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骨髓纖維化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是一種原因不明的造血幹細胞異常引起的慢性骨髓增殖疾病骨髓纖維組織明顯增生及髓外造血是PMF的病理基礎。

目錄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動物實驗中MF可被某些化學物質、藥物及病毒等誘發,注射抗骨髓血清也可成功地建立MF動物模型。但人類PMF的原因未明,觀察到部分PMF患者曾暴露於甲苯、苯或電離輻射。日本原子彈爆炸輻射區的人群,PMF的發生率是未遭輻射人群的18倍。

(二)發病機制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是起源於單個多能幹細胞克隆血液病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患者的造血細胞均表達同一型的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同工酶,即G-6PD A或B型之一。用X連鎖限制性片斷長度多態性(RFLP)分析,及隨後發現11號染色體降鈣素基因甲基化,證實患者外周血細胞為克隆性細胞;PMF進展期患者的血細胞中發現有N-ras癌基因12密碼子突變及p53抑癌的失活;在體外幹細胞培養體系中,患者外周血及骨髓巨核細胞祖細胞(CFU-MK)數量明顯增多,其他造血祖細胞,包括CFU-GM、CFU-E、BFU-E及CFU-GEMM的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甚至有報告其外周血造血祖細胞較正常增加10~20倍。上述各種實驗結果,結合臨床上PMF可和其他骨髓增殖疾病發生多種轉化,且即可轉化為急性髓性白血病,也可轉化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均支持IMF為克隆性造血幹細胞疾病。

骨髓纖維組織並非腫瘤增生,在成纖維細胞的體外培養體系中,患者的CFU-F(纖維細胞祖細胞)與正常人無異;患者的非造血細胞,包括成纖維細胞均表達G-6PD的二種同工酶,也無克隆性造血細胞的染色體異常。故認為骨髓成纖維細胞的異常增殖是對造血細胞克隆性增生的繼發性反應。此外,在異基因骨髓移植、長期化療或α干擾素治療後,MF可消失,也支持上述觀點。

原發性時骨髓巨核細胞常明顯增生,在巨核細胞中合成,貯存於α顆粒中的各種生長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表皮生長因子(EGF)、內皮細胞生長因子(ECGF)、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β-轉化生長因子(β-TGF)及鈣調蛋白均可促進纖維組織增生。其中PDGF較為重要,有致有絲分裂活性,促使成纖維細胞進入細胞周期及刺激其增殖和分泌膠原。近研究顯示,β-TGF是PMF膠原沉積的主要調節因子,其也可在內皮細胞及巨噬細胞中合成。巨核細胞釋放的血小板第4因子(PF4)通過抑制膠原酶活性,減少已形成的膠原降解。由此可見,巨核細胞過度增生及其釋放的各種細胞因子在PMF發病學上有重要意義。早期PMF的骨髓病理切片中,幾乎無例外地有巨核細胞明顯增生,從形態學也提供了支持。另有報告,骨髓細胞釋放的腫瘤壞死因子(TNFα,TNFβ)和白細胞介素-1(IL-l)也可刺激成纖維細胞增殖。上述各種細胞因子也可從其他克隆性造血細胞中釋放,外周血及骨髓中它們的水平均升高。

免疫異常介導纖維組織增生,部分PMF患者血清中可檢出各種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類風濕性因子、抗心磷脂肪體;Coombs試驗呈陽性反應;循環免疫複合物補體活性及免疫球蛋白增高;骨髓中漿細胞淋巴細胞增多;糖類皮質激素治療有一定療效。另有少數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硬皮病澱粉樣變合併MF的報告。有人認為免疫複合物可通過FC受體與血小板結合,促使其釋放PDGF等細胞因子,導致纖維組織增生。故考慮部分PMF為與克隆性造血幹細胞疾病無關的另一種免疫異常疾病,稱為自家免疫性骨髓纖維化

