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外耳道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 >> 耳部疾病 >> 外耳道炎和癤 >> 外耳道炎
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

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目錄

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膚皮下組織的瀰漫性炎症,分急、慢性兩類。急性外耳道炎致病原因多為外耳道損傷或皮膚浸漬上皮軟化後,細菌感染引起。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等常見。慢性外耳道炎可因急性外耳道炎治療不徹底,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膿液刺激,或黴菌感染所致。一種少見的惡性壞死性外耳道炎,發生於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免疫缺陷的病人。其致病菌多為綠膿桿菌,病情嚴重而預後不佳。

【診斷】

1.急性外耳道炎有耳脹,癢,疼痛和聽力減退。輕者外耳道皮膚瀰漫充血,重者耳道充血且有腫脹表皮潰爛,並有白色皮屑附著及粘膿性分泌物。外耳道變窄,使鼓膜窺不清,聽力障礙。

2.慢性外耳道炎僅有耳癢,耳內不適感。外耳道皮膚呈充血,增厚。耳道內有白色鱗屑狀痂皮。

3.黴菌性外耳道炎有耳癢,耳內悶脹感,可伴有耳鳴及聽力障礙。外耳道壁及鼓膜上附著霉痂,表面可見粉末狀物或絨毛狀物。霉痂去除後,外耳道皮膚充血糜爛。取霉斑真菌塗片,找到真菌絲或芽胞狀物,診斷確立。

4.壞死性外耳道炎發病多為單耳,症状表現為持續耳劇痛伴流膿,病變呈進行性加重,侵犯骨質累及莖乳孔頸靜脈孔時,可出現Ⅶ、Ⅸ、Ⅹ腦神經癱瘓。晚期常因顱內靜脈血栓形成腦血管意外腦膜炎腦膿腫等死亡。檢查可見外耳道腫脹,充滿膿性分泌物。外耳道峽部底壁有感染性肉芽組織,此為一特徵性體征。膿培養為綠膿桿菌,查尿和耐糖試驗有糖尿病,年老體弱者則更支持該病的診斷。

【治療】

1.急性外耳道炎局部治療以雙氧水清洗外耳道後,滴用抗生素滴耳液,或滴用含可的松復方抗生素滴耳劑,全身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對症可用止痛藥。

2.慢性外耳道炎局部可滴用4%硼酸酒精止癢。戒除挖耳習慣,注意耳道清潔乾燥。

3.黴菌性外耳道炎滴用1~2%麝香草酚酒清。對細菌和真菌的混合感染,可以交替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製劑。此外還可以口服制黴菌素曲古黴素等。

4.壞死性外耳道炎早期全身給予大劑量有效抗生素,局部應行根治性清創手術,以免因感染擴散而死於併發症。嚴格控制糖尿病。

參看

32 外耳道炎和癤 | 外耳道癤 32
關於「耳鼻喉科/外耳道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