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膚的感染性疾病。
感染可能累及整個外耳道(瀰漫性外耳道炎),或局限於外耳道某部(外耳道癤)。外耳道炎又叫游泳者耳,因在夏天游泳季節最常見。
病因
細菌或真菌均可引起瀰漫性外耳道炎。葡萄球菌常引起外耳道癤。某些有過敏史、牛皮癬、濕疹或頭皮皮炎患者更易患外耳道炎。在清洗外耳道時造成外耳道損傷,污水進入耳道,或刺激性藥物(頭髮噴霧劑或染液)進入外耳道亦常導致外耳道炎。
外耳道可通過上皮脫落自行清潔。經常用棉簽清潔外耳道則干擾了外耳道自潔作用,且將上皮殘屑推入外耳道深處,造成上皮碎屑聚積。聚積的殘屑和耵聹吸水變濕變軟。在淋浴或游泳時水進入外耳道,使外耳道易受細菌或真菌感染。
瀰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有瘙癢、疼痛、惡臭分泌物。若外耳道裝滿了膿液或殘屑時,則聽力下降。外耳道腫脹,牽拉耳廓時外耳道疼痛或壓痛。耳鏡檢查可見外耳道皮膚發紅、腫脹,有膿性分泌物和上皮碎屑。外耳道皮膚水皰可引起劇痛,當水皰破潰時耳道內有膿血性分泌物。
治療
醫生首先應沖洗或用干棉簽去除外耳道內感染的上皮殘屑。外耳道清洗乾淨後聽力通常恢復正常。用抗生素滴耳劑1周。某些滴耳劑含有可的松,有助於減輕外耳道腫脹;含有醋酸的滴耳劑有助於恢復外耳道酸性環境。止痛藥如對乙醯氨基酚或可待因在24~48小時內應用可緩解疼痛。若感染擴散至耳道以外(蜂窩織炎),應口服抗生素。外耳道水皰讓其自行破潰,若行切開引流,可導致感染擴散,抗生素滴耳劑常無效。局部熱敷能促進癒合,止痛藥有助於緩解疼痛。
參考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