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化性肌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骨化性肌炎 |
骨化性肌炎系指肌腱、韌帶腱膜及骨骼肌的膠原性支持組織的異常骨化現象而言。骨外傷的一種併發症,又稱創傷性骨化性肌炎。祖國醫學屬「骨折」範疇。
目錄 |
骨化性肌炎-疾病概述
骨化性肌炎(myositisossificans)為進行性骨質結構於肌肉、結締組織內沉積
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趾、拇畸形的一種疾病。病因不清。一部份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常見於兒童或青年。表現為畸特的先天性斜頸、扭轉和頸部肌肉腫脹、變硬,但多數不伴疼痛。全身肌肉均可累及。劇烈運動或外傷可引起肌肉破裂、出血和血腫形成,多數病人血腫吸收,但亦可繼發肌肉僵硬和骨化形成,最終引起受累肌肉相應關節僵直和殘廢。X片檢查可見肌肉內有羽毛狀鈣化。臨床應與職業病所致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外傷性骨化肌炎等相鑒別。
骨化性肌炎-疾病病因
骨化性肌炎,是指正常無鈣化的組織發生了鈣化以也叫異位骨化。它的發生可與外傷性血腫有關,有的並無明顯原因,它的基本病理改變是在纖維結締組織中,原始細胞增殖活躍伴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鈣鹽沉積,形成骨。成熟的異位骨化具有骨的結構,外層包裹纖維結締組織,裡面是
原則上應避免早期對受累局部進行熱療,超聲波,按摩。緩慢。柔和的運動可預防攣縮。應採用漸進性運動練習,不當的治療會使骨化加劇,對妨礙活動的骨化的切除,必須等到9-12個月或骨化成熟,骨化靜止後才可進行。
骨化性肌炎多半是有明確的外傷史,發生部位是在肌肉內,主要病理改變是血腫的機化或鈣化。本病為進行性骨質結構於肌肉、結締組織內沉積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趾、拇畸形的一種疾病。病因不清。一部份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學者報導產生骨化有四個因素:
①刺激因素:常常是挫傷佔60%~70%,可導致血腫。這種損傷可很輕微,僅少量的骨骼肌或肌原纖維受損。
③存在基因表達缺陷的間葉細胞,這些細胞接受適當的信號後可生成骨樣或軟骨樣細胞。
④存在連續發生骨化組織的環境,其中信號基因最為關鍵,Urist命名該基因為BMP。
骨化性肌炎-發病機理
骨化性肌炎是由於關節內或關節附近發生骨折、脫位後,固定不良、反覆粗暴的整復
手法、被動活動,或在脫位後不久、骨膜重新與骨相連之前,過早地進行被動和強力活動,使纖維組織增生,骨或骨化生所致。祖國醫學認為:是因外傷瘀滯、氣血失和,瘀血和筋膜交織,日久形成包塊、硬結,引起血腫骨化。多發於關節、股死頭肌、內收肌、上臂肌、小、臀、膝、肩、肘等部位的肌肉處。
病變組織多為肌肉,也可為筋膜、肌腱、骨膜。肌肉受傷後成纖維細胞與間胚葉細胞增殖,酷絲纖維肉瘤或肌肉肉瘤。細胞分區具有特徵性,中心區為高度聚集的細胞,其外圍是成纖維細胞組成的第二區帶,再由成熟的能夠定位的新骨組成第三區帶。當中心區有因出血形成的血池時組織像似巨細胞瘤,應注意鑒別。發生於筋膜者表現大致同上,但不含有肌纖維。而發生於肌腱止點者可形成一外生骨疣。發生於骨膜者最終可致骨軟骨瘤。
骨化性肌炎-臨床表現
既往有外傷史,而傷後又未作任何處理,尤其是關節附近軟組織損傷。如常發生於肱前肌
,則表現為肘關節區腫脹、壓痛,肘關節被動主動活動受限。隨後疼痛與腫脹消退,在肘關節前方可摸到一個包塊,因包塊出現而肘關節功能受到影響。另外也可見於三角肌、內收肌。
1.常有肘關節損傷史,多見於青少年。
2.早期以肘關節活動時疼痛為主,肘關節活動受限。
3.在肘關節周圍可以摸到異常骨塊,該骨塊可逐漸增大,以後又可緩慢回縮至骨塊成熟。
骨化性肌炎-疾病類型
分為兩種類型,外傷性骨化性肌炎和進行性骨化性肌炎。其中以外傷性骨化性肌炎最常見。
外傷性骨化性肌炎
外傷性骨化性肌炎也稱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只顯單一病灶。多見於30歲以前。常發生在外傷後,也有少數病例為並發與其他疾病者,例如發生在偏癱、脊髓前角灰白質炎
