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壞死性齦口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 |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是由梭狀桿菌和奮森螺旋體混合感染引起的急性壞死性潰瘍性口腔病變。
未及時治療重症病例可導致患者死亡。
目錄 |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主要由梭形桿菌和奮森螺旋體引起。本病常見是複雜混合感染,可合併其他細菌,如鏈球菌、絲狀菌、黑色素類桿菌等細菌感染。
二、發病機制:
本病病原體為梭狀桿菌和螺旋體,在病變部位塗片,可發現大量梭狀桿菌和螺旋體。
這些細菌是口腔固有的,在正常情況下梭狀桿菌和螺旋體在口內共生,一般不易感染致病。
當機體代謝障礙、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或營養不良時,或口腔不衛生時,則細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引起急性壞死性潰瘍性口腔病變。
或在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時,則可使這兩種細菌大量繁殖而發病,在口腔衛生不良,營養狀況不佳時則發病迅速,病損嚴重。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症状
一、臨床表現:
1、一般症状:
發病急驟,症状顯著,有發熱、全身不適以及頜下淋巴結腫大。疼痛明顯,常伴有流涎、頭痛、淋巴結腫等症状。
2、潰瘍:
潰瘍好發於牙齦和頰黏膜,形態不定,大小多在1cm左右,表淺,披以污穢的、灰白色苔膜,擦去此苔膜時,出現溢血的潰瘍面,但不久又再被覆以同樣的苔膜,周圍黏膜有明顯充血水腫,觸痛明顯,並有特彆強烈的壞死組織臭味。在壞死組織表面可有灰白色的假膜形成,容易擦去,擦去後可見出血的創面。
3、水腫:
唇、頰、舌、齶、咽、口底等處黏膜均可受累,形成不規則形狀的壞死性深潰瘍,上覆灰黃或灰黑色假膜,周圍黏膜有明顯的充血水腫,觸之易出血。
4、牙齦表現:
牙齦邊緣及齦乳頭頂端出現壞死,下前牙唇側多見。牙齦邊緣呈「蟲蝕狀」,牙齦乳頭消失變平如「刀削狀」。牙齦乳頭破壞嚴重,牙齦失去正常外形,齦緣呈反波浪形。嚴重者可造成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
5、面頰表現:
急性期未及時治療,壞死就會向鄰近的口腔黏膜及深層組織蔓延,在全身抵抗力急劇下降,同時合併產氣莢膜桿菌感染時,還可造成面頰的洞穿性缺損,稱為走馬疳或面頰壞疽。
二、相關檢查:
三、診斷:
可根據臨床表現、病史和相關檢查得出診斷。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診斷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檢查化驗
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
一、外周血檢查:
二、塗片檢查:
三、組織病理檢查:
1、上皮破壞,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壞死上皮細胞、多形核白細胞及多種細菌和纖維蛋白形成假膜。
四、其他:
必要時做胸片,B超等檢查。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鑒別診斷
應與以下病症相鑒別:
一、皰疹性齦口炎:
1、簡介:
皰疹性齦口炎是一種由單純性皰疹病毒(Herpessimplex)引起的感染,涉及口腔、咽喉及臉部。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最常見於6個月至5歲的幼兒,而成人及較大兒童也會感染此病。兒童一旦受到感染,便會成為帶菌者,病毒潛藏在身體內,偶爾又會出現在口唇。
2、臨床表現:
一般具有高熱,體溫超過38℃。充血範圍波及全口牙齦及口腔黏膜。典型病變為多個小皰及皰破潰後形成的潰瘍面,無壞死。
1、簡介:
慢性牙齦炎是由牙垢、牙石長期刺激所致。由於食物和碎屑很容易嵌塞在牙縫和齦袋內,唾液中的鈣鹽也就很容易沉積在這些地方,多種厭氧菌更以此為溫床而大肆繁殖。慢性牙齦炎的主要症状是牙齦出血。
慢性牙齦炎又名不潔性齦炎或邊緣性齦炎。慢性牙齦炎發病率較高,是人類廣泛流行的一種疾病,患病率在80%以上。
