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療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性激素療法(sex hormone therapy),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卵巢睾丸)所分泌,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均屬類固醇(甾體)激素。卵巢主要合成、分泌前兩種女性激素及少量雄激素。睾丸主要合成、分泌雄激素也產生少量雌激素。此外腎上腺皮質網狀帶及妊娠期胎盤也能產生性激素。性激素主要作用於生殖系統,促進生殖器官和副性徵的發育、成熟並維持其生理功能,對身體其他系統如骨骼代謝心血管皮膚等也有影響,因此,也具有全身性作用。

性腺之產生激素,直接受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控制。在女性,FSH刺激卵泡與卵子的發育,與LH配合,使卵泡膜細胞產生的雄激素進入顆粒細胞後芳香化形成雌激素,並使卵泡發育成熟;LH具有觸發排卵、促進黃體形成並分泌孕激素的作用。在男性,FSH促進生精上皮的發育和精子的生成,LH促進睾丸間質細胞分泌睾酮。垂體功能受其上級單位下丘腦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控制。GnRH主要促使垂體合成和釋放黃體生成素,故亦稱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LHRH),也具有調節與促使垂體合成和釋放促卵泡素的作用。性激素一方面直接作用於靶器官,另一方面又通過反饋作用調節垂體和下丘腦的功能,形成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各激素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保持生殖內分泌環境的穩定以適應生理需要。若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便會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發生相應疾病。

性激素藥物是在天然激素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今已能合成多種性激素及其衍生物,廣泛應用於臨床。抗性激素製劑的問世又為性激素療法開拓了一條新途徑。性激素製劑具有很強的生物活性,根據藥物的生理與藥理作用特點,臨床上採用外源性激素以供補充、代替或拮抗之用,調節體內激素不足或過多造成的內分泌紊亂,此外,用性激素治療與內分泌有關的腫瘤也顯示了較好的應用前景。抗性腺激素能阻抗性激素的作用,促性腺激素製劑,通過性腺發揮作用,也用於臨床。

目錄

雌激素

臨床應用甚為廣泛。

製劑

化學結構分類固醇(甾體)雌激素與非類固醇(甾體)雌激素。甾體雌激素如苯甲酸雌二醇,強效,最常用為肌肉注射劑;雙丙酸雌二醇,供肌注注射後吸收慢;戊酸雌二醇,長效,肌肉注射;乙炔雌二醇,簡稱炔雌醇(EE),強效(約等於己烯雌酚的10~20倍),口服;乙炔雌醇環戊醚,又名炔雌醚,長效,口服;尼爾雌醇,又名戊炔雌醇,為雌三醇衍化物,口服,有效時間長;雌三醇,活性弱,有口服、肌注、局部三種製劑。非甾體雌二醇製劑:已烯雌酚(DES)又稱乙菧酚,為最常用的口服劑,己烷雌酚又名育賜奴,效能為DES的1/5。雌激素類藥物的化學結構式見圖1。