髓外造血的發病機制,早期文獻均強調由於骨髓纖維組織增生,導致造血細胞逐漸減少,作為代償,在胎兒期造血功能的臟器,如脾、肝、淋巴結等擔負起部分造血功能,即髓外造血,又稱髓樣化生。上述肝器病理上已證實有造血功能,脾靜脈血中CFU-GM數明顯高於脾動脈血及外周血,即為脾具造血功能的佐證。但代償造血學說不能解釋PMF早期造血細胞正常,甚至過度增殖時,脾已出現髓樣化生。故有作者提出髓外造血是由於異常造血細胞從骨髓逃逸,寄宿於其他臟器所致。形態學上也證實患者骨髓血竇內Ⅳ型膠原大量沉積及纖維化,竇壁完整性遭破壞,使異異常造血細胞得以進入循環。此外,髓外造血即使在PMF晚期,仍不佔全身造血的主要地位。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症状

PMF起病隱襲、進展緩慢,在確診前往往有一段很長時間的無症状期,有的長達數年,甚至10餘年。此期可占整個病程的2/3左右,惟一的臨床表現脾大。有人推算腫大的脾臟每1cm(肋下)約代表1年的病程。診斷時約20%的患者無任何症状,往往因常規查體或因其他病症檢查時發現本病。PMF有下列幾組病理生理改變所致的臨床表現。

1.髓外造血 絕大多數累及脾臟,常明顯腫大,40%的病例以此為首發表現。1/3~1/2患者脾大不超過臍水平,另2/3~1/2患者脾大達臍下,並向盆腔延伸,向右常超過中線。脾質地堅硬,可清楚捫及切跡。脾大可致左上腹牽拉感,壓迫胃時出現飽脹感及食納下降。並發脾梗死脾周圍炎少見,表現為較劇烈的左上腹痛,甚至左肩痛,脾區壓痛明顯,可觸及摩擦感和聞及摩擦音,並可伴左側反應性胸膜炎。少數患者診斷時體檢無脾大,但B型超聲檢查CT檢查時脾已腫大。

肝大佔50%~80%,大多為輕至中度腫大,僅20%患者肝大>肋下6cm。但脾切除術後有部分患者肝可進行性增大,超過臍平面,甚至進入盆腔。淋巴結腫大較少見,10%~20%的病例呈輕度腫大。

髓外造血有時出現較特殊的臨床表現:

(1)纖維造血性髓外腫瘤(fibrohemopoietic extramedullary tumors):腫瘤由造血組織組成,可伴明顯的纖維化。見於皮膚黏膜呼吸道胃腸道腎上腺、腎、縱隔胸腺乳腺前列腺。少數可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包括顱內或脊髓硬膜外間隙,產生嚴重的神經系統並發徵象,如頭痛嘔吐視盤水腫顱內壓增高的表現,也可發生譫妄昏迷意識障礙。此外,尚有肢體感覺及活動異常,甚至出現偏癱截癱。腫瘤可經各種影像診斷檢查,如CT、MRI脊髓造影及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等進行定位、定性判斷。造血細胞也可植入漿膜,其中主要是巨核細胞,也可為幼稚粒細胞,偶爾為幼稚紅細胞,分別造成胸腔、腹腔或心包積液積液大多發生於脾切除術後,滲液中可找到上述幼稚造血細胞。髓外造血腫瘤可能為循環中造血祖細胞增加的結果,脾切除後濾過功能喪失也為誘發因素。

(2)門靜脈高壓症腹水:見於6%~8%的晚期病例。巨脾造成門脈血流明顯增加,局部血管容量擴大及血流淤滯,甚至血栓形成;肝內造血細胞浸潤及纖維化使肝內血管的順應降低。上述病理改變導致門脈高壓,表現為腹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以及門脈血栓形成。少數病例還可並發肝性腦病

