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預測/脫證先兆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疾病預測》 >> 急症先兆學(包括內科急症及急腹症先兆) >> 脫證先兆
中醫疾病預測

中醫疾病預測目錄

脫證為急證中最危重者,有生死反掌之虞。且先兆出現的時間既短暫還多為前夕先兆,幸而先兆信號較為明顯,故對及早發現預兆有了可能性……

第一節 概述

脫證指輕則突然出汗、心悸、眼發黑暈、噁心,甚則癱軟昏仆不知人事的急證。多由氣血暴虛或亡陰亡陽所致。嚴重者元氣衰微已極,陰陽有離決之勢,為臨床常見急證。脫證先兆以噁心、出汗及煩躁為信號。繼而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開,鼻鼾息微,汗出如流,手撒便遺,四肢癱軟,手足發涼,脈微欲絕,凶兆為目合口開、鼻鼾、手撒、遺尿。脫證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疼痛性休克虛脫低血糖昏迷、一過性腦貧血等。脫證為臨床常見急證,故探索其先兆規律有重要價值,由於先兆信號發出的時間離發病較近,故應注意掌握以便及時阻截搶救。

第二節 脫證先兆及其臨床意義

一、心脫先兆

心脫主要病機心氣暴脫心主血脈,心肺又為宗氣之根,宗氣主推動血脈的運行,故心氣脫則必然局致宗氣無力,且必見虛里搏動應衣,脈象微弱的信號。臨床上心脫主要發生於心氣大虛之後,心氣大虛常見於大汗或亡血之後,因汗為心之液,心為血府,氣載於血,氣隨血脫之故。心脫先兆症以大量出汗、汗出發涼及煩躁為信號。

阻截治則 強心益氣,方用獨參湯(野台參、生曬參)及生脈散龍骨牡蠣山萸肉心陽虛者加附子。心脫常見於現代醫學大汗後虛脫及出血性虛脫等急症。

心陽為心脫重證,主要見證為面晦唇青,大汗淋漓,呼吸微弱,脈細欲絕,等心陽衰竭證相當於西醫心功能不全。搶救原則為強心回陽,方用參附湯人蔘、附子,並配合西醫手段急救

心腑脫證

心之腑為小腸,小腸主泌別清濁,轉輸津液。小腸虛則泌別失職,水谷下趨而成泄瀉,特點為伴有小便不利。先兆證為小便短少,大便稀薄。

阻截治則 益氣溫中,泌濁固腸,方用補中益氣湯萆薢分清飲:党參黃芪白朮升麻柴胡陳皮、萆薢、烏藥益智仁石菖蒲車前子

二、肺脫先兆

肺主氣、司呼吸,肺脫主要因於耗氣傷津所致。宗氣根源於心肺,積於胸中,宗氣的作用為「貫心脈而行呼吸」,肺脫必然累及於心引起宗氣外泄。此外,肺脫還常伴有腎虛,因腎為氣之根。臨床上,久嗽虛喘常為肺脫的病源。肺脫先兆信號為神疲乏力,呼吸氣短,繼而煩躁不安,面色青灰,脈浮大無根,甚則唇甲青紫,神識不清,呼吸呈嘆息樣(抽泣式),相當於現代醫學呼吸衰竭

阻截治則 益肺固脫,方宜參附湯:人蔘、附子,可加蛤蚧

肺腑脫證

肺之腑為大腸,大腸為傳導之官,如大腸受損或虛寒傳化過度而致脫證。大腸脫特點為魄門失約,肛門外脫,泄瀉次多並伴有矢氣頻頻。先兆信號為大便稀溏,肛門下墜,並有矢氣,食少乏力

阻截治則 為補肺益氣、固腑防脫,方用補中益氣湯:黃芪、党參、白朮、升麻、柴胡、當歸、陳皮、炙甘草。如滑脫不止可合用四神丸肉豆蔻五味子吳茱萸補骨脂,或加龍骨、牡蠣、天竹黃

三、肝脫先兆

肝主疏泄,從而調暢全身氣機,推動氣血津液的運行,又肝主升發,振奮生機,故肝脫主要表現為疏泄無度,膽汁外傾,生機萎頹。相當於現代醫學肝功能衰竭,見於晚期肝癌、晚期肝硬化藥物中毒疾病,主要機製為肝細胞的嚴重損壞,導致肝功能衰弱。先兆信號為持續性黃疸加深和出血傾向,晚期以嘔惡煩躁、嗜睡為凶兆,嚴重時不醒人事,嘔血衄血,汗冷肢厥,脈微弱欲絕,黃疸浸溢周身,屍臭漫幃,生命垂危。

阻截治則 益氣解毒、扶正固脫,及茵陳術附湯:附子、茵陳、白朮,回陽解毒化癍,並輔以三七止血化瘀

肝腑脫證

肝之腑為膽,膽為「中精之府」,內藏精汁,膽倒為肝腑脫證。膽內蓄膽汁,如因外傷膽病,致膽氣大傷,膽虛不攝則膽汁外傾,臨床出現面綠膚青,嘔吐苦汁,漸之形羸神憊,生命欲竭。因膽色青,膽主少陽春升之氣,膽氣升則十一臟皆升,膽氣敗降則諸臟告竭,故膽傾病人其先兆特點為面色逐漸發綠,精神萎靡,反應遲頓,形體漸為羸瘦。

