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石榴皮
Shí Liu Pí
石榴皮
別名 石榴殼、酸石榴皮、安石榴酸實殼、酸榴皮、西榴皮
功效作用 澀腸止瀉止血驅蟲。用於久瀉久痢便血脫肛崩漏白帶蟲積腹痛
英文名 PERICARPIUM GRANATI
始載於 雷公炮炙論
毒性 有毒(一說無毒)
歸經 大腸經
藥性
藥味

石榴皮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 秋季石榴果實成熟,頂端開裂時採摘,除去種子及隔瓤,切瓣晒乾,或微火烘乾。乾燥的果皮呈不規則形或半圓形的碎片狀,厚2~3毫米。外表面暗紅色或棕紅色,粗糙,具白色小凸點;頂端具殘存的宿萼;基部有果柄。內面鮮黃色或棕黃色,並有隆起呈網狀的果蒂殘痕。質脆而堅,易折斷。氣微弱,味澀。以皮厚實、色紅褐者為佳。

目錄

石榴皮簡介

【藥 名】:石榴皮【拼 音】:SHILIUPI

【英文名】:Pomegranate Rind

(《雷公炮炙論》)

異名】石榴皮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GranatumL.的果皮。又名石榴殼(《雷公炮炙論》),酸石榴皮(《肘後方》),安石榴酸實殼(《別錄》),酸榴皮(《綱目》),西榴皮(《閩東本草》)。原植物石榴(《雷公炮炙論》)。又名:楉榴(《廣雅》),安石榴(《博物志》),丹若(《酉陽雜俎》),金罌(《綱目》),金龐(《群芳譜》),若榴木(《中國植物志》),海石榴(河南),山力葉(東北),榭石榴(台灣),榭榴、安息榴、西安榴、鍾石榴、安石榴。有澀腸止瀉止血,驅蟲的功效。 【來源】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  

植物形態

石榴(《雷公炮炙論》)又名:榴(《廣雅》),安石榴(張華《博物志》),丹若(《酉陽雜俎》),金罌(《綱目》),金龐(《群芳譜》),榭榴、海石榴、安息榴、西安榴、鍾石榴。 落葉灌木喬木,高2~5米。樹皮青灰色;幼枝近圓形或微呈四棱形,枝端通常呈刺狀,無毛,葉對生或簇生;葉片倒卵形至長橢圓形,長2.5~6厘米,寬1~1.8厘米,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漸狹,全緣,上面有光澤,無毛,下面有隆起的主脈,具短柄。花1至數朵,生小枝頂端或腋生,花梗長2~3毫米;花的直徑約3厘米;萼筒鍾狀,肉質而厚,紅色,裂片6,三角狀卵形;花瓣6,紅色,與萼片互生,倒卵形,有皺紋;雄蕊多數,著生於萼管中部,花藥球形,花絲細短;雌蕊1,子房下位或半下位,上部6室,具側膜胎座,下部3室,具中軸胎座,花柱圓形,柱頭頭狀。漿果近球形,果皮肥厚革質,熟時黃色,或帶紅色,內具薄隔膜,頂端有宿存花萼。種子多數,倒卵形,帶稜角。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於山坡向陽處或栽培於庭園。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歷史考證

石榴,亦名安石榴,始載於《雷公炮炙論》,原產西域(指敦煌以西諸國),漢代傳入中國,歷代本草多有記述。《本草經集注》云:「石榴以花赤可愛,故人多植之。」《本草圖經》云:「今處處有之……木

石榴皮

不甚高大,枝柯附干,自地便生作叢。種極易息,折其條盤土中便生。花有黃、赤二色。實亦有甘、酸二種,甘

者可食,酢者入藥。」《本草衍義》云:「安石榴有酸、淡二種。旋開單葉花,旋結實,實中子紅,孫枝甚多,秋後經雨,則自坼裂。」《綱目》云:「榴五月開花,有紅、黃、白三色。」又:「榴者,瘤也,丹實垂垂如贅瘤也。」並引《事類合璧》云:「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點,皮中如蜂窠,有黃膜隔之,子形如人齒,淡紅色,亦有潔白如雪者。」