2.代謝亢進症候群 主要見於病程早期及中期,此時骨髓造血細胞過度增殖,故代謝亢進。患者出現乏力盜汗消瘦,甚至低熱等症状,但臨床上僅少部分患者有上述表現。

3.骨髓衰竭 大多見於PMF晚期,由於骨髓造血障礙所致。貧血最為常見,骨髓紅系受抑及無效造血、紅細胞壽命縮短、紅細胞滯留於腫大的脾臟、血漿容量擴大以及伴發的出血或溶血均為貧血的原因。有一組報告,54%的患者紅細胞存在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樣缺陷。

異常克隆的巨核細胞致生成的血小板質量欠佳,晚期巨核細胞數量下降,以及脾內滯留均使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骨髓粒系受抑及脾功能亢進使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減少,易並發感染。其他臨床表現尚有:

(1)骨痛:國外病例多見,國內病例少見。疼痛可能和骨小梁增生,伴發骨硬化骨膜炎有關。較常見為下肢疼痛。罕見的病例由於並發骨粒細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致溶骨性損害,也可產生骨痛。

(2)皮炎:為隆起的痛性斑丘疹,病理為中性粒細胞浸潤,酷似Sweet症候群。皮損可進展為大皰膿皮病壞疽。國內病例皮損較少見,病理上既不同於白血病,也和感染及血管炎無關。

(3)痛風:國外病例發生率為6%,可伴腎絞痛,為尿酸結晶沉積於泌尿道所致。少數病例痛風為PMF的首發表現。

1.國內診斷標準

(1)脾大。

(2)貧血、外周血出現幼稚粒、紅細胞。

(3)骨髓穿刺多次失敗或「干抽」,或塗片顯示「增生減低」。

(4)肝、脾、淋巴結病理學檢查顯示造血灶。

(5)骨髓活檢病理顯示網狀纖維和(或)膠原纖維明顯增生。

上述第(5)項為必備條件,加上其他4項中任何2項,並能排除繼發性骨髓纖維化,即可診斷為IMF。

2.美國真性紅細胞增多症(PV)協作組於1983年制定IMF診斷標準

(1)脾大。

(2)外周血塗片有幼稚粒、紅細胞。

(3)紅細胞數正常,Ph染色體陰性。

(4)取材良好的骨髓活檢病理切片中,纖維組織佔1/3以上。

(5)除外其他全身性疾病

國外診斷標準中強調要排除PV,故要求紅細胞數正常,但實際上部分PMF患者在早期紅細胞數可輕度升高,在晚期又可伴貧血。國內標準中提出髓外造血較有意義,但實際臨床工作中往往難以執行。因此,仍強調骨髓活檢病理顯示纖維化為最主要的診斷依據,其他各項均為參考條件,並在除外繼發性者後才能最後診斷為PMF。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診斷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檢查化驗

1.外周血

(1)慢性髓纖:1/2~1/3患者在初次就診時已有輕度或中度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早期少數患者有輕度紅細胞數增高、髓纖病變嚴重時,患者可出現嚴重的頑固貧血。血片中成熟紅細胞常呈現大小不一及畸形,有時見到淚滴狀、橢圓形、靶形或多嗜性紅細胞。外周血片出現淚滴狀紅細胞、幼紅細胞、幼粒細胞及巨大的血小板是本病外周血實驗室特徵之一。上海50例中有36例的外周血片中,於每數100個白細胞的同時可見到有核細胞1~21個。在脾臟已切除的病例中,有核紅細胞更顯著增多。網織紅細胞輕度增高至3%~5%。

