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雞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火雞

火雞,又名七面鳥或吐綬雞,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家禽。火雞體型比一般雞大,可達10公斤以上。根據傳統,美國人會在感恩節及聖誕節烹調火雞。和其他雞形目鳥類相似,雌鳥較雄鳥小,顏色較不鮮艷。火雞翼展可達 1.5 - 1.8 米,是當地開放林地最大的鳥類,很難與其他種類搞混。火雞有兩種,分別是:分布於北美的野生火雞,和分布於中美洲的眼斑火雞。現代的家火雞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馴化當地的野生火雞而得來。

目錄

簡介

tǔ shòu jī

火雞是美洲特產,在歐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經被印地安人馴化。因為歐洲人覺得它的樣子像土耳其人的服裝:身黑頭紅,所以稱它為「土耳其」。歐洲人很喜歡吃烤鵝。在移民到美洲之後,還沒有養好鵝就有了吃鵝的要求,於是就吃火雞,竟然發現火雞比鵝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雞。於是烤火雞成了美國人的大菜,重要節日中必不可少。

是吐綬雞科(Meleagrididae)兩種鳥類的統稱。最著名的是普通火雞(Meleagris gallopavo),原產於北美洲,為獵禽,現已被廣泛飼養以供食用;另一種眼斑火雞(Agriocharis ocellata或Meleagris ocellata)。英語中有一些與火雞無親緣關係的鳥也叫turkey如Australian turkey,brush turkey(灌叢火雞)、water turkey(水火雞),參閱鴇(bustard)及蛇鵜(snakebird)等詞條。  

外形特徵

普通火雞的馴化可能在哥倫布到達美洲前始於墨西哥的印第安人。1519年火雞首次被引進西班牙。1541年引入英格蘭。火雞在英格蘭普遍飼養後,turkey-cock被用來稱火雞,該詞以前用以稱一種來自伊斯蘭地區或突厥地區的家禽珠雞。英國殖民者17世紀把在歐洲育成的火雞品種引進北美洲東部。約1935年前人們養殖火雞主要是為了利用其美麗的羽毛,後來才重視培育肉質優良的品種。

Bkk92.jpg

今天墨西哥的

普通火雞(Meleagris gallopavo)

普通火雞亞種與美國東南和西南部的普通火雞在羽毛斑點和腰部顏色上稍有差別,但羽衣基本上均為黑色,並帶有虹彩光澤的青銅色和綠色。成年雄體頭部裸露,有皮瘤,一般情況下呈鮮紅色,但興奮時變成白色,帶亮藍色。普通火雞的其他明顯特徵是從額至喙有一個長形紅色肉質飾物;喉部有肉垂,胸部具有一個黑色、質地較粗、似被毛的羽簇,稱為髯,有腳距突起。雄鳥的體長可達130公分(50吋),重可達10公斤(22磅),但平均體重要輕一些;雌鳥的重量一般只有雄鳥的一半,頭部的皮瘤及肉垂也較小。家養品種的肉味美,體重可能還要重得多。

在許多歐洲國家,人們一直習慣在聖誕節吃烤火雞。在美國,人們尤喜於感恩節吃火雞。因此火雞製品往往是季節性的。但在美國及其他國家長年都可以買到去骨的火雞瘦肉卷,買回家即可烹調。

Bkk94.jpg

野生火雞喜棲息於水邊林地。吃種子、昆蟲,偶爾也吃蛙和蜥蜴。它們受驚時會迅速跑到隱蔽地方,但也能短距離(約0.4公里[0.25哩])飛行。在美國原先因被過分獵取而數量下降,現在各州實行狩獵管理法,其數量已得恢復。

求偶時,雄鳥展開尾羽,翅膀下垂,抖動羽翈作聲,縮頭闊步行走,並發出急促的「咯咯」叫聲。一隻雄鳥配一群雌鳥,每一雌鳥產8∼15枚淡褐色有斑點的卵,卵產於地面低洼處;孵化期28天。

中美洲的眼斑火雞較普通火雞小;頭部藍色,從額到喙的肉質結構呈淡紅黃色;羽毛尖端鮮明;酷似孔雀;除喙下有肉垂外,頭頂部有一個尖端黃色的瘤突。該種從未經馴養。  

生物特性

火雞以其體形大,生長迅速,抗病性強,瘦肉率高而受人矚目,可與肉用雞媲美,被譽為「造肉機器」。火雞肉不僅肉質細嫩、清淡,而且在營養價值上有「一高二低」的優點。一高是蛋白質含量高,在30%以上;二低是火雞肉在國外被認為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同時,火雞肉也是益氣補脾的食療佳品。目前,世界上有許多國家以火雞肉代替牛肉豬肉羊肉和鴨肉。

火雞具有野生動物的特性,高蛋白(蛋白質含量27%,普通肉雞隻有23%),低脂肪(2~3%),膽固醇含量低(0.06~0.1%),肉質鮮嫩可口,是婦女、兒童、老年人的保健食品,更是肥胖人士理想的減肥食品。常食火雞肉對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有防治作用。不僅火雞肉味美質佳,火雞蛋也是優良的食品,火雞蛋蛋黃豐富,韌性好,屬於品質上好的禽蛋。

