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腸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潰瘍性腸炎 |
(Ulcerativeenteritis,UE)
潰瘍性腸炎也稱鵪鶉病(quail disease)。該病的特徵為突然發病和迅速大量死亡,呈世界分布。
(一)病原學
潰瘍性腸炎是由大腸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colinum,又稱腸梭菌)引起的。該菌呈桿狀,為革蘭氏染色陽性;菌體長3~4μm,寬1μm,平直或稍彎,兩端鈍圓,芽胞較菌體小,位於菌體近端,人工培養時,僅少數菌體可形成芽胞。
該菌能發酵葡萄糖、甘露糖、棉子糖、蔗糖和海藻糖,微發酵果糖和麥芽糖。發酵的主要產物為乙酸和甲酸。不發酵伯膠糖、纖維二糖、赤癬糖、糖原、肌醇、乳糖、松三糖、蜜二糖、鼠李糖、山梨醇和木糖等。能水解七葉苷,不水解澱粉,不產生亞硝酸鹽,對牛乳無變化,不液化明膠,不消化酪蛋白。
本菌營養需要豐富,要求嚴格厭氧。其最適培養基首選為含0.2%葡萄糖、8%無菌馬血漿和0.5%酵母抽提物的色氨酸磷酸瓊脂或胰蛋白示磷酸鹽瓊脂;最適pH值為7.2;最適生長溫度為35~42℃。
本菌能形成芽胞,因此對外界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芽胞對辛醯及氯仿具有較強抵抗力。其卵黃培養物在-20℃能存活16年,70℃能存活3h,80℃1h,而在100℃時僅能存活3min。腸梭菌在厭氧條件下培養的純培養物具有極高的致病性。
(二)流行病學
大部分禽類都可感染本病,鵪鶉最敏感,且實驗室人工感染獲得成功,其他多種禽類都可自然感染。該病常侵害幼齡禽類,4~19周齡雞、3~8周齡火雞、4~12周齡鵪鶉等幼齡禽類較易感,成年鵪鶉也可感染髮病。本病常與球蟲病並發,或繼發於球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傳染性法氏囊病及應激因素之後。
自然情況下,本病主要通過糞便傳播,經消化道感染。
(三)臨床症状
急性死亡的禽幾乎不表現明顯的症状。鵪鶉常發生下痢,排出白色水樣稀糞,精神委頓,羽毛松亂無光澤,如果病程1周或更長,病禽胸肌萎縮、機體異常消瘦。幼鵪鶉死亡率100%,雞的死亡率2%~10%。雞抵抗力較強,常可痊癒。
(四)病理變化
急性病鵪鶉的肉眼病變特徵是十二指腸有明顯的出血性炎症,可在腸壁內見到小出血點。病程稍長,發生壞死和潰瘍。這種壞死和潰瘍可以發生於腸管的各個部位和盲腸。早期病變的特徵是小的黃色病灶,邊緣出血,在漿膜和粘膜面均能看到。當潰瘍面積增大時,可呈小扁豆狀或呈大致圓形的輪廓,有時融合而形成大的壞死性假膜性斑塊。潰瘍可能深入粘膜,但較陳舊的病變常比較淺表,並有突起的邊緣,形成彈坑樣潰瘍。盲腸的潰瘍可有一中心凹陷,其中充填有深色物質,且不易洗去。潰瘍常穿孔,導致腹膜炎和腸管粘連。肝的病變表現不一,由輕度淡黃色斑點狀壞死到肝邊緣較大的不規則壞死區。脾充血、腫大和出血。其他器官沒有明顯的肉眼病變。
(五)診斷
潰瘍性腸炎根據死後肉眼病變較易獲得診斷,根據典型的腸管潰瘍以及伴發的肝壞死和脾腫大出血,便可做出臨床診斷。確診需進一步作病原學檢查。
(六)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球蟲病、組織滴蟲病、壞死性腸炎以及包涵體肝炎等病相鑒別診斷。
七、防制
1.預防 作好日常的衛生工作,場舍、用具要定期消毒。糞便、墊草要勤清理,並進行生物熱消毒,以減少病原擴散造成的危害。避免擁擠、過熱、過食等不良因素刺激,有效的控制球蟲病的發生,對預防本病有積極的作用。
對本病污染場要及時隔離帶菌、排菌動物,對病禽進行隔離治療。對同場健康禽要採取藥物預防措施,控制本病蔓延。
2.治療 鏈黴素、桿菌肽、氯黴素、痢特靈對本病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首選藥物為鏈黴素和桿菌肽,可經注射、飲水及混飼給藥,其混飼濃度為鏈黴素0.006%,桿菌肽0.005%~0.01%,鏈黴素飲水濃度為每g鏈黴素加水4.5Kg,連用3d。
|
關於「潰瘍性腸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