1.《本草圖經》:「安石榴,舊不注所出州土,或雲本生西域。陸璣與弟雲書雲,張騫為漢使外國十八年,得塗林安石榴是也。今處處有之。木不甚高大,枝柯附干,自地便生作叢,種極易息,折其條盤土中便生。花有黃、赤二色,實亦有甘、酢二種,甘者可食,酢者入藥。又有一種山石榴,形頗相類而絕小,不作房,生青、齊間,甚多,不入藥,但蜜漬以當果,或寄京下,甚美。」

2.《本草衍義》:「安石榴,有酸、淡兩種。旋開單葉花,旋結實,實中子紅,孫枝甚多,秋後經雨,則自坼裂。河陰縣最多。又有一種,子白瑩澈如水晶者,味亦甘,謂之水晶石榴。惟酸石榴皮,合斷下藥,仍須老木所結,及收之陳久者佳。」  

性味

酸澀,溫,有毒。

①《藥性論》:"味酸,無毒。"

石榴皮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酸澀。"

③《綱目》:"酸澀,沮,無毒。"

④《廣西中藥》:"味苦澀,性溫,有毒。"  

歸經

大腸、腎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大腸、腎二經。"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陰、足少陰經。"  

功用主治

澀腸,止血,驅蟲。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滑精崩漏,帶下,蟲積腹痛,疥癬。

石榴皮

①《別錄》:"療下痢,止漏精。"

②《藥性論》:"治筋骨風,腰腳不遂,步行攣急疼痛。主澀腸,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淚下,治漏精。"

③《本草拾遺》:"主蛔蟲。煎服。"

④《滇南本草》:"治日久水瀉,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膿血,大腸下血。""同馬兜鈴煎治小兒疳蟲。"

⑤《本草蒙筌》:"理蟲牙。"

⑥《綱目》:"止瀉痢,下血,脫肛,崩中帶下。"

⑦《生草藥性備要》:"治瘤子瘡,洗疝痛。"

⑧《本草求原》:"洗斑疥癩。"

⑨《科學的民間藥草》:"驅除鉤、絛蟲。"  

臨床應用

①治療細菌性痢疾 :取石榴皮製成50%或60%煎劑,每次~20毫升,日服3~4次,7~10天為一療程;

石榴皮

對慢性菌痢可以連服2周、停藥1周再服2周為一療程。治療急性菌痢50例,經一療程後近期治癒49例,進步1例。服藥後平均退熱時間1.3天,腹痛,里急後重消失時間為4.8天左右,大便恢復正常時間在4.6天上下,糞便鏡檢恢復正常為5.3天。治療慢性菌痢4例,停藥後2周經乙狀結腸鏡檢查,病變均消失,糞便培養3次以上均為陰性。

②治療阿米巴痢疾 :60%石榴皮煎液每服20毫升,每日3次,飯後服,連服6日為一療程。如無效可再服一個療程。40例患者一療程後隨訪半年,均無任何症状,其中36例連續糞檢3次均為陰性。服藥期間偶有噁心耳鳴,能自行消失。

③治療多種感染性炎症 :取石榴皮製成100%煎液,烘乾研粉裝膠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治療腸炎膽道感染、急慢性氣管炎、肺部感染慢性闌尾炎淋巴結炎多發性癤腫外傷感染等共415例,痊癒305例,基本痊癒57例,好轉36例,無效17例。

此外,用石榴皮炒焦研粉,撒布耳內,對化膿性中耳炎有一定療效。   

化學成份

果皮含鞣質10.4%,蠟0.8%,樹脂肪4.5%,甘露醇1.8%,粘液質0.6%,沒食子酸4.0%,蘋果酸、果膠和草酸鈣4.0%,樹膠3.2%,菊糖1.0%,非結晶糖2.7%。從鞣質中分得:石榴皮苦素A、B,石榴皮鞣質,

石榴皮

2,3-O-連二沒 食子醯石榴皮鞣質。果皮還含反油酸,異槲皮甙,矢車菊素-3-葡萄糖甙,矢車菊素-3,5-二葡萄糖,啼紋天竺素-3-葡萄糖甙,啼紋天竺素-3,5-二葡萄糖。又從果皮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四聚沒食子酸,有抑制碳酸脫氫酶的活性。

