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麻疹的發病原理與病理變化
醫學電子書 >> 《傳染病學》 >> 病毒感染 >> 麻疹 >> 麻疹的發病原理與病理變化 |
傳染病學 |
|
麻疹病毒由呼吸道粘膜或眼結膜侵入,在局部上皮細胞及附近淋巴組織複製增殖,1~2天後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通過白細胞帶至網狀皮系統增殖。約經3天,大量繁殖的病毒再次釋放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致全身各組織器官廣泛受累,病毒在這些組織里複製增殖,造成組織炎症、壞死、引起高熱、出疹等一系列臨床症状。
病理變化特點是全身淋巴組織單核-巨噬細胞增生和浸潤,形成多核巨細胞,如咽部淋巴組織、扁桃體、支氣管旁及腸系膜淋巴結、蘭尾、腸道淋巴組織中,鏡檢可見大小不等,含有100個以上的核、胞漿內及核內均有嗜酸性包涵體的細胞,稱華佛細胞(Warthin-Finkeldey cells)。另外在皮膚、粘膜、呼吸道及上皮還可查見形態不規、胞核單個或數十聚集成球狀,胞漿伊紅色的細胞,謂上皮巨細胞。上述細胞於前驅期及出疹後1~4天常見,故有早期臨床診斷價值。
麻疹皮疹多認為系麻疹病毒感染上皮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後發生Ⅳ型變態反應所致。其病變為上皮細胞腫脹,空泡變性壞死、角化脫屑,真皮層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腫脹增生伴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血管擴張,紅細胞及血漿滲出。麻疹粘膜斑與皮疹相仿,由於粘膜與粘膜下炎症引起局部充血、滲出、壞死及角化。胃腸粘膜也有類似病變。
麻疹病程中呼吸道病變較顯著,有充血、水腫、單核細胞浸潤,粘膜可壞死形成潰瘍;肺泡壁有增生和細胞浸潤,有多核巨細胞及透明膜形成等。一般當皮疹出現時,肺部多核巨細胞消失,而T細胞功能低下者,則巨細胞持續不退,常因形成麻疹巨細胞炎死亡。患者肺部除有麻疹病毒原發損害外,易繼發細菌感染,引起化膿性支氣管肺炎病變。合併腦炎時,腦組織可見多核巨細胞、炎症充血水腫與脫髓鞘改變。肝腎等實質器官可見上皮細胞變性或灶性壞死。心肌也可出現間質水腫及單核細胞浸潤。
機體感染麻疹病毒後,產生血凝抑制抗體,抗融合因子F抗體及補體結合抗體。前兩者均有中和作用,出疹後1~3天就可檢出;初為IgM,出疹後7天達高峰,1~3月後下降,IgG抗體比IgM晚1~2天出現,存在時間長,具有特異保護作用。然而細胞免疫在清除病毒方面可能起著更為重要作用,因免疫球蛋白缺乏者,麻疹病程不延長;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既使用大量免疫球蛋白治療,其麻疹病仍遷延不愈,且常因而死亡。麻疹感染過程中,非特異免疫反應也有變化,如白細胞總數減少,中性粒細胞移動力下降;皮膚超敏反應減弱;臨床上濕疹、哮喘、腎病減輕,結核菌素試驗轉陰等。依上述看,麻疹的免疫機理是既有體液免疫又有細胞免疫,還有免疫功能失調。
麻疹的流行病學 | 麻疹的臨床表現 |
|
關於「傳染病學/麻疹的發病原理與病理變化」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