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外耳道癤
醫學電子書 >> 《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 >> 耳部疾病 >> 外耳道炎和癤 >> 外耳道癤 |
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 |
|
外耳道癤是外耳道軟骨部毛囊、皮脂腺的化膿性細菌感染性疾病。一般因掏挖耳損傷皮膚或耳道進水,表皮軟化,細菌感染引起,多為單發,少數可為多發或屢發。外耳道骨部沒有毛囊,不會發生外耳道癤,故該病又稱急性局限性外耳道炎。
【診斷】
一、現代醫學
1.主要症状為劇烈耳痛,咀嚼、張口及呵欠時疼痛加劇。重者耳痛放射至同側頭部,可有聽力減退。嬰幼兒不能主動陳述耳痛,表現為哭鬧不安,向患側臥時加重。尚可有體溫升高或腹瀉。
2.檢查時牽拉耳廓或按壓耳屏疼痛加重。外耳道軟骨部局限性紅腫,可見一個或多個半圓形隆起,觸痛明顯。發病4~5天後,癤腫成熟,頂部可見黃色膿點,破潰後可見稠純膿少許。
3.鼓膜正常或輕度充血,因外耳道腫脹,鼓膜常不易窺及。可有耳前、耳後或耳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5.嚴重病例可引起耳後軟組織腫脹,應與急性乳突炎鑒別。耳後淋巴結化膿引起的膿腫發生位置在乳突骨膜之上,要注意與耳後骨膜下膿腫鑒別。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乳突X線攝片,不難區別。
二、中醫學
外耳道炎屬中醫「耳瘡」範疇,外耳道癤屬中醫「耳癤」範疇。兩病的病因大致相同,多由於挖耳損傷耳道,風熱之邪乘機侵襲,或因污水入耳,膿耳之膿液侵漬染毒而發。苦熱毒壅,兼挾濕邪,引動肝膽火熱循經上乘,蒸灼耳道,壅遏經脈,逆於肌膚而致耳道漫腫赤紅。
1.辨證依據:耳瘡、耳癤均發於耳道上,耳瘡疼痛較輕,局部呈瀰漫性紅腫,或有滲液。耳癤疼痛較劇,耳道上局限性紅腫突起如椒目,或有膿頭。
2.臨床分型
(1)耳部灼熱疼痛,張口、咀嚼或牽拉耳殼壓迫耳屏時疼痛加劇。查見耳道局限性紅腫,隆起如椒目,或瀰漫性紅腫,表面有黃白色分泌物。全身症候可見惡風發熱,頭痛,周身不適,舌質紅苔白,脈浮數者為風熱邪毒型。
(2)耳部疼痛較劇,痛引腮腦,耳前或耳後舋核腫大疼痛,如腫塞耳道,可出現暫時聽力減退。查見耳道局限紅腫,高突如半球狀,頂部可見黃色膿點,周圍肌膚紅赤,破後有少許膿血流出;耳瘡則漫腫紅赤為甚,兼見黃色滲液。全身症候可有發熱或寒熱往來,口苦咽干,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者為肝膽濕熱型。
【治療】
一、現代醫學
2.局部治療
(1)癤腫未成熟前可局部熱敷,紅外線照射,促進炎症消退或癤腫成熟。耳道內可填10%魚石脂油紗條或紅霉素軟膏,每日更換1次。
(2)癤腫形成後可切開排膿,切口方嚮應與外耳道縱軸平行,以防外耳道狹窄。排膿後應經常清除膿液,並滴4%硼酸酒精,保持外耳道清潔,以防複發。
二、中醫學
1.治療原則:風熱邪毒外侵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肝膽濕熱上蒸宜清瀉肝膽,利濕消腫。
2.治療方法
(1)風熱邪毒型:①外治:用黃連30g、當歸15g,黃柏30g,生地30g,薑黃10g。浸入麻油內1天,用文火熬煎至藥枯,去渣濾清,加入黃蠟,文火徐徐收膏。塗敷局部,每日1次。有膿頭者切開或挑破排膿後再敷藥。②針灸療法:針刺合谷、內關、少商等穴,每日1次。③內治:用銀花藤、野菊花各3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天癸子15g,連翹15g,薄荷10g,大力子15g,荊芥10g,葛根10g。水煎,每日劑,分4次服。
(2)肝膽濕熱型:①外治:同上。②內治:用銀花15g,紫花地丁15g,連翹15g,黃連10g,夏枯草15g,丹皮10g,赤茯苓15g,梔子10g,膽草5g,柴胡10g、木通10g。水煎,每日劑,分4次服。
參看
外耳道炎 | 外耳道膽脂瘤 |
|
關於「耳鼻喉科/外耳道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