白細胞總數高低不一,診斷時多在(4~10)×109/L,約有半數病例白細胞可增高到(10~20)×109/L,雖有個別的白細胞總數高達100×109/L,但一般極少超過(60~70)×109/L,部分病例15%~25%的患者在診斷時白細胞總數正常,少數白細胞總數減少。約70%病例外周血發現中幼及晚幼粒細胞,甚至1%~5%的原粒細胞,我們曾見到2例慢性髓纖,多年來外周血原粒細胞高達12%~24%,因此本病血象的原粒細胞增高,並不一定說明本病已轉化為急性白血病,但如短期外周血及骨髓中原粒細胞迅速顯著增多,則應警惕慢性髓纖已轉為急性白血病。部分患者的血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增高,少數病例的白細胞出現Pelger-Huět核異常。

血小板計數高低不一,早期病例血小板數可增高,個別高達1000×109/L,但隨病情發展而減少。血小板大而畸形,偶見到巨核細胞碎片,患者血小板的功能可能有缺陷。

(2)急性髓纖:急性型髓纖的外周血以全血細胞減少或白細胞數偏低伴顯著貧血或血小板減少者佔多,網織紅細胞數多偏低,一般見不到淚滴狀紅細胞,可不出現幼紅細胞,但也可出現較多的原始細胞、早幼粒細胞或幼紅細胞酷似急性白血病。骨髓多呈增生減低或干抽。有報告骨髓活檢或超微結構可見到原巨核細胞明顯增多。

(3)兒童型髓纖:兒童型患者外周血白細胞偏高者佔多,血小板數則大多偏低。

2.組織化學染色 約2/3慢性病例的粒細胞鹼性磷酸酶積分異常增高,少數正常,個別減低,因而有時可以此點和慢粒相鑒別,而急性型病例的積分大多正常。如慢性髓纖已合併或轉化為白血病時,則其粒細胞可呈相應類型白血病的組織化學染色表現。如患者骨髓出現的原始細胞呈現血小板過氧化物染色陽性,抗血小板糖蛋Ⅱb/Ⅲa或Ⅰb的單株抗體陽性,則說明已轉化為巨核細胞白血病的可能。

3.骨髓塗片檢查 抽吸骨髓液時出現干抽現象是本病典型表現之一。所謂干抽是指因患者骨質堅硬,雖多次改換部位穿刺,仍不易抽得骨髓液的現象。在病變早期,骨髓的造血細胞特別是巨核細胞仍見到增生,但隨著髓纖病變加重,骨髓除巨核細胞有時仍可增生外.其他的造血細胞就趨向增生低下。當轉為急性白血病時,骨髓的原始細胞就顯著增多。

4.骨髓活檢 具有典型的骨髓病理變化,是診斷本病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據,似乎所有病例的骨髓網狀纖維膠原纖維均可見增多,嚴重的還可見骨質增生。但應注意在病變早期可能僅見到散在梭形纖維細胞而還沒有見到明顯的膠原纖維組織,有時連梭形細胞也難找到,如單用蘇木精-伊紅或吉姆薩染色,網狀纖維就不易顯色,但加用銀染色才能顯示網狀纖維顯著增多。在髓纖早期骨髓的有核細胞數、粒細胞及巨核細胞均增生,紅系細胞則增生正常或減低,除巨核細胞可見到畸形外,粒細胞的核可能有過多或過少分葉、獲得性Pelget-Huět異常、核漿發育不同步等現象。

5.染色體檢查 除個別的報導認為典型的髓纖曾出現過費城染色體外,大多數作者認為髓纖病例沒有費城染色體或其他對診斷有肯定意義的特徵性染色體異常,只有少數病例有三體型染色體異常。1994年Reilly報告慢性原發性髓纖63例中的29例(其中3例用過免疫抑制劑)有染色體異常的表現,最常見的為13號、20號染色體長臂的缺失[del(13 q),del(20q)]及1號部分三體型異常;在本病轉為急性白血病時染色體核型的異常就顯著增多,並認為如在診斷時就出現染色體異常,可提示預後不太好。

6.生化檢查 血清尿酸、血及尿溶菌酶含量可能增高,血清維生素B12、維生素B12結合蛋白值亦可見增高,基礎代謝率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可輕度增快。

