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甲狀腺炎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普通外科學》 >> 頸部常見疾病和創傷 >> 甲狀腺疾病 >> 甲狀腺炎症
普通外科學

普通外科學目錄

(一)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

1.病因:急性甲狀腺炎少見,而急性甲狀腺腫炎較常見,大都由於口腔頸部化膿性感染而引起。病原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感染局限於甲狀腺腫結節囊腫內時,因不良的血液循環易形成膿腫

2.數日內甲狀腺或甲狀腺腫腫脹,有壓痛和波及至耳、枕部的疼痛。嚴重的可引起壓迫症状:氣促、聲音嘶啞、甚至吞咽困難等。腺體組織的壞死和膿腫形成可引起甲狀腺的功能減退。患者全身可有體溫增高等。

3.治療:局部早期宜用冷敷,晚期宜用熱敷,全身給與抗菌素。有膿腫時應早期行切開引流,以免膿腫破入氣管食管縱膈內。

(二)亞急性甲狀腺炎

1.病因:本病常繼發於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故一般認為其病因可能是病毒感染。感染可破壞甲狀腺濾泡,釋放出的膠體引起甲狀腺組織內的異物樣反應。在組織切片上可見到白細胞浸潤和很多吞噬有膠體顆粒的巨細胞

2.臨床表現:本病發病前常有驅症状,主要為身體發熱全身不適、咽喉疼痛、頸部脹痛,有時有流涕等其他症状。繼之甲狀腺有明顯腫大,並有壓痛,開始時僅為一側或一側的某部分,不久就會累及兩側,部分病人可有頸後、耳後、甚至同側手臂的放射痛

在病程早期,症状將近高峰時,可能有怕熱、心悸多汗甲亢表現,早期由於甲狀腺發炎後有較多甲狀腺素釋放之故。

紅細胞計數可能正常或略低,血沉明顯增快,血清蛋白電泳可見白蛋白減少,而α和β球蛋白則常有增加。病變早期基礎代謝率可升高到+30~50%,至病程後期可降低至-20%以下。如病變範圍不大,患者的碘代謝情況可能無異常,但同位素掃描可見病變的吸131碘能力明顯降低,但血清蛋白結合碘及T4T3值常有增加。這種分離現象是由於甲狀腺釋放了膠體,也釋放了甲狀腺素,但病變的甲狀腺濾泡細胞還不能攝取碘以合成甲狀腺素。

3.治療:強地松有明顯療效,每次5毫克,每日4次,連用二周,以後逐漸減量。為避免複發,可延長至六周。對甲狀腺腫痛特別明顯的病例,有時可用甲狀腺素的替代療法,一般每天口服干甲狀腺片30毫克常可奏效。

(三)慢性甲狀腺炎

1.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Hashimotos氏病)

1).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肯定,但多數學者認為本病為一種自家免疫性疾病,典型的淋巴性甲狀腺炎有時可與其他病變同時存在,如毒性甲狀腺腫粘液性水腫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癌等。

2).臨床表現:本病主要見於中年婦女,起病後少數病人可無任何症状,多數病人感到頸部不適,偶爾有呼吸困難或吞咽困難,嚴重者局部有疼痛和壓痛,少數病例在病程早期可有輕度甲亢表現,而到病程後期多數反而有甲低表現。

病程早期常有瀰漫性甲狀腺腫大,以峽部最為顯著,質地軟硬不定,表面較平整,但後期整個甲狀腺可呈多結節狀。甚至發生萎縮現象,並出現粘液性水腫。

實驗室檢查基礎代謝大多正常或偏低,血沉快,血漿中白蛋白常呈減少,而丙種球蛋白則增加。表示體內可能有高價的甲狀腺球蛋白存在。如用血凝法(滴度>1~160)及酶聯免疫法(在1~50以上)檢出陽性,具有一定診斷價值。

3)治療:可用甲狀腺製劑做替代療法,甲腺素片,每日~180毫克,如發病比較急劇,患者局部有明顯壓痛者,可改服免疫抑制劑,如強地松,每天15~30毫克。至病變晚期,如甲狀腺腫大較明顯,甲狀腺替代療法不能使其恢復正常,且已出現氣管壓迫症状者,可以做甲狀腺峽部切除,以解除壓迫現象。

2.纖維性甲狀腺炎(Riedel甲狀腺炎)

1).病因:尚未確知,一般認為本病可能是原發的,也可是其他急、慢性甲狀腺炎的後續病變。

2).臨床表現:本症起病多不自覺,病程進行極慢,甲狀腺逐漸變硬,與周圍組織常有緻密粘連、很少有疼痛和壓迫症状,但可造成氣管和食管壓迫,發生呼吸緊迫、吞咽困難,累及喉返神經者可引起聲音嘶啞或言語失音,頸淋巴結一般不腫大,晚期病例可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

3).治療:症状不嚴重者可選用甲狀腺製劑作替代治療,如病變已引起明顯的氣管壓迫症状,一般僅需切除或切斷甲狀腺峽部,兩葉甲狀腺次全切除不僅無此必要,且手術因甲狀腺與周圍組織粘連過多而非常危險和困難。手術後發生粘液水腫的機會也很大,一般是屬禁忌。

32 甲狀腺腫瘤 | 頸部腫瘤 32
關於「普通外科/甲狀腺炎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