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原發性高血壓伴發的精神障礙(psychonosema caused by hypertension)是血管病伴發的精神障礙中最多見的一種。指患原發性高血壓的同時,伴隨其出現的精神障礙。原發性高血壓伴發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神經症症候群,也可出現抑鬱症候群、幻覺妄想狀態等。當血壓急劇增高出現高血壓危象時,常表現有意識障礙。就高血壓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而情緒不穩,精神緊張等因素又常使病人血壓持續升高。高血壓病人對精神因素的這種敏感性,臨床上有人認為很可能是高血壓病人出現精神障礙的促發原因。

目錄

高血壓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原發性高血壓目前病因尚不明。可能與年齡增長、心理社會因素遺傳因素高熱量飲食等有關。多發生於40~50歲。無性別差異。在腦血管壁病變和血液成分、血流動力學改變基礎上,加上長期情緒不穩、持久的精神緊張等因素,可引起血壓持續升高,造成細小動脈痙攣及細小動脈硬化,並由此而產生腦組織供血不足甚至缺血,以致神經細胞發生營養障礙,產生一過性腦血管危象或導致精神障礙。一般發病急,進展緩慢,病程波動呈階梯樣,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但最終常發展為痴呆

(二)發病機制

高血壓病血管壁病變的基礎上,加上睡眠障礙脫水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紅細胞增多等多種因素,可引起血壓下降、血流緩慢、血黏度增加或血凝固性異常等因素,常常發生腦梗死,導致腦功能障礙。資料顯示腦血流量降低的程度與痴呆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多發性梗死的梗死灶數量面積對痴呆發生有重要作用。痴獃根據顱內血管病損範圍,病理分類為:

1.瀰漫性病變引起的痴呆 以大腦基底節多發性梗死較多見。病理解剖常見不同病期的多發性腔隙性梗死灶,血管可見廣泛性粥樣硬化

2.局限性病變引起的痴呆 與病變大小和部位有關。主要病理所見為腦動脈硬化。除了腦實質及腦血管病變外,也可累及視網膜與心腎等臟器。隨著腦動脈硬化的嚴重發展可產生瀰漫性腦萎縮

高血壓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症状

一級高血壓(輕度)指成年人收縮壓持續≥18.7~21.1kPa(140~159mmHg),舒張壓≥12.0~13.2kPa(90~99mmHg)。患者僅有全身及腦部細小動脈痙攣,部分患者出現腦衰弱症候群。表現為頭部不適,情緒易激惹自主神經症状心跳加快或心前區不適感,以及睡眠障礙等。患者易疲乏無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工作能力減低等。

二級高血壓(中度):指收縮壓多持續在21.3~23.8kPa(160~179mmHg),舒張壓多在13.3~14.5kPa(100~109mmHg)。患者腦部有小動脈痙攣、硬化,使腦細胞出現營養不良性蛻變。臨床上可出現發作性焦慮抑鬱,同時伴有興奮不安。少數患者可出現幻覺和妄想,但其情感協調,接觸良好。

三級高血壓(重度):指收縮壓多持續在≥24.0kPa(180mmHg),舒張壓≥14.7kPa(110mmHg)。患者可表現為高血壓腦病或危象,可出現明顯的腦水腫,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同時伴有頭痛嘔吐視盤水腫、暫時性偏癱失語、假性腦腫瘤症候群及心腎功能不全的症状和體征

本病的病程和預後常取決於高血壓本身的嚴重程度,精神症状的出現可使高血壓加重。意識障礙多陣發性出現,如果意識障礙持續存在則預後不好。

精神障礙常表現於以下幾點:

1.早期症状 精神障礙早期症状主要為腦衰弱症候群。表現頭部不適,情緒不穩,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工作能力下降,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

