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腸止瀉
A+醫學百科 >> 澀腸止瀉 |
澀腸止瀉,治療學術語。系收澀法之一。治療大便滑泄的方法。適用於脾腎虛寒之瀉痢日久,滑脫不禁等病證。常用藥物有訶子、罌粟殼、赤石脂、烏梅、禹餘糧等,代表方劑如真人養臟湯、桃花湯、四神丸等。
中醫固澀法之一。運用具有收澀作用的藥物,治療久瀉或久痢不止,大便滑脫不禁的治法。又稱澀腸法。適用於脾腎陽虛所致的久瀉久痢不止,大便滑脫不禁之證。常用訶子、罌粟殼、赤石脂、烏梅、禹餘糧等收澀藥與肉桂、乾薑、補骨脂等溫補藥配合使用。代表方劑如真人養臟湯、桃花湯、四神丸等。如久瀉久痢,氣血不足,宜用真人養臟湯;如久痢不愈,證見下痢膿血,色暗不鮮,宜用桃花湯;證見五更泄瀉,腹痛,腰膝酸軟,宜用四神丸。臨床使用該法時,凡腹瀉或痢疾初起實邪,積滯未去者忌用。
出自A+醫學百科 「澀腸止瀉」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B6%A9%E8%82%A0%E6%AD%A2%E6%B3%BB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澀腸止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