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組織水腫
A+醫學百科 >> 皮下組織水腫 |
皮下組織水腫系指血管外的組織間隙中有過多的體液積聚,為臨床常見症状之一。與肥胖不同,水腫表現為手指按壓皮下組織少的部位(如小腿前側)時,有明顯的凹陷。祖國醫學稱之為「水氣」,亦稱為「水腫」。水腫是一個常見的病理過程,其積聚的體液來自血漿,其鈉與水的比例與血漿大致相同。習慣上,將過多的體液在體腔中積聚稱為積水( hydrops )或積液,如胸腔積水、腹腔積水、心包積水等。
目錄 |
皮下組織水腫的原因
1.全身性水腫
⑴心源性水腫:各種心臟病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右心衰竭),如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貧血性心臟病以及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特別是縮窄性心包炎)等,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
⑵腎病性水腫: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及腎病症候群、腎小動脈硬化和先天性腎小管疾病等可出現水腫。
⑷營養缺乏性水腫:由於慢性消耗性疾病造成營養缺乏、低蛋白等多方面因素,發生低蛋白血症、維生素缺乏症時,可出現水腫。
⑹內分泌性水腫:見於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垂體功能減退症等,多為非壓陷性水腫。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症、長期大量使用皮質激素及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可產生水腫。
⑺特發性水腫:發生水腫而無任何明顯的、已知的原因存在,主要見於婦女。
2.局部性水腫:多見於靜脈、淋巴組織迴流受阻及炎症、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等。
⑴感染中毒性水腫:見於癤、癰、丹毒、蜂窩織炎及蟲、蛇中毒,此種水腫多伴有局部充血。
⑶上、下腔靜脈迴流受阻:是由縱隔腫瘤、胸腔內動脈瘤或淋巴結腫大等引起上腔靜脈迴流障礙,表現為頭、面、頸及兩上肢水腫。下腔靜脈迴流受阻由血栓形成,如血栓性靜脈炎,可有下肢水腫、皮膚營養障礙。腹部腫塊、卵巢囊腫、腹水等壓迫引起的,表現為兩下肢水腫、腹壁水腫。
⑸變態反應: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接觸性皮炎及食物、藥物等過敏性反應。
⑹挫傷:局部較深組織的挫傷(包括皮下組織或肌肉),引起皮下出血或血漿向組織間滲出增多。
3.水腫的部位:以眼瞼水腫為初期表現,多為腎炎早期。全身性水腫以血漿蛋白過低,心、肝、腎等臟器病變晚期多見。下垂性水腫多見於心力衰竭;上肢及上胸部水腫,以血管或淋巴管阻塞多見(如上腔靜脈阻塞症候群)。
4.起病急緩:急性起病者以局部感染性疾病、變態反應性疾病多見。急驟發生顏面、唇、舌與口腔黏膜水腫可為血管神經性水腫,與藥物、食物、環境中致敏物質過敏有關;起病緩慢,日漸加重的水腫者,多為腎性、肝性、心性及營養不良性水腫。
5.伴隨症状:伴有心悸、氣短、呼吸困難、不能平臥時,考慮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心源性水腫;伴有噁心、納差、黃疸時要注意皮膚有無蜘蛛痣,有腹水、肝臟大情況,以肝臟病所致可能性大;伴有高血壓、尿量減少時,見於腎臟疾病所致的水腫;伴隨有畏寒、反應遲鈍、懶言、少動時,應考慮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伴有手足麻木、四肢運動障礙時,提示維生素Bl缺乏症;伴隨出現向心性肥胖、肌肉消耗、疲乏,見於皮質醇增多症。