2.局限性神經系統症状體征 局限性神經系統症状體征較常見的有假性延髓性麻痹構音困難吞咽困難、中樞性面癱、程度不同的偏癱、失語、失用或失認、癲癇發作、尿失禁等。不同部位的腦出血腦梗死產生的局限性症状不同,如大腦後動脈供血區發生障礙時,可有同側偏盲、空間失認及自知力缺乏等。

3.智能損害(痴呆) 早期為局限性,即認知功能損害不平均,儘管有記憶障礙、智能損害,但自知力和判斷力保持較好。焦慮抑鬱只表現對自身疾病的過分注意,以後即產生恐懼、憂慮、抑鬱及疑病觀念等。常突然起病,呈階段性退化。在以後的進程中,部分病人出現感知覺障礙及思維障礙,產生各種幻覺、妄想狀態,如關係、被害、疑病、嫉妒、被竊妄想等。常是中期高血壓病的表現。但沒有意識障礙。有的病人由情感脆弱逐漸發展為情感遲鈍、強制性哭笑,少數發生情感爆發。隨著病情進展,若出現軀體合併症精神創傷、急劇環境變化,特別在發生急性腦血管意外的情況下,痴呆症状會呈階梯式加重,晚期即成為全面性痴呆。

出現高血壓危象、腦病時,病人可出現意識障礙,可伴有恐怖性幻覺或片斷妄想,興奮、衝動、言語不連貫或出現假性腦腫瘤樣症候群(顱壓升高體征)。有些病人意識恢復後,短期內仍有類似躁狂或抑鬱表現。

4.腦血管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腦血管病伴發的精神障礙可有記憶、智能障礙和局限性神經症狀體征。多數病人的病程呈階梯性、波動性變化,有的因腦卒中而惡化,僅少數病人病情可緩解。病程短者約2個月,長者20餘年,平均5年左右。半數病人伴有高血壓病,有的伴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人的高血壓、頸動脈雜音、伴短暫抑鬱心境的情緒不穩、哭泣或爆發性大笑、短暫意識混濁譫妄發作等症状常因進一步的梗死而加劇。人格相對保持完整,但也可出現明顯的人格改變,如淡漠、缺乏自控能力,或原有人格特點更突出,如自我中心、偏執或易激惹。多數病人因反覆出現急性腦血管病發作或冠心病發作或繼發感染死亡。

5.軀體症状 常有頭痛、嘔吐、眩暈血壓升高、眼底動脈短暫性痙攣或硬化、X線心臟的改變、實驗室檢查腎功能改變等。

1.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於或等於140mmHg(18.6kPa),舒張壓小於或等於90mmHg(12kPa)。如果成人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60mmHg(21.3kPa),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5mmHg(12.6kPa)為高血壓;血壓值在上述兩者之間,亦即收縮壓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間,舒張壓在91~94mmHg(12.1~12.5kPa)之間為臨界高血壓。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兩次舒張期血壓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確診為高血壓。僅1次血壓升高者尚不能確診,但需隨訪觀察。WHO的新標準:理想血壓:<120/80mmHg;正常血壓:<130/85mmHg;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達到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就是高血壓了(須連續2次以上)。

2.精神症状出現以前,有明確的高血壓史。即在患原發性高血壓的基礎上,病人出現腦衰弱症候群,或出現焦慮、抑鬱、幻覺、妄想狀態及意識障礙等表現,且精神症状隨血壓和軀體症状波動,也就是症状的起伏與血壓的波動關係密切。

