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菌性口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球菌性口炎 |
球菌性口炎
目錄 |
疾病別名
疾病概述
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是由幾種球菌引起的口腔粘膜急性炎症,以形成假膜病損為特點故而得名,又稱為假膜性口炎、球菌性口炎。
病因:
由金黃色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所引起的球菌性感染。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細菌生長活躍或感染毒力增加而發病。一般為混合感染。有時是其他口腔粘膜病繼發感染。
症状:
多見於嬰幼兒,發病急速、體溫升高、疼痛明顯,影響說話、進食。小兒可有哭鬧、煩躁、拒食、流涎等現象。首先是粘膜發生大片充血水腫,以後出現淺層糜爛,表現復蓋有黃色假膜,此膜光滑,較為緻密,微高出粘膜表面,界線清楚,用棉花頗易拭去。周圍粘膜充血明顯。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治療:
1.選用抗菌藥物(頭孢噻啶,先鋒黴素Ⅴ,氧氟沙星,甲哨唑),必要時可進行細菌培養並作藥敏試驗。
3.加強口腔衛生,可用2%四環素液塗布或0.2%洗必太液漱口。貼口腔藥膜,敷中藥潰瘍散等。
4.飯前用1%普魯卡因液含漱以減輕疼痛。
疾病分類
症状體征
診斷檢查
1.詢問起病緩急,自覺症状,有無發熱、咽痛、腹瀉等全身症状。
2.檢查口腔粘膜糜爛的部位、範圍、形狀,假膜色澤及其厚薄,能否撕脫及底部情況。並檢查區域淋巴結有無腫大壓痛。
治療方案
1.全身應用抗菌藥物,在藥敏試驗後,可選用有效藥物,並給以大量維生素C及複合維生素B。病情較重、進食困難者應補液。
2.清潔口腔,4/d,局部可用0.2%洗必泰液等清洗和含漱,並貼抗生素藥膜或塗2.5%金黴素甘油,劇痛者可含漱1%普魯卡因溶液。或塗布1%達克羅寧。
3.中醫辨證施治。治以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方用五味消毒飲加減。
安全提示
1、慎用藥物。對於安眠藥、磺胺藥、青黴素、阿斯匹林、安替比林、去痛片等藥物要慎用,以防藥物過敏性口炎的發生。
2、要保持口腔衛生。早晚刷牙,刷毛需軟,飯後漱口,清除牙面上的食物殘渣及細菌等致病因素,同時,刷牙漱口可以起到按摩牙齦,促進牙齦血液循環,提高組織抗病能力的作用。特別是對於接受化學藥物治療及放射治療者,或是對於免疫力低下的人,更應當注意保持口腔衛生。
3、要做到定期口腔檢查。口腔疾病早期無明顯自覺症状,通過定期檢查可以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發現齲壞齒及時修補,防止形成殘根、殘冠,已有殘根、殘冠者應及時拔除,這樣就可減少口腔粘膜的損傷,從而減少繼發感染的機會;
4、要糾正不良習慣。避免吃過熱、過燙及熱的粘性食物,防止粘膜燙傷後感染。
5、平時要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
關於「球菌性口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