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斯特菌腦膜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利斯特菌腦膜炎是由單核細胞增多性利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簡稱利斯特菌)所引起的腦膜炎,多見於嬰幼兒、老年人及免疫功能缺陷的成人患者。本菌除引起腦膜炎外,還可引起妊娠感染新生兒敗血性肉芽腫敗血症及病灶性感染.如皮膚膿瘡、化膿結膜炎淋巴結炎心內膜炎(左心損害較多)、骨髓炎等。利斯特菌為革蘭陽性短小桿菌,大小為(1~2)μm×0.5μm,通常成雙排列,不產生芽孢,一般不形成莢膜,在含血清葡萄糖蛋白腖水中能形成黏多糖莢膜。鞭毛染色可見鞭毛。本菌為需氧或兼性厭氧,對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上能生長,在3~45℃均能生長,但最適溫度為30~37%。在血瓊脂平板上於35℃經18~24h,菌落為灰白色,直徑1~2mm。能產生狹窄的β-溶血環。在營養瓊脂干板上於35℃培養18~24h,可形成圓形、光滑、透明,大小為1~2mm的菌落,有溶血環。

目錄

利斯特菌腦膜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單核細胞增多利斯特菌病為革蘭陽性桿菌,兼性厭氧,無芽孢。長1~3μm,有鞭毛及動力。在多種培養基中生長,耐鹼不耐酸。最適宜的培養溫度為35~37℃,低於4℃生長較差,能發酵多種糖類,產酸不產氣,過氧化氫酶陽性,甲基紅及V-P反應陽性。在含血清葡萄糖蛋白腖水中能形成粘多糖莢膜。在血瓊脂平板上可產生溶血環。在腦脊液標本中成對排列,形如球菌,可誤為肺炎球菌。當革蘭染色過度脫色其形狀又如流感桿菌,有時與類白喉桿菌也極易混淆,則需按其生化特性等作鑒別。

(二)發病機制

本病發病機制尚未明了,但顯然與宿主免疫狀態有關。該菌感染早期,非免疫巨噬細胞缺乏殺滅該細胞的活力,但可以限制它在淋巴網狀系統的增生。感染2~3天後,在T細胞激活下,更多的巨噬細胞被吸引到炎症部位,導致炎症清除。體液免疫對該菌感染無保護作用,故在細胞免疫低下和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中,該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

利斯特菌腦膜炎的症状

與其他細菌性腦膜炎相似。一般起病急,90%病例的首發症狀為發熱,大多在39℃以上。有嚴重的頭痛眩暈噁心嘔吐腦膜刺激征明顯,且常伴有意識障礙,如木僵譫妄等,亦可發生抽搐。重症者可在24~48h內昏迷。少數起病緩慢,病程較長而有反覆。如病變累及腦實質則可有腦炎腦膿腫的表現。個別發生腦幹炎而呈復視、發音和吞咽困難面神經癱瘓偏癱等。

患者外周血中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多單核細胞並不增多。腦脊液常規白細胞計數增高至數百或數千,以多核細胞為主,少數為單核細胞增多蛋白質增高,糖降低。腦脊液塗片可發現小的革蘭陽性桿菌。血和腦脊液培養陽性可確診。血清學檢查雙份血清抗體效價遞升可協助診斷,但該菌抗原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共同抗原,可發生交叉反應,故其診斷價值有限。PCR檢測腦脊液中該菌有助於輔助診斷。

利斯特菌腦膜炎的診斷

利斯特菌腦膜炎的檢查化驗

外周血中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多單核細胞並不增多。腦脊液常規白細胞計數增高至數百或數千,以多核細胞為主,少數為單核細胞增多蛋白質增高,糖降低。腦脊液塗片可發現小的革蘭陽性桿菌。血和腦脊液培養陽性。

並發腦膿腫患者,腦電圖可見異常。

利斯特菌腦膜炎的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其他化膿性腦膜炎鑒別。腦脊液細胞分類以單核為主者。需注意與結核性腦膜炎真菌性腦膜炎鑒別。病情輕,腦脊液細胞數不太多者應與病毒性腦膜炎鑒別。

利斯特菌腦膜炎的併發症

並發腦膿腫心內膜炎流產

利斯特菌腦膜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凡是免疫功能障礙的人群應避免與利斯特菌病患者接觸,高危易感者免喝生奶,重視飲食衛生,不吃生蔬菜及未經煮透的肉類食品。

利斯特菌腦膜炎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利斯特菌對青黴素氨苄西林慶大黴素鏈黴素氯黴素喹諾酮類利福平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復方磺胺甲噁唑)等均敏感。青黴素或氨苄西林為其治療藥物,但體外均不具有殺菌作用,如病情較重,常用兩種抗生素聯合治療,氨苄西林或青黴素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聯合應用有協同作用。氨苄西林150~200mg/(kg.d),分次靜脈注射肌內注射,療程4~6周。妥布黴素與慶大黴素不易透過血腦屏障,故不易單獨使用。妥布黴素5mg/(kg.d),慶大黴素1.5~5mg/(kg.d)。利福平易透過血腦屏障,且對該菌作用強;復方磺胺甲噁唑對利斯特菌有體外殺菌作用,對青黴素過敏者可選用。頭孢菌素利斯特菌腦膜炎無效。

(二)預後

有基礎疾病存在或全身抽搐昏迷者,病死率高。後遺症有肢體癱瘓共濟失調失語眼球運動麻痹面肌麻痹和括約肌功能紊亂等。

參看

關於「利斯特菌腦膜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