3.早期以腦衰弱症候群為主,晚期常有意識障礙。

4.病人無意識障礙時情感鮮明,接觸良好,但判斷力欠缺。

高血壓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診斷

高血壓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檢查化驗

高血壓伴發的精神障礙實驗室檢查結果,要符合高血壓病實驗室檢查改變,精神障礙無特異的實驗室檢查。

精神障礙無特徵性的輔助檢查。如高血壓病三期,則有相關受累靶器官陽性檢查證據。

高血壓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鑒別診斷

1.與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鑒別 由於原發性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常同時存在,且晚期出現的精神障礙有時也十分相似,因而鑒別較困難。原發性高血壓在精神症状出現前,已有多年高血壓病史,精神因素常為精神障礙發生的誘因,且精神障礙的發生較為迅速,而腦動脈硬化者常在過勞、任務繁重或患傳染病後發生。原發性高血壓發作性意識障礙較多見,腦動脈硬化如不伴有原發性高血壓,則很少出現這類症状。高血壓病出現痴呆症状時,以「假性麻痹性痴呆」的表現為主,而腦動脈硬化者則表現為局限性痴呆自主神經症状在高血壓病時較腦動脈硬化者為多見。

2.與功能性精神病鑒別 高血壓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病史、軀體症状有精神症状特徵,並有意識障礙。

3.與感染中毒伴發的精神障礙鑒別 可通過病史(有無感染、中毒史)等及意識障礙特點鑒別。

4.出現假性腦腫瘤症候群,應藉助CTMRI排除顱內腫瘤

5.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病人一般血壓不高,多因精神過度緊張或遇有應激因素而發病,而本病早期的腦衰弱症候群是由於原發性高血壓引起,不一定具有造成精神緊張的因素。

高血壓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併發症

參見高血壓病併發症

高血壓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原發性高血壓伴發的精神障礙關鍵在於預防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高血壓一級預防是指對存在有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但尚未發生高血壓的人群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控制或減少發生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以減少發病率二級預防是指對已患有高血壓的人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預防高血壓病情進一步發展和併發症的發生或複發。三級預防是指對重度高血壓的搶救,以預防其併發症的發生和患者的死亡。三級預防中包括有康復治療。一級預防的目的有二:①找出將來可能要發生高血壓的人,即高危人群,在血壓未升高前進行預防;②對整個社會人群進行預防。高危人群指的是那些具有明顯的高血壓家族史者,兒童少年時血壓即已偏高者及有發生高血壓傾向的人,如肥胖者。

1.一級預防措施

(1)合理調整飲食:

①限制鈉鹽過量攝入。

②增加鉀的攝入。

③高鈣攝入。低鈣攝入能使血壓升高,每天鈣攝入量如增加100毫克,則收縮壓可降低0.33kPa(2.5mmHg),舒張壓降低0.17kPa(1.3mmHg)。建議每人天鈣攝入量為800mg,通過飲用牛奶,增加豆類和新鮮蔬菜木耳香菇、蝦皮、紫菜等,可以增高鈣的攝入量。另外,蔬菜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有降低血膽固醇、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有些蔬菜如芹菜荸薺等還有降壓的作用。

④降低脂肪的攝入量,特別是動物脂肪。

⑤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動物蛋白(如魚類)和豆類蛋白。我國營養學家建議成年人每月每人入14kg穀類、3kg薯類、1kg蛋類、1.5kg肉類和0.5kg魚類。

(2)戒煙和戒酒。

(3)減肥

(4)開展體育鍛煉。

(5)從兒童期就要開始預防高血壓的發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開展體育運動,進行高血壓預防的教育。

2.二級預防措施

(1)一定要落實一級預防的措施。

(2)進行系統正規的抗高血壓治療。

①通過降壓治療使血壓降至正常範圍內。高血壓病人的血壓控制到何種程度適宜,一般認為,對已有心腦併發症的患者,血壓不宜降得過低,舒張壓以11.47~12.0kPa(86~90mmHg)為宜,收縮壓約18.67kPa(140mmHg),不然病情可能加重。對於沒有心腦併發症者,可以降得稍低一些。

②要保護靶器官免受損害。不同的降壓藥物雖然都能使血壓降到同樣的水平,但它們對靶器官的影響卻不同,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等,在降壓的同時能逆轉左心室肥厚,其他降壓藥物就不具備這種功能。同時,鈣拮抗劑硝苯地平在治療冠心病時,可使心肌梗死複發率增加,而異搏定則使之減少;噻嗪類利尿劑,在降壓時可引起低鉀血症低鈉血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三醯甘油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這些副作用均對心臟不利。

