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鹽所致的皮膚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由於無機酸所引起的皮膚病約佔職業性皮膚病的3%,而硫酸硝酸鹽酸及氫氟酸(hydrofluoric acid)是無機酸中具有代表性的幾種。

目錄

無機鹽所致的皮膚病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無機酸類引起皮膚黏膜反應純屬原發性刺激所致。接觸硝酸皮膚發黃,這是硝酸和皮膚蛋白質相接觸後所生成的一種黃色物質(黃蛋白酸)所致。製造硫酸的工人在生產中除了酸霧以外,還可不斷接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氣體,製造硝酸者也接觸二氧化氮及四氧化二氮氣體,此等氣體均可對皮膚和黏膜發生刺激作用。

(二)發病機制

無機酸類引起皮膚黏膜反應純屬原發性刺激所致。以引起灼傷而論,主要是因為從組織中抽吸出水分使蛋白質凝固,因而使局部組織產生凝固性壞死。從致病情況看,以硫酸和硝酸較重,但鹽酸及氫氟酸,特別是前者極易揮發,在水中溶解度較大,故其刺激性也較大。在決定病變程度方面,酸的濃度及接觸時間有直接影響。此外,皮膚在接觸前如已有創傷或破潰時,則容易產生持久不愈的慢性潰瘍

接觸硝酸後皮膚發黃,這是硝酸和皮膚的蛋白質相接觸後所生成的一種黃色物質(黃蛋白酸)所致。製造硫酸的工人在生產中除了酸霧以外,還可不斷接觸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氣體,製造硝酸者也接觸二氧化氮及四氧化二氮氣體,此等氣體均可對皮膚和黏膜發生刺激作用。

無機鹽所致的皮膚病的症状

4種酸所引起的症状,除程度上稍有差別外,大體相似。

1.皮膚刺激症状 酸霧可引起接觸部位皮膚瘙癢或燒灼感等,但無明顯皮疹出現。瘙癢多見於暴露部位,如面、頸、手背等,下班沐浴後即行消失。

2.灼傷 皮膚接觸強酸後,局部有刺痛,如立即沖洗,僅留潮紅,否則由潮紅轉變為暗褐色,繼而起皰,潰爛。以氫氟酸為例,20%~60%濃度即可引起灼傷,首先表現為局部皮膚大理石樣變化,繼而出現劇烈灼痛,皮膚紅腫起皰,內含咖啡色液體,皰破後形成潰瘍,潰瘍多較深,界限清楚,不易癒合。接觸量多,處理不當時可累及骨骼。灼傷易發生於露出部位,尤以手部多見。

3.皮炎 經常接觸酸霧或稀釋的酸液時,可在接觸部位引起急性皮炎。皮疹以紅斑丘疹為主。停止接觸1~2天後即逐漸消退。如處理不當,可經久不愈而呈濕疹樣改變。

4.其他表現 接觸酸霧常可引起鼻、咽、喉等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重者可發生慢性支氣管炎。有人報導,由於長期接觸鹽酸霧可引起鼻中隔穿孔或咽部黏膜潰瘍、齒酸蝕症、潰瘍性口腔炎消化道炎。因工作不慎,也可造成眼部損傷。接觸硝酸,常可引起皮膚、毛髮指甲黃染。制酸工人可發生甲溝炎。氫氟酸可致甲下劇痛,甚至指甲脫落

製造接觸無機酸類的工人在生產中接觸無機酸類,接觸硝酸後皮膚發黃,接觸硝酸者皮膚和黏膜發生刺激明顯,從致病情況看,以硫酸和硝酸較重,但鹽酸及氫氟酸,特別是前者極易揮發,在水中溶解度較大,故其刺激性也較大。臨床皮膚損害有皮膚刺激症状,皮炎,灼傷及其他表現。根據無機酸類接觸史和皮損情況可以做出診斷。

無機鹽所致的皮膚病的併發症

重者可發生慢性支氣管炎

無機鹽所致的皮膚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首先應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穿戴防護用品。防止一切漏氣現象,力求做到生產過程密閉化、管道化。加強個人防護,塗搽適當抗酸防護劑。

無機鹽所致的皮膚病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工作場所應設置沖洗設備,以備一旦接觸,可即時徹底沖洗,或再用碳酸氫鈉(重碳酸鈉)溶液沖洗。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往往是決定預後的重要因素。氫氟酸灼傷尚可塗氧化鎂糊劑(液狀石蠟甘油2份及氧化鎂1份)。灼傷時可在局麻下皮下注射10%葡萄糖酸鈣溶液,每平方厘米範圍0.5ml有效。北京朝陽醫院皮膚科曾報導,採用皮質激素內服、注射及外用,對氫氟酸灼傷均具有較好的效果。

(二)預後

皮炎如處理不當,可經久不愈而呈濕疹樣改變。接觸酸霧可引起鼻、咽、喉等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重者可發生慢性支氣管炎。有人報導,由於長期接觸鹽酸霧可引起鼻中隔穿孔或咽部黏膜潰瘍、齒酸蝕症、潰瘍性口腔炎消化道炎。

參看

關於「無機鹽所致的皮膚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