7.X射線檢查 30%~70%病例行X射線檢查有骨質硬化的徵象;典型的X射線表現是骨質緻密度呈現不均勻性的增加,並伴有斑點狀透亮區,形成所謂「毛玻璃樣」現象。可見到骨小梁變粗或模糊,骨髓腔狹窄、邊緣不規則,骨膜呈不規則樣增厚等。B超檢查,肝脾腫大

8放射性核素骨髓掃描 用99mTc-硫膠體、99mTc-植酸鈉能滿意顯示骨髓的單核巨噬系,正常人軀幹骨長骨遠端、脾臟及肝臟均能顯影,在髓纖患者可見脾及肝臟等髓外造血部位積聚了大量99mTc。

9.B超 示肝脾腫大。

10.祖細胞培養 以體外半固體培養基培養,發現部分髓纖患者外周血中粒CFU-G、CFU-MM、CFU-GEMMeg的生成數可能增高。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鑒別診斷

1.繼發性骨髓纖維化(SMF)

(1)骨髓增殖疾病(MPD):慢性髓性白血病(CML)、PV、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PMF均屬MPD範疇。前三種MPD的病程中,尤其是晚期均可合併MF,故應仔細鑒別。

①CML:PMF和CML病程中均可有脾大,外周血出現幼稚粒、紅細胞。且CML

晚期許多病例都伴有骨髓纖維化。二者的鑒別點為:CML在SMF之前有較長的白血病病程、Ph染色體陽性、Bcr-abl融合基因陽性、中性粒細胞ALP積分正常或減少以及紅細胞形態學正常,無淚滴狀紅細胞。

②PV:部分PMF病程中紅細胞增多,甚至紅細胞容量也升高,而PV晚期,15%~20%的病例伴SMF,故二者有時易混淆。鑒別點為:PV在發生SMF前有一很長的紅細胞增多和紅細胞容量升高的病程、有多血質的臨床徵象、通常無畸形及淚滴狀紅細胞、外周血幼稚粒、紅細胞少見。此外,合併SMF的PV,其病情發展遠快於PMF,平均3年後死亡,其中25%~50%進展為急性白血病

③ET:部分PMF患者病程中血小板明顯升高,而ET晚期也常伴SMF。二者鑒別點為:ET在發生SMF前有一很長的以血小板升高為主要特徵的病程、可伴血栓栓塞出血併發症、通常無畸形紅細胞及淚滴狀紅細胞、幼稚粒、紅細胞血象少見。ET發展為SMF、者遠少於CML及PV。

(2)骨髓癆性貧血:骨髓轉移癌(其中腺癌最多見)、瀰漫性不典型分枝桿菌感染可伴發貧血、幼稚粒、紅細胞血象,骨髓也可伴發纖維化,故有時需和PMF鑒別。原發病確診及骨髓中找到腫瘤細胞和分枝桿菌為鑒別要點。另有報告,腫瘤伴SMF者,尿羥脯氨酸排量增加,而PMF或不伴SMF的腫瘤患者則正常。

2.伴骨髓纖維化的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及急性白血病(AL) 幾乎所有造血幹細胞疾病均可伴骨髓纖維組織增生,但大多為網狀纖維,很少有膠原纖維增生。很多作者認為,纖維化是一種反應性應答,在MDS或AL診斷時,伴SMF、者可達30%~72%,但嚴重者僅佔10%。下面僅討論伴有嚴重骨髓纖維化的MDS和AL。

(1)MDS伴SMF:患者具備典型的MDS特點,包括無臟器腫大、全血細胞減少及其相應的臨床徵象、外周血及骨髓顯示2系或3系病態造血,原始細胞<30%。骨髓活檢:①呈現纖維化,以網狀纖維為主。②有異型巨核細胞。③原始細胞增多,形態多樣,不成片或成簇,不足以診斷為白血病。組織化學染色免疫表型檢測均難以定型。伴骨髓纖維化的MDS常進展迅速,臨床過程兇險,易發展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化療效果差,大多在1年內死亡。有人認為這是急性骨髓纖維化的一種特殊類型,也有作者提出此為PMF轉化為AML過程中的加速期。