③要兼顧其他危險因素的治療。高血壓的二級預防本身就是動脈粥樣硬化、腦卒中、冠心病的一級預防,而許多其他危險因素的並存,能使冠心病的發病成倍增長,因此,兼顧了控制吸煙,減少飲酒,控制體重,適當運動,保持心理平衡等綜合治療,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選用比較好的測壓方法,即在血壓高峰時測壓,以確保血壓是真實的降至正常。

總之,對高血壓的防治要高度重視,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勞逸結合,防止精神過度緊張,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不吸煙,不飲酒,注意勞逸結合。控制飲食,少食動物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肥胖,多食水果、蔬菜及富含碘和維生素的食物,保證充足睡眠,積極治療與本病相關的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學習這方面的有關知識,定期到醫院檢查,了解病情發展變化情況,樹立和堅持終身治療和終身預防的觀念,就一定能控制病情發展,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同時,提倡培養良好的性格,積極維護健康心理,對於防止出現原發性高血壓伴發的精神障礙有積極意義。

高血壓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原發性高血壓伴發的精神障礙以治療高血壓病為主,同時控制精神症状

1.一般治療

(1)目前無法根治腦血管病伴發的精神障礙,但治療能延緩病情進展,減輕或消除疾病症状和心理社會性不良後果,並減少伴發疾病的患病率病死率

(2)應加強對腦血管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心理社會影響的了解和調整,識別疾病的促發或延續因素,提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早期及恢復期的患者,採用支持性心理治療,讓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質,消除顧慮、恐懼和悲觀情緒,樹立治癒疾病的信心,從而改善情緒,這有利於血壓的穩定和降低。多食用低鹽和素淡食物,少食用高脂肪、高糖及辛辣飲食。安排好工作和生活,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戒煙戒酒,適當參加文體活動等,對高血壓狀態的緩解也大有裨益。

(3)根據病情調整綜合性治療護理,正確應用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心理社會及康復干預等。制定全面的綜合性治療計劃,並根據病情不斷調整綜合性的治療護理,正確應用各種藥物治療,如溶栓治療、抗凝治療、極化治療,降壓藥物、益智藥與腦代謝改善藥等。降壓是治療本病的關鍵,降壓藥物的應用可選用:氫氯噻嗪12.5~25mg,口服,3次/d;地巴唑10~20mg,口服,3次/d;鈣離子拮抗劑氟桂利嗪(西比靈)5mg,每晚1次;卡托普利25mg,口服,3次/d,酌情增至100mg,口服,3次/d等。治療高血壓危象可用可樂定0.075mg,口服,3次/d,酌情增至每天0.2~0.8mg,分3次服用,或緩慢靜注0.15~0.3mg;硫酸鎂肌注等。目的是改善腦血流、預防腦梗死、促進腦代謝、緩解症状、阻止病情惡化。

2.精神症状的治療 對於原發性高血壓伴發的精神障礙,應根據其不同的臨床特點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同時要注意安全,使其安靜臥床、控制興奮,防止衰竭和高血壓危象及卒中發生。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加藥,待症状改善後減藥或停藥,不宜長期應用。

(1)前驅期

①一旦明確了腦血管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前驅症状,應立即治療。但早期高血壓雖然血壓升高但不穩定,不一定應用降壓藥。可正確調節飲食和生活節奏,少進鹽,素淡飲食,戒煙戒酒,保證睡眠和適當活動。

