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宮內膜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臨床上除結核性與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外,其他病變實際上比較少見,即使有很廣泛的慢性附件炎症,子宮內膜可能仍然完全正常。主要由於宮腔有良好的引流條件及周期性內膜剝脫,使炎症極少機會長期停留於子宮內膜,故病變多逐漸減輕而消失。但如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或經常仍存在感染源,則可反覆發作。  

目錄

臨床表現

(一)盆腔區域疼痛:約有40%病人主訴月經間歇期間有下腹墜脹痛、腰骶部酸痛。

(二)白帶增多:由於內膜腺體分泌增加所致。一般為稀薄水樣,淡黃色,有時為血性白帶。

(三)月經過多:經期仍規則,但經量倍增,流血期亦顯著延長。僅有極少數病人由於大量流血而引起貧血,可能由於內膜增厚及炎症充血所致。不規則出血者不多見,有時偶可出血數小時或持續1~2天即停止。

(四)痛經:較多發生於未產婦,但嚴重痛經者極少,可能由於內膜過度增厚,阻礙組織正常退變壞死,刺激子宮過度痙攣性收縮所致。

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則常合併萎縮性陰道炎而出現膿性白帶,且常含有少量血液,常易誤認為子宮惡性病變。當發生子宮積膿時,分泌物膿性有臭味,病人除感腹部鈍痛外,可有全身性炎症反應症状,但亦有無症状者。

體征:輕度炎症病人,雙合診可無異常情況發現,故臨床常診斷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有人在1000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人中作病理組織檢查,發現11%為子宮內膜炎

若有子宮積膿,則子宮呈球狀增大,柔軟,甚至可在恥骨聯合上方中線處捫到腫塊,壓痛。如分泌物能間斷地通過頸管排出,窺器檢查時可見到血性膿液,奇臭。常有急性陰道炎並存。  

診斷

慢性子宮內膜炎的臨床表現並無特殊,但如結合感染病史、白帶與月經量增多、盆腔區域隱痛及痛經這4大症状,對診斷有很大價值。診刮可確定發病原因及排除惡性病變。

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常易診斷為內膜宮頸癌,必須進行診斷性刮宮才能排除。一般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很少單純出血。

子宮積膿有時並無全身症状。但由於常合併老年性陰道炎,有時易將惡臭白帶歸因於這一病變,應特別注意有無子宮癌瘤(實行診刮),也應注意不要把脹大柔軟的子宮誤診為卵巢囊瘤。  

治療措施

一般治療方法

(一)如發現有明顯誘因,應予去除。

(二)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可應用已烯雌酚0.25~0.5mg,每日口服1次,連服1~2周,並選用適宜的抗生素治療5~7天。同時針對老年性陰道炎進行治療(見老年性陰道炎)。

(三)並發宮腔積膿者應立即擴張頸管,引流膿液。術後置橡皮引流管於頸管至無膿液流出為止,同時應用上述藥物治療。為了排除癌腫,排膿後可輕輕搔刮頸管及宮腔,所取組織送病理檢查。如確診為癌腫則按癌腫處理。膿液應送細菌培養及藥敏,為選用抗生素的參考。非癌腫性宮腔積膿可行宮腔灌洗,消毒藥液如1∶5000過錳酸鉀溶液或碘酒溶液(3%碘酒溶於生理鹽水中,酒精含量應低於50%),灌洗時壓力要低,速度緩慢。如無雙腔子宮灌洗管,可將導尿管插入宮腔,用100ml注射器將藥液注入。一次灌洗液量根據積膿多少而定,一般30~50ml,須使灌洗液流盡後再第二次注入藥液,如此反覆多次,待流出液較清為止,然後放置橡皮管引流。如此每日進行一回。  

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炎

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的方法也可分為西醫、中醫治療兩大類。

西醫治療方法主要是去除病因:如因胎盤胎膜殘留引起的,可經刮宮祛除病灶;如因子宮內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引起,應手術切除息肉及肌瘤;如果是帶環引起的,則應及時取環;老年人發生慢性子宮內膜炎時應行診刮術,並擴張宮頸口,以便引流通暢。治療同時,配合口服抗生素以防重複感染。 中醫治療以分型論治為主,可同時配合飲食療法,具體如下:

(1)濕熱內阻型:治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方用四妙丸(《成方便讀》)合桃仁紅花煎(《素庵醫案》)加減。

處方:黃柏10克 生薏仁20克 蒼朮10克牛膝10克 桃仁10克 紅花10克 赤芍10克當歸12克 川芎10克 敗醬草12克 紅藤12克 生甘草10克 若月經淋漓不斷,色紅,可加益母草10克,茜草15克,側柏葉12克活血化瘀,涼血止血;帶下量多色黃者,加車前子(包煎)20克,澤瀉15克以清利濕熱

(2)瘀血阻滯型:治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

處方:當歸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紅花6克 赤芍12克 柴胡10克 川牛膝12克 枳殼10克 生地12克 若小腹疼痛明顯,加蒲黃10克,五靈脂10克,香附10克以活血行氣止痛。

(3)陰虛內熱型:治以滋陰清熱。方用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知母10克 黃柏10克 生地10克 山藥10克 山萸肉10克 丹皮10克 澤瀉10克 茯苓12克 女貞子12克 旱蓮草10克 若白帶色黃臭穢,則加敗醬草12克,生苡仁15克,車前子15克以清熱利濕止帶;若心煩急躁,則加炒山梔12克,鬱金10克,柴胡10克以疏肝理氣清熱

下面介紹幾個食療方,以輔助治療治療子宮內膜炎.

處方① 槐花苡米粥(《粥譜》):槐花10克苡米30克 冬瓜仁20克 大米適量 將槐花、冬瓜仁同煎成湯,去渣,放入苡米及大米同煮成粥服食。本方具有益氣祛濕之功。

處方② 生地黃雞(《飲膳正要》):生地黃250克 烏雞1隻 飴糖150克 將雞去毛,腸肚洗淨,細切,地黃與糖相混勻,納雞腹中,隔水蒸熟,不用鹽醋等調料。本方具有滋陰清熱之功。

自:民間中醫婦科網  

引起慢性子宮內膜炎的原因

一、子宮內膜雖有周期性剝脫,但其基底層並不隨之剝脫,一旦基底層有慢性炎症即可長期感染內膜的功能層,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

二、長期存在的輸卵管卵巢炎或嚴重的子宮頸炎可以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

三、宮內避孕器可以引起慢性子宮內膜炎。

四、分娩流產後有少量胎盤殘留,或胎盤附著部的復舊不全常也是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的原因。

五、絕經期後的婦女,由於體內雌激素水平的顯著低落,子宮內膜與陰道粘膜均變得菲薄,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襲,導致炎症的發生。

六、子宮粘膜下肌瘤、粘膜息肉也可能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

關於「慢性子宮內膜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