ +) 病程長、血象改變明顯
咽痛 較重 較輕 一側較劇 可輕可重 較輕
咽部體征 咽紅充血,扁桃體腫大充血,白膜不與組織粘連、易擦掉 灰白色白膜覆蓋扁桃體常蔓延咽齶弓,不易擦去 灰黃色膜,分布扁桃體與咽峽、易擦去、其下有潰瘍 咽部充血黃灰色偽膜易擦去 咽部出血 扁桃體、舌齶弓有可壞死性潰瘍,表面附黃褐色膜
致病細菌 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白喉桿菌 梭狀桿菌及螺旋體 溶血性鏈球菌

參看

32 咽異感症 | 扁桃體周圍膿腫 32
關於「耳鼻咽喉外科/急性扁桃體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