②心理治療和社會幹預應貫穿整個治療過程。目的在於減少應激性生活事件,使病人消除不必要的顧慮、恐懼及悲觀情緒,主動配合治療。

③以適合病人及其家屬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並應貫穿整個治療過程。

(2)急性期

①儘力減輕和緩解急性症状,重建和恢復病人的社會功能。

②一般治療:應注意病人飲食、營養、水電解質平衡;鼓勵適當活動,預防感染,尤其預防肺部和泌尿系統感染。

③藥物治療:溶栓治療、抗凝治療、極化治療,降壓藥物、益智藥與腦代謝改善藥等,應儘早使用。並用藥物時需注意藥物的合理配伍與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應。治療必須兼顧其他軀體疾病,如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根據高血壓病臨床分期選擇適當的降壓藥,但不宜使收縮壓降得太低。降膽固醇藥有:維生素C維生素B6維生素E亞油酸丸、氯貝丁酯中藥何首烏山楂等。如有腦血管痙攣血栓形成,可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靜滴,煙酸(菸酸)、煙酸肌醇(菸酸肌醇酯)、地巴唑,或中藥丹參當歸赤芍桃仁川芎等也可應用。應根據精神症状特點使用精神藥物,如控制興奮,以BZ類較好;對焦慮抑鬱症候群,可適當合併使用抗抑鬱劑抗焦慮藥;抗焦慮藥可選用阿普唑侖蘿拉西泮(氯羥安定)和丁螺環酮等;抗抑鬱藥可選用副作用較小的第二代藥物,如SSRI類的氟西汀,以及噻萘普汀、聖.約翰草提取物(路優泰)等。

對於幻覺妄想症狀,可選用抗精神病藥。給予錐體外系副作用較輕的非經典抗精神病藥,如利培酮奧氮平、奎硫平(奎的平)等。用量要小,增量要慢,症状控制後應儘早逐步減量或停藥。對意識障礙可用改善腦細胞代謝藥,可選用吡拉西坦、γ-氨酪酸(γ-氨基丁酸)、胞磷膽鹼以及三磷腺苷(ATP)、細胞色素C輔酶A等促進腦代謝,加速腦功能的恢復和精神症状的緩解。如伴有帕金森症,可用苯海索金剛烷胺左旋多巴等治療。

(3)恢復期:

①減少應激、改善症状,減少惡化可能性,增強病人適應社區生活的能力。如一組藥物已使病情緩解,應續用同量3~6個月後,再考慮減量和維持治療。

②避免過分迫使病人完成高水平(力不能及)的社會功能。因為這樣可使病情惡化的風險增加。

(4)康復期:

①保證病人維持和改善功能水平及生活質量,使重又出現的症状得到有效治療,繼續監測治療不良反應。

②長期的藥物治療計劃應仔細權衡藥物不良反應與病情惡化的風險。

③對卒中發作後遺的癱瘓失語等,可做針灸治療及堅持恢復功能的訓練。對智能損害病人或生活不能自理者應加強護理。

④以往非常忽視心理學,認為心理治療對老年人幫助不大或不合適,現在心理治療已經成為治療老年疾病必須考慮的措施。心理治療所針對的不只是臨床症状,而且涉及老年問題。器質性精神障礙越重和越危及老年人的安全性與獨立性,也就會越多地表現尋求依靠與幫助的退行性行為。需要注意,在對這些問題的處理中,不應對老年人要求過高,以心理支持為主,豐富、充實的生活也有助於提高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老年人的心理治療中,應特別注意移情現象,對老人的體貼、尊重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不僅要使老年人感受到接納和認同,而且要理解其弱點和奇特之處。對老年病人的心理治療技術重點為心理支持、援助和交往。

3.護理 按照腦血管病伴發的精神障礙(血管性痴呆)的護理程序進行護理。

(1)護理評估:

①評估主觀資料:頭昏頭痛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要求自理的動機和堅持程度;精神狀態,如對突發性失語、偏癱感到自卑、恐懼;進食、梳洗、沐浴、穿衣、修飾、如廁能力,或其他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和社會支持