2、鑒別要點:
兩病雖具有牙齦紅腫、出血、口臭等症状,但一般病程長久,無自發出血及疼痛,無壞死,口臭為炎性口臭。
三、球菌性口炎:
1、簡介:
由金黃色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所引起的球菌性感染。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細菌生長活躍或感染毒力增加而發病。一般為混合感染。有時是其他口腔粘膜病繼發感染。
2、鑒別要點:
口腔黏膜廣泛充血,牙齦充血水腫,易出血,但齦緣無壞死,在頰、舌、唇等部位,可見表淺平坦的糜爛面,有黃色假膜覆蓋。也可見於附著齦,但無惡臭及腐敗氣味。
3、相關檢查:
塗片鏡檢可見各種球菌,如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及肺炎雙球菌等。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併發症
可並發以下病症:
重症可發生壞疽口炎,大量毒素入血可致患者死亡,遷延不愈可轉為慢性,嚴重者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
一、壞疽性口炎:
又稱口頰壞疽,祖國醫學稱為走馬疳。本病容易與重症壞 死性齦炎混淆,也有人認為是壞死性齦炎的嚴重型或惡性變。主要發生在有牙的兒童,多與全身衰弱或極度營養不良有關。文獻曾報告在患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的嬰兒中,偶見此病。
二、牙周袋:
牙周袋是由於長期存在的慢性齦炎向深部擴展而形成的。有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會嚴重影響上皮細胞的營養和附著,使齦溝底移向根方而形成牙周袋。隨著牙周袋加深,更有利於菌斑的堆積和滯留,使炎症更加嚴重,而炎症反應使牙周袋更深,於是形成牙周袋進行性破壞的惡性循環。
在臨床上可發現牙周袋部位的牙齦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牙齦發紅或呈暗紫色,牙齦腫脹,鬆軟,點彩消失,齦緣圓鈍並與牙面分離,用探針探查或進食時,牙齦易出血,輕壓牙齦,有時有膿液溢出,病員可自覺有口臭。探查可發現袋底位於釉牙骨質界以下。
牙周袋進行性加深可導致牙周支持組織不斷破壞,致使牙齒逐漸鬆動,移位,使牙間隙逐漸增寬,甚至使牙齒脫落。但患者一般無疼痛,偶可有局部發脹、咀嚼隱痛等症状。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預防:
1、定期體檢: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做好隨訪:防止病情惡化。
4、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合理餵養,增強體質,養成口腔衛生的好習慣,對於體弱兒、久病兒,特別在牙齒萌出期間,更要加強口腔護理,及時更換新的牙刷、牙具等,以有效防止本病發生。
二、治療前:
應該對該病症狀和相關的禁忌進行詳細的了解等。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原則:
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消除炎症,防止病損蔓延和促進組織恢復。急性期過後,積極治療原有的慢性炎症。
二、抗生素治療:
1、藥劑:
2、操作方法:
局部消炎可用3%過氧化氫清洗壞死組織,然後用2%甲紫液或2%碘甘油或2%金黴素甘油塗患處。
也可口含青黴素劑,進食前後沖洗含漱,飯後塗藥,有大塊牙石時應小心除去,氧化劑治療效果良好。
一般以塗復方甲紫(1%龍膽紫與1%吖啶黃各半混合液)效果為佳。2.5%金黴素魚肝油可促黏膜上皮生長。
此外,甲紫(龍膽紫)、錫類散、冰硼散、冰硼油等均可用,但由於流涎較多,散劑不易附著病損表面。
三、、飲食治療:
飲食上應給予高維生素、高蛋白飲食,必要時輸液以補充液體和電解質。
四、手術治療:
對於慢性患者已造成的牙齦缺損則採用牙齦成形術及牙齦翻瓣術矯治之。
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護理
預後:
一般病症經及時治療預後良好,重症延遲治療可致死亡。
參看
|
關於「小兒壞死性齦口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