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咽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病毒性咽炎 |
病毒性咽炎系病毒所引起的咽部急性感染。多在咽部、口腔粘膜及其周圍皮膚發生皰疹,也可發生於角膜及外生殖器。
目錄 |
治療措施
1.常採用復方硼砂溶液、生理鹽水或1%雙氧水含漱;病變部位塗擦2%金黴素甘油或1%龍膽紫,能促進潰瘍面的癒合。
2.注意休息,多飲開水,多吃新鮮蔬菜及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3.為防止繼發感染及縮短病程,可服用土霉素、麥迪黴素或肌注青黴素、慶大黴素等。全身症状嚴重者,常靜脈用抗生素加一定量激素。如青黴素800萬U+慶大黴素24萬U+地塞米松5mg靜滴,或先鋒黴素V6~8g+丁胺卡那黴素0.4+地塞米松5mg靜滴,治療效果好,一般無併發症。兒童用藥量酌減。
4.中藥治療此病有顯著效果,分內服及外用兩類。應根據病情選擇用藥,常用藥物如下:
(1)清熱 生地、連翹、金銀花、淡竹葉、木通、生草、川豆根、板藍根。
此外,上海第二醫學院口腔系應用「紅白散」外治法,有效率達82.6%。其成分為:青黛30g,人中白12g,桔礬6g,冰片4.5g,牛黃0.3g,共研細末,局部塗勻,每日~4次。
病因學
其病原體種類很多,以皰疹病毒較多見,另外有腺病毒、冠狀病毒、合胞病毒等。這種病毒在電鏡下見是圓形小體,直徑約180μm。當勞累過度,過敏素質,氣溫突變,身體受涼或某些物理、化學因素如汞、坤、鉍、碘等的刺激,使身體抵抗力低下,易患此病。另外,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瘧疾、流行性腦膜炎等均可並發病毒性咽炎。
病理改變
病變為上皮細胞水腫、膨脹,使表皮的棘細胞層隆起,形成水皰,內含大量多核白細胞及血清,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函體,水皰很快破裂,形成一淺潰瘍,表面覆有炎性細胞、紅細胞或壞死組織。
臨床表現
臨床可分為急、慢性二型,以急性型較多見。
(一)急性型 起病急,先在咽和口腔粘膜、扁桃體和口角等處出現針尖大小的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孤立或叢集在一起,很快破裂形成淺潰瘍,表面覆蓋有淡黃色假膜,周圍粘膜呈鮮紅色,伴有畏寒、發熱、咽部灼熱疼痛。嬰幼兒哭鬧不安,拒飲食,頜下淋巴結腫大並有壓痛。
(二)慢性型 多見於成年人,咽及口腔粘膜出現少數皰疹,破潰後覆有灰白色假膜,四周粘膜淡紅,此愈彼起,持續甚久。咽部及口腔微感灼熱疼痛,無明顯症状。
鑒別診斷
應與口瘡性口炎、多形滲出性紅斑、壞死性口腔炎、帶狀皰疹相鑒別。
病毒性咽炎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應與口瘡性口炎、多形滲出性紅斑、壞死性口腔炎、帶狀皰疹相鑒別。
|
|
關於「病毒性咽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