,燒傷或破傷風病人。外傷後,軟組織內出血可能是造成骨化的原因。常於外傷2-3周後,在軟組織出現鈣化及骨化。病變常出現在易接受外傷的部位,如肘、股、臀部。在鄰近長骨的骨幹部分沿骨幹的方向排列,呈層狀骨化,而且於一處或數處可與鄰近骨相聯。病變很少伸延到骨端及關節的部位。
骨化好發與肱前肌,表現為肘關節區腫脹與疼痛,肘關節被動與主動活動均受限。疼痛與腫脹減退後在肘關節前方可以摸到一個界線清楚的硬的腫塊。因肌肉無彈性,故肘關節伸屈受限;由於腫塊的阻擋,屈曲也明顯受限。
x線特徵:受傷後不久可出現局限性腫快。傷後3-4周,在腫快內顯示毛狀緻密象,其臨近骨將顯示骨膜反應。傷後6-8周,病變邊緣部清楚地被緻密骨質所包繞,而具有新生骨的外貌。軟組織腫塊的核心部有時顯囊性變且逐漸擴大其內腔,到晚期而顯出類似蛋殼狀的囊腫。傷後5-6個月腫塊收縮,因而腫塊與鄰近的骨皮質和骨膜反應之間顯出x線透亮帶。
進行性骨化性肌炎
進行性骨化性肌炎為先天性遺傳性疾病患,有時表現為家族性疾患。男性較多見,常發病於嬰兒或小兒。常於生後幾歲就被發現患此疾病。早期症状為受累部疼痛、熱、腫脹,而後,常於背、頸、肩部皮下組織內出現硬塊,劇烈疼痛或壓痛。此時,可能合併發燒。隨著病灶的膠樣化,皮下組織的腫塊逐漸縮小,以至變硬而固定的腫塊。至此,急性期症状暫告消失,x線檢查已可知病灶中有鈣鹽沉著。接著又可有新的病灶出現。因此,可出現一組一組的肌肉、肌腱、韌帶相繼受累現象。輕微的外傷就可促使病情加重,因此應避免做活體組織檢查。大約於30歲以後,此病就停止進展。本病預後不佳,多見於呼吸障礙或嚼飢骨化所致的慢性飢餓。運用中醫中藥、辨證施治,採用行氣活血,化瘀通絡,消腫散結的方法治療本病,通過整體調節使機體陰陽氣血達到平衡有序的目的。本病治療越早效果越佳。中藥外敷與口服中藥沖劑相結合,治療該疾病療效高、恢復快,可使鈣化的肌肉吸收,功能恢復,達到康復的目的。
骨化性肌炎-疾病治療
中西醫結合對骨化性肌炎的分期治療法
1早期(反應期):
局部軟組織出現腫塊,有時發熱,伴有疼痛,關節活動受限。X線攝片示軟組織內有不規則棉絮狀模糊或關節周圍雲霧狀的鈣化陰影,以肘關節骨化性肌炎為例,在前臂伸屈肌、肱二頭肌及肱三頭肌近肘關節處採用輕柔適中的撫、摸、揉、推、彈、撥等手法。以松解剝離肌腱、腱膜及肌肉的粘連,其後術者一手持患肢腕部,一手持肘關節上中部,輕微持續牽引。再持患肢腕部輕柔地做肘關節無痛下的內收,外展和前後屈伸方向的抖動及環轉手法,切忌手法粗暴及對局部腫塊和關節囊行按摩刺激。
更忌對肘關節用力拔伸牽引,硬性內翻,外翻及前後屈伸。手法治療期間同時配合局部薰洗並指導病人行無痛或稍痛下肘關節主動活動功能鍛煉。
2中期(活躍期):
發熱,局部皮溫高,壓痛,質硬腫塊。局部腫塊因逐漸骨化較前增大明顯,肌肉僵硬萎縮,關節疼痛不明顯,關節功能活動障礙。X線攝片示腫物周圍花邊狀新骨大量生成,界限清楚,經過一段時間後,腫物停止發展並有所縮小,而形成較為緻密的骨化性團塊,可給予患肢依照早期手法按摩,然後術者一手持患肢肘關節近端,一手持患肢前臂中部。柔和稍用力逐漸被動屈伸肘關節,常常可聽到骨化性肌炎斷裂聲,及粘連撕裂聲此時肘關節的被動活動可達到基本正常範圍。如遇骨性阻擋,切忌強行被動屈伸,以免再次發生骨折,應待骨化組織逐漸成熟及局限後。行手術治療。手法治療後,局部薰洗治療,並指導病人在疼痛可耐受情況下,行肘關節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的功能鍛煉。
3晚期(骨化期):
局部無疼痛,肌肉僵硬萎縮嚴重,關節強直在某一體位或僅有輕微的活動度,X線攝片示出現殼狀骨性軟骨骨化,範圍局限骨化明顯緻密,行手術切除骨化組織及關節松解術,用肘外側切口在肱骨外髁嵴部,分別向肘前及肘後剝離,顯露骨化組織後將其切除並徹底松解粘連組織,閉合切口前應松止血帶,仔細止血放置負壓引流術後經3周制動進行關節主動活動,以免再發生粘連待刀口癒合拆線後行中藥熏洗治療。
4中藥熏洗:
中藥熏洗根據舒筋活血、散瘀止痛、溫經通絡、軟堅散結的治則,選用如下組方進行熏洗,每天2次每次min,每劑熏洗3天,10天為1個療程。處方:雞血藤30g,生南星30g,紅花30g,木鱉子20g,生二烏15g,木瓜25g,三棱25g,莪術25g,海桐皮30g,路路通30g,桑枝30g,桂枝30g,山甲15g等。用布將上藥包好,用冷水先浸泡20~30min,然後再加熱煮沸,30min後倒入臉盆先熏後洗患處。
5、手法治療