果皮、莖皮、樹皮均含生物鹼,已分離出:石榴皮鹼,異石榴皮鹼,偽石榴皮鹼,N-甲基異石榴皮鹼等。又從樹皮所含鞣質中分離出:石榴皮鞣質,2,3-O-連二沒食子醯石榴皮鞣質,2-O-沒食子醯-4,並沒食子酸連二沒食子醯-D-葡萄糖,2,3-六羥基聯苯甲醯基-D-葡萄糖,長A、B、C、D,石榴皮葡萄糖酸木麻黃鞣質,木麻黃鞣寧。  

炮製方法

1.石榴皮

《雷公炮炙淪》:「若使石榴殼,不計干、濕,先用漿水浸一宿,至明漉出。」《聖惠方》:「去皮。」「銼。」「搗爛。」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去淨殘留的內瓤及種子,洗淨,切塊,乾燥。

2.炒石榴皮

《聖惠方》「炒焦。」「微炒。」現行,取淨石榴皮塊,置熱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色略深,篩去灰渣。

3.石榴皮炭

千金翼方》:「燒灰末。」《得配本草》:「燒炭存性。」現行,取石榴皮塊,置熱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噴水適量,火盡火星,取出涼透。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潮。石榴皮炭防止復燃。  

藥理作用

1.收斂作用

石榴皮含多含糅質,當它們與粘膜、創面等接觸後,能沉澱或凝固局部的蛋白質,使在表面形成較為緻密

石榴

的保護層,有助於局部創面癒合或保護局部免受刺激。

2.抗菌作用

石榴皮煎劑在試管內對志賀、施氏、福氏和宋內等4鍾痢疾桿菌均有抗菌作用,對志賀作用最強,施氏、福氏次

石榴皮

之,對宋內痢疾桿菌作用較差。比較400種中藥對於傷寒桿菌霍亂弧菌葡萄球菌等的試管內殺菌力,證明石榴皮抑制傷寒桿菌的作用最強。此外,體外實驗證明對結核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等多種細茵均有抑制作用。石榴皮水煎液灌服或石榴皮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對小鼠燙傷後接種綠膿桿菌模型的體內試驗,無明顯保護作用。石榴皮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堇氏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茵等多種皮膚真菌均有不問程度的抑制作用。以上抗菌作用,可能與所含大量糅質有關。

3.抗病毒作用

雞胚法實驗證明,石榴皮煎劑稀釋到1:1萬—1:10萬仍有抑制流感病毒(甲型PR8株)的作用。採用細胞培養技術,證實糅質是石榴皮抗生殖器瘡疹病毒的有效成分。其特點不僅能夠抑制病毒在細胞內的增殖,更為重要的是顯示較強的直接殺滅病毒和阻止及吸附細胞的作用。

石榴

4.驅蟲作用

石榴皮煎劑有驅腸蟲作用。其機理系作用於寄生蟲肌肉,使其陷於持續收縮,而具驅蟲之效。

5.其他作用

從石榴皮甲醇提取物物分得一種化合物,對牛紅細胞碳酸酐酶活性有強的抑制作用,1ug/kg時抑制率為80.2%,10ug/ml時為83,3%。石榴皮水煎去渣給兔灌胃,每日2次,可治療兔子由消化機能紊亂失去生理平衡所致的泄瀉

6.毒性

石榴皮含糅質較多,對胃腸粘膜有刺激作用,石榴皮總鹼毒性約為石榴皮毒性的25倍。對蛙、小鼠、豚鼠、兔及貓的毒性是致運動障礙呼吸麻痹。石榴皮總鹼對心臟有暫時性興奮作用,使心搏減慢;對自主神經煙鹼樣作用,1g/kg引起脈搏變慢及血壓上升,大劑量使脈搏顯著加快;對骨路肌有藜蘆鹼佯作用。  

常用配方

1.治暴瀉不止及痢赤白:酸石榴皮,燒存住,不以多少,干為末。空心,米飲調下二錢。(《袖珍方》引

石榴

《經驗方》)

2.治產後瀉:酸石榴皮(米醋炒)、香附子。上二味,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朱氏集驗方》榴附散)