6.病史情況:特別注意有無心臟病、肝臟病、腎臟病的病史,飲食與營養狀況以及過敏史。月經史,如月經前7~10天出現有頭痛、煩躁、失眠,多為月經前期緊張症候群,與月經有關。注意近期服過哪些藥物,有何反應。如服藥後有皮疹及水腫,則藥物過敏可能性大。
皮下組織水腫的診斷
⑴起病較快,伴有局部皮膚紅、腫、熱及壓痛和體溫升高,考慮癤、癰、丹毒、蜂窩織炎。這些病變多在體表,容易發現,到普通外科就診即可。
⑵伴有局部淺組織疼痛、壓痛,一般無發熱,考慮肢體靜脈血栓形成。在以上基礎上,同時有發熱,考慮血栓性靜脈炎。
⑶伴有下肢,多為小腿的靜脈擴張、彎曲、隆起,站立時更明顯,皮膚可見色素沉著及慢性潰瘍形成,考慮下肢靜脈曲張。
⑷伴有腹脹、腹壁靜脈曲張、下肢與陰囊(男性)、陰唇(女性)水腫,同時有肝脾腫大、下肢靜脈壓升高,考慮慢性下腔靜脈阻塞症候群,病因有兩種:一是因為惡性腫瘤壓迫或腫瘤組織侵入靜脈引起阻塞;二是良性血栓形成。引起阻塞。(以上2~4三種情況可掛血管外科號就診)。
⑸起病緩慢,伴有發紺、氣促、咳嗽與聲音嘶啞,面、頸、上肢及上胸部水腫,頸靜脈、前胸表淺靜脈擴張,重時有胸水,考慮慢性上腔靜脈阻塞症候群。多由惡性腫瘤(肺癌、惡性淋巴瘤等)引起,少數為良性,由慢性結核性縱隔炎、原發性上腔靜脈血栓形成引起。可掛胸外科的號就診。
⑹伴有突然發生的、無痛的、硬而富有彈性的局限性水腫,水腫的皮膚呈蒼白或蠟樣光澤,水腫中央微凹下、邊緣無明顯的界限,多有對藥物、食物或周圍環境過敏史,考慮過敏反應所致的血管神經性水腫。如是因藥物引起則可到原就診科室複診,如因食物或周圍環境過敏,則應脫離過敏原因。
2.全身性水腫:由心臟、肝臟、腎臟及營養不良性疾病引起最多見,其次為內分泌障礙、結締組 織疾病所致。
⑴水腫逐漸形成,多是從下肢或下垂 部位開始而遍及全身,水腫為壓陷性,比較硬實、移動性較小,有心臟病史,同時有心力衰竭的體征,如心率快、頸靜脈怒張、肝大,嚴重時伴有胸腔、腹腔、心包積液,考慮為心臟疾病性水腫,如風濕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等。可掛心內科號就診。
⑵起病較迅速,水腫以晨起出現,從眼瞼、顏面而發展為全身性,水腫較易移動,伴有血壓升高、尿量減少、考慮為腎病性水腫,如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症候群等以至腎功能衰竭。可掛腎內科的號。
⑶從下肢輕度水腫開始而出現的全身水腫,伴有納差、噁心、黃疸、腹水、肝脾大、肝功能異常,加之有肝病史或酗酒嗜好,考慮肝病性水腫,如肝硬化、肝癌等。可掛消化內科的號或肝外科的號。對於腎臟病性、心臟病性、肝臟病性的全身水腫,往往意味著該臟器功能的衰竭,應及時檢查、診斷,進行必要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⑷伴有長期營養缺乏或體質消耗,當給以高熱量、高蛋白膳食(也就是增加營養)後,可使水腫消退,考慮營養缺乏性水腫。可掛消化內科的號。
⑸伴有皮疹、紅斑、關節痛及多系統損害,考慮系統性紅斑狼瘡。應掛免疫風濕科的號。
⑹伴有怕冷,皮膚乾燥、有鱗屑,毛髮脫落、稀疏,反應遲鈍,表情獃滯,水腫為黏液性水腫(皮膚受壓無凹),大多在產後大出血後出現,考慮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可掛內分泌科的號。
⑺伴有向心性肥胖表現、肌肉消耗、骨質疏鬆、血壓增高、糖耐量減低,考慮皮質醇增多症。可掛內分泌科的號。
⑻伴有神經官能症,表現為興奮、煩躁、易怒、失眠、懶散、思想不集中、月經來潮後症状消退,考慮經前期緊張症候群。掛神經內科或婦科的號。
⑼伴有用藥後出現的水腫,停藥後可逐漸消失,考慮藥物所致水腫。到原就診科室複診。
皮下組織水腫的鑒別診斷
皮下組織水腫的鑒別診斷:
1、心源性水腫:左心衰竭引起心源性肺水腫;右心衰竭引起全身性水腫,習慣上稱為心性水腫。
表現: 下垂部位的皮下水腫
發病機制:①鈉水瀦留: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重吸收鈉水增多。②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和體靜脈壓增高。③其它因素:部分右心衰竭患者血漿蛋白濃度偏低,可能是心性水腫的因素之一。