(1)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患側術者一手握其患肢的手掌,另一手大拇指、食指從肩部起運用「縷法」緩緩向下縷順,縷時,每隔一段縷捏1次,以達到理筋分筋之目的。
(2)術者右手大拇指運用順法、從肩、臂至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進行點揉,以達到通絡止痛的作用。
(3)術者兩手掌由腋下至肘部,下達前臂運用「搓法」先輕後重,由重轉輕進
行搓動,以達到舒筋散瘀及松解肌腱的功效。
(4)術者一手或兩手握其患肢的遠端,運用「運拉」法順勢牽引,牽力不可粗暴,使患肢伸的功能逐漸恢復。
(5)術者左手固定其患肢的上臂,右手握其腕部,運用「屈法」使患肢的掌心向著肩部屈曲。此時,術者手法用力要均勻,不可急於求成。以免加重肘部的軟組織損傷。以上手法在第一次熏洗後進行,反覆施術3遍。時間以15分鐘為宜,每天1次。
6.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通過改變DNA而對快速分裂的細胞產生的影響,阻止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成骨細胞的幹細胞,從而有效地阻止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形成。因骨折後反覆多次整復而發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者,可應用放射治療,尤其是切除骨化塊後為預防複發更應進行放射治療。
7.康復介入治療
減小局部壓力和多活動患肢是預防該病的基本方法。一旦懷疑骨化性肌炎發生,應停止被動活動,主動活動應限制在無痛範圍內。骨化性肌炎可引起局部疼痛,有時會較劇烈,有效的治療方法為局部注射賴氨酸阿司匹林。
8、按摩法。
早在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篇》 「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又說:「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 《素問•血氣形志篇》 ,「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的記載。可見其歷史之悠久。通過按摩能起到舒筋活絡,祛瘀生新,松解組織粘連。功能鍛煉,能使血液循環加快,改善局部的新陳代謝與按摩相得益彰,配合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行氣止痛,軟堅散結的中藥熏洗,以達到治癒的目的。
做操,運動。治療和防止病情擴大
1.徒手訓練
⑴叉腰和背手:主要訓練內旋;
⑵摸頭:單手或雙手摸頭,主要訓練外旋;
⑶匍匐:趴地伸上肢,雙手伏於地,利用臀部進退以前舉肩;
⑷坐於桌旁:患手置於桌上,利用自身體重自行各方向的活動;
2.器械訓練
⑴體操棒訓練;用健手帶患手作肩關節活動。
⑵滑輪訓練;通過頭頂的滑輪,用健手帶動患手外展上舉,但此法易致肩痛。
⑶擺動訓練;彎腰伏於高台上,患者握適當重物作各種方向的肩關節活動。
⑷肩胛梯;以手指爬升牆上有小階梯的肋木。
⑸肩胛輪;同時訓練肩外展上舉與旋轉。
3.被動訓練
⑴全範圍運動;由治療師根據解剖和生理進行,是療效最好,副作用最少的方法。
⑵本體感覺神經肌肉易化法。
⑶鬆動術。
肘關節
從功能角度考慮,肘關節攣縮的康復重點是恢復屈肘,其次為伸肘;
運動治療以患者的耐受度或輕度疲勞感為宜;
積極預防骨化性肌炎。
.腕與手
腕與手的攣縮多源於外傷、燒傷和風濕性關節炎等。其評定與康復治療較複雜。
骨化性肌炎-疾病預防
本病是嚴重創傷的併發症,可以通過努力而阻止它的發生與發展,凡關節脫位,嚴重創傷的患者。應及時請骨科醫師診治,不要盲目推拿,按摩造成繼發損傷,關節脫位。應及時複位如有較大血腫,要及時穿刺抽出後加壓包紮,關節創傷宜早期制動。用石膏托固定於功能位,若有腫脹宜中西醫結合,使腫脹迅速消退。對於脊髓損傷致截癱患者,若發現下肢有不明原因的較大血腫時,應及時穿刺抽出並加壓包紮,這些都是預防嚴重創傷後繼發骨化性肌炎的有效方法。
健康問答網關於骨化性肌炎的相關提問
|
關於「骨化性肌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