石榴

3.治小兒冷熱痢:酸石榴皮三分(炙令焦,銼),黃連三分(去須,銼),赤石脂三分。上藥搗粗羅為末。以水二升,煎至五合,去滓,納蠟一兩,更煎三五沸。不計時候,溫服半合,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聖惠方》石榴皮煎)

4.治虛寒客於下焦,腸滑洞泄,困極欲死:酸石榴皮(微炒)、乾薑(炮)各一兩,黃柏(去粗皮,炙)、阿膠(炙令燥)各三分。上四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用水二盞,煎至四分,去渣,空心溫服。或無黃柏,用黃連亦得。(《聖濟總錄》石榴皮湯)

5.治久痢成疳,便下白色,食不為肌膚:石榴皮(焙,銼)二兩,無食子四枚,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乾薑(炮)各一兩半,枳實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二兩。上六味,搗羅為末,米飯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生薑湯下,日再。(《聖濟總錄》石榴丸)

6.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疒虧)痛,心神煩悶:酸石榴皮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當歸三分(銼,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聖惠方》)

7.治積年腸風下血不止:酸石榴皮二兩(慢火焙令黃),側柏葉二兩(慢火煨令黃)。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木賊湯調下二錢。(《聖惠方》)

石榴

8.治痔瘡腫痛出水:石榴皮一兩,黃柏五錢。煎湯洗過,以冰片一二厘,納入痔瘡破爛處,立效。(《本草匯言》)

9.治脫肛:石榴皮、陳壁土,加白礬少許濃煎熏洗,再加五倍子炒研,敷托上之。(《醫鈔類編》)

10.治虛勞尿精:石榴皮、桑白皮(切)各五合。上二味,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服。(《千金要方》)

11.治蛔去心痛,腹中(疒虧)刺痛不可忍,往往吐酸水:酸石榴皮三分,檳榔(炮,銼)一分,桃符一兩半(碎銼,分為五度用),胡粉一分(微炒,別研)。上四味,先粗搗篩前二味,後以胡粉拌勻,分為五服煎。每服,水一盞,入一分,酒半盞,向煎至七分,去渣,空心溫服,至晚再服。(《聖惠方》石榴皮散)

12.治寸白蟲:紫檳榔十個,向陽石榴皮十七片。上水煎,露一宿(服),以下蟲為度。(《直指方》)

13.治丁腫惡毒:以針刺四畔,用榴末著瘡上,以面圍四畔灸之,以痛為度,仍用榴末敷上,急裹。經宿,連根自出也。(《肘後方》)

石榴

14.治臁瘡石榴皮煎取濃汁,稍冷拂瘡上,冷如冰雪即成迦。(《世醫得效方》)

15.治凍瘡久爛不愈:石榴皮、冬瓜皮甘蔗皮三味,燒灰存性,研末敷。(《本草匯言》)

16.治霉瘡:石榴皮、香附子各十錢,甘草二分。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溫服。(《霉癘新書》石榴皮湯)

17.治牛皮癬石榴皮(炒炭),研細末1份,麻油2份,調成糊狀。用時將藥油搖勻,以毛筆蘸藥勻塗患處,每日2次。(《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

18.治燙火傷:石榴皮研末,加冰片、麻油調勻外敷。(《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栽培要點

栽培技術

扦插、壓條或分株繁殖。扦插繁殖,育苗移栽:在冬季進行,選取直徑1cm左右的粗的、健壯的枝條,剪成6-7節長的插條。然後在1.3m寬的苗床上,按行距33cm開橫溝,深約16cm,每隔10-13cm扦插1根,露出地面約1/4,蓋土壓緊,培育1-2年,在冬季落葉後至早春發芽前移栽,行、株距各3m左右。

石榴樹

  

壓條繁殖

壓條繁殖4月芽萌動前壓條的,夏季才能生根,7-8月可分割,次春移植;7-8月壓條的,當年可生根,次春同時分割和移植。  

分株繁殖

在冬季至早春發芽前,把樹腳萌發的小苗連根挖起栽腫。  

田間管理

扦插萌芽後,要注意培養主幹,只留1-2芽生長,其餘除去。中耕除草、追肥3次,在4、6、8月進行,可

石榴

施人畜糞水。移栽後,每年中耕除草3次,在4、7、9月進行;追肥2次,在3月及11月用人畜糞水、廄肥等,在樹財開溝施用。冬季要修剪1次,使樹冠枝條稀疏均勻。分株繁殖的管理,與育苗移栽相同。  