防治原則:病因學治療,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輸出量。利尿,減輕心臟的負擔,同時適當地限制鈉水的攝入,減少鈉水瀦留。
2、腎性水腫:因腎臟原發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腫,稱為腎性水腫。分為腎病性水腫和腎炎性水腫。
1)腎病性水腫:是腎病症候群的四大特徵之一。
發病機制: ①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是其發病的中心環節。②繼發於有效循環血量減少的鈉水瀦留在腎病性水腫發展中也將起重要作用。
2)腎炎性水腫:主要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
發病機制:腎小球濾過率明顯下降的同時,腎小管的重吸收無相應減少,有的反而增加,因而發生嚴重的球-管失衡,導致鈉水瀦留所致。
表現:腹水
發生機制: ①肝靜脈迴流受阻;②門靜脈高壓使腸淋巴液生成增多;③鈉水瀦留;④有效膠體滲透壓的作用。
4、肺水腫:肺間質(血管外組織間隙)中有過量液體積聚和/或溢入肺泡腔的病理現象,稱為肺水腫。由肺間質水腫到肺泡水腫。
發病機制:①肺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②毛細血管和/或肺泡上皮通透性增高;③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④肺淋巴迴流障礙。
防治原則:積極治療原發病。在改善通氣、輸氧、利尿等一般療法的基礎上,根據發病機制採取特異性治療措施。
5、腦水腫:腦組織的液體含量增多引起的腦容積和重量增加,稱為腦水腫。
分類和原因:①血管源性腦水腫:主要是腦內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含蛋白的液體進入細胞間障增多。②細胞中毒性腦水腫:常見原因有急性腦缺氧、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所致的水中毒和某些代謝抑制物的作用。③間質性腦水腫:主要是阻塞性腦室積水。
臨床特點:①明顯症状與體征;②重者可引起一系列功能紊亂:顱內壓增高引起的症候群;局灶性腦體征;腦疝引起的繼發體征等。
發生機制:①血管源性腦水腫:微血管的通透性增高。②細胞中毒性腦水腫:急性缺氧或代謝抑制物的作用,ATP生成減少,細胞向外轉運鈉離子障礙,水分進入細胞導致腦水腫的發生;氧自由基損傷了膜的結構和功能;急性低鈉血症時,細胞外液低滲,水分轉入細胞內。③間質性腦水腫:導水管被腫瘤或炎性增生所阻塞、壓迫,腦脊液生成和迴流通路受阻,室內壓上升,腦脊液進行周圍白質,引起間質水腫。
治療原則:首先病因治療,在此基礎上應用細胞膜穩定劑、脫水劑或用外科減壓療法。
6、營養性水腫:因營養不足引起的全身性水腫稱營養性水腫,也稱營養不良性水腫。
表現:從組織疏鬆處開始擴展至全身皮下,以低垂部位為顯著,立位時下肢水腫明顯。
發生機制:①低蛋白血症。②由於組織分解消耗留下空隙使組織間隙有更大負壓,為液體所代替。③由於細胞外液容量的增多,有效循環血量減少繼發性地使醛固酮、ADH增多。
治療原則:解除病因,補充營養。
7、特發性水腫:發生於中年婦女的一種病因尚未最終查明的全身性水腫。
表現:不規則的間歇發作,晨起時眼瞼浮腫、鼻樑變厚、面手指發緊,隨後乳房和腹部發脹。
發病機制:①體位因素。②微血管床異常。③體液因素的可能作用。
治療原則:解除病人的精神緊張,適當限鈉,減少站立,採用合適的利尿方法,並注意臥床休息。
⑴起病較快,伴有局部皮膚紅、腫、熱及壓痛和體溫升高,考慮癤、癰、丹毒、蜂窩織炎。這些病變多在體表,容易發現,到普通外科就診即可。
⑵伴有局部淺組織疼痛、壓痛,一般無發熱,考慮肢體靜脈血栓形成。在以上基礎上,同時有發熱,考慮血栓性靜脈炎。
⑶伴有下肢,多為小腿的靜脈擴張、彎曲、隆起,站立時更明顯,皮膚可見色素沉著及慢性潰瘍形成,考慮下肢靜脈曲張。
