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穿孔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90i.jpg

  

目錄

疾病名稱

鼻中隔穿孔  

疾病概述

鼻中隔偏離中線向一側或兩則彎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礙或產生症状者,均稱鼻中隔偏曲。事實上鼻中隔正直者甚少,如無功能障礙,可不作診斷和處理。  

疾病分類

耳鼻喉科  

疾病描述

鼻中隔穿孔系指各種原因導致鼻中隔貫穿兩側鼻腔的永久性穿孔,穿孔形態、部位、大小各異。  

臨床表現

1.鼻腔乾燥,有膿形成,引起鼻塞頭痛,易發生鼻出血。 2.鼻中隔前端小穿孔,呼吸時可發生吹哨聲。  

症状體征

鑒於引起鼻中隔穿孔的病因是多種的,故它可以表現為一獨立疾病,也可作為某一疾病的局部表現,後者的臨床表現是複雜的。僅就鼻中隔穿孔而言,其主要表現為鼻腔乾燥和膿痂形成,常伴有頭痛和鼻出血,如為鼻中隔前段小穿孔者,其呼吸時常發生吹哨聲,如穿孔位於鼻中隔後段則無吹哨聲。結核和隔前段小穿孔者,其呼吸時常發生吹哨聲,如穿孔位於鼻中隔後段則無吹哨聲。結核和梅毒引起者膿痂有臭味。  

疾病病因

下述情況和疾病可能發生鼻中隔穿孔:

1、外傷 經常挖鼻,鼻外傷所致的鼻中隔膿腫,鼻中隔手術損傷鼻中隔兩側粘膜,腐蝕性和刺激性物質如鉻酸矽塵、砷、升汞、水泥、石灰等長期刺激鼻中隔粘膜引起的潰瘍,反覆使用腐蝕性藥物燒灼鼻中隔兩側粘膜。

2、鼻的特殊性傳染病 如結核、狼瘡麻風引起的穿孔多在鼻中隔軟骨部,梅毒性穿孔多位於鼻中隔骨部,且且發鞍鼻

3、急性傳染病白喉天花傷寒猩紅熱等。

4、其它 Wegener肉芽腫、鼻腔、異物和結石。  

病理生理

下述情況和疾病可能發生鼻中隔穿孔:

1、外傷 經常挖鼻,鼻外傷所致的鼻中隔膿腫,鼻中隔手術損傷鼻中隔兩側粘膜,腐蝕性和刺激性物質如鉻酸、矽塵、砷、升汞、水泥、石灰等長期刺激鼻中隔粘膜引起的潰瘍,反覆使用腐蝕性藥物燒灼鼻中隔兩側粘膜。

2、鼻的特殊性傳染病 如結核、狼瘡、麻風引起的穿孔多在鼻中隔軟骨部,梅毒性穿孔多位於鼻中隔骨部,且且發鞍鼻。

3、急性傳染病 如白喉、天花、傷寒和猩紅熱等。

4、其它 Wegener肉芽腫、鼻腔癌、異物和結石。  

診斷檢查

鼻鏡檢查。  

治療方案

對鼻中隔早期潰瘍尚未形成穿孔時,局部可塗用2%黃降汞或抗生素軟膏;若為鉻酸所致,可塗用5%硫代硫酸鈉軟膏。穿孔邊緣有肉芽、結痂出血者,可用10%硝酸銀燒灼,並塗以保護性軟膏。病情嚴重如反覆較大量鼻出血者施行修補術;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鼻中隔粘骨膜減張縫合法,帶蒂粘骨膜瓣或粘膜瓣轉移縫合法和游離組織移植法。對本病的治療應注重治療病因,甚至應首先治療病因。  

診斷依據

1.病者多有外傷、手術、應用腐蝕性藥物或感染史。 2.有以上症状和體征。 3.鼻鏡檢查可發現穿孔。  

用藥原則

1.一般病例應用以上藥物局部處理可改善症状。 2.如穿孔因特殊感染引起,需選用相應有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3.對有功能障礙及臨床症状的穿孔行手術治療修補穿孔。術後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保健貼士

鼻中隔穿孔(perforation of the nasal septum)多是鼻中隔手術損傷的結果,雖不會引起嚴重後果,但其症状卻經常困擾患者。

鼻腔乾燥,常有膿痂形成,引起鼻塞及頭痛。常有涕中帶血或鼻出血。若穿孔在鼻中隔前段,呼吸時可有哨聲,鼻中隔後段穿孔可無症状。  

專家提示

鼻中隔穿孔應儘可能查明病因,積極對因治療。在病因控制,鼻內炎症消失的情況下,對有功能障礙及出現臨床症状者行穿孔修補術。  

鼻中隔的治療

對穿孔邊緣粘膜有潰瘍、肉芽組織者,應去除結痂,用25%硝酸銀液燒灼,並塗軟膏,以促其癒合。有的小穿孔臨床上無任何症状,無須外科修補。穿孔較大、症状明顯者,應行穿孔修補。

