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性胰腺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可致澱粉酶升高,並可導致胰腺受損,但在臨床中往往被忽視。流腮並多臟器損害136例病例中,並發急性胰腺炎28例,現報告如下。  

目錄

臨床資料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除主要侵犯腮腺頜下腺等腺體外,還常常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和胰腺等組織器官,引起一系列併發症。我科於2003年11月至2006年2月收治流行性腮腺炎32例,其中23例並發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約佔72%。

一般資料 28例中男21例,女7例,男:女=3:1,與文獻報導一致。2~3歲2例(7.1%),4~5歲6例(21.4%),6~10歲17例(60.7%),11~13歲3例(10.7%)。發病季節:全年散發,但以冬、春季為發病高峰。平均發病時間4~7天,病前均無暴飲暴食史,既往無胰腺炎病史,全部病例均有發熱及不同程度的腹痛。  

診斷依據

凡發熱、腮腺腫大或頜下腺腫大並伴有流行病史者臨床診斷為流腮。急性胰腺炎主要診斷依據:

(1) 持續性中上腹疼痛和發熱,伴或不伴噁心嘔吐腹脹;

(2)血、尿澱粉酶升高;

(3)血脂肪酶升高;

(4)血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5)B超、CT檢查胰腺體積增大。  

臨床表現

腮腺炎並發急性胰腺炎時,胰液中的各種酶被激活後發揮作用的共同結果是胰腺和胰周組織廣泛充血水腫甚至壞死,並在腹腔和腹膜滲出大量的液體。患兒早期可出現休克,到疾病後期所產生的壞死組織又將因為細菌移位而繼發感染,在腹膜後形成膿腫。而大量胰酶及有毒物質被腹膜吸收入血可導致心、腦、肺、肝、腎等器官的損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礙症候群。因而,需嚴密監測生命體征,持續心電監護、持續給氧,重點觀察是否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胸悶心悸、氣促、出汗、面色蒼白意識障礙血壓、心率波動等表現,並詳細記錄,以作為治療的依據。本組病例未發生意識障礙和休克等併發症。 中上腹疼痛28例(100%),噁心、嘔吐21例(75%),腹脹12例(42.8%),發熱28例(100%),其中46%為高熱,單純腮腺腫大17例(60.7%),腮腺伴頜下腺腫大6例(21.4%),頜下腺腫大5例(17.8%)。  

治療檢查

澱粉酶碘-澱粉比色法血澱粉酶210~813U/L(80~160U/L)25例,尿澱粉酶1289~4200U/L(100~1200U/L)26例,血脂肪酶1.8~6.2U/L(1.0~1.5U/L)23例,白細胞總數>12×10 9 /L21例,中性粒細胞比值升高16例,胰腺B超檢查迴音低,胰頭胰體胰尾胰管內徑普遍腫大24例。

全部病例均常規用病毒唑和抑制胰液分泌治療,26例予以禁食、補充電解質及抗感染等治療,全部病例經治療有效,尿澱粉酶和血脂肪酶均在1~3周內恢復正常,胰腺體積均在1~3周內B超複查恢復正常,胰腺炎症状及體征25例在1~2周內消失,3例均在4周內消失。  

相關討論

流腮因其病毒可擴散到全身多系統、多器官,其中以並發腦膜腦炎最常見,而合併急性胰腺炎比較少見,據國內資料報導,發病率低於10% ,而本組病例中急腮並發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達20.6%。我院在2002年共收治29例流腮並多臟器損害患兒,其中合併急性胰腺炎12例,佔41.4%,較前比例明顯上升,故應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特別是流腮患兒因腮腺導管阻塞,使唾液澱粉酶不能正常排出,經淋巴管進入血液,使血、尿澱粉酶升高,而忽視合併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故易漏診。因此認為在發熱伴胰腺腫大第4~7天出現持續性中上腹疼痛,有或無其他胰腺炎伴隨症状,亦應警惕並發急性胰腺炎的可能,及時做血脂肪酶的測定及B超檢查胰腺體積大小,以及早明確診斷與相應的治療。小兒胰腺炎較成人少見,結合本組病例既往均無肝、膽疾病,實驗室檢查已排除上消化道疾患和膽道蛔蟲,且均出現在腮腺腫大期,隨腮腺炎病情好轉而漸趨恢復,故認為發病與流腮有直接關係。本組病例中均為急性水腫型胰腺炎,無1例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病情恢復較快,預後良好,且無複發。美國自1967年流腮疫苗獲准使用,使流腮發病率大幅度下降。故在易感兒童中應普遍使用流腮疫苗接種,可減少本病的發病率。  

病情護理

營養支持護理

①急性胰腺炎使機體處於高分解和高應激狀態,蛋白質大量丟失,機體出現明顯負氮平衡,需要及時補充足夠的營養。但禁食又是急性胰腺炎必要治療手段,因此,我們針對患兒家長的疑慮詳細講解禁食的目的和意義,使其配合飲食護理;同時儘可能將禁食的患兒與能進食的患兒分離,以減少感官刺激。

②在腸道功能恢復前以腸外營養為主,遵醫囑配製成全營養混合液(TNA),通過中心靜脈途徑或外周靜脈途徑24 h勻速輸注。本組23例均選用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泵控制;滴注過程中經常巡視,觀察有無滲漏,有無靜脈炎的發生。23例患兒均未發生輸液滲漏和靜脈炎。

②隨著胃腸功能逐漸恢復,血澱粉酶正常(平均為4.0 d),試飲水1 d無不適,開始經口進食。進食由流質逐漸向半流質飲食過渡,如米湯、魚湯、豆漿、稀飯、麵條,少食多餐,循序漸進。  

心理護理

患兒因身體疾患和對醫院特殊、陌生環境的恐懼,表現為沉默不語、哭鬧、緊張、害怕心理。護理措施:

① 給予有效的解釋,做好心理引導。與成人相比,患兒最害怕的是注射,對於這一點,護士不能告訴患兒注射不痛,因欺騙會使患兒產生不信任感。患兒對操作會有誇大的想像,我們用患兒曾有過的疼痛經歷,形象地比較注射的疼痛程度,用患兒熟悉的語言對所用輸液器材作必要、適當的解釋,採用「講示做」的方法,如果患兒感到疼痛,可以向其許諾操作很快可以結束。

②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以和藹可親的態度,患兒易懂的語言與之交流並在護理過程中不斷鼓勵、誇獎患兒,盡量不對患兒採用強制手段,以免患兒產生反感及敵對情緒。

③家長的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患兒多為學齡期獨生子女,家長一方面擔心患兒健康,另一方面顧慮患兒學業。向家長講解疾病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預後,告之兒童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為流行性腮腺炎,膽道結石,暴飲暴食,蛔蟲阻塞膽總管末端,胰腺外傷引起胰膽管連接異常和化學藥物、遺傳因素代謝性疾病等。其發病機制與成年人相同,為胰酶被各種因素異常激活,消化胰腺和胰周組織,大量胰酶和有毒物質入血導致全身損害。本組患兒病因為腮腺炎病毒感染,而腮腺炎病毒對腺體和神經組織有極強的親和力,流行性腮腺炎可並發腦炎睾丸炎、胰腺炎、腎炎等。如果腮腺炎病毒感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患兒胰腺炎的病情容易反覆,並使再次治療難度加大。使家長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避免焦慮、煩躁、情緒激動、過分溺愛等,使之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其它護理

做好消毒隔離,預防傳染;嚴格記錄24 h出入量,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加強基礎護理,嚴格無菌操作,預防感染。

關於「流行性腮腺炎性胰腺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