根據MDS伴SMF者典型的MDS臨床及血液學特點、脾大多不腫大或僅輕度腫大、骨髓纖維化程度輕且以網狀纖維為主,大多數情況下不難和IMF區別。

(2)急性骨髓纖維化(AMF):AMF患者骨髓穿刺常呈「干抽」,或塗片顯示增生減低,可伴少量原始細胞或不伴原始細胞;外周血常呈全血細胞減少,無淚滴狀紅細胞,但伴少量原始細胞;骨髓活檢則顯示類型難以確定的原始細胞浸潤,伴明顯纖維化。此種原始細胞在電鏡下觀察,血小板髓過氧化酶染色陽性;骨髓免疫表型或組化染色檢查,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CD41)及GPⅠb(CD61)陽性;患者臨床進展迅速,化療效果差,常於短期內死亡。文獻中先後定名為惡性骨髓纖維化及AMF。由於上述組織化學染色及免疫表型或組化染色檢查已確定該種原始細胞系巨核細胞來源,故目前已正式定名為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FAB分類屬AML的M7型,約佔AML的5%。其淋巴結、肝大、脾大均少見。根據M7的臨床起病急、臟器浸潤輕以及上述形態學及免疫表型或組化染色等特點,不難和PMF鑒別。

3.伴巨脾的其他疾病

(1)斑替症候群:以巨脾為主要表現的PMF,尤其伴外周血細胞減少和(或)門靜脈高壓症時,易和斑替症候群混淆。仔細檢查血塗片,發現幼稚粒、紅細胞為鑒別要點,困難病例需經骨髓活檢才能區別。

(2)慢性淋巴系白血病:包括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慢性幼淋巴細胞白血病(CPLL)及毛細胞白血病(HCL),均可伴巨脾,尤其是HCL常伴骨髓穿刺「干抽」易和PMF混淆。仔細檢查血塗片是鑒別的關鍵,CLL、CPLL均以淋巴細胞為主,後者還可出現幼稚淋巴細胞;HCL可查見毛細胞,有困難時需經相差顯微鏡及電鏡鑒別,而PMF則以幼稚粒、紅細胞為特點,進一步行骨髓穿刺及活檢可明確區分。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併發症

最常見的併發症感染發熱貧血貧血性心臟病心衰門脈高壓腹水肝功能衰竭肝性腦病、脾梗死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減少或避免有害物質如電離輻射、苯、甲醛的接觸。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PMF是一種進展緩慢、病程漫長的疾病,許多患者不經任何治療可長期穩定。只有出現下列情況時才需治療:①巨脾且引起相應症状者;②單項或多項血細胞數明顯上升或減少者;③骨骼疼痛者。針對患者具體病情,可選擇下列治療措施。

1.雄激素蛋白同化激素 適用於以貧血為主的血細胞減少者,需長期應用,通過刺激骨髓造血祖細胞,使之生成更多的血細胞。約半數患者經3個月以上的治療,紅細胞可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或停止、減少輸血,少數患者白細胞血小板也有所升高。雄激素常用口服製劑為司坦唑(stanzolol)2mg,3次/d,其有肝毒性,故需定期監測肝功能。蛋白同化激素達那唑(darmzol)200mg,3次/d。

2.糖類皮質激素 伴溶血者,或血小板明顯減少伴出血者可試用。應用1個月無效者,可較快逐漸減量停用,以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有效者宜緩慢逐漸減量,部分患者需長期應用維持量。有報告用大劑量甲潑尼龍衝擊治療,對部分患者取得較好療效。劑量為20~30mg/(kg.d),連續3天靜脈滴注,然後更換口服製劑逐漸減量。皮質激素長期應用有諸多不良反應,應設法採取相應措施避免之。

