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病毒性肝炎的診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傳染病學》 >> 病毒感染 >> 病毒性肝炎 >> 病毒性肝炎的診斷
傳染病學

傳染病學目錄

(一)臨床診斷

1.急性肝炎

(1)急性無黃疸型肝炎症状及肝功損害均較輕,必須對流行病學資料、症状、體征及化檢檢查進行綜合分析。其診斷依據如下。

①流行病學資料:半年內有否與確診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觸史,尤其是家族中有無肝炎患者有重要參考價值。半年內有無接受輸血血製品史,或消毒不嚴格的注射史或針刺史。有無水源,食物污染史等。

②症状:近期內出現的持續數日以上的、無其它原因可解釋的乏力食慾減退、厭油、腹脹、溏便和肝區痛等。

③體征:近期內肝臟腫大且有觸痛,叩擊痛。可伴脾臟輕度腫大。

④化驗:主要為ALT活力增高。病原學檢查陽性(詳見病原學診斷)。

凡化驗陽性,且其它3項中有2項陽性,或化驗與症状或化驗與體征明顯陽性,且能排除其它疾病者,可診斷為急性無黃疸型肝炎。

凡單項ALT增高,或僅有症状、體征或僅有流行病學資料及其它3項中之一項均為疑似患者。疑似患者若病原學診斷陽性且除外其它疾病,可以確診。

(2)急性黃疸型肝炎 根據急性發病具有急性肝炎的症状,體征化驗異常,且血清膽紅素在17μmol/L以上,尿膽紅素陽性,並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黃疸,可作出診斷。

2.慢性肝炎

(1)慢性遷延型肝炎 有確診或可疑急性肝炎的病史,病程超過半年仍有輕度症状,伴有血清ALT升高或並有其它肝功能輕度損害。或肝活體組織檢查符合遷延型肝炎之診斷。

(2)慢性活動性肝炎 既往有肝炎史,或急性肝炎病程遷延,超過半年,而目前有較明顯的肝炎症状;肝腫大,質中等硬度以上可伴有蜘蛛痣,面色晦暗、肝掌脾腫大;血清ALT活力持續增高或反覆波動,血清膽紅素長期或反覆增高,伴有白蛋白減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例異常,或丙種球蛋白增高;可出現自身抗體或肝外損害。或肝活體組織檢查符合慢性肝炎的組織學改變。

3.重型肝炎凡急性、慢性肝炎或肝硬變患者出現高熱、極度乏力、嚴重的消化道症状,黃疸進行加深,出血傾向神經精神症状,肝臟進行性縮小,肝細胞明顯損害,凝血酶原時間明顯延長者,均應考慮為重型肝炎。

4.淤膽型肝炎 起病急,有持續3周以上的肝內梗阻性黃疸的症状及體征,肝炎症状較輕,肝臟腫大較明顯;肝功化驗主要表現為梗阻性黃疸的化驗結果;並可除外其它肝內、外梗阻性黃疸者,可診斷為急性淤膽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礎上出現上述表現者,可診斷為慢性淤膽型肝炎。

(二)病原學診斷

1.A型肝炎:①急性期血清抗-HAVIgM陽性。②急性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抗-HAV總抗體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③急性早期的糞便免疫電鏡查到HAV顆粒。④急性早期糞便中查到HAAg。具有以上任何一項陽性即可確診為HAV近期感染。⑤血清或糞便中檢出HAVRNA。

2.B型肝炎

(1)現症HBV感染:具有以下任何一項即可作出診斷。①血清HBsAg陽性。②血清HBv DNA陽性或HBV DNA聚合酶陽性。③血清抗-HBc-IgM陽性。④肝內HVcAg陽性及(或)HBsAg陽性,或HBV DNA陽性。

(2)急性B型肝炎:具有以下動態指標中之一項者即可診斷。①HBs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後抗-HBs陽轉。②急性期血清抗-HBc-IgM呈高滴度,而抗-HbcIgG(一)或低滴度。

(3)慢性B型肝炎:臨床符合慢性肝炎,且有現症HBV感染的一種以上陽性指標。

(4)慢性HBsAg攜帶者:無任何臨床症状或體征,肝功能正常,血清HBsAg檢查持續陽性達6個月以上者。

3.C型肝炎

(1)排除診斷法:凡不符合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併除外EB病毒巨細胞病毒急性感染(特異性IgM抗體陰性)及其它已知原因的肝炎,如藥物性肝炎,灑精性肝炎等,流行病學提示為非經口感染者,可診斷為C型肝炎。

(2)特異性診斷:血清抗-HCV或HCV RNA陽性者。

4.丁型肝炎:與HBV同時或重疊感染。

(1)血清中抗-HD-IgM陽性,或抗-HD陽性,或HDAg陽性。

(2)血清中HDV RNA陽性。

(3)肝組織內HDAg陽性。

5.戊型肝炎

(1)排除診斷法:凡有符合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巨細胞病毒、EBV急性感染及其它已知原因的肝炎,流行病學證明經口感染者,可診斷為戊型肝炎。

(2)特異性診斷:急性期血清抗-HEV-IgM陽性,或急性期糞便免疫電鏡找到HEV顆粒,或急性期抗-HEV陰性而恢復期陽轉者。

32 病毒性肝炎的併發症與後遺症 | 病毒性肝炎的鑒別診斷 32
關於「傳染病學/病毒性肝炎的診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