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卵
A+醫學百科 >> 不排卵 |
正常生育年齡的婦女每月都有一次排卵,排卵的時間通常在下次來月經前的兩周左右。主宰排卵的主要器官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
女性不排卵的原因有垂體性不排卵、下丘腦性不排卵、中樞神經不排卵、大腦內病變、免疫性或精神因素。
目錄 |
不排卵的原因
女性不排卵的原因有垂體性不排卵、下丘腦性不排卵、中樞神經不排卵、大腦內病變、免疫性或精神因素。
2.下丘腦障礙。分功能性和器質性兩類。前者包括特發性間腦性無月經,心因性無月經,功能性高催乳素血症,神經性厭食症;後者包括間腦部腫瘤,腦炎後,頭部外傷後。
3.卵巢功能障礙。包括卵巢原發性閉經和繼發性閉經。前者包括特納症候群等。後者包括卵巢早衰,卵巢的器質性損害,如放射線照射後功能喪失,腫瘤、炎症所致之破壞。
不排卵的診斷
除了患有不孕以外,常表現為月經失調,像月經過少、月經稀發或者閉經,毛髮重,肥胖等。由於長期不排卵,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又沒有周期性孕激素的對抗作用,因而發展為子宮內膜癌或乳腺癌的危險性相對增加。
(一)、基礎體溫(BBT)
無排卵BBT為單相,有排卵為雙相。一般BBT多在排卵後2-3天上升,少數在排卵日上升,升高幅度>0.3度。BBT監測排卵方法簡單、經濟,但預測排卵不準確,誤差±4天。再者僅80-90%排卵者BBT為雙相,另有10-20%的排卵正常者BBT為單相;而且個別BBT為雙相的卻無排卵,如LUFS。
陰道上1/3的上皮細胞對性激素變化敏感,在月經周期中也有周期性變化。如果月經後半期檢測陰道脫落細胞仍為雌激素影響的角化細胞多而無周期性變化,表示無排卵。該方法操作繁瑣,準確性差,目前應用很少。
(三)、宮頸粘液
月經後半期宮頸粘液仍為羊齒植物狀結晶,無橢圓體,為無排卵。
(四)、子宮內膜檢查
受卵巢雌、孕激素的影響,月經中期中子宮內膜有明顯的中期性變化:經前5-7天為分泌晚期變化。如果月經前或來月經12小時內做子宮內膜檢查為增殖期改變,表明無排卵。近年人們發現一種特殊情況,即假性黃體功能不全:為有排卵,黃體功能也正常,由於子宮內膜缺乏P受體,無分泌期改變,子宮內膜檢查為增殖期改變。假性黃體功能不全的診斷是子宮內膜組織學檢查+內膜P受體測定。治療是卵泡期給予hMG與E2,以協同促進內膜P受體的產生。
(五)、血性激素測定
月經中期的不同階段,血中性激素的水平是不同的,分析學清性激素水平是否正常,一定要考慮抽血時間。觀察是否有排卵一般在兩個時間測血性激素:①月經中期(排卵期),主要觀察是否出現LH峰(>40U /L),和E2峰(400pg /ml);②月經第21天(或來月經前7天),主要觀察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P>5ng/ml表明有排卵,P在6-10ng/ml,雖有排卵,但存在黃體功能不足,P>15ng/ml則正常。③月經第9天檢測,如果FSH、LH<15U /ml、E2<100pg /ml,則卵泡發育不良,不排卵的可能性大。當然,其他時間檢測血清性激素,也能判斷排卵是否正常,比如PRL、T升高, LH/FSH>3等(非排卵期)。
(六)、尿排卵試條自我監測
(七)、超聲卵泡監測
超聲可分辨2-4mm的卵泡(陰道超聲更清楚)。一般從月經周期第9天開始,1-3天觀察1次,通過連續觀察,可看到卵泡逐漸長大,並向卵巢表面遷移,第9-12天可確定優勢卵泡(>14mm),排卵前卵泡每天長2-3mm。成熟卵泡18-24mm(自然周期17mm,hMG促排卵>18mm ,克羅米芬促排卵>20mm),位於卵巢表面。
1.排卵徵象:①卵泡破裂:卵泡塌陷、體積縮小、無回聲區消失。
③盆腔積液:20%可見積液(排出4-6ml卵泡液,B超可測出>5ml液體)。
2.不排卵:①無卵泡發育
②優勢卵泡
③LUFS:卵泡不破裂,持續存在,盆腔無積液
(八)、腹腔鏡
如排卵,可見到排卵斑、血體—黃體
不排卵的鑒別診斷
1、閉經(無月經)。