阻截治則 溫升膽氣,振奮生機,方宜升膽湯柴胡、白芍茯苓法夏荷葉甘草陽虛酌加附子。

四、腎脫先兆

腎主藏精及主水液,腎又為氣化之根,司開闔,故腎脫則主要表現為腎精及水液的下趨無制,最終導致腎竭。如腎虛無制,不能約束水液的腎虛多尿,包括《金匱要略下消:「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即是腎脫病證。現代醫學的尿崩症亦屬下消範疇,日久造成腎精內竭。再有,由於腎虛不能固攝精液漏下,又稱精崩,婦女則帶下謂之白崩,皆屬於腎脫之範疇。腎脫導致腎精耗竭,下元虛憊,而成腎絕,所謂腎絕指腎精枯竭、臟腑衰敗。如《脈經.診五臟六腑氣絕證候》曰:「病人腎絕,四日死……齒為暴枯,面為正黑,目中黃色,腰中欲折,白汗出如流水。」其先兆特點為面黑腰酸如折,因黑為腎色,腎精外脫故面呈黑色,腰為腎之腑,故腰酸欲折為腎虧衰竭的信號。

阻截治則 益腎固脫,屬腎水泄脫的用固腎飲附子、山萸肉、熟地、上肉桂、茯苓、山藥、桑螵蛸,屬腎精泄脫的用固精湯實、生牡蠣,精崩、帶崩皆可用。

腎腑脫證

腎之腑為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膀胱不約則為遺溺。臨床上,小便失禁,遺溺不止,為膀胱腑脫證。其先兆症為小腹下墜不能忍溺,為膀胱腑氣受損大虛之先兆。膀胱為腎之腑關,膀胱不約與腎虛有密切關係,膀胱腑脫根源於腎脫。

阻截治則 宜固腎為主(昏迷引起的膀胱不禁又當別論)。此外,小兒膀胱不約還與脾肺虛衰有關,阻截治療應注意審證,偏於腎虛不約,方宜益腎固湯黃芪、桑螵蛸、豬膀胱一具,陽虛酌加附子、鹿茸。偏於肺虛無制,方用補肺固脬湯膀胱一具。

五、脾脫先兆

脾主運化,脾的運化轉輸是通過升清降濁來實現的,脾氣主升,故「升清」是脾運化的主要機制,脾又統血,五臟氣血賴脾以統攝。如脾受損,失於升清,統攝,則易導致脾脫。表現為清氣下泄、臟氣下垂,甚至下血、漏血,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脾脫急證為暴泄滑脫、便血崩漏、涎溢……。其先兆信號皆有脾虛中氣不足,清氣下陷之證,如神疲乏力,頭暈面,食少泄瀉等。

阻截治則 補氣防脫,其中,暴泄滑脫除根據原病的虛實寒熱辨證選方外,應用參芪龍牡以益氣防脫。其中,屬臟氣衰竭滑泄不禁的應予固泄湯肉豆蔻、蓮肉、生牡蠣、豬大腸一尺,陽虛酌加附子、炮姜;見唇紅、口乾脈細數為氣陰兩傷的信號,應急予生脈散;見煩躁、舌紅干、肢熱、氣粗為亡陰信號,則應予生脈散重用紅參;表情淡漠、舌淡白、肢厥、氣微又為亡陽凶兆,當急投參附,或予四逆生脈飲。至於便血脫證、崩漏脫證等,除應根據原病辨證處理外,應本著所漏之血不能速生,所脫之氣理當急固的原則,以益氣救脫,挽回生機為主要精神。

另外,脾脫,大、小腸脫皆有泄瀉,區別在於,小腸脫之泄常並發小便不利,多見於老年人;大腸脫泄瀉則常伴脫肛,一般見於小兒;脾脫泄瀉則常俱見血便,多見於體虛弱者。此外,大、小腸脫皆為腑脫,症情稍輕,少頃刻之變,脾脫為臟脫,症情危重,多有突然轉氣陰兩竭或亡陰亡陽之虞,臨證應多加註意。

胃腑脫證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胃降濁正常才能受納,胃腑脫證主要為降濁失常而上逆。如胃氣衰敗則易出現嘔吐脫證,其先兆見證為神疲無力,食少納差,痞噁心,面色白,脈沉無力,舌淡苔白脾胃虛寒證。嘔吐雖少危急之變,但如嘔吐頻頻或劇烈嘔吐亦可導致氣絕陽亡,證見面青肢厥,氣微脈沉等凶兆,則應急投參附以救危脫。

阻截治則 除治療原發病外,應注意溫胃益氣,方宜溫胃飲秫米。嘔吐重時方宜定嘔湯姜、白朮、茯苓,重用人蔘、半夏,陽虛加附子寒甚加伏龍肝灶心土)。

32 閉證先兆 | 厥證先兆 32
關於「中醫疾病預測/脫證先兆」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