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秘
A+醫學百科 >> 小兒便秘 |
便秘(constipation)常由於排便規律改變所致,指排便次數明顯減少、大便乾燥、堅硬,秘結不通,排便時間間隔較久(>2天),無規律,或雖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常見症状是排便次數明顯減少,常伴有排便困難感的病理現象。
目錄 |
小兒便秘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1、飲食不足:
(1)嬰兒進食太少時,消化後液體吸收,余渣少,致大便減少、變稠。
(2)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可使大便乾燥、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甚至萎縮,收縮力減弱形成惡性循環,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當:
(1)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腸道菌群對腸內容物發酵作用減少,大便易呈鹼性,乾燥;
(2)如食物中含較多的碳水化合物,腸道發酵菌增多,發酵作用增強、產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數多而軟;
(3)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則大便潤利;如進食大量鈣化酪蛋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皂,糞便量多,且易便秘;碳水化合物中米粉、麵粉類食品較穀類食品,易於便秘;
(4)小兒偏食,許多小兒喜食肉類,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纖維素太少,也易發生便秘。
3、腸道功能失常:
(1)排便不規律:
生活不規律和不按時大便,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很常見。另外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的習慣,而上課時間不能隨時排便,憋住大便也是導致便秘的常見原因。
(2)藥物因素:
常用瀉劑或灌腸,缺少體力活動,
服用某些藥物可使腸蠕動減少而便秘,如抗膽鹼能藥物、抗酸藥、某些抗驚厥藥、利尿劑以及鐵劑等。
(3)體格與生理的異常 :
患慢性病如營養不良、佝僂病、高鈣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無力等,都因腸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經功能失常、腹肌軟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結。
另外,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有的患兒生後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遺傳有關。
(4)精神因素:
小兒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也可引起短時間的便秘。
二、發病機制
1、有意識的抑制排便:
可使排便刺激消失。糞便因此變干,排便痛苦,這種情況又可進一步抑制排便。
3、脊髓病變:
脊髓在排便中樞以上部位遭受阻斷時,即失去隨意控制大便的能力,排便成為反射動作。如排便中樞遭受破壞,直腸感覺全部喪失,形成大便失禁。
外括約肌失去隨意動作和反射動作導致直腸失禁,可見於脊髓橫斷傷、腦脊膜膨出、脊髓發育不良、脊髓縱裂和脊髓腫瘤等。
小兒便秘的症状
一、臨床表現:
1、糞便乾結:
患兒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燥、堅硬,有排便困難和肛門疼痛。有時糞便擦傷腸黏膜或肛門引起出血,而大便表面可帶有少量血或黏液。
因糞便停留於腸道內過久還可反射性地引起全身症状,如精神食欲不振、乏力、頭暈、頭痛、食欲不振。
長期攝食不足,可發生營養不良,進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惡性循環。
若糞便在直腸停留過久可使局部發生炎症,有下墜感。有時便秘患兒常有便意卻不能排淨,使便次增多。嚴重便秘,大便在局部嵌塞,可在干糞的周圍不自覺地流出腸分泌液,酷似大便失禁。便秘是引起腸絞痛的常見原因。
自覺腹脹及下腹部隱痛、腸鳴及排氣多。偶見嚴重便秘患兒常突然腹痛,開始排出硬便,繼之有惡臭稀糞排出,中醫稱之為「熱結旁流」。
3、直腸垂脫:
4、病史:
(1)餵養史:
注意食物的成分、食物的量是否適宜。
(2)排便訓練:
