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維酸鉀
A+醫學百科 >> 克拉維酸鉀 |
克拉維酸鉀,也稱棒酸鉀。是棒狀鏈黴菌所產生的一種新型β-內醯胺類抗生素。僅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可與多數的β-內醯胺酶牢固結合,生成不可逆的結合物。
它具有強有力而廣譜的抑制β-內醯胺酶的作用,不僅對葡萄球菌的酶有作用,而且對多種革蘭陰性菌所產生的β-內醯胺酶也有作用,因此為一有效的β-內醯胺抑制劑。
口服125mg,1-2小時內平均血清峰濃度為2.3μg/ml。本品在體內分布較為廣泛,可滲透入許多體液中,但在腦組織和腦脊液中濃度甚微。在6小時內,有25%-40%藥物以原形由尿排泄。
單獨應用無效。常與青黴素類藥物聯合應用以克服病原微生物產β-內醯胺酶而引起的耐藥性,提高療效。聯合用藥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
參看
參考文獻
- 《新編藥物學》第17版.陳新謙主編
- 《藥理學》楊世傑主編
|
出自A+醫學百科 「克拉維酸鉀」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85%8B%E6%8B%89%E7%BB%B4%E9%85%B8%E9%92%BE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克拉維酸鉀」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