鼻中隔穿孔較小者修補較易成功,對大於1cm者則頗感困難。修補能否成功涉及諸多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健康的鼻粘膜。術前應仔細檢查鼻腔,改善鼻粘膜狀況,有炎症者應積極治療而不要急於手術,嗜煙酒者應忌煙酒一個月以上,穿孔緣的潰瘍、糜爛,更應積極治療。②合理的切口選擇。選擇切口的原則是便於操作,以保證修補所用瓣膜能完好對位和張弛有度的縫合。如選 用唇齦溝切口,尚應注意口腔牙體有否感染性疾病。③覆蓋穿孔的組織瓣膜有良好的營養供給,因而要求組織瓣膜有足夠的寬度。

(一)鼻中隔粘膜瓣修補法

1.減張縫合法 適用於位於鼻中隔前下方的小穿孔。局部表面和浸潤麻醉後,將穿孔邊緣去少許以形成新鮮創面。在穿孔邊緣的前上方1~2cm處做一弧形切口,其長度應超過穿孔直徑。自穿孔創緣分離鼻中隔兩側粘骨膜至弧形切口,以松解粘骨膜,然後將其向後下拉並覆蓋穿孔,將此中隔軟組織瓣膜片後下方1~2cm處,將其組織瓣膜牽拉向前上遮蓋穿孔,並在穿孔的前上緣處縫合。

2.鼻中隔粘膜瓣轉位修補法 在鼻中隔左側粘膜上,自穿孔上方繞過穿孔後緣至穿孔下方,做一弧形切口。再自切口起點繞過穿孔前緣做另一弧形切口,兩者匯合成一梭形,中間為穿孔,上下各為一三角形粘膜瓣,然後將穿孔上下兩個三角形粘膜瓣自尖端向穿孔邊緣剝離,形成以穿孔緣為蒂的粘膜瓣。將穿孔上面的粘膜瓣向下翻,下端粘膜瓣向上翻。這樣便形成了穿孔部右側粘膜。左側穿孔的覆蓋與單側減張縫合法相同,但要保證粘膜瓣的寬度。

(二)鼻甲粘膜瓣修補法

1.中鼻甲粘膜轉位法 將穿孔緣切除少許以形成新的創面。在同側中鼻甲上做到「U」形切口,由上而下剝離粘膜瓣至蒂部,將此粘膜瓣向下翻蓋於穿孔並將其縫合於穿孔周圍的創緣上。對側鼻腔填塞,2~3周後切斷蒂部。

2.下鼻甲粘膜轉位法 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於下鼻甲表面做正「U」形切口,粘膜瓣向上翻蓋於高於下鼻甲水平的鼻穿孔上。

(三)鼻底、鼻中隔粘膜修補法 於一側鼻腔下鼻道外側壁做一前後方向切口,自此切口向下至鼻底,再向上分離粘骨膜和粘軟骨膜,分離範圍盡量大,向上可達穿孔上緣。對側同法處理。然後在穿孔上緣前後向切取一窄條粘膜瓣,將雙側粘膜瓣向上轉位位置蓋於穿孔上,雙側分別對位縫合

(四)鼻外組織游離移植法 用於修補鼻中隔穿孔的鼻外組織為顳筋膜闊筋膜脛骨骨膜等。游離移植片應略大於穿孔。於左側鼻中隔穿孔的前方做一縱切口,自切口處用剝離子剝離穿孔周圍粘膜,剝離範圍距離穿孔邊緣約0.5cm。將取下的筋膜自切口內放入並嵌置於穿孔周圍已剝離開的兩層粘膜間,然後用縫線固定,鼻腔內填塞壓迫。

(五)非手術閉合法 根據穿孔大小選擇不同規格的「H」形矽膠鈕扣,將其嵌置於穿孔部位,扣的兩葉分別位於鼻中隔兩側,兩葉中間的中心軸部位於穿孔正中。矽膠扣的兩葉厚度應各1mm,中心軸直徑5mm,寬度3mm。Facer用此法治療成功率為72%

參看

健康問答網關於鼻中隔穿孔的相關提問

關於「鼻中隔穿孔」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