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
A+醫學百科 >> 面癱 |
面癱(facial paralysis),一側面部肌肉麻木、口眼歪斜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俗稱歪嘴症。多由正氣不足、風寒痰濁侵襲於面部絡脈所致。部分患者愈後可複發。
中醫文獻多將面癱作為中風的主要症状之一。明代樓英《醫學綱目》指出,面癱患者僅見口眼歪斜,而無半身不遂。
面癱起病急,多突然發生,伴見惡風寒,肌肉、關節酸痛,耳下壓痛,脈浮,苔薄白等表現,屬風寒襲於表衛,治宜祛風解表,常用荊防敗毒散。若面癱兼有內熱,口渴,汗出,大便乾結,為表寒里熱證,治宜解表清里,常用防風通聖散。若無表里證而見面癱,多為風痰阻絡,治宜疏風化痰,常用牽正散加減。
針刺對面癱有較好的療效。常用穴位有地倉、頰車、攢竹、絲竹空、人中、承漿、曲池、合谷等。手法以輕刺激或中刺激為宜。
面癱初發經治療後易於恢復正常。若失治或經治療3~6個月以上仍無效,恢復較困難。久治不愈的面癱,多為正氣不足,風痰瘀血留聚於面部絡脈所致,一般先用活血化瘀、清痰通絡法,常用方如雙合湯,繼用調補氣血法,方如八珍湯等。
面癱的發生與暴受風寒有關,應注意防寒,酒後、浴後應加保暖。平素痰多者,飲食清淡,少進肥甘厚味,以杜生痰之源。
參看
出自A+醫學百科 「面癱」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9%9D%A2%E7%98%AB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面癱」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