臨床應用

用於以下幾個方面:①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用雌激素止血及調整周期。先用大劑量己烯雌酚、炔雌醇、苯甲酸雌二醇,促進子宮內膜的迅速增生、修復,達到止血。血止後遞減劑量,繼續用15~20天,維持子宮內膜不脫落,藉以調節周期,停藥後2~3天即有撤退性出血。必須注意的是血止後不能立即停藥或藥量遞減過多,以免由於撤退性出血導致反覆出血。②閉經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者用雌激素代替治療,可促進乳房、外生殖器發育,腋毛陰毛生長,子宮內膜增生、脫落,這對生理及心理均有意義,須長期使用。下丘腦-垂體功能紊亂而引起的繼發性閉經,用人工周期治療。模擬正常月經周期性激素水平的變化,先給20天雌激素,後5天加用孕激素,形成每月1次的撤退性出血。一般3個周期為1療程。小劑量雌激素可以刺激垂體功能,提高其敏感性(正反饋),有助於月經周期的恢復。③絕經症候群:婦女到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漸衰退,最後絕經,手術切除雙側卵巢後發生人工絕經。絕經後雌激素減少,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可產生一系列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症状如潮熱、出汗等。應用雌激素後症状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通常用雌三醇、己烯雌酚或炔雌醇,用量以能控制症状而不引起陰道出血的最小劑量為原則。用藥20天停 1周。若需長期使用則主張加用孕激素,以免長期接受單一雌激素引起子宮內膜癌。④老年性陰道炎,絕經後隨著雌激素的減少,陰道上皮萎縮抵抗力降低,易發生感染。雌激素可促進陰道上皮增生,增加局部抵抗力。可投以小劑量雌激素,口服或局部用藥。雌三醇選擇性作用於陰道上皮,對子宮內膜的作用弱,一般不致引起撤退性出血。⑤骨質疏鬆:雌激素具有降低骨質吸收,保護骨骼的作用,對絕經婦女具有預防骨質疏鬆的效果。但須早期開始,長期使用方能有效。對已確診的骨質疏鬆症,雌激素治療僅能使骨吸收降低,保持相對的骨量,減輕症状而不能補償已丟失的骨量。⑥不孕症子宮發育不良或宮頸粘液粘稠不利精子穿入者,用小劑量雌激素可以促使子宮發育,使宮頸粘液稀薄以利精子穿過宮頸上行。⑦前列腺癌:大劑量雌激素可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導致睾丸萎縮,雄激素分泌減少,同時雌激素也具有對抗雄激素的作用,因而可用來治療前列腺癌。⑧乳腺癌:乳腺癌的雌激素治療機理還不明了。絕經前乳腺癌患者用雌激素後腫瘤可發展惡化,故屬禁忌;絕經後(5年以上)的晚期乳腺癌或術後複發生應用大劑量雌激素,可獲30~40%緩解率。⑨痤瘡:多見於青春期,由雄激素刺激皮脂腺活動引起皮脂腺堵塞和繼發感染所致,故可應用雌激素治療。雌激素用於男性可引起男性乳房發育,睾丸功能受抑制,須慎用。

副作用

口服雌激素最常見的副作用為噁心嘔吐眩暈等,有副作用時可改用肌肉注射。長期單獨使用雌激素有增加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危險,其發病與劑量及用藥時間有關。文獻報導對長期採用雌激素代替療法的病人,每月加用10~14天孕激素,可使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降低到與一般人群相同甚至更低。長期服用雌激素是否增加乳腺癌的發病尚不肯定,而且用孕激素也看不到有降低乳腺癌發病的效果。雌激素有促凝作用,血栓性靜脈炎患者禁用。雌激素代替治療期間,膽汁膽固醇增加,膽汁酸濃度降低,易形成膽石。雌激素有刺激子宮平滑肌的作用,大劑量時可使子宮肌瘤發展。絕經後婦女用雌激素治療時,如果出現異常子宮出血,須排除子宮內膜腺癌。孕婦忌用,妊娠早期服用大量己烯雌酚,有使女嬰到青春期發生陰道癌的潛在危險。雌激素使水鈉瀦留,可引起水腫體重增加。大劑量雌激素可損壞肝功能,偶致黃疸。雌激素促進骨骺閉合,對未成年者避免長期或大量使用,以免影響身高增長。

孕激素

臨床上也常用於治療疾病和避孕

製劑

多為人工合成者:①孕酮,即黃體酮,可從卵巢黃體中提取(天然孕激素),現多為人工合成。口服效價低,臨床用其注射劑。②17-α羥孕酮衍生物,如己酸孕酮,長效,效價為孕酮的2倍;醋酸甲孕酮,簡稱甲孕酮,商品名安宮黃體酮,口服效用短,針劑為長效;醋酸甲地孕酮簡稱甲地孕酮,商品名婦寧片,口服;氯地孕酮,高效,具有弱抗雄激素作用。③19-去甲基睾丸酮衍生物,如炔諾酮,商品名婦康片,高效,口服,有雄化及抗雌激素作用;醋炔諾酮,兼有雄激素作用;18-甲炔諾酮,孕激素作用最強,但有雄激素作用。各種孕激素類藥物的化學結構式見圖2。

