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是與C型產氣莢膜芽孢桿菌感染有聯繫的一種急性腸炎,本病病變主要在小腸,病理改變以腸壁出血壞死為特徵。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便血、發熱、嘔吐和腹
脹。嚴重者可有休克、腸麻痹等中毒症状和腸穿孔等併發症。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現認為本病的發病與感染產生B毒素的Welchii桿菌(C型產氣莢膜桿菌)有關,B毒素可致腸道組織壞死,產生壞疽性腸炎。本病農村的發病率顯著高於城市,在全年皆可發生,尤其多見於夏秋兩季,兒童和青少年比成人多見,男女之比為1.7∶1,年齡分布為8~82歲,其中15歲以下兒童佔60.5%。
在本病發病率頗高的巴布亞紐幾內亞高原地區,研究發現,當地居民腸腔內蛋白酶濃度低下,這和低蛋白飲食以及當地作為主食的甘薯中所含的耐熱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有關。在動物實驗中,經胃管灌注Welchii桿菌液,動物並不致病;但若同時灌注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生甘薯粉或生大豆粉則可致病,併產生與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相同的組織病理學改變。動物實驗還證明,含有胰蛋白酶的狗胰提取液能防止和減輕本病的發生和發展。以上事實提示,本病的發生除了進食污染有致病菌的肉類食物外,也還有其他飲食因素,如飲食習慣突然改變,有利於Welchii桿菌的繁殖;或如飲食以甘薯為主,腸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大量存在,使B毒素的破壞減少。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曾有兩次大流行,一次發生於二戰後的歐洲德國,另一次在60年代,發生於非洲的巴布亞紐幾內亞,起因都是由於吃了未煮熟或變質的肉類。
細菌培養和生化檢測也認為: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的發病與感染產生B 毒素的Welchii桿菌(C型產氣莢膜芽孢桿菌)有關,還與發病者腸腔內蛋白酶濃度低下,以及主食甘薯、大豆粉中所含耐熱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有關,亦與飲食習慣從多吃蔬菜轉變為多吃肉食,並進食污染有Welchii桿菌的肉類有關。
目錄 |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症状體征
1.病史
注意起病緩急,腹痛性質、部位、持續時間,嘔吐次數、內容,有無膽汁、血樣或咖啡樣物,大便次數、內容,有無水樣或稀粘液便,或腥臭似洗肉水樣或紅果醬樣大便。了解患兒出血前後有無突然高熱、寒戰、萎靡、無力、煩躁、昏迷、抽風或蒼白、四肢冰冷、皮膚發紺、花紋、脈弱等休克表現。
2.體檢
注意神志、呼吸、脈搏、血壓,有無發紺、四肢厥冷、脫水、腹脹、腹肌緊張及壓痛、反跳痛,腸鳴音情況以及心肺情況。必要時直腸指診。
診斷檢查
1.檢驗 查血、糞常規,血培養,大便培養。疑有播散性血管內凝血時作相應檢查。
2.腹部X線檢查。
3.鑒別診斷 注意與中毒型菌痢、腸套疊、蛔蟲腸梗阻、膽道蛔蟲症和過敏性紫癜鑒別。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治療方案
1.禁食
血便、嘔吐、腹脹期間應禁食,腹脹重者行胃腸減壓。臨床症状緩解後,先進流食,逐漸由無渣半流食恢復到正常飲食。
2.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
禁食期間從靜脈補液,供給高營養或多種胺基酸,液量按生理需要量加吐瀉損失量,維持液可用1/4~1/5等滲溶液。明顯貧血者可輸全血。
3.重症可短期使用激素
如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靜滴,一般3~5d為宜。山莨菪鹼1~2mg/kg,靜滴,必要時6h後再給。
4.抗感染
選用對腸道病菌有效的廣譜抗生素,如慶大素霉、氨苄青黴素、二、三代頭孢菌素等,療程一周左右。亦可酌用甲硝唑(滅滴靈)50mg/(kg.d)。
5.對症治療
積極抗休克治療。止血劑可用酚磺乙胺(止血敏)250mg、維生素K1靜滴,氨甲苯酸(止血芳酸)100mg靜滴。腹痛者針灸足三里、陽陵泉、天樞、合谷。腹脹不明顯者可用阿托品,每次mg/kg,皮下注射,或口服顛茄合劑。
6.外科手術
大量出血,內科治療無好轉者,或有腸梗阻、腸穿孔、腹膜炎者,或中毒性休克經搶救4~8h不見緩解,或緩解後又加重,腹部症状迅速惡化,估計系腸段壞死加劇所致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護理
1.按兒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嚴格按醫囑禁食、進食。密切觀察病情有無反覆,及時反映,調節飲食質量。
3.腹脹重者應給予胃腸減壓,並注意效果。嘔吐者應及時清除嘔吐物,用生理鹽水清洗口腔2~3/d。
4.準確記錄出入量,觀察大便、嘔吐物性狀及次數,及時留取標本送檢。
5.加強皮膚護理,預防褥瘡,翻身擦背每日~4次,骨突出部位必要時加墊小棉圈或氣圈。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治癒標準
症状,體征消失,精神及食慾好,大便正常。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安全提示
為求早期診斷及時正確,建議醫生在遇到下列情況時要警惕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的存在:
1、凡有不潔飲食出現嚴重腹痛和腹瀉者;
2、腹痛多位於臍周,左上膜及中上腹,嚴重時可全腹痛;
3、血便、果醬或豆湯樣大便亦奇臭;
4、腹部 X光透視可見腸管積氣有液平,腸痙攣和狹窄,臥位盆腔呈月形暗影緊靠盆腔下緣(其它急腹症均無此特徵)。
5、腹腔鏡檢查可見腸管充血、滲出、血管擴張、水腫、出血、腸壁粗糙、壞死僵硬、粘連。
6、手術可明確診斷,術中可常見血性或米湯樣粉紅色腹水、伴腹腔感染可見混濁性腹水,腸壁水腫增厚、瘀斑,嚴重穿孔發生腹膜炎。
此病發病急、病程短、病情重,如有類似症状,患者應儘早到醫院急取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分型
1、胃腸炎型見於疾病的早期有腹痛、水樣便、低熱,可伴噁心、嘔吐。
2、中毒性休克出現高熱、寒戰、神志淡漠、嗜睡、譫語、休克等表現,常在發病1~5天內發生。
3、腹膜炎型有明顯腹痛、噁心嘔吐、腹脹及急性腹膜炎徵象,受累腸壁壞死或穿孔,腹腔內有血性滲出液。
4、腸梗阻型有腹脹、腹痛、嘔吐頻繁,排便排氣停止,腸鳴音消失,出現鼓腸。
5、腸出血型以血水樣或暗紅色血便為主,量可多達1~2L,明顯貧血和脫水。
健康問答網關於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的相關提問
|
關於「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