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暈痣

暈痣(Halo Nevus):系細胞痣周圍出現脫色素暈,多屬混合痣皮內痣。外周脫色素暈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好發於青少年軀幹部,常為單發,也可多發。可持續數月或數年,最後大多可消退。國內有報導巨大暈痣,中心痣外為9.0cm×4.8cm,周圍白斑為0.4cm×1.0cm。部分患者血中有循環抗黑素細胞抗體,此抗體隨暈痣消退而消失。據報導,患者經過青春期到60歲以後發生惡變的幾率在0.8%~4.9%。對黑素的免疫排斥可能是導致本病發生的原因。

暈痣在醫學上稱為離心性後天性白斑,1874年一個叫做Hebra的醫生首先記載了以色痣為中心的白斑,直到1916年才對本病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目前多認為暈痣是白癜風的一種,有時和白癜風同時發生。

暈痣可發生於老人,也可發生於小兒。它好發於軀幹部,特別是背部,偶爾見於頭面部,發生於上肢者極罕見。其皮疹特點是以斑點狀色痣為中心的圓形、橢圓形色素減退斑,大小不一。白暈顏色均勻一致,可逐漸增大到硬幣大小。白暈的邊緣不象白癜風那樣有色素加深的表現。中央的痣可以退色,看起來僅是一個淡紅色小丘疹,最後變平甚至消失。其消失時間大約在數月到2~3年間,隨後白暈也漸漸消退。

暈痣大部分是以色痣為中心,偶爾是毛痣藍痣纖維瘤神經纖維瘤惡性黑素瘤等。

暈痣並不少見。有人長期觀察14名患者,結果有半數其暈痣由少數發展為多數;有半數患者的中心痣自然消退,時間為5個月~8年不等,隨後一些白暈也消退。但一些患者的中心痣除去,並未引起周圍白斑的色素恢復。

若是白癜風偶然波及到痣周圍,稱為痣周圍白癜風,其形態與暈痣酷似;但痣周圍白癜風是偶然發生,且白斑周圍有色素加深現象,應將二者區分開來。

暈痣與白癜風臨床表現均為白色的色素失斑,在組織病理學超微結構方面的改變也相似,經常見到當暈痣中央痣消失後,其白暈擴大,隨之身體其他部位陸續發出新的白斑病例,因此,我們認為,暈痣是白癜風的一種類型。

另外,暈痣與白癜風在同一患者可以同時發生,也就是說暈痣患者同時發生白癜風,白癜風患者同時伴有暈痣,尤以泛發性白癜風患者的暈痣發病率較高。

組織病理:通常為複合痣,早期真皮淺層或交界處大量痣細胞巢和緻密炎症細胞浸潤,炎症細胞大多為淋巴樣細胞,少數為含有色素的巨噬細胞,痣細胞因炎症細胞浸潤而受損。晚期痣細胞逐漸減少,最後炎症細胞也消失。脫色暈處表皮早期即見黑色素細胞減少或消失,痣上方表皮內的黑素和多巴陽性黑色素細胞消失較慢,但在暈痣消退後最終也將完全消失。無炎症細胞浸潤的暈痣不會消退。

健康問答網關於暈痣的相關提問

關於「暈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