臨床應用

用於以下幾個方面:①功能性子宮出血:用孕激素止血與調節周期。孕激素能使增殖期或增生的子宮內膜轉變為分泌期,推遲雌激素引起的撤退性出血,制止孕激素不足引起的突破性出血,達到止血,血止後給維持量2~3周,停藥後2~7天發生撤退性出血,內膜脫落完全、迅速,這又稱「藥物性刮宮」。此後按周期給藥,於月經第20天開始用藥5~7天,停藥後即來月經。②黃體功能不足:月經來潮後第20天開始用孕激素5~7天,以改善子宮內膜的分泌功能。③黃體萎縮不全:經前雌、孕激素不能迅速下降,導致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使經期延長血量增多。於月經來潮後第16~21天連用孕激素 5~10天,停藥後子宮內膜脫落完全,經期縮短。④閉經:體內有一定水平雌激素的繼發性閉經,用孕酮10mg肌注,每日1次連用5天,停藥後發生撤退性出血。⑤先兆流產:從前常用孕酮抑制子宮肌肉收縮,促使子宮內膜分泌旺盛,以利胚胎生長,但現在不主張使用任何性激素保胎。孕酮對黃體功能不足所引起的先兆流產有用,對其他原因的流產價值不大。⑥子宮內膜異位症:應用高效孕激素造成類似妊娠期的經閉,連續用藥3~9個月(又稱假孕療法),使異位的子宮內膜產生蛻膜化繼而萎縮,病灶隨之縮小或消失。缺點是停藥後恢復排卵較晚(推遲 6~12個月)。輕症者有時採用孕激素周期用藥,以緩解症状,防止病情發展。⑦子宮內膜癌:孕激素作用於癌細胞,抑制腫瘤生長,並可增加癌細胞對放射治療的敏感性。對高分化腺癌效果較好。⑧乳腺癌:用藥後20~30%腫瘤明顯消退,機理不明,可能與孕激素在靶器官對抗雌激素的作用有關。為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藥物。⑨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孕激素抑制垂體前葉分泌FSH,減少睾丸酮分泌,同時對前列腺上皮細胞也有直接作用,對前列腺肥大與癌可起治療作用。選用無雄激素的孕激素製劑。

副作用

可分五個方面:①偶見輕度精神抑鬱頭暈、乳房脹、疲倦、嗜睡。②體重增加,由於水瀦留及某些孕激素殘存的蛋白質合成作用所致。③去甲睾酮衍生物可使子宮內膜萎縮,對月經稀少者須慎用,偶見長期閉經。④孕早期使用合成孕激素,胎兒可發生VACTERL症候群(脊柱心臟氣管食管、腎、肢體畸形),以心臟畸形最常見。炔諾酮具有雄化作用,可使女胎男性化。⑤有雄激素作用的合成孕激素可致多毛、痤瘡。⑥大劑量長期應用,特別是炔諾酮,可使GPT升高,停藥後可自然下降。有肝炎史者慎用。⑦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增加動脈硬化的危險,此改變與劑量有關,長期用藥者應注意血脂變化。

雄激素

臨床上利用其促雄性性器官及第二性徵發育成熟、對抗雄激素、抑制子宮內膜生長、促進蛋白質合成及骨質形成等作用。

製劑

睾丸酮(睾酮)為天然雄激素,現在多用為人工合成。有睾酮衍生物和蛋白質同化激素兩類:①睾丸酮衍生物,如丙酸睾丸酮苯乙酸睾丸酮效能略強於丙酸睾丸酮;甲基睾丸酮效能為丙酸睾丸酮的1/5。②蛋白質同化激素:有一些睾丸酮衍化物其雄激素作用大為減弱,而蛋白質同化作用仍保留或有所增加,又稱同化類固醇激素,簡稱同化激素,此類激素促進蛋白質合成,減少分解代謝,使肌肉發達,體重增加。運動員服用同化激素屬違禁。此類藥物有苯丙酸諾龍苯丙酸去甲睾酮多樂寶靈)、癸酸諾龍、(長效多樂寶靈)、去氫甲基睾丸酮(大力補)、康力龍吡唑甲氫龍)和康復龍(羥次甲氫龍)等。雄激素類藥物的化學結構式見圖3。