Bkk95.jpg

火雞體型比家雞大3~4倍,長800~1100毫米。雄鳥體高約1000毫米,雌鳥稍矮。嘴強大稍曲。頭頸幾乎裸出,僅有稀疏羽毛,並著生紅色肉瘤,喉下垂有紅色肉瓣。背稍隆起。體羽呈金屬褐色或綠色,散布黑色橫斑;兩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駁,末端稍圓。腳和趾強大。

飛翔力較強,能飛500~2000米遠。平時棲於地面上,發咯咯聲,覓食昆蟲、甲殼類、蜥蜴以及穀類、蔬菜、果實等。夜間結群宿在樹上。1雄配多雌。巢營於地面隱蔽的凹處。每年產卵兩次,每產8~15枚。雌鳥孵卵,28天孵化,由雌鳥育雛。

全身被黑、白、深黃等色羽毛。頭、頸上部裸露,有紅珊瑚狀皮瘤,喉下有肉垂,顏色由紅到紫,可以變化。公火雞尾羽可展開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母火雞重為8-9千克,年產火雞蛋50-80枚,每枚蛋重20-80克。目前飼養品種以「青銅火雞」和「白色火雞」為多。

由於鳥類、兩棲類及魚類的性別由卵子所攜帶的性染色體決定,所以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以進行無性生殖(Parthenogenesis),而火雞在這方面的能力比較著名。在缺乏雄性的情況下,雌鳥生產的未受精卵亦可孵化,而其所孵出的後代通常虛弱,並幾乎都是雄性。  

營養價值

火雞是美洲特產,在營養價值上有「一高二低」的優點。一高是蛋白質含量高,二低是脂肪低,膽固醇低,並含有豐富的鐵,鋅,磷,鉀及維生素B。火雞肉和其他肉類產品比較起所含蛋白含量甚高,但是熱量和膽固醇是最少的;火雞肉所含的脂肪是不飽和脂肪酸,不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量的增加;其次,火雞胸肉的鐵含量也相當高,對於生理期、妊娠期和受傷需調養的人而言,火雞肉是供應鐵質最佳的來源之一。火雞肉在營養學上的另外特色還包括其富含色氨酸賴氨酸,可協助人體減壓力、消除緊張和焦躁不安等症。  

飼養繁殖

1.火雞養殖效益

火雞有體大、生長快、產肉率高、繁殖力強、易於管理、效益高等特點。正常情況下,140天重型火雞公雞可達16千克~20千克,母雞可達9千克~15千克;中型火雞公雞可達13千克~15千克,母雞可達8千克~10千克;輕型火雞公雞可達10千克~12千克,母雞可達5千克~8千克。火雞產肉率高。火雞有發達的胸肉和腿肉,占活重的40%以上,活體屠宰率達64%,胴體屠宰率達85%以上。火雞繁殖力強。人工孵化每隻火雞可年產180枚蛋,自然孵化可年產80枚~100枚,受精率、孵化率均在90%以上。火雞一般生長發育到6月齡~7月齡開始產蛋,每產15枚~25枚蛋,開始抱窩,孵化期26天~28天,小雞出殼後10天左右重新開始產蛋,產到15枚~25枚時,再次孵化,生產周而復始,不斷循環。採用人工孵化,不讓母雞抱窩,則可以持續產蛋。

火雞易於管理。火雞在美洲原是野生動物,以植物秸稈、嫩枝、籽實、昆蟲為食,能夠抗熱耐寒,風雨露宿,撥雪覓食,適應各種惡劣條件。人工飼養,一切農作物秸稈粉碎成粉拌勻,均可作為火雞飼料,舍飼放牧均能適應。農村每人可飼養300隻~500隻。仔火雞出生個大,成活率高。一般剛出殼的火雞體重可達 110克~130克,成活率在95%以上。

火雞投入產出比高。火雞是草食動物,投入精料很少,正常飼養除青草外,每隻每年只需投入水電費 20元,即可達到科學飼養的效果,可收入80元~100元,投入產出比1∶4~5。具有投入少、產出多、效益高的優點。

2.火雞的市場分析

火雞在國外很受歡迎,早已進行規模工廠化養殖,我國雖然引進時間不長,但因火雞生長快、個大、肉嫩味美、營養豐富、食草節糧,被列入"國家星火"開發致富項目,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3.養殖注意事項

①注意種苗質量。必須到專業火雞育種場購買,因其品種純度、防疫和養殖技術相應完善(可查看有無《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

②注意品種選擇。火雞品種的選擇,直接關係到火雞養殖業的成敗。目前國內引進飼養的火雞品種主要有美國重型尼古拉火雞(16千克);加拿大中型海布里德火雞(14千克)。這兩種火雞體大笨重,自然交配困難,多採用人工受精,適合工廠化飼養或科研單位飼養。而輕型貝蒂火雞能自然交配,四季孵化,其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均在90%以上,因此,初養者應先飼養輕型火雞。