3.細胞毒藥物 適用於血細胞單項或多項明顯升高者。該類藥物可阻止造血細胞異常增生,其中通過抑制巨核細胞,使其產生的各種相關細胞因子減少,間接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而減輕纖維化。常用藥物有白消安(busulfan,BUF)、羥基脲(hydroxyurea,HU)、硫鳥嘌呤(thioguanine,)、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CBl348)。其中以羥基脲(HU)最為常用,0.5~1.0g/d,口服或每周2~3次,每次~2.0g。上述藥物除降低血白細胞外,部分患者腫大的脾可有不同程度的縮小。但長期使用,尤其是烷化劑,可能有誘發AL的危險,故主張短期、間歇應用。另有報告羥基脲(HU)對早期患者可能有逆轉骨髓纖維化作用。必須強調,不少PMF患者對化療甚為敏感,可發生嚴重的血細胞,甚至全血細胞減少,故宜謹慎使用。療程中應定期追查血常規,及時調整劑量或停用。

4.抗纖維化藥物 此類藥物通過不同環節抑制膠原合成,或促進膠原分解。骨化三醇(1,25-雙羥維生素D3)具抑制CFU-Meg增殖,從而降低成纖維細胞活性因子水平,減少膠原合成;同時促進CFU-GM增殖,使單核巨噬細胞產生更多的膠原酶,降解膠原及減少其沉積;不良反應為伴發高鈣血症;使用劑量為0.5~2μg/d,分次口服。青黴胺是一種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而膠原生成過程中需賴氨酸單胺氧化酶,故其具抑制膠原合成的作用;不良反應有噁心味覺障礙、肝功損害,以及白細胞、血小板減低,故應慎用;劑量為0.3~0.6g/d,分次口服。秋水仙鹼(colchicine)通過破壞細胞微小管,減少膠原前體的分泌,同時也增加膠原酶合成,加速膠原降解;其不良反應較多,包括噁心、納差腹脹腹瀉胃腸道反應,以及周圍神經炎祖血細胞減少;劑量為1mg/d,一次服用。

抗纖維化藥物目前正在臨床試用之中,由於均需長期服用,難有隨機對照的療效結果,故是否確有效,尚有爭論。

5.干擾素α(IFNα) IFNα具抗細胞增殖作用,通過抑制巨核細胞增生髮揮效應;IFNα同時有降低TGF-β活性的功效,從另一途徑抑制纖維化。臨床應用有效者,表現為緩解骨痛,肝、脾縮小,增高或減少的血細胞回復正常。劑量為(3~5)×106U/d,每周3次,皮下或肌內注射。IFNα的治療價值正在觀察之中,由於需長期應用,價值又較昂貴,故難以普遍使用。此外,晚期患者肯定無效。另有報告並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改善血象及骨質硬化

6.放射治療 適應證:①脾大脾周圍炎或脾梗死引起劇烈疼痛者。②巨脾伴明顯壓迫症状,但又無法耐受脾切除術者。③因腹膜胸膜髓樣化生引起的腹水胸腔積液。④嚴重的局限性骨痛。⑤髓外纖維造血腫瘤。按不同適應證進行相應的局部放療可暫時緩解症状,但作用往往短暫,平均僅維持3.5~6個月。放療有時尚可加重血細胞減少,故目前應用較少。

7.脾切除術 PMF是否行脾切除,至今仍有爭論。主張切脾者強調手術有以下益處:①緩解和巨脾有關的症状。②消除脾功能亢進所致的血細胞減少,以及門脈血容量增加導致的稀釋性貧血。③緩解門脈高壓症。反對者則提出手術有以下弊端:①機體失去主要的代償性髓外造血器官。②與保守治療相比,未延長生存期。③術後部分患者血小板顯著升高,可能發生血栓栓塞併發症。④部分患者可因肝內造血細胞浸潤加重,造成肝進行性腫大,甚至肝功衰竭。⑤手術併發症可高達30%,包括術後出血,膈下血腫和(或)膿腫胰尾損傷和(或)並發胰瘺,以及門脈殘端血栓形成。⑥手術死亡率較高,有經驗的術者在10%以下,最高可達25%。⑦有個別文獻報導,脾切除可增加急性白血病的轉化。