應詳細詢問小兒是否經過排便訓練,從多大年齡起即能有意控制排便,家長是否定時予以督促檢查、還是放任自流。
(3)是否經常使用潤滑劑或灌腸:
家長處於焦慮心情,對患兒便秘進行過多干預,經常使用潤滑劑、導瀉劑、手指擴肛或灌腸,這些均可造成直腸反射敏感性減弱,以致雖有糞塊充脹,但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經衝動而致便秘。
(4)藥物因素:
近期有無藥物因素,如服用鈣劑、阿片製劑、抗心律失常藥物、抗膽鹼劑和抗痙攣的藥物等,皆可引起便秘。
(5)精神因素:
如強迫廁所訓練的歷史,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精神過度緊張或抑鬱,均可抑制自然排便反射。
有些患兒經常出現保留大便的行為,過度控制大便可致腸功能異常。
二、相關檢查:
1、體格檢查:
可有腹部脹氣,左下腹可觸到存留在乙狀結腸的糞塊,經洗腸後糞塊自然消失。
2、肛門指診:
在直腸便秘者可觸到粗而堅硬的糞塊,若直腸空虛則為結腸便秘。有時指檢後隨著肛門擴張而排出大量糞便及氣體,症状亦隨之消失,器質性腸梗阻即可排除。
應注意檢查肛周有無裂隙,局部皮膚有無感染及尿布疹。如肛周及會陰部皮膚均為糞便污染,並弄髒內褲,是大便失禁的證據。注意患兒有無佝僂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的體征。
三、診斷:
應詳細詢問病史及排便規律,有否胃腸道伴發症状,如腹疼、腹脹、嘔吐、生長障礙、服用藥物史等,體檢時應注意檢查會陰部,肛門周圍,進行肛門指檢、注意有否肛門裂、皮膚感染、尿布疹等。
如指檢觸及大量硬糞塊或指檢後隨之排出大量糞便,症状隨之緩解,診斷可明確。
小兒便秘的診斷
小兒便秘的檢查化驗
一般常規檢查正常,致肛裂時可有便血和黏液。應查甲狀腺功能,注意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和佝僂病等疾病。
一、胃腸X線鋇劑造影:
1、簡介:
胃腸鋇餐造影即消化道鋇劑造影,是指用硫酸鋇作為造影劑,在 X線照射下顯示消化道有無病變的一種檢查方法。
X線檢查時,由於人體各種器官、組織的密度和厚度不同,所以顯示出黑白的自然層次對比。但在人體的某些部位,尤其是腹部,因為內部好幾種器官、組織的密度大體相似,必須導入對人體無害的造影劑(如醫用硫酸鋇),人為地提高顯示對比度,才能達到理想的檢查效果。這種檢查方法臨床上叫做X線造影檢查。
2、檢查結果:
可根據鋇劑在胃腸道內運行的情況,了解結腸的運動功能狀態,區分張力減退性便秘和痙攣性便秘,並可及時發現器質性病變,如先天性巨結腸、腫瘤、結核等。
1、簡介:
大腸鏡檢查是利用一條長約140CM可彎曲,末端裝有一個光源帶微型電子攝影機的纖維軟管,由肛門慢慢進入大腸,以檢查大腸部位之病變,腫瘤或潰病,如有需要可取組織檢驗或行大腸息肉切除。
2、檢查結果:
這幾種檢查可直接了解腸黏膜狀態。由於便秘,糞便的滯留和刺激,結腸黏膜特別是直腸黏膜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性改變,表現為充血、水腫、血管走向模糊不清。此外,在痙攣性便秘可見到腸管的攣縮性收縮,腸腔變窄。
三、肛管直腸測壓術:
1、簡介:
2、檢查結果:
遇有嚴重便秘的患兒可用測壓術確定直腸擴張時的阻力、肛管的靜息緊張度、肛門隨意肌收縮的強度以及病兒對直腸擴張的自我感覺,並可對肛門括約肌反射做出評價。注意必須由有經驗的人員來操作,以免對結果判斷錯誤。根據Karen對慢性便秘患兒的肛門直腸和遠端結腸動力學研究,幾乎全部病例都有功能異常。
四、肌電圖:
1、簡介:
對盆底肌和肛外括約肌進行肌電圖觀察是評價慢性便秘的有用方法。
2、檢查結果:
正常人休息時盆底橫紋肌的張力維持緊張狀態。應用體表皮膚電極探測,全部正常小兒排便時肛外括約肌張力下降,而便秘患兒僅42%有恥骨直腸肌或肛外括約肌出現肌電活動下降。
五、X線排糞造影:
1、簡介:
近年來由於排糞造影(defecography)檢查法的臨床應用,可對肛門括約肌和肛門直腸作靜態及動態觀察,並可快速攝片(每秒~4張),連續觀察排糞動作全過程。
2、檢查結果:
發現有些便秘是由於出口有不同程度的梗阻,如直腸套疊、直腸前突、盆底肌痙攣症候群等。這些梗阻都是臨床及內鏡檢查難以發現的,實際上不屬於習慣性便秘的範疇。
小兒便秘的鑒別診斷
一、甲狀腺功能不全:
1、簡介:
甲狀腺功能低下(hypothyroidism)是甲狀腺素分泌缺乏或不足而出現的症候群。
2、鑒別要點:
多於出生後數周出現症状,表現有皮膚蒼白、增厚、多褶皺鱗屑,口唇厚、大且常外伸、口常張開流涎,外貌醜陋,面色蒼白或呈蠟黃,鼻短且上翹、鼻樑塌陷,前額皺紋,身材矮小,四肢粗短、手常呈鏟形,臍疝多見。心率減慢,體溫降低,生長發育低於齡兒童,成年後身材常為矮小。
先天性甲狀腺完全缺如者上述症状可在生後1—3個月出現,且表現較重,甲狀腺不。如尚有殘存的腺體組織,則症状出現在出生後6個月一2年,且常伴有甲狀腺腫。
二、先天性巨結腸:
1、簡介:
先天性巨結腸(Hirschsprung′s discase)又稱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症(Agangliono-sis)。由於hirschsprung將其詳細描述,所以通常稱之為赫爾施普龍病(hirschsprung』s- Disease),是由於直腸或結腸遠端的腸管持續痙攣,糞便淤滯的近端結腸,使該腸這肥厚、擴張,是小兒常見的先天性腸道畸形。
2、鑒別要點:
鋇灌腸檢查除結腸擴張外,可見有節段性狹窄,而慢性便秘則結腸全部擴張。
三、神經性或器質性梗阻:
1、簡介:
神經性腸梗阻(Neurosis Intestinal Obstruction)也稱痙攣性腸梗阻,功能性腸梗阻,動力性腸梗阻,謝爾舍米斯基病,本徵由蘇聯醫師Chercherski首先描述故又稱Chercnerski病。我國也有少數病例報導,實際本徵並不少見。
2、鑒別要點:
對兒童便秘也要進行詳細體檢和必要的輔助檢查以便和神經性或器質性梗阻鑒別。
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絕大部分診斷不難,在診斷困難時,可行腹部X線透視或攝片檢查,如發現小腸內有氣體和液平面的存在,即為湯內容物通過障礙,提示有腸梗阻的可能,但本病早期可無明顯的腸梗阻的X線徵象,應特別警惕,因此本病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絕不能單靠X線檢查來確定或否定。
小兒便秘的併發症
一、肛裂:
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層裂傷後形成的小潰瘍其方向與肛管縱軸平行,長約0.5~1.0cm,呈梭形或橢圓形常引起劇痛,癒合困難。而肛管表面裂傷不能視為肛裂因很快自愈,且常無症状。
二、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為直腸黏膜、肛管、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而脫出肛門外的一種疾病。各種年齡層均可發病,但多發於幼兒、老年人、久病體弱及身高瘦弱者。
三、腸絞痛:
「腸絞痛」是大腸痙攣所造成的疼痛,經常讓小寶寶哭鬧個不停,甚至能夠持續哭鬧個1-2小時。由於嬰兒不會講話,對於身體的不適,只會以啼哭做為主要的肢體語言。嬰兒腸絞痛的特點為間歇性的哭鬧。
四、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常繼發於一些醫學和外科的原因,如慢性腹瀉、短腸症候群和吸收不良性疾病。
已開發國家營養不良的病人通常可以通過治療原發病、提供適當的膳食,對家長進行教育和仔細的隨訪而治療。
但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營養不良是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營養不良、社會習慣、環境和急、慢性感染之間存在著複雜的交互影響。
小兒便秘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預防:
1、定期體檢:
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養成排便習慣:
三歲以上的小孩,每天早餐及晚餐飯後,要提醒他排便,每次排便時間不宜太短,並鼓勵盡量排乾淨。不論每次是否有排便都須每日按時上廁所,如此才能養成按時排便的好習慣。
便秘須治療一段時間後大腸才能恢復良好的排便功能,耍利用治療期間養成良好的排便和飲食習慣,之後再來停止藥物,便秘才不會複發。
3、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注意勞逸結合,多參加體育鍛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
二、治療前:
應該對該病症狀和相關的禁忌進行詳細的了解等。
小兒便秘的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
一、治療原則:
中醫治療便秘,以潤腸、通便為基本原則,但宜針對病因同用消積、增液潤燥、理肺、健脾、疏肝、益腎等治本之法。藥治、食治並舉,通下法只可暫用,不可攻伐過度,以免損傷正氣。
二、辨證論治:
1、食積便秘:
(1)主證:
大便秘結,脘腹脹滿,不思乳食,或噁心嘔吐,手足心熱,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滑數有力。
(2)治則:
(3)常用藥:
枳實、神曲、山楂、黃連、黃芩、茯苓、大黃(後下)、澤瀉、白朮等。傷於麵食:加用萊菔子;傷於穀食:重用神曲;傷乳食:加麥芽。噁心嘔吐:加半夏、生薑;食積化熱:加連翹、胡黃連;腹脹滿:加木香、雞內金。
2、燥熱便秘:
(1)主證:
大便乾結,排出困難,甚至秘結不通,面紅身熱,口乾口臭,腹脹或痛,小便短赤,或口舌生瘡,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
(2)治則:
(3)常用藥:
大黃(後下)、麻仁、枳實、厚朴、杏仁、白芍、蜂蜜(沖)。口乾舌燥、津液耗傷者:加生地、沙參或麥冬;大便乾結堅硬者:加芒硝;肺熱肺燥下移大腸者:加黃芩、知母、瓜蔞仁;腹脹痛者,加木香、檳榔、白芍。
3、氣滯便秘:
(1)主證:
大便秘結,欲便不得,噯氣頻作,脅腹悶脹痛,舌質紅,苔薄白,脈弦。
(2)治則:
(3)常用藥:
木香、烏藥、沉香(後下)、大黃(後下)、檳榔、枳實。胸脅脹悶痛甚者:加香附、川楝子;腹脹攻痛者:加白芍、元胡;噯氣不除者:加旋復花、代赭石;噁心嘔吐:去檳榔,加半夏、生薑、陳皮;氣鬱日久化火:口苦咽干者:加梔子、龍膽草等:蟲積阻滯氣機者:重用檳榔,並加雷丸、使君子等。
4、氣虛便秘:見於重病後。
(1)主證:
雖有便意,大便不幹硬,但掙扎乏力。難於排出,掙則汗出氣短,便後疲乏,面色蒼白,神疲懶言,舌淡,苔薄,脈弱。
(2)治則:
(3)常用藥:
黃芪、白朮、党參、火麻仁、陳皮、蜂蜜(沖)。久咳肺虛氣短者:加生脈散及紫菀、白前;氣虛下陷脫肛者:重用黃芪,加升麻、柴胡。大便干硬:加棗仁、冬瓜仁。
5、血虛便秘:
(1)主證:
大便乾結,掙扎難下,面白無華,唇甲色淡,頭暈心悸,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2)治則:
(3)常用藥:
當歸、生地、火麻仁、桃仁、枳殼、何首烏。血虛有熱,傷陰者:加玉竹、元參、知母;氣虛見神疲氣短、自汗者:加党參、黃芪;心悸:加酸棗仁、白芍;唇甲淡白:加阿膠(烊化)。
三、中成藥:
1、枳實導滯丸:
用於食積便秘。
2、麻仁潤腸丸:
用於燥熱便秘。
3、木香檳榔丸:
用於氣滯便秘。
4、補中益氣丸:
用於氣虛便秘。
5、桑椹膏:
用於血虛便秘。
小兒便秘的西醫治療
一、訓練習慣:
一般3個月以上嬰兒可開始訓練,乳兒在清晨餵奶後由成人兩手把便,或坐盆或坐排便小椅,連續按時執行0.5~1個月即可養成習慣。養成習慣後不要隨意改動時間。
對年長兒慢性便秘,除鼓勵其多運動、多進纖維素多的食物外,亦應使其按時上廁所,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二、藥物治療:
(1)用法:
每次mg/kg,睡前服,服藥後6~8h發揮作用。由於少量吸收後有腸肝循環,故其作用有時可維持3~4天。
(2)適應症:
適用於習慣性便秘。
2、液狀石蠟:
(1)用法:
每次ml/kg,睡前口服,用藥後6~8h生效。
(2)不良反應:
3、鎂乳:
每次~1ml/kg,睡前口服。
4、甘油栓:
小號1.33g適用於嬰幼兒,大號2.67g適用於兒童,塞入肛門,為輕刺激性導瀉藥,用藥後數分鐘即可排便。
嬰幼兒用每支5ml,兒童用每支10ml,先用少許塗潤肛門,然後徐徐插入肛門將藥液擠入,數分鐘內即排便。
6、簡易方法:
在家可戴橡皮手套用小指蘸少量液狀石蠟(石蠟油)或凡士林,插入肛門通便。
7、灌腸法:
(1)具體操作:
用1%~2%肥皂水或生理鹽水,其溫度與室溫接近,每次量:<6月ml,~1歲ml,~2歲ml,~7歲~400ml,7歲以上400~800ml。
(2)不足:
灌腸法刺激性較強,非特殊需要不採用。
小兒便秘的護理
預後:
預後一般良好。
小兒便秘吃什麼好?
單純性便秘的根本應放在改善飲食內容,多補充水分和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穀物、蔬菜等),同時養成排便習慣,藥物治療只在必要時臨時使用。
一、人乳餵養嬰兒的飲食:
人乳餵養嬰兒較少發生便秘,如果發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潤腸輔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橘子汁(應用新鮮橘子擠汁,市售瓶裝橘汁開瓶後易污染)、番茄汁、煮山楂或紅棗水。
4個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母乳不足時,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
蜂蜜水每天60~90ml,也有幫助。
二、人工餵養嬰兒的飲食:
人工餵養兒較易便秘,但如合理加糖及輔食可避免便秘。
如果發生,可將牛乳加糖增至8%,並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橘汁、菠蘿汁、棗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刺激腸蠕動。
較大嬰兒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類等輔食,再大一些可加較粗的穀類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麥片等製成粥。在1~2周歲,如已加了各種輔食,每天牛奶量500ml即夠,可多吃粗糧食品,如紅薯、胡蘿卜及蔬菜。有條件者可加瓊脂果凍。
營養不良小兒便秘,要注意補充營養,逐漸增加入量,營養情況好轉後,腹肌、腸肌增長、張力增加,排便自然逐漸通暢。
參看
關於「小兒便秘」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