2、月經周期不規則。
4、肥胖。
5、嚴重體重下降。
除了患有不孕以外,常表現為月經失調,像月經過少、月經稀發或者閉經,毛髮重,肥胖等。由於長期不排卵,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又沒有周期性孕激素的對抗作用,因而發展為子宮內膜癌或乳腺癌的危險性相對增加。
(一)、基礎體溫(BBT)
無排卵BBT為單相,有排卵為雙相。一般BBT多在排卵後2-3天上升,少數在排卵日上升,升高幅度>0.3度。BBT監測排卵方法簡單、經濟,但預測排卵不準確,誤差±4天。再者僅80-90%排卵者BBT為雙相,另有10-20%的排卵正常者BBT為單相;而且個別BBT為雙相的卻無排卵,如LUFS。
陰道上1/3的上皮細胞對性激素變化敏感,在月經周期中也有周期性變化。如果月經後半期檢測陰道脫落細胞仍為雌激素影響的角化細胞多而無周期性變化,表示無排卵。該方法操作繁瑣,準確性差,目前應用很少。
(三)、宮頸粘液
月經後半期宮頸粘液仍為羊齒植物狀結晶,無橢圓體,為無排卵。
(四)、子宮內膜檢查
受卵巢雌、孕激素的影響,月經中期中子宮內膜有明顯的中期性變化:經前5-7天為分泌晚期變化。如果月經前或來月經12小時內做子宮內膜檢查為增殖期改變,表明無排卵。近年人們發現一種特殊情況,即假性黃體功能不全:為有排卵,黃體功能也正常,由於子宮內膜缺乏P受體,無分泌期改變,子宮內膜檢查為增殖期改變。假性黃體功能不全的診斷是子宮內膜組織學檢查+內膜P受體測定。治療是卵泡期給予hMG與E2,以協同促進內膜P受體的產生。
(五)、血性激素測定
月經中期的不同階段,血中性激素的水平是不同的,分析學清性激素水平是否正常,一定要考慮抽血時間。觀察是否有排卵一般在兩個時間測血性激素:①月經中期(排卵期),主要觀察是否出現LH峰(>40U /L),和E2峰(400pg /ml);②月經第21天(或來月經前7天),主要觀察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P>5ng/ml表明有排卵,P在6-10ng/ml,雖有排卵,但存在黃體功能不足,P>15ng/ml則正常。③月經第9天檢測,如果FSH、LH<15U /ml、E2<100pg /ml,則卵泡發育不良,不排卵的可能性大。當然,其他時間檢測血清性激素,也能判斷排卵是否正常,比如PRL、T升高, LH/FSH>3等(非排卵期)。
(六)、尿排卵試條自我監測
(七)、超聲卵泡監測
超聲可分辨2-4mm的卵泡(陰道超聲更清楚)。一般從月經周期第9天開始,1-3天觀察1次,通過連續觀察,可看到卵泡逐漸長大,並向卵巢表面遷移,第9-12天可確定優勢卵泡(>14mm),排卵前卵泡每天長2-3mm。成熟卵泡18-24mm(自然周期17mm,hMG促排卵>18mm ,克羅米芬促排卵>20mm),位於卵巢表面。
1.排卵徵象:①卵泡破裂:卵泡塌陷、體積縮小、無回聲區消失。
③盆腔積液:20%可見積液(排出4-6ml卵泡液,B超可測出>5ml液體)。
2.不排卵:①無卵泡發育
②優勢卵泡
③LUFS:卵泡不破裂,持續存在,盆腔無積液
(八)、腹腔鏡
如排卵,可見到排卵斑、血體—黃體
不排卵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現代醫學階段的「內分泌功能失調」或紊亂,不排卵相當於祖國醫學當中的「月經病」。中醫治療「不育不孕症」首先以補腎為主,中藥促進排卵仍以臨床症状辨證施治為主。中醫採用益令補腎,活血化瘀,填精補髓,氣血雙補疏肝健脾的方法,使其氣血調合,沖任元盈,故而有子。
用中藥「促排卵」的偏方(僅供參考):
1)促排卵湯
取當歸、赤芍、丹參、澤蘭、紅花、香附、荒蔚子各10克。水煎服。
本方有活血化淤、行氣通滯的功效,對繼發性經閉、排卵不暢有效。
2)助孕育鱗方
用在芬、仙靈脾、制黃精、生熟地各12克,川牛膝、石桶葉、炙甲片各9克,公丁香、桂校各2.5克。水煎,在經淨後服7劑。
本方有益腎通絡、調補沖任的功效。對不孕症、排卵功能異常或卵巢黃體功能不健者有效。
參看
關於「不排卵」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