⑷伴有腹脹、腹壁靜脈曲張、下肢與陰囊(男性)、陰唇(女性)水腫,同時有肝脾腫大、下肢靜脈壓升高,考慮慢性下腔靜脈阻塞症候群,病因有兩種:一是因為惡性腫瘤壓迫或腫瘤組織侵入靜脈引起阻塞;二是良性血栓形成。引起阻塞。(以上2~4三種情況可掛血管外科號就診)。
⑸起病緩慢,伴有發紺、氣促、咳嗽與聲音嘶啞,面、頸、上肢及上胸部水腫,頸靜脈、前胸表淺靜脈擴張,重時有胸水,考慮慢性上腔靜脈阻塞症候群。多由惡性腫瘤(肺癌、惡性淋巴瘤等)引起,少數為良性,由慢性結核性縱隔炎、原發性上腔靜脈血栓形成引起。可掛胸外科的號就診。
⑹伴有突然發生的、無痛的、硬而富有彈性的局限性水腫,水腫的皮膚呈蒼白或蠟樣光澤,水腫中央微凹下、邊緣無明顯的界限,多有對藥物、食物或周圍環境過敏史,考慮過敏反應所致的血管神經性水腫。如是因藥物引起則可到原就診科室複診,如因食物或周圍環境過敏,則應脫離過敏原因。
2.全身性水腫:由心臟、肝臟、腎臟及營養不良性疾病引起最多見,其次為內分泌障礙、結締組 織疾病所致。
⑴水腫逐漸形成,多是從下肢或下垂 部位開始而遍及全身,水腫為壓陷性,比較硬實、移動性較小,有心臟病史,同時有心力衰竭的體征,如心率快、頸靜脈怒張、肝大,嚴重時伴有胸腔、腹腔、心包積液,考慮為心臟疾病性水腫,如風濕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等。可掛心內科號就診。
⑵起病較迅速,水腫以晨起出現,從眼瞼、顏面而發展為全身性,水腫較易移動,伴有血壓升高、尿量減少、考慮為腎病性水腫,如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症候群等以至腎功能衰竭。可掛腎內科的號。
⑶從下肢輕度水腫開始而出現的全身水腫,伴有納差、噁心、黃疸、腹水、肝脾大、肝功能異常,加之有肝病史或酗酒嗜好,考慮肝病性水腫,如肝硬化、肝癌等。可掛消化內科的號或肝外科的號。對於腎臟病性、心臟病性、肝臟病性的全身水腫,往往意味著該臟器功能的衰竭,應及時檢查、診斷,進行必要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⑷伴有長期營養缺乏或體質消耗,當給以高熱量、高蛋白膳食(也就是增加營養)後,可使水腫消退,考慮營養缺乏性水腫。可掛消化內科的號。
⑸伴有皮疹、紅斑、關節痛及多系統損害,考慮系統性紅斑狼瘡。應掛免疫風濕科的號。
⑹伴有怕冷,皮膚乾燥、有鱗屑,毛髮脫落、稀疏,反應遲鈍,表情獃滯,水腫為黏液性水腫(皮膚受壓無凹),大多在產後大出血後出現,考慮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可掛內分泌科的號。
⑺伴有向心性肥胖表現、肌肉消耗、骨質疏鬆、血壓增高、糖耐量減低,考慮皮質醇增多症。可掛內分泌科的號。
⑻伴有神經官能症,表現為興奮、煩躁、易怒、失眠、懶散、思想不集中、月經來潮後症状消退,考慮經前期緊張症候群。掛神經內科或婦科的號。
⑼伴有用藥後出現的水腫,停藥後可逐漸消失,考慮藥物所致水腫。到原就診科室複診。
皮下組織水腫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避免久站久坐;在家或辦公時,每隔一段時間起身走動。
2.入睡前,將腳抬高超過心臟的高度即可。
3.食物避免重口味。鹽分不單只是食用鹽或吃起來鹹的東西,其實是泛指所有的醬料、腌制物或含鈉量高的飲料。應多吃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鉀),因為鈉和胰島素會將水分滯留在體內,而鉀在體內的作用是排出水分。
4.生活規律不要過度勞累。
6.不要穿過度緊身衣物,特別是在臀部和大腿會很緊的牛仔褲、束腹、束腰等會造成腹壓增加的衣物。
7.穿彈性襪。
8.避免穿高跟鞋。
參看
- 血管神經性水腫
- 小兒肺水腫
- 小兒營養不良性水腫
- 小兒腦水腫與顱內高壓症候群
- 小兒遺傳性血管神經性水腫
- 妊娠合併子宮肌瘤
- 淋巴水腫
- 赤白游風
- 黃斑囊樣水腫
- 四肢淋巴水腫
- 全身黏液性水腫
- 肺水腫
- 視盤水腫
- 全身症状
關於「皮下組織水腫」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