臨床應用

①更年期子宮出血,雄激素有對抗雌激素作用,使子宮肌肉及血管平滑肌張力增強,減輕盆腔充血,丙酸睾丸酮可以減少出血量,但其止血效果差。大出血時用三合激素(含丙酸睾丸酮、苯甲酸雌二醇及孕酮)止血效果較好;對更年期月經過多可給丙酸睾丸酮與孕酮周期治療,既可減少劑量又可控制周期。②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甲基睾丸酮能對抗雌激素的作用,控制肌瘤發展,減少出血及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痛經,每於月經後用藥20天。③女性性慾低下,甲基睾丸酮能增強女性性慾。④無睾症及類無睾症(睾丸功能不全),應用雄激素替代治療,促使性器官和第二性徵發育、成熟並維持其功能。⑤男性更年期症候群,睾丸功能隨年齡增加而逐漸衰退,睾酮分泌減少,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性慾降低、性功能減退、失眠易激動,有時出現潮熱等,可用雄激素替代治療。⑥對晚期乳腺癌或乳腺癌有骨轉移者,可起緩解作用。⑦身體虛弱、貧血、消耗性疾病,同化激素促進蛋白質合成及紅細胞生成,可以增強體質,治療貧血。

副作用

有四方面:①女性男性化。出現痤瘡、多毛、陰蒂肥大及聲音粗啞,停藥後症状很快消失。故雄激素不宜長期使用,每月用量不超過300mg為妥。②甲基睾丸酮偶可引起肝性黃疸,最好間斷用藥,肝、腎功能不良及孕婦忌用。③青春期女孩不宜用,因能加速骨骺癒合,並干擾正常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④男性長期用雄激素治療,促性腺激素分泌受抑制,可發生陽萎無精症。 

抗性激素藥物

此組藥物具有較強的受體親和力,在靶組織處與特異激素受體結合,與相應的性激素競爭,從而顯示其抗性激素作用。

抗雌激素藥物

合成的非類固醇化合物,能在體內減少各種組織對雌激素的特異吸收。氯菧酚胺,商品名克羅米芬舒經芬),有較強的抗雌激素作用,能解除雌二醇對下丘腦-垂體-性腺的抑制,促進垂體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從而誘發排卵,睾丸酮分泌亦上升。臨床廣泛用於誘發排卵治療不孕症、月經不調(如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多囊卵巢等),還可用於纖維囊性乳房病和晚期乳腺癌(圖4)。三苯氧胺,商品名它莫西芬,對雌激素相關腫瘤如晚期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有明顯的抑制效果,起到一定緩解作用。對絕經前的晚期乳腺癌可取代卵巢切除作為首選的治療方法。對絕經的患者也可應用。又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誘發排卵,又直接間接作用於睾丸刺激精子生成,故可治療精子減少。此類藥物副作用少,偶致噁心、嘔吐。用三苯氧胺後偶見輕度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及不規則出血(圖5)。

抗雄激素

阻斷雄雌素對靶組織(包括睾丸、副性腺、皮膚及其附屬物、骨骼等)的作用,影響性功能、各種代謝過程和胚胎分化。臨床用於治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痤瘡皮脂溢出、女性多毛症、男性禿髮性慾亢進性早熟。醋酸環甲氯孕酮(醋酸塞普特龍)為強效抗雄激素藥物,是孕酮衍生物,也有較強的孕激素活性。氯地孕酮為強效孕激素,其抗雄激素作用弱。氟硝丁醯胺(Flutamide)為非類固醇抗雄激素藥,無孕激素活性,也無抑制性腺激素分泌的作用,稱為「純」抗雄激素。臨床廣泛應用者為醋酸賽普特龍。

抗孕激素藥物

1980年代的新藥。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又稱MifegyneRU486、RU38486(法國Rous-sel-Uolaf公司合成)ZK95890,主要作用於子宮內膜(蛻膜)的孕酮受體(PR),通過與孕酮競爭內膜(蛻膜)的PR起抗孕激素作用,還可以在下丘腦、垂體水平抑制LH的產生以及抑制性腺,使雌激素、孕激素下降,主要用於抗早孕。為一種新型避孕藥,有報導用於終止早期異位妊娠,有一定效果。三烯高諾酮(Gestrinone R2323)具有強抗孕激素作用,並可能通過對下丘腦GnRH的抑制作用, 使垂體促性腺激素 (LH、FSH)及卵巢雌激素與孕激素分泌降低,從而使子宮內膜萎縮,臨床試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初步取得較好效果。