②評估客觀資料:神經體征,如失語、偏癱;定向障礙和軀體功能衰退程度;實驗室及其他檢查,如血糖血脂增高,以及神經影像學陽性所見。

③評估相關因素:腦血管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等原發病;病情嚴重性和智能損害程度;軀體疾病或軀體殘疾;老年人衰弱;治療因素。

主要護理診斷:智能障礙(痴呆),癱瘓(軀體移動障礙),潛在或現存的外傷,潛在或現存的自殺、自傷行為,潛在或現存的外走行為,潛在或現存的感染,言語溝通障礙,幻覺妄想,焦慮,抑鬱,自卑,生活自理障礙,個人調適障礙,社交障礙,飲食障礙,潛在或現存的營養不足,排便障礙睡眠障礙

(2)護理目標:

①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復活動功能、學會擺放癱瘓肢體的位置,能主動要求每天進行肢體鍛煉,並積極配合治療護理。

②住院期間清潔無異味,不發生因活動不當或不活動而產生併發症,能在協助下進食、更衣、如廁等。

③惡劣心境、精神病性症状和飲食睡眠情況改善。

(3)護理措施:

①安全和生活護理:

A.仔細測定,慎重對待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高度警惕疼痛、胃部不適等一般症状,對動脈硬化冠心病人的血壓突然增高,要警惕心衰心絞痛腦血管意外

B.建立舒適安全的病房環境,注意病人安全,應安排在重病室重點照顧,並提供以下方便病人自理生活的設施:

a.室內採光柔和,無危險物品,傢具放置以方便病人行動為宜,病床、就餐座位和日常用品放在固定處,便於使用。

b.新病人入院後,不要突然改變原有生活習慣,作息時間相對固定,以便記憶。

c.高度注意預防跌倒、骨折、外傷、燙傷等意外,保持地面平坦、乾燥,走廊、餐廳、活動室、浴室、廁所等有扶手架。提供病人輕便、防滑、合腳的軟底鞋。在病人進行日常生活料理時,給予充足的時間,切忌催促。

d.經常幫助病人確認現實與環境,生活區內放置大型日曆、掛鐘、作息時間表、病區環境示意圖,提供報紙、書刊、電視。

e.不讓病人擅離安全環境,以防不測。

C.幫助病人制定日常生活時間表,鼓勵自理生活,護理人員應相對固定,以耐心、熱情、接納的態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

D.病人因言語功能和智能受損,表述症状有困難,因此症状有隱蔽、不典型的特點,需要全面仔細觀察下述病情變化:

a.經常評估病人生理需要及自理能力,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

b.對生活自理困難的病人,應有專人照顧,如對行走不便的病人要攙扶,對完全喪失自理能力的病人要全面照顧生活和預防合併症

c.對長期臥床病人,要做到定時翻身、按摩、進行肢體功能活動。保持床褥平整、乾燥,預防褥瘡及併發症。臥床時要加床檔,以免墜床。給病人講解早期活動的重要性,教會病人及家屬鍛煉和翻身技巧。保持關節功能位置,翻身1次/2~3h,翻身時作主動或被動活動鍛煉。

E.保證飲食數量和營養,提供無骨、刺,易吞咽、易消化、營養豐富的低鹽低脂飲食,必要時給予鼻飼流汁。進餐時有專人觀察,督促細嚼慢咽。對進食困難者予以協助,謹防噎食,禁止吸煙、飲酒。

F.根據病人的自理能力,關心、督促和幫助其進行日常生活和個人衛生料理,如洗臉、刷牙、洗腳、清洗會陰、進餐、飲水、飯前便後洗手、更衣、儀容修飾,適時沐浴、理髮、剃鬚、修剪指甲等。對自理能力不足者,按嚴重程度分別進行生活料理操作訓練,由簡而繁,重複強化,幫助病人重新獲得和保持現有的自理能力。

