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脈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8c9.jpg

多發性大動脈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指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進行性非特異的炎性疾病。歷史上有不同的病名描述本病,如無脈症主動脈弓症候群、高安病等。本病多發於年輕女性,30歲以前發病約佔90%,40歲以後較少發病。本病好發於亞洲、中東地區,西歐與北美少見。發病年齡多為5~45歲,平均年齡為22歲,約90%患者在30歲以內發病。多見於年輕女性,男女之比日本為1:9.4,中國則為1:3.2。

目錄

病因

本病病因未明,多認為與遺傳因素、內分泌異常、感染鏈球菌結核分枝桿菌病毒等)後機體發生免疫功能紊亂以及細胞因子炎症反應有關。

病理生理

病變位於主動脈弓及其分支最為多見,其次為降主動脈,腹主動脈,腎動脈。主動脈的二級分支,如肺動脈、冠狀動脈也可受累。受累的血管可為全層動脈炎。早期血管壁為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偶見多形核中性粒細胞多核巨細胞。由於血管內膜增厚,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少數病人因炎症破壞動脈壁中層,彈力纖維平滑肌纖維壞死,而致動脈擴張、假性動脈瘤或夾層動脈瘤。

臨床表現

本病可見於兒童到老年的各年齡組中,但絕大多數在30歲以下,好發於青年女性。

1、全身症状:在局部症状或體征出現前數周,少數病人可有全身不適、易疲勞、發熱、食欲不振噁心、出汗、體重下降、肌痛關節炎結節紅斑等症状,可急性發作,也可隱匿起病。當局部症状或體征出現後,全身症状可逐漸減輕或消失,部分病人則無上述症状。

2、局部症状體征:按受累血管不同,有不同器官缺血的症状與體征,如頭痛頭暈暈厥卒中視力減退、四肢間歇性活動疲勞,臂動脈或股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頸部鎖骨上下區、上腹部、腎區出現血管雜音,兩上肢收縮壓差大於10mmHg。

臨床分型

根據病變部位可分為四種類型:頭臂動脈型(主動脈弓症候群);胸、腹主動脈型;廣泛型和肺動脈型。

(1)頭臂動脈型(主動脈弓症候群) 頸動脈和椎動脈狹窄和閉塞,可引起腦部不同程度的缺血,出現頭昏、眩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單側或雙側視物有黑點,視力減退,視野縮小甚至失明,嚼肌無力咀嚼疼痛。少數患者因局部缺血產生鼻中隔穿孔,上齶及耳廓潰瘍,牙齒脫落和面肌萎縮腦缺血嚴重者可有反覆暈厥,抽搐失語偏癱昏迷上肢缺血可出現單側或雙側上肢無力、發涼、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縮。頸動脈、橈動脈肱動脈可出現搏動減弱或消失(無脈征),約半數患者於頸部或鎖骨上部可聽到二級以上收縮期血管雜音,少數伴有震顫,但雜音響度與狹窄程度之間,並非完全成比例,輕度狹窄或完全閉塞的動脈,則雜音不明顯,如有側支循環形成,則血流經過擴大彎曲的側支循環時,可以產生連續性血管雜音。

(2)胸主、腹主動脈型 由於缺血,下肢出現無力,酸痛、皮膚發涼和間歇性跛行等症状,特別是髂動脈受累時症状最明顯。腎動脈受累出現高血壓,可有頭痛、頭暈、心慌。合併肺動脈狹窄者,則出現心慌、氣短,少數患者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 高血壓為本型的一項重要臨床表現,尤以舒張壓升高明顯,主要是腎動脈狹窄引起的腎血管性高血壓;此外胸降主動脈嚴重狹窄,使心排出血液大部分流向上肢而可引起的節段性高血壓;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所致的收縮期高血壓等。在單純腎血管性高血壓中,其下肢收縮壓較上肢高20~40mmHg。 部分病人背部脊柱兩側或胸骨旁可聞及收縮期血管雜音,其雜音部位有助於判定主動脈狹窄的部位及範圍,如胸主動脈嚴重狹窄,於胸壁可見表淺動脈搏動,血壓上肢高於下肢。大約80%患者於上腹部可聞及二級以上高調收縮期血管雜音。 如合併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於主動脈瓣區可聞及舒張期吹風樣雜音。