促性腺激素(GnH)

由垂體分泌的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 (FSH)及黃體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藥物有三種:

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為臨床應用最久的促性腺激素,從孕婦尿中提取。針劑,每支500、1000國際單位(IU),肌肉注射。具有類似LH的作用。能促使發育近成熟的卵泡排卵,模擬月經中期LH高峰的作用。於卵泡近成熟時給予大劑量hCG誘發排卵,可用以治療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症,體外受精時用以刺激超排卵。根據情況不同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促排卵藥物如氯菧酚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等聯合應用。排卵後繼續用 hCG可促進黃體功能,使黃體分泌足夠的孕酮,臨床用於治療黃體功能不全或由此引起的習慣性流產。對男性,hCG可促進曲細精管功能及間質細胞的活動,增加雄激素產生,促使睾丸下降,用以治療男性性功能減退、青春期隱睾症

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 (hMG)。從絕經期婦女尿中提取。每支含FSH、LH各75國際單位,肌肉注射,中國於1986年試製成功。具有促使卵泡成熟,誘發排卵的功效。適應症為單純由於垂體促性腺功能低下的無排卵;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經其他促排卵藥物治療無效;用於體外受精可刺激超排卵。根據情況不同,可單獨使用或與hCG聯合應用。治療過程須監測卵泡發育情況,藉助宮頸粘液檢查,血雌二醇、LH測定,B型超聲波檢測結果,綜合判斷卵泡發育情況,以便調節hMG用藥劑量、時間以及決定 hCG給藥時間。治療期間可發生不同程度的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表現為卵巢增大,嚴重者出現腹水胸水少尿電解質紊亂等,須密切觀察並及時處理;多胎妊娠由於hMG使多個卵泡同時發育、排卵、受孕所致。

③促卵泡激素(FSH)。從促性腺激素中提純的FSH濃縮製劑,每支含FSH75IU(LH<1IU),為1980年的新藥。於周期的開始FSH單獨使用或與hMG聯合應用,可以增加早期卵泡發育期的FSH/LH比值,較應用含有等量FSH和LH的 hMG更合乎生理要求。臨床用於體外受精刺激超排卵,取得較好效果。

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 (LHRH)

由下丘腦分泌。1971年自豬的下丘腦提純,中國於1973年進行了人工合成。常用的製劑為人工合成品:①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LHRH(10肽),每支50μg,肌肉或靜脈注射;②LHRH(9肽),為LHRH類似物激動劑,其生物活性約為天然10肽的15倍左右,高效。LHRH及其類似物激動劑的特點可因給藥方式和療程長短而不同,而對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起雙向調節作用。模擬內源性LHRH生理釋放的方式,脈衝式間斷給藥,能激活垂體-性腺軸功能,可以誘發排卵和精子發生;大劑量連續給予LHRH或長期、非脈衝式給予LHRH激動劑則產生反向調節,起抑制作用,但停藥後垂體-性腺軸功能可以恢復正常。臨床利用這種可逆性「藥物去垂體」或「藥物去卵巢」的作用治療多種與激素相關的疾病。應用此藥須根據不同治療目的採用不同的給藥方式:①誘發排卵和精子發生,可採用自動微量脈衝注射泵經靜脈或皮下給予LHRH,激活垂體-性腺功能。用於治療下丘腦性閉經不排卵多囊卵巢症候群、原因不明性不孕症、黃體功能不全等。其優點為無副作用,不引起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罕見的併發症靜脈炎皮下血腫。治療男性下丘腦性性功能低或少精症,也獲得明顯效果。②通過長期給予LHRH激動劑產生垂體-性腺軸功能的抑制作用治療與激素相關的疾病。是一個應用新領域。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用藥後卵巢性激素分泌受到抑制,使子宮內膜萎縮, 6個月為一療程。副作用是雌激素過低引起陰道乾澀、潮熱等更年期症状。對子宮肌瘤,長期應用LHRH激動劑,使肌瘤萎縮,症状緩解,療程6個月,停藥後肌瘤還會再生長。又用於真性性早熟、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LHRH類似物拮抗劑具有抑制垂體-性腺軸功能的作用,有關研究仍處於實驗研究階段。

關於「性激素療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