G.對痴呆病人要盡量保持規律性生活方式,如加強個人衛生、飲食、排便、睡眠培訓。觀察病人排泄情況,及時處理便秘尿瀦留

H.盡量滿足病人的興趣愛好和合理要求,適當安排活動,鼓勵病人參加集體活動和簡單有趣的工娛治療。鼓勵家屬探視,但勸告不講令人不快的事。適當讓病人外出,但必須有人陪同,注意安全,防止意外。給病人佩帶身份識別卡(姓名、地址、聯繫人、電話等),一旦走失方便尋找。

I.病人活動時,應注意活動過度的徵候: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或運動不協調;活動停止後心率增加超過30次/min 或發生心律失常;呼吸頻率增快,甚至發生呼吸困難缺氧表現。有上述徵候者必須立即停止活動。

J.使病人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白天除午睡外,盡量不臥床;晚餐不宜過飽;晚餐後不宜多喝茶水或引起興奮的飲料,不參加引起興奮的娛樂活動;入睡前,可溫水洗腳幫助入睡。密切觀察病人睡眠情況,對睡眠不佳者,使其學會放鬆療法,幫助入睡。

②心理護理:

A.要尊重病人,和藹可親、細心耐心地傾聽病人訴說,如病人記憶減退,護士要不厭其煩,提供正確信息,切忌責怪;與病人談話時聲音要大,速度要慢,措詞簡短清晰,重複重點,必要時可使用輔助器材,如助聽器、書面小卡片、實物等,以便更好地溝通。

B.經常幫助病人確認現實環境的地點、人物、時間,以維持對現實的辨識能力,如重複帶領病人熟悉環境,強化介紹1~2個場所,如廁所、洗臉室、床鋪等;接觸病人時,以姓名或頭銜稱呼病人,以增加其自我記憶。

C.病人可能因偏癱或失語而自卑、消極,或因生活不能自理導致性情急躁,護士應主動關心病人,並請家屬配合,給予病人精神和物質方面的支持,鼓勵或組織病友之間交流養身經驗。

③特殊護理:

A.對收藏廢物的病人要常檢查。對有自殺、自傷或攻擊危險的病人應使之持續處於護理人員視野,必要時應專人護理,並可暫行保護性隔離或約束。

B.引導和幫助病人訴說引起焦慮、抑鬱、憤怒的原因和內心感受,觀察嚴重程度和言行,及時預測病人的心理、生理需要,主動滿足其各種需求。如同抑鬱者交談時,應鼓勵其回憶往日的經歷、成功的業績,並表示讚譽和敬重。

C.病人出現妄想及幻覺時,可設法轉移其注意力,引導到病人感興趣的現實事物上來,並給予適當安慰和良性感官刺激。在良好護患關係的基礎上,告訴病人在感到某人對自己有威脅或聽到某人要害自己時,要及時告訴工作人員,以便及時排解。

D.幫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改善自知力和自控能力。

E.遵醫囑正確實施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F.康復護理:陪伴病人參加簡便工療、文娛、體育和老年康復活動;對各種失語和認知障礙者,應儘早進行語言、認知功能和肢體活動的康復訓練。

(4)健康教育:

①經常向病人及家屬宣傳、講解預防外傷的措施,並使其明白腦卒中複發的危害性。

②預防血管性痴呆必須先預防高血壓病及腦動脈硬化症。應注意調節飲食,防止過度肥胖,戒酒戒煙,積極防治原發病,要定期檢查,按醫囑治療。如果出現短暫腦缺血發作症状,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防止複發。

③飲食以清淡、低脂、低膽固醇、低鹽、低糖為宜,忌煙酒。

④在青年期要不斷培養個人興趣愛好和開朗性格。在老年期仍要堅持學習,堅持體力活動和社會活動,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

⑤老年人晨間睡醒時,最好安靜10min後緩緩起床,以防體位性低血壓

腦出血病人應積極配合醫生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避免情緒激動和不良刺激,不可突然用力過猛。

(二)預後

意識障礙不斷加深,且持續存在,則預後不佳。

參看

關於「高血壓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