③注意選種月齡。引種者應以買雛雞和青年雞為好,不要買將要淘汰或已經淘汰的老雞,母雞的利用年限只有兩年。  

相關節日文化

感恩節食火雞

Bkk96.jpg

傳說養火雞可消除火災,俗稱「火雞」。 感恩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屆時放假三天,合家團聚。在節日宴會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烤火雞」。為什麼要在感恩節都食火雞呢?這要從感恩節的由來說起。1620年,英國一批主張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而退出國教,自立新教,此舉激起了英國當政者的仇恨。這些清教徒們不堪承受統治者的追殺和歧視,先逃到荷蘭,9月初,乘船遠渡重洋,準備流亡美國。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漂泊了65天,於11月終於到達了美國東海岸,在羅得島州的普羅維斯敦港登陸。當時,此處還是一片荒涼未開墾的處女地,火雞和其他野生動物隨處可見。時值寒冬,來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惡劣的環境正在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當地的印第安人為他們送去了火雞等食物,並送給他們一些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還幫助他們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園。

這些英國人在安頓好新家以後,為感謝在危難之時幫助、支援過他們的印第安人,同時也感謝上帝對他們的「恩賜」,在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將獵獲的火雞製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並與他們進行聯歡,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除招待印第安人食烤火雞外,並在一起瘵辦射箭、跑步、摔跤等體育競賽,夜晚還圍著篝火盡情歌舞,共享歡樂。此後,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都要舉行這樣的慶祝活動。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從此,這一節日在西方國家流行開了。  

聖誕節食火雞

吃火雞的歷史已經有近四百年了。這個象徵豐收團圓的感恩大餐「Christmas Dinner」和「Thanks giving Dinner」中的「Dinner」原本並非指晚餐。而應該在中午吃。由於感恩節是每年11月周的星期四。已經非常接近聖誕節這個一年中的大節日。而聖誕節正是感恩耶穌降臨的日子。因此,象徵感恩的火雞大餐便延伸到了聖誕節。

Bkk97.jpg

這種風俗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據說1620年的聖誕節,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大陸的朴里茅斯山。當時,那兒物產貧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雞,於是他們便捉火雞,作為過節的主菜。

因此聖誕大餐里,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乾、布丁、水果餅、雞尾酒之外,當然少不了火雞。  

火雞的做法

火雞的最傳統做法非常簡單,您只需要用鹽和花椒末將火雞里外充分塗抹,然後在烘爐中烘烤3小時左右即可。

Bkk98.jpg

醋椒火雞

材料: 火雞腿肉,青椒,泡紅辣椒,薑片、蒜片各數片,醬油1茶匙,醋1茶匙,糖半茶匙,鹽、雞粉、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雞肉洗淨切寬條,用雞粉、水澱粉、鹽拌勻碼味;將青椒切寬條,泡辣椒切碎待用。

2、將醬油、醋、糖、雞粉、鹽、水澱粉、少量水勾兌成芡汁。

3、炒鍋置旺火上,倒入適量油,燒油至六成熱,下雞肉炒散變色,加入泡辣椒、薑片、蒜片炒香上色,放入青椒炒勻斷生,烹入芡汁收汁裝盤即可。

注意:雞腿肉要切均勻,不能太大,否則不易入味;沒有泡辣椒,也可用豆瓣醬;勾兌芡汁要突出酸味,但不能太酸;炒制時要旺火快速炒。

 蒜苗火雞排

Bkk99.jpg

材料: 蒜苗1小根、洋蔥1個、番茄1個、火雞肉(大腿部分的厚肉塊)、油數滴、鹽、粗磨的胡椒、即溶高湯粉1/4茶匙、水少量、法式鮮乳酪1湯匙.芥末1茶匙、法國麵包1塊(或是馬鈴薯、米或面一份)。

做法:

1、將蒜苗清洗後切段。把洋蔥去皮,切成圈。把清洗過的番茄,去除蒂梗後,切塊。在整塊火雞肉上抹油,放在不沾鍋中用大火煎2分鐘,然後換中火繼續煎8分鐘。加鹽和胡椒後,包上鋁薄紙保溫。

2、將洋蔥圈放入熱鍋中,炒2分鐘。加蒜苗和番茄塊,略炒一下後,將水、即溶高湯粉倒入鍋內,均勻攪拌,小火煮5分鐘。接著放入法式鮮乳酪和芥末,再煮3-5分鐘,直到湯汁呈黏稠狀。加入鹽和胡椒調味。

3、把肉塊切成厚片,肉汁倒入蒜苗中。肉片鋪在盤中,然後蒜苗擺在肉片旁。配上法國麵包,即可食用。

火雞三明治

材料:法棍麵包(細長的體形適合搭配整塊的夾心材料)、熟火雞肉、生菜、西紅柿、黑胡椒。

做法:

(1) 法棍麵包橫切兩半,火雞肉切薄片。

(2) 生菜洗淨,西紅柿洗淨切片。

(3) 在麵包上鋪火雞片,根據個人口味撒適量黑胡椒。

(4) 最後在火雞上依次鋪西紅柿、生菜即可。  

關於「火雞」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