(3)廣泛型 具有上述兩種類型的特徵,屬多發性病變,多數患者病情較重。

(4)肺動脈型 本病合併肺動脈受累並不少見,約佔50%,上述三種類型均可合併肺動脈受累,而在各類型中伴有或不伴有肺動脈受累之間無明顯差別,單純肺動脈受累者罕見。肺動脈高壓大多為一種晚期併發症,約佔1/4,多為輕度或中度,重度則少見。臨床上出現心悸、氣短較多。重者心功能衰竭肺動脈瓣區可聞及收縮期雜音和肺動脈瓣第二音亢進,肺動脈狹窄較重的一側呼吸音減弱。

實驗室檢查

無特異性血化驗項目。

(1)紅細胞沉降率: 是反映本病病變活動的一項重要指標。疾病活動時血沉增快,病情穩定血沉恢復正常。

(2)C反應蛋白: 其臨床意義與血沉相同,為本病病變活動的指標之一。

(3)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的增加僅說明患者近期曾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本病僅少數患者出現陽性反應。

(4)抗結核菌素試驗:中國的資料提示,約40%的病人有活動性結核,如發現活動性結核灶應抗結核治療。對結核菌素強陽性反應的病人,要仔細檢查,如確認有結核病的可能也應抗結核治療。

(5)其他:少數患者在疾病活動期白細胞增高或血小板增高,也為炎症活動的一種反應。可出現慢性輕度貧血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比較少見。

影像學檢查

X線平片

(1)降主動脈中下段或全段普遍內收,內收段常伴有搏動減弱以至消失。

(2)降主動脈邊緣不規則,明顯者呈波紋狀,或見於內收段或單獨存在。

(3)主動脈弓降部擴張,邊緣不規則。

(4)病變部位鈣化,見於青少年者意義大。

(5)心臟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多為以左室為主的輕至中度增大。

(6)大動脈炎累及肺動脈及分支者,患肺可見一側或區域性肺缺血徵象。

彩色多譜勒超聲檢查

可探查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狹窄或閉塞(頸動脈,鎖骨下動脈,腎動脈等),但對其遠端分支探查較困難。

血管造影檢查

①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是一種數字圖像處理系統,為一項較好的篩選方法,本法優點為操作 簡便易行,檢查時間短,對病人負擔小,反差解析度高,對低反差區域病變也可顯示。對頭顱部動脈,頸動脈,胸腹主動脈,腎動脈,四肢動脈,肺動脈及心腔等均可進行造影,對大動脈炎的診斷價值較大,一般可代替腎動脈造影,本法缺點是對臟器內小動脈,如腎內小動脈分支顯示不清,必要時仍需進行選擇性動脈造影

②動脈造影:可直接顯示受累血管管腔變化,管徑的大小,管壁是否光滑,影響血管的範圍和受累血管的長度。

電子計算掃描(CT)

特別是增強CT可顯示部分受累血管的病變,特別是先進的CT機和核磁共振能顯示出受累血管壁的水腫情況,以助判斷疾病是否活動。

診斷

1.臨床診斷 典型臨床表現者診斷並不困難。40歲以下女性,具有下列表現一項以上者,應懷疑本病。

(1) 單側或雙側肢體出現缺血症状,表現 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降低或測不出。

(2) 腦動脈缺血症状,表現為單側或雙側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以及頸部血管雜音。

(3) 近期出現的高血壓或頑固性高血壓,伴有上腹部二級以上高調血管雜音。

(4) 不明原因低熱,聞及背部脊柱兩側、或胸骨旁、臍旁等部位或腎區的血管雜音,脈搏有異常改變者。

(5) 無脈及有眼底病變者。

2.診斷標準 採用1990年國風濕病學會的分類標準:

(1)發病年齡≤40歲 出現症状或體征時年齡<40歲。

(2)肢體間歇性跛行 活動時一個或更多肢體出現乏力、不適或症状加重,尤以上肢明顯。

(3)肱動脈搏動減弱 一側或雙側肱動脈搏動減弱。

(4)血壓差>10mmHg 雙側上肢收縮壓差>10mmHg。

(5)鎖骨下動脈或主動脈雜音 一側或雙側鎖骨下動脈或腹主動脈聞及雜音。

(6)動脈造影異常 主動脈一級分支或上下肢近端的大動脈狹窄或閉塞,病變常為局灶或節段性,且不是由動脈硬化、纖維肌發育不良或類似原因引起。 符合上述6項中的3項者可診斷本病。主要與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白塞病結節性多動脈炎等疾病鑒別。

鑒別診斷

(1) 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多見於男性,血管雜音位置較高,限於心前區及背部,全身無炎症活動表現,胸主動脈見特定部位(嬰兒主動脈峽部,成人型位於動脈導管相接處)狹窄