病蟲害防治

蟲害有介殼蟲,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霧,每隔10日1次,連噴3-4次。  

臨床應用

1.治療細菌性痢疾

取石榴皮製成50%或60%煎劑,每次~20毫升,日服3~4次,7~10天為一療程;對慢性菌痢可以連服2周、停藥1周再服2周為一療程。治療急性菌痢50例,經一療程後近期治癒49例,進步1例。服藥後平均退

石榴樹

熱時間1.3天,腹痛,里急後重消失時間為4.8天左右,大便恢復正常時間在4.6天上下,糞便鏡檢恢復正常為5.3天。治療慢性菌

石榴

痢4例,停藥後2周經乙狀結腸鏡檢查,病變均消失,糞便培養3次以上均為陰性。

2.治療阿米巴痢疾

60%石榴皮煎液每服20毫升,每日3次,飯後服,連服6日為一療程。如無效可再服一個療程。40例患者一療程後隨訪半年,均無任何症状,其中36例連續糞檢3次均為陰性。服藥期間偶有噁心、耳鳴,能自行消失。

3.治療多種感染性炎症

取石榴皮製成100%煎液,烘乾研粉裝膠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治療腸炎、膽道感染、急慢性氣管炎、肺部感染、慢性闌尾炎、淋巴結炎、多發性癤腫、外傷感染等共415例,痊癒305例,基本痊癒57例,好轉36例,無效17例。

此外,用石榴皮炒焦研粉,撒布耳內,對化膿性中耳炎有一定療效。  

性狀鑒別

性狀鑒別

果皮半圓形或不規則塊片,大小不一,厚1.5-3mm。外表面黃棕色、暗紅色或棕紅色,稍具光澤,粗糙,有棕色

石榴皮

小點,有的有突起的筒狀宿萼或粗短果柄。內表面黃色或紅棕色,有種子脫落後的凹窩,呈網狀隆起。質硬而 脆,斷面黃色,略顯顆粒狀。氣微,味苦澀。

以皮厚、棕紅色者為佳。  

顯微鑒別

果皮橫切面:外果皮為一列表皮細胞,排列較緊密,外被角質層。中果皮較厚,薄壁細胞內含澱粉粒及草酸鈣簇晶或方晶;石細胞單個散在,類圓形,長方形或不規則形,少數分枝狀,壁較厚,胞腔大具紋孔維管束散在。內果皮薄壁細胞較小,亦含澱粉粒及草酸鈣簇晶或方晶;石細胞較小。

粉末特徵:黃綠色。

1.石細胞無色、淡黃色或黃棕色。類圓形、長方形或不規則形,有的短分枝,枝端圓鈍或膨大,有的邊緣呈波狀,

石榴皮

直徑25-121μm,長至μm,長至238μm,壁厚5-46μm,層紋明顯,孔溝有分叉,有的含棕色物。

2.草酸鈣簇晶直徑3-27μm,稜角較寬;方晶直徑3-15μm。

3.果皮表皮細胞斷面觀呈類言形,外壁稍厚,角質層厚10-17μm;表面觀呈圓多角形,角質層表面呈顆粒性。

4.導管主要為螺紋導管,直徑約4μm;另有網紋導管,直徑至25μm。

5.澱粉粒單粒類圓形,直徑3-7μm;復粒由2-3分粒組成。

6.棕色塊形狀不規則。  

文化底蘊

1.《別錄》:療下痢,止漏精。

2.《藥性論》:治筋骨風,腰腳不遂,步行攣急疼痛。主澀腸,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淚下,治漏精。

石榴皮

石榴皮

3.《本草拾遺》:主蛔蟲。煎服。

4.《滇南本草》:治日久水瀉,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膿血,大腸下血。同馬兜鈴煎治小兒疳蟲。並洗膀胱

5.《本草蒙筌》:理蟲牙。

6.《綱目》:止瀉痢,下血,脫肛,崩中帶下。

7.《生草藥性備要》:治瘤子瘡,洗疝痛。

8.《科學的民間藥草》:驅除鉤、絛蟲。

參看

關於「石榴皮」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