儘管有上述爭論,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仍能為一部分患者帶來裨益,尤其是改善生活質量。術前必須肯定患者骨髓仍存在部分造血組織及功能,此為手術的先決條件。目前公認的手術指征:①有明顯症状的巨脾,或反覆脾梗死。②需靠輸血維持生活的嚴重貧血,尤其是難治性溶血性貧血。③頑固性血小板減少,伴明顯出血傾向。④明確的門脈高壓症,尤其是曾發生過大量上消化道出血者。血小板偏高及肝功明顯異常,特別是血白蛋白顯著低下者為手術禁忌證。此外,近幾年出現的新化療藥,二氯脫氧腺苷(cladribine,2-cdA)已可有效控制術後急劇進展的肝大及血小板增多症,為脾切除增加了安全性。

必須指出,由於巨脾者其脾常和周圍組織粘連,局部血管擴張和側支循環形成、及血運豐富,血小板也常明顯減少,加之肝功障礙者還伴凝血異常。故術前需備足量的成分血,手術應由經驗豐富的外科醫師操作,術中注意避免損傷周圍器官,並盡量減少出血,以保障手術的成功。此外,由肝內梗阻或肝靜脈血栓形成的門脈高壓患者,還應同時行分流術,如脾、腎靜脈吻合術,或胃底靜脈結紮術

8.骨髓刮除術 骨髓刮除術(bone marrow curettage)是通過外科手術,將骨髓腔的部分纖維組織以機械方式刮除,然後讓造血組織進入此空間。20世紀70~80年代有少數病例報告及部分有效的描述,但此後未再見文獻報告。這種方法操作複雜,又缺乏令人信服的理論基礎,故應謹慎對待。

9.異體骨髓移植(Allo-BMT) 已有少數成功的病例報告,且不影響供者造血幹細胞植入。一組40例PMF行Allo-BMT 3年後存活率為60%,4例已存活10年以上。由於適合於移植的病例畢竟較少,加之供者受限,以及較高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發生率,尚難廣泛開展。

10.支持療法 頑固性貧血者,需定期輸注壓縮紅細胞。長期反覆輸血者同樣可因鐵負荷過量,而發生血色病。如同時行去鐵治療(如用去鐵胺,desferrioxamfine),通過鐵螯合劑的促進幼紅細胞轉鐵蛋白受體的表達,使部分病人輸血量可減少。紅細胞生成素(EPO)對PMF的貧血無效。頑固性骨痛者,可試用二磷酸鹽製劑。

(二)預後

PMF的中數生存期,各家報導不一,自1~15年不等,多數報導為5年左右,5年生存率可達50%以上。臨床上存活10年以上者也不少見,將近20%診斷時一般狀態差、嚴重貧血、血小板減少和(或)伴出血傾向、不明原因的發熱消瘦、骨髓病理屬纖維化期,以及伴染色體核型異常等,均為不良預後因素。

PMF的死因包括感染、出血、血栓形成,及轉化為AL。感染性併發症除細菌所致者外,結核病也較常見,且可加重骨髓纖維化,二者可互為因果。AL的轉化率為10%~25%,但有報導真正的轉化率僅8%。絕大多數轉化為AML,僅極少數轉化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轉化為AL後常對抗白血病藥物耐藥,治療反應差,緩解率低,大多在3~6個月內死亡。另有少數病例因嚴重貧血死於貧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還有少數死於腎、肝功能衰竭的報告。

參看

關於「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