(2) 動脈粥樣硬化: 常在50歲後發病,伴動脈硬化的其他臨床表現,數字及血管造影有助於鑒別。

(3) 腎動脈纖維肌結構不良:多見於女性,腎動脈造影顯示其遠端2/3及分支狹窄,無大動脈炎的表現。

(4)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Buerger病):好發於吸煙史的年輕男性,為周圍慢性血管閉塞性炎症。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動脈和靜脈,下肢較常見。表現為肢體缺血、劇痛、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遊走性表淺動脈炎,重症可有肢端潰瘍或壞死等,與大動脈炎鑒別一般並不困難。

(5) 結節性多動脈炎:主要累及內臟中小動脈。與大動脈炎表現不同。

(6) 胸廓出口症候群:可有橈動脈搏動減弱,隨頭頸及上肢活動其搏動有變化,並常可有上肢靜脈血流滯留現象及臂叢神經受壓引起的神經病,頸部X線相示頸肋骨畸型。

治療

1、約20%是自限性的,在發現時疾病已穩定,對這類病人如無合併症可隨訪觀察。對發病早期有上呼吸道、肺部或其他臟器感染因素存在,應有效地控制感染,對防止病情的發展可能有一定的意義。高度懷疑有結核菌感染者,應同時抗結核治療。

2、腎上腺皮質激素激素對本病活動仍是主要的治療藥物,及時用藥可有效改善症状,緩解病情。一般口服潑尼松每日mg/kg,早晨頓服或分次服用,維持3~4周後逐漸減量,每10~15天減總量的5%~10%,以血沉和C-反應蛋白下降趨於正常為減量的指標,劑量減至每日mg~10mg時,應長期維持一段時間。如用常規劑量潑尼松無效,可改用其他劑型,危重者甚至可大劑量靜脈衝擊治療,但要注意激素引起的庫欣症候群、易感染、繼發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症状和胃腸道出血等不良反應,長期使用要防止骨質疏鬆

3、免疫抑制劑:單純腎上腺皮質激素療效欠佳、或為增加療效和減少激素用量可用免疫抑制劑,最常用的藥物為:環磷醯胺硫唑嘌呤甲氨喋呤。危重患者環磷醯胺和硫唑嘌呤每日mg~3mg/Kg,環磷醯胺可衝擊治療,每4周0.5~1.0g/M2體表面積。每周甲氨喋呤5mg~25mg,靜脈、肌肉注射和口服均可。新一代的免疫抑制劑,如:環孢黴素A驍悉來氟米特等尚無臨床大樣本報導,療效有待證實。嚴重病例會危機生命和造成健康的重大危害,現多認為大動脈炎一經診斷,應積極早日開始免疫抑制劑與激素的聯合治療法。即使臨床緩解,免疫抑制劑維持使用仍應持續較長時間,要注意藥物不良反應

4、擴血管抗凝改善血循環:使用擴血管、抗凝藥物支持治療,能部分改善因血管狹窄較明顯病人的一些臨床症状,如:地巴唑20mg,每日3次;妥拉唑林25mg~50mg、阿司匹林75mg~100mg,每日1次,雙嘧達莫潘生丁)25mg,每日3次等。對血壓高的病人應積極控制血壓。

5、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為大動脈炎的治療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目前已應用治療腎動脈狹窄及腹主動脈、鎖骨下動脈狹窄等,獲得較好的療效。

6、外科手術治療:手術目的主要是解決腎血管性高血壓及腦缺血。

(1)單側或雙側頸動脈狹窄引起的腦部嚴重缺血或視力明顯障礙者,可行主動脈及頸動脈人工血管重建術、內膜血栓摘除術或頸部交感神經切除術

(2)胸或腹主動脈嚴重狹窄者,可行人工血管重建術。

(3)單側或雙側腎動脈狹窄者,可行腎臟自身移植術或血管重建術,患側腎臟明顯萎縮者可行腎切除術

(4)頸動脈竇反射亢進引起反覆暈厥發作者,可行頸動脈體摘除術及頸動脈竇神經切除術

(5)冠狀動脈狹窄可行冠狀動脈搭橋術或支架置入術。

預後

本病多緩慢起病,受累動脈易形成側支循環,因此只要不累及重要臟器供血,多數患者預後良好。5年生存率為93.8%,10年生存率為90.9%,常見死亡原因為腦出血,其次為手術併發症、腎衰竭心力衰竭

參看

參考

關於「無脈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