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桿菌肺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不動桿菌肺炎 |
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是一種機會致病菌,可引起肺部炎症,往往發生在長期住院或機體抵抗力降低患者,病情較重。本菌對多種常用抗生素耐藥,治療較困難,病死率較高。
目錄 |
不動桿菌肺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不動桿菌廣泛分布於水、土壤、人體皮膚、口腔黏膜、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中。尤其在醫院環境中,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手接觸很可能是導致流行的重要傳播途徑。不動桿菌呼吸道感染來自外源性,亦可為內源性。目前認為主要的還是呼吸道人工管道、霧化器面罩、濕化瓶、呼吸機管道等帶入的不動桿菌造成呼吸道感染。
(二)發病機制
不動桿菌是一屬不發酵糖類的革蘭陰性球杆菌或短桿菌。1954年歸於一個病屬即不動桿菌屬。不動桿菌是條件致病菌,被感染者多為住院或機體抵抗力明顯降低者如惡性腫瘤接受化療、放療時,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人及嬰幼兒,細菌在肺泡內、細支氣管內繁殖侵襲引起下呼吸道黏膜及肺泡充血、腫脹、炎性滲出、白細胞浸潤聚集、化膿性壞死形成空洞及纖維增生。
不動桿菌肺炎的症状
1.症状 起病急驟,寒戰、高熱、體溫可高達40℃,熱型不規則。咳嗽劇烈、痰黏稠、黃膿狀,在肺部形成膿腫時可見大量黏稠膿痰,每天達數百毫升,少數病人痰中帶血,呼吸困難明顯。消化道症状常見為噁心、畏食、嘔吐、腹瀉。本病可多處感染。最多是泌尿道感染,出現尿痛、尿急等症状。
2.體征 繼發性不動桿菌肺部感染者,多原有基礎疾病或呼吸道感染。起病緩慢,在抗生素治療下仍不見好轉,臨床感染症狀加重,在臨床上易疏忽。體征:全身衰竭明顯,發紺、氣促。有慢性肺膿腫或支氣管擴張。感染時可有杵狀指、貧血面容,胸部體檢:呼吸音減低(患側)及濕性囉音,哮鳴音(兩下肺多見),有膿胸時表現為胸腔積液體征,伴有敗血症感染者可有脾大。
主要靠細菌培養,但應注意要確定為不動桿菌,必須具備下列條件:①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體征;②連續2次以上痰培養有不動桿菌生長;③不動桿菌為純培養或優勢菌。
臨床出現下列情況時應懷疑不動桿菌感染:①機體抵抗力下降的住院患者(ICU),監護病房患者,有人工氣道及使用呼吸機治療的患者中發生的感染或雙重感染時;②臨床表現似為革蘭陰性菌感染,但氨苄西林及頭孢類抗生素等療效不好時;③長期使用多種抗生素呼吸道感染仍不能控制者。對可疑患者要反覆留取分泌物或痰進行培養。
不動桿菌肺炎的診斷
不動桿菌肺炎的檢查化驗
白細胞分類計數升高,一般在(10~20)×109/L之間,中性粒細胞80%~90%,有時有肝功能異常。痰培養檢測到不動桿菌。
X線胸片肺中下野斑片陰影,少數為大片陰影,片狀濃密影中見透亮區,呈多發性。有胸腔積液者見胸腔積液之X線徵象。
不動桿菌肺炎的鑒別診斷
不動桿菌肺炎與其他革蘭陰性菌肺炎鑒別十分困難,除非臨床表現有典型的銅綠假單胞菌或大腸桿菌感染的特徵性痰液。如細菌培養中同時有其他革蘭陰性菌生長,可能為混合感染。此時應根據細菌數量來判斷是否並有不動桿菌感染。
不動桿菌肺炎的併發症
不動桿菌肺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不動桿菌的暴發流行主要發生在院內,主要預防措施是:
1.積極治療原發病,儘早消除並發不動桿菌感染的誘發因素,及時停用激素。對使用損傷機體免疫力治療的患者,如放療和化療病人應積極給予支持治療和加強營養,血象明顯下降的患者更應引起注意。對於慢性肺病患者住院治療期間也應加強營養,增強其抵抗能力。
2.限制抗菌藥物的濫用和長期應用,尤其應限制對正常菌叢影響明顯,易引起菌群失調的廣譜抗生素的應用,以免造成機會致病菌,如不動桿菌的感染以及耐藥菌株的產生。在一般感染中除非細菌培養和藥敏結果有明確指征,應選用妥布黴素、頭孢呋辛、甲硝唑等對正常菌群干擾不明顯的抗生素。
3.ICU、RICU病房要嚴格消毒各種呼吸治療器械,特別是氣管插管和套管、吸痰管、霧化吸入器、呼吸機管道,以免把不動桿菌直接帶入呼吸道引起感染。醫護人員接觸病人前必須徹底洗手消毒。
4.呼吸病室、嬰幼兒病室要注意空氣的消毒。整理床鋪時儘可能不要揚起灰塵,床單、被褥要及時更換,特別是有分泌物污染的用品要及時清洗消毒、更換。
5.嚴格醫務人員乃至陪員手的衛生,每接觸一次病人都要洗手,隨之用氯己定或苯扎溴銨等消毒液消毒。
6.對有不動桿菌感染或原有感染患者的遺物用品應徹底清洗消毒,特別是患者用過的氣管套管和其他呼吸管道要認真洗消,可能時用高壓蒸汽消毒。
7.醫院應該建立常規的不動桿菌檢測方法,以便及時發現不動桿菌的感染。對已確定診斷者應予以隔離治療,以免感染的院內傳播與擴散。一旦發現感染應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其中包括確定傳染源,傳染區,菌株、菌型的鑒定和耐藥菌株的檢測,以便為預防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不動桿菌肺炎的西醫治療
藥物治療:20世紀70年代初,不動桿菌對慶大黴素、氨苄西林、頭孢菌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妥布黴素均較敏感,所以治療以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為主,療效較滿意。但近年來,不動桿菌出現多重耐藥株,臨床實驗證明:新一代的喹諾酮類環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諾沙星均顯示對不動桿菌有較高的抗菌活力。第三代頭孢,如頭孢噻肟;及第四代頭孢,如頭孢吡肟、頭孢匹羅都能用於多重耐藥的不動桿菌肺炎。一些病例對阿米卡星(丁胺卡那)、妥布黴素敏感的仍能應用。
預後:由於不動桿菌抗藥性日趨嚴重,診斷治療不及時,病死率較一般細菌感染高,重症感染病死率高達30%,國內報導病死率為20%。
不動桿菌肺炎的護理
近年來不動桿菌引起的院內感染日漸增多,美國國家院內感染研究機構統計表明,1974~1979 年3 年間81 所醫院共發生182921 例院內感染,其中不動桿菌感染佔0.76% 。受感染病例中下呼吸道感染發病率最高, 佔28.9%(386/1372)。不動桿菌感染暴發流行的病例不斷增多,一組報告103 名住院患者中43 例繼發了不動桿菌感染,其中肺炎占多數。128 例細菌感染病原分析中不動桿菌為主要致病菌者佔8.5%,國內不動桿菌感染的病例報告較少,近年來有增多的趨勢。有一組病例報告,不動桿菌感染佔0.37%。1195 例老年人院內感染中不動桿菌佔2%,有5 例不動桿菌肺炎報告,痰中均檢出不動桿菌。北京醫科大學1986 年呼吸系統病原菌中分離出6 株不動桿菌,1990 年增加至56株。國內曾報告一組25 例不動桿菌敗血症。台灣不動桿菌肺感染也逐年增多。國內還報告了外傷後繼發不動桿菌膿胸。有學者近年來從各種分泌物中檢出不動桿菌60 余例次,多為硝酸鹽陰性桿菌,以痰中檢出率最高,診斷為不動桿菌肺感染者11 例。雖然不動桿菌的肺感染呈逐年上升趨勢,但由於本菌在臨床標本中常被忽視為非致病菌,不動桿菌的感染常被低估,其實際感染率要高得多。尤其是重症致死性感染病例較多,應引起高度重視。不動桿菌廣泛分布於水、土壤、人體皮膚、口腔黏膜、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尤其在醫院環境,各種用具的分離率高達1.2%,健康人皮膚分離率為25%。在燒傷病區其檢出率很高,病人的茶具、地面用具等不動桿菌檢出率高達30%,便器、拖把的檢出率則更高。醫務人員手的帶菌率可高達9%~33%,護士手帶菌率為18.1%,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手接觸很可能是導致暴發流行的重要傳播途徑,空氣中不動桿菌也可造成感染。呼吸病室和新生兒病室、ICU 病房、燒傷病房、腎病病房等最易發生暴發感染。
不動桿菌肺炎吃什麼好?
不宜進食牛奶、乳製品、豆製品、海帶、葵花子等食物,因這些食物易與藥物形成難溶性絡合物,降低藥效。而食用魚、肉、蛋、雞及酸菜、山楂、橄欖、酸梅等偏酸性食物時,則可以使藥物溶解完全,易於吸收,增強抗菌能力。
肺炎患者宜多吃(喝):
1、流質,尤其是果汁;
2、新鮮水果和蔬菜